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琢之夫人蔡老师

张思齐

<p class="ql-block">开国大典</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站起来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细雨霏霏迎来清明节。</p><p class="ql-block"> 公元2024年4月4日,即农历甲辰年二月二十六日,我在武汉的家中独坐,迎来了清明节。今天细雨霏霏,四周安静,我本想继续撰写学术论文,以便在月末前往福州出席一个国际学术研讨会。著书多,没有穷尽;读书多,身体疲倦。此乃至理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此乃名言至理。我心神恍惚,似乎感觉到另有要事应该做。论文是写不完的,缅怀老师更有益。于是,我坐下来,写一篇文章,来缅怀吴琢之先生的夫人蔡老师。她教过我三个月。</p> <p class="ql-block">  蔡老师本是专职太太。</p><p class="ql-block"> 吴琢之先生在抗战时期担任国军团长,抗击倭寇。临近解放时他所在的部队起义,加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在解放军中,吴琢之先生仍然是团级干部。1956年,党号召向科学进军,吴琢之先生转业到教育战线,来到我的家乡四川省南川县(今重庆市南川区)工作。和他一起到南川中学任教的原国军起义部队的师团级干部共有二十四人。吴琢之先生的夫人姓蔡,她是一名专职太太。</p> <p class="ql-block">  蔡老师教过我三个月。</p><p class="ql-block"> 那是在1958年的秋季学期。我 “读三册”,也就是上小学二年级的第一学期。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本来,班主任傅本义老师教我们的语文课,可是她请产假了。于是,原本教体育的周爱莲老师来接任语文课。不巧,周老师教我们才一个月,她也请产假了。我的小学母校是南川县隆化第一小学校。何锡云校长听说有个蔡老师语文课教得特别好,就请她来当代课老师了。蔡老师是成都人,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嫁给吴琢之先生之前,她在成都黄瓦街小学当过教师。</p> <p class="ql-block"> 蔡老师愉快地接受了隆化一小的邀请。她来到我们班上教语文。蔡老师,挺精瘦的一个人,她留着卷卷头发,抹了淡淡的口红,穿一袭素色旗袍走进了教室。首先,她朗读了课文《毛主席惦记着我们》:</p><p class="ql-block"> 孩子,你听!</p><p class="ql-block"> 时钟正打十二点,</p><p class="ql-block"> 首都北京城里,</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正在迎接新年。</p><p class="ql-block"> 他惦记着全中国的人民:</p><p class="ql-block"> 大人和小孩,</p><p class="ql-block"> 老人和青年。</p><p class="ql-block"> 他一心希望,</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过快乐的新年,</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有更幸福的明天。</p><p class="ql-block"> 范读之后,蔡老师又为我们领读,然后讲解课文。大家听得很专心,学得很起劲,朗读得很用力,很想把蔡老师的腔调模仿得惟妙惟肖。蔡老师讲普通话。由于她是成都人,而成都腔绵软,故而她的普通话自有一番特别的韵味。我们很喜欢听蔡老师讲话。当时,我们并不知道,她讲的是其实是所谓 “国语”,与延安时期由新华广播电台开创进而延伸至今日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播音风格有较大的不同。</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蔡老师教我们两月了。一切都很顺利。可是,有一天,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时,隆化一小的教学楼有三层,每层的楼梯口有一间小屋子,那是教师休息室。虽然是教师休息室,老师们在课间十分钟却基本上都不去那里。有时候,班长和学习委员会去那里,目的是把收起来的作业本放在那里,供任课老师方便时去取。奇怪的是,蔡老师课间十分钟总去那里。于是,有几个调皮鬼就偷偷跟过去,想看个究竟。这一看不得了。原来,蔡老师坐在里面抽香烟。</p> <p class="ql-block">  蔡老师有抽烟的习惯。在我们小县城里,妇女绝少有抽烟的。老年妇女抽水烟,大家司空见惯。至于抽香烟,这太稀罕了。人们只是在电影上和小人书里才看见女性抽烟。女的抽烟,那是官太太呀!南川的方音,称呼官太太为 “太婆儿”。太婆儿,一定要带儿化韵,那是用来特指国民党政府官员的太太,国民党部队军官的太太们的。还有女特务,她们也抽烟。她们是坏人!</p> <p class="ql-block">  蔡老师休息后,走进教室接着上第二节课。在教室门口,她听见同学们在议论。她听出来了,有人在说 “太婆儿”。蔡老师背过身去,几秒钟后又走进教室。她的眼圈红了。原来,她背过身去是为了掏出手巾擦眼泪。</p> <p class="ql-block">  从此以后,蔡老师不再抽烟了。课间十分钟,她也不去教师休息室了,她和同学们一起玩。说 “太婆儿”的本来就只有几个调皮捣蛋的男孩。班里的女同学,尤其是十四五岁的女同学,特别喜欢蔡老师。在她们的心中,自己的妈妈也应该像蔡老师那样漂亮才好。在她们的心中,自己长大了也要像蔡老师那样漂漂亮亮的。那时候的规定,7—12岁可以报名读小学,所以我们二年级的班上,有好些十四五岁的同学。</p> <p class="ql-block">  蔡老师给我们讲故事。</p><p class="ql-block"> 蔡老师不仅代理我们的语文课,她还代理我们的班主任。开班会的时候,就是老师给我们讲故事的机会。有一次班会,蔡老师给我们讲解放军参加检阅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骑兵进行曲》奏响了!骑兵师开过来啦。五十匹白马一排,一共有五排。五十匹灰马一排,一共有五排。五十匹黄马一排,一共有五排。五十匹红马一排,一共有五排。五十匹枣红马一排,一共有五排。还有哇,五十匹青骢马一排,一共有五排。还有哇,五十匹骝花马一排,一共有五排。……”</p><p class="ql-block"> 什么青骢马,什么骝花马,我们听都没有听说过。大家双手托腮,瞪着眼睛,听蔡老师讲故事。</p><p class="ql-block"> “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当马儿们一腿着地,一腿提起时,你可以从广场的这一边,从马腿提起来时形成的空隙望到广场另一边。……”</p><p class="ql-block"> 这简直神了。</p><p class="ql-block"> 几年后,我们上六年级。这时,我们才明白,当年蔡老师给我们讲的骑兵阅兵的故事,其实就是《开国大典》的内容。当然,蔡老师做了很多发挥。在蔡老师的讲述中,也融入了她观看自己的丈夫吴琢之先生,当年在解放军里主管团里的军事训练的一些内容。</p> <p class="ql-block">  蔡老师随丈夫去成都。</p><p class="ql-block"> 按照蔡老师的工作表现和学识水平,她是完全可能由隆化一小长期聘任,并且转为正式教师的。我们班的全体同学都希望蔡老师教我们直至毕业。当初说 “太婆儿” 的那几个男同学,后来简直像蔡老师的亲儿子一样乖。他们听话得很。他们还主动做教室的清洁卫生。他们还搬来一把椅子给蔡老师坐,尽管蔡老师从来都是站着讲课。</p><p class="ql-block"> 那个学期结束了。蔡老师教了我们三个月。第二学期,蔡老师没来,还是傅本义老师教我们的语文课,当我们的班主任。</p><p class="ql-block"> 吴琢之先生擅长英语。从1959年起,南川中学的学生们全面改为学俄语。吴琢之先生调成都担任某研究所的英语资料翻译。蔡老师一起去成都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一小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史料:</p> <p class="ql-block">初级小学课本 </p><p class="ql-block">语文第三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初级小学课本 </p><p class="ql-block">语文第三册目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惦记着我们</p><p class="ql-block">语文第三册课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热爱解放军</p><p class="ql-block">语文第三册插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源于网络)</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