<h1> 一部由日本著名男演员高仓健主演的电影《网走番外地》,让很多人记住了那座神秘的监狱。一个令所有囚犯闻之色变,心惊胆战的地方,如今华丽转身为一座博物馆,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此观光旅游。</h1> <h1> 网走监狱博物馆,位于日本北海道网走市天都山脚下,是一座由真实监狱改建而成的开放式博物馆,还原犯人当年劳动生活的场景,展示他们为北海道所作出的贡献,具有相当的历史与教育意义。</h1> <h1> 去网走监狱博物馆很方便,可以乘坐专线旅游巴士前往。沿着盘山公路前行,远远便看到一座红顶黄柱的双拱门,带点欧式情调,有点像日本鸟居,过此门便进入网走监狱的地界。</h1> <h1> 监狱门前有条宽阔的河——网走川,上架一座木桥,名镜桥。取意于“<b>请君行至对岸,而令河面映照汝身,正衣襟除心垢</b>”,带着些许禅意。桥头有一块竖石,上面刻着几行字:“<b>电影导演石井辉男的作品'网走番外地'系列,以网走刑务所为舞台而建</b>......"。道明了石井辉男与网走监狱的关系。</h1> <h1> 正对镜桥的是一座红砖砌造的圆型拱门,庄严大气,是网走监狱的象征。如果不是门前悬挂着的”网走监狱“的牌子和伫立在门前的狱警模型,令人有到了某个主题公园的错觉。穿过这道门,才算真正踏入了网走监狱。</h1> <h1> 大门后是一座蓝色建筑,正面门廊上方的挡风板刻着带有西洋风格的纹章,属于和洋折中的“仿西洋建筑”,给人以典雅气派的感觉。这座建筑原是网走监狱的官署,它不但是明治时期官厅建筑的重要代表,还镌刻着北海道开拓的历史。</h1> <h1> 官署内被辟为主题为“网走监狱的开始”的展览馆,陈列着重要的历史资料。讲述着网走监狱的前世今生。明治23年,第一批50名身着红衣的囚犯被送至网走小渔村,便开启了一段属于“网走监狱”与“网走市”不可分割的历史。</h1> <h1> 当时的网走地广人稀,总人口仅有631人,但这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拓垦北海道,又有1200多名重型犯被陆续送到这里,参与北海道开垦建设。《馆志》这样记栽:“<b>犯人开采的硫磺,经过精炼后由蒸汽船沿着钏路川运往下游。硫磺年产量定为7万石。硫磺粉和亚硫酸气体非常伤眼,外加犯人营养不良,导致多人双目失明......开采开始后的半年内,300名犯人中有45人病倒,42人死亡。</b>”</h1> <h1> 我们乘坐从旭川到网走的特急列车,飞驰在丛山峻岭间,而那条翻山越岭的铁轨,总长163公里,囚犯仅用八个月的时间就开凿完成,恶劣的环境和高强度的劳作令犯人死伤无数,今日的碑文上,记载了那些犯人名字。像网走监狱博物馆这样“大大方方”展示犯人所受的遭遇和所作的贡献,实属罕见。</h1> <h1> 顺着游览路线前行,只见路边有一座几乎被雪压垮的茅草屋,屋内囚犯人偶一排排的"躺"在坑上,仿佛时光倒转至百年前。当时,因为工地距刑务所较远,犯人无法当天往返,就在被称为“移动监狱”的休息间过夜,在眼泪成冰的冬季,漫漫长夜着实难熬。</h1> <h1> 与休息所相邻的是耕耘仓库,陈列着犯人使用过的农机工具。网走监狱的农场在日本赫赫有名,自1896年开始,前后开垦的耕地共达4万多亩。广阔的耕地上收获的蔬菜谷物,不仅是囚犯生存的根本,还供应到日本各地。</h1> <h1> 位于监狱最里侧的是一座设计别致的牢房,也是网走监狱最大的看点。从高空俯瞰,监狱的建筑是独特的五翼放射状,连结于中央看守所。像一只伸出手指的手掌,又像一把打开的折扇,与清末的京师模范监狱(俗称“王八楼”)结构如出一辙。</h1> <h1> 这座建筑不仅外形别致,内部结构同样惊艳。它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木造牢房。紧挨着玄关的是看守亭,以此为中心,分布着向五个方向放射式展开的长廊式狱舍。看守只要站在亭内,无需巡视便可看到每一个走道内的情况,在沿有电子实时监控的年代,这种管理方法着实精妙。</h1> <h1> 铺着红色地砖的长廊,木质的墙群,粗实的房梁。高高的天花板,使这栋建筑带有古朴的质感。美丽外表内可是铜墙铁壁,红砖下是厚厚的水泥,监狱墙壁上有数根粗壮的间柱,毫无间隙。身处此地的犯人是插翅难飞。故而此监狱被称为世界上最难越狱的监狱。</h1> <h1> 俗话说“万事皆有可能”,如此戒备森严的网走监狱竟然出了两个越狱王。一个是以量取胜的西川寅吉,一共逃脱了6次。第五次越狱,堪称最倒霉的,逃跑时踩中五寸的铁钉,带着钉子赤身跑了12公里才停下来。从此,西川寅吉在江湖上留下了“五寸钉寅吉”的名号。他的经历,也成为日本一个时代的印记,流传至今。</h1> <h1> 另一个是以高难度取胜的白鸟由荣,11年里他4次越狱并成功逃脱,技术含量之高,堪称越狱界的传奇。白鸟被关押在一个独立的牢房——“镇静室”,房高三米,顶上只有一个很小且被铁条封死的天窗,墙的四壁都是铜制,光滑无比,门上没有孔洞。铁桶般的监舍,终究还是没能困住体能特殊、耐力超群的他。白鸟又一次飞走了。</h1> <h1> 日本作家吉村昭小说《破狱》就取材于白鸟的经历。这部小说曾获得读卖文学奖,并于2017 年被改编成日剧。“<b>饥寒无衣食,骨消肌肉尽</b>”是白鸟越狱理由。所以,他不仅书写了一个“越狱王”的传奇故事,更是促进日本监狱管理制度的改革。</h1> <h1> 在这里表现好的犯人住在混住牢房,有独立透明的卫生间。表现不好的犯人则会被关入独居牢房,隔绝与其他犯人的接触,从室内看不到走道。 坏了规矩的犯人则会被关进冰雪堆砌的惩罚室忍受刺骨之寒,或被关进独居房受尽饥饿、黑暗和孤独的折磨。这就是网走监狱当时的管理模式。</h1> <h1> 紧邻监舍的是浴室,展示犯人沐浴时的场景。当时的犯人一月洗五次澡,每次洗澡的时间为15分钟。从脱衣服到进入清洗池的限定时间为3分钟,第二池泡澡3分钟......。15人为一组,听从口令迅速完成规定动作。如此场景令人感触良多,作为一个公民要遵纪守法,珍惜自由。“<b>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b>。” </h1> <h1> “教悔堂”是最后参观的一座建筑,囚徒们将它视为“神佛之居所”,里面宽敞明亮,带有明显的欧洲风格。一侧陈列着犯人的艺术作品和乐器,比如书法、绘画和文学作品,惊喜发现书法内容竟然有隋炀帝杨广的诗句“<b>鹭飞林外白</b>”和宋代刘子翚的“<b>山影夕阳村</b>”。后来,日本犯人的权利得到保障,想来也有白鸟由荣的一份功劳吧。</h1> <h1> 网走监狱是网走的发展的起点。也是了解北海道的一个窗口。静立于此的牢房、黑暗的惩罚室、限时沐浴的澡堂、镌刻犯人名字的墓碑......,网走人以这种方式呈现监狱的犯人们为开拓网走所作的贡献,是对历史最大的尊重。</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