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悼念已故的公公婆婆

沉思

<p class="ql-block">  又是一个清明节,雨不停歇的下着,雾迷蒙蒙一片,内心的萧条也被勾勒了出来。一大早,我回到自己居住的老窝,按照风俗习惯,买了许多供品给故人祭拜后,倚着玻璃窗向外眺望,不由得思念起远在天堂的的公公和婆婆。故人已逝,记忆永存!</p><p class="ql-block"> 我的公公婆婆是一对长寿老人,均过了耄耋之年先后与我们天涯永隔。回忆起与他们相处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在昨天……</p><p class="ql-block"> 公公是面粉厂的会计,婆婆是合成氨厂的工人。在六、七十年代,能在国营企业谋一份正式的工作是非常体面且招人羡慕的。虽然他们俩每月都有固定的工资收入,但生活却是十分的俭朴,一生省吃俭用,恨不得把一分钱掰开两半用。逐年来克勤克俭,积少成多,七十年代末就成了当地有名的“万元户”。八十年代初,他们用积攒的钱盖起了一座两层曲尺形状的小洋楼。有点文学功底的公公喜欢种植一些鲜花和摆弄盆景,并在院子里错落有致地摆放着,还时不时采购一些小石头饶有兴致地研究造型。有时兴致上来,他会招呼居住隔壁的伯父一起面对花花草草吟诗作词,颇有文人的气质。到了晚年,公公沉迷于古董收集,但常常上当受骗,把一些假古董当成宝贝收藏还沾沾自喜。对于晚辈们的规劝,他往往会固执己见,怒火冲天。考虑他晚年也只有这么一点爱好,且老人家头脑渐渐地有点不清楚,我们也不再规劝了,反正就那些数目有限的退休金和不多的房租让他折腾,只要老人家开心健康就行!</p><p class="ql-block"> 婆婆目不识丁,衣着朴素,一眼看上去像一位典型朴实的农村妇女。她心地善良,没有心计,也不善言辞。印象中我和婆婆相处三十多年从未红过脸、吵过架。都说婆媳难相处,一家人生活在一起,锅瓢碗勺难免磕磕碰碰,但我们都碍于面子尽可能地相互包容,避免伤害。我爱睡懒觉,她包容我的慵懒,每天早起把早饭做好,为此我一直感恩在心;婆婆爱看莆仙戏,晚饭后,我也自觉地收拾碗筷,打扫卫生,催她早点去占个好位置尽兴看戏……渐渐的,我也悟出了血缘不同的两代人和睦相处的秘诀——换位思考、相互包容不计仇。自然而然的,我们婆媳的关系也更加融洽了。思想单纯的婆婆经常引以为豪地向邻居以及我的同事炫耀——我们婆媳从来没吵架。每次同事来我家玩,他们也都礼貌接待,因此,我的婆家小洋楼也成了同事们解馋聚餐的首选之地。</p><p class="ql-block"> 一转眼,公公婆婆先后离开我们近十年。“上有老”不再是一种表面的负担,而“亲不待”却是一种本质的孤单,再也没人喊我们“多穿衣服”、“早点睡觉”了,我忽然感到从未有过的空虚和飘渺……</p><p class="ql-block"> 公婆在世时,我不觉得“儿媳”是一种称号和荣幸;公婆离世了,才遗憾这辈子儿媳已经做完了。他们在,家乡是我们的老家,逢年过节,我和小姑俩家人总会回老家其乐融融一起聚餐;他们没了,家乡就只能叫做故乡了,梦见的次数会越来越多,可回去的次数却越来越少了,尽管只有十几公里路程……</p><p class="ql-block"> 雷声阵阵,大雨倾盆,打断了我的思绪。清明假期第一天,我市大部分地区雷雨交加,天空好像挂了一张黑幕,让人不寒而栗!面对眼前的景象,我只能默默祈祷:愿往后的日子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愿故人安息世人康,两界幸福皆相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