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 邮轮神女号(Euribia)大西洋海岸西欧八国巡游(2024年1月3日----28日),四

殷悦

照片上,文字说明下。 1月11日,邮轮上午10点缓缓靠近阿勒佛尔邮轮码头,勒阿弗尔(Le Havre)是法国北部海滨城市,也是距离法国首都巴黎最近的大型港口,以其作为“巴黎外港”的重要的航运地位而著称。 阿勒佛尔的海鸥很欢迎我们邮轮的到来。 1/11 星期四 勒阿佛尔/诺曼底 法国 <br>气温: -2度到 +3度 晴朗凉爽 <br>集合时间:10:00<br>集合地点:6楼巧克力店 <br>邮轮到港10:00 离港22:00<br>豪华邮轮停靠在法国首都巴黎的外港勒阿佛尔(Le Havre)<br>诺曼底,历史上的是一个独立的公国,其疆域主要在今天法国北部塞纳河下游直到科唐坦半岛。诺曼底还曾是法国的一个省。诺曼底地区一直有其独立的文化,有别于法国其他地区,例如其建筑以半木结构为主。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盟军在诺曼底地区登陆开辟第二战场。如今在沿诺曼底登陆海滩建有无数的纪念碑,烈士墓及博物馆。<br>邮轮停靠的勒阿佛尔是法国著名印象派画家莫奈的故乡,他早期的作品中有非常多是以故乡为素材的,如今的勒阿佛尔老城已经毁于二战战火,老城的原貌也只能在莫奈的画中去追寻了。<br>***乘车前往巴黎,行程约200公里,车程约3小时。参观世界上三大博物馆之一的卢浮宫*,这个建筑本身就是艺术杰作,它坐落在塞纳河中心的北岸,在这座艺术殿堂里您可欣赏到镇馆三宝:蒙娜丽莎的微笑、爱神维纳斯雕像和胜利女神像。<br>车览凯旋门,协和广场,香榭丽舍大街,在埃菲尔铁塔下拍照留念,之后乘车返回勒阿弗尔码头。(包含旅游车,中文服务,上岸游览时间合计约小9时)<br> 由于我们要开往有200多公里远的巴黎市中心,为了避免交通堵车,领队小罗要我们早早在巧克力吧集合了,邮轮一停靠,我们就迅速下船了。 这辆闪闪发光的依维柯是今天的交通主角,我们一行15人在小罗的带领下直奔巴黎。 依维柯一路狂奔后,决定在一个风光亮丽的服务区休息一下。 服务区的超市小巧玲珑,圣诞节的装饰还在。 超市里看见一排咖啡饮料的机器,上去一看,哇,那是高速公路上的咖啡饮料的自动售货机,新奇,开了眼界。<div><br></div><div>MAXICOFFEE 是一家法国咖啡集团,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爱好者群体。高速公路上的自动售货机是一个非常具体的市场,法国的麦克斯咖啡公司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div> 这是 MAXICOFFEE 与 IDEACT 作开发了一款名为“咖啡精神”的新机器,Coffee Spirit 不仅仅是一个自动售货机,它提供了真正的“咖啡体验”。<div><br></div><div>你一旦在服务区看到它,立马就想休息一下, 挡不住“ 咖啡精神 ”的诱惑,我们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东西,来一杯!</div> 依维柯驶入巴黎市中心了,小罗快速导播,左--右--左--右,我们招架不住了。 <p class="ql-block">卢浮宫( Musée du Louvre ),我们终于来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玻璃金字塔进入卢浮宫,在一个英俊小伙子的讲解导游带领下开始参观卢浮宫。( 据说小伙子是金牌导游,卢浮宫讲解第一名)</p> 卢浮宫的中央大厅。 中央大厅的柱子上有一段文字是纪念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先生于1993年11月18发表的关于卢浮宫讲话的。( 红框内 ) 埃比-伊尔总督雕像,约公元前2400年。在这座雕像上,人物的眼睛以蓝色青金石为瞳仁、白色贝壳为眼白,并以沥青勾勒眼眶,令目光格外炯炯有神。他叫埃比-伊尔,生活在公元前2340年前后,在马利古国(今叙利亚境内)担任总督一职,手握政治和军事大权。当时,中东地区划分为若干王国,分别由国王或王子统治。<div><br>埃比-伊尔身穿当地传统的“科纳克”(kaunakès)羊毛裙,以成绺的羊毛编织而成。他端坐在一个垫子上,双手合十放于胸前,似乎正在祷告。<br></div> 米洛的维纳斯, 叙利馆0层,344号展厅。<div><br></div><div>《米洛的维纳斯》(Venus de Milo),大约作于公元前130-100年的希腊雕塑,略高于真人,203厘米。<br><div><br></div><div>米洛的维纳斯》一名来自希腊的米洛岛。1820年,在这座小岛上,当地农民发现了这尊雕像的碎片。当时法国驻希腊大使里维埃侯爵得知后,立即买下并送到巴黎,赠给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八。1821年3月,路易十八把雕像送入卢浮宫。从出土到入宫仅短短两年时间,这尊古希腊作品从阴影中走了出来,默默地向世人展示着大理石的洁白冰清传递着自己的魅力与神貌。<br></div><div><br></div><div>《米洛斯的维纳斯》(又称《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断臂的维纳斯》)是古希腊雕刻家阿历山德罗斯于公元前150年左右创作的大理石雕塑。雕像表现出的爱神维纳斯身材端庄秀丽,肌肤丰腴,美丽的椭圆形面庞,希腊式挺直的鼻梁,平坦的前额和丰满的下巴,平静的面容,流露出希腊雕塑艺术鼎盛时期沿袭下来的思想化传统。她那微微扭转的姿势,使半裸的身体构成一个十分和谐而优美的螺旋形上升体态,富有音乐的韵律感,充满了巨大的艺术魅力。<br></div><div><br></div><div>一群当代的年轻人,他们凝视片刻,匆匆环绕走过。</div></div> 《萨莫色雷斯岛的胜利女神》(Victoire de Samothrace) 德农馆1层,703号展厅。<div>《胜利女神》雕像以希腊最美的大理石之一 - 帕罗斯大理石–制成,展现了胜利女神从天而降、踏上获胜战船船头的情景。这座雕像大约创作于公元前190年,很可能是为庆祝一次海战胜利而作,获胜方可能是罗德岛的居民。他们在萨莫色雷斯岛立起这座雕像,以感谢当时受到整个希腊世界崇拜的卡比洛斯诸神的护佑。<div><br></div><div>如何才能充分展现这一古希腊艺术杰作的巍峨气势和迷人魅力?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达鲁阶梯荣幸入选,古典雕塑与现代建筑的协调混搭,使达鲁阶梯成为卢浮宫最具代表性的场所之一。在达鲁阶梯顶层,《萨莫色雷斯岛的胜利女神》(Victoire de Samothrace)居高临下俯瞰众生,这座《胜利女神》是卢浮宫最著名的雕像藏品之一。<br></div><div><br></div><div>一个非比寻常的考古发现:<br>著名的《胜利女神》雕像以其发现地 - 萨莫色雷斯岛 – 命名。1863年,法国考古学家查尔斯•尚帕佐(Charles Champoiseau)在位于希腊爱琴海的萨莫色雷斯岛进行考古发掘时,惊喜地发现了这座精美的雕像。然而在当时,这座雕像支离破碎,残缺不全。人们共找到110个碎块,却不见头部和手臂的踪影。1879年,尚帕佐重返萨莫色雷斯岛,但仍未找到头部和手臂。不过,他此行还是有所收获,带回了船底和船头,作为雕像的底座。女神残缺的双翼以石膏加以修复,尽量复原其最初的形态。这座雕像自出土以来经过多次修复,曾屡次改变造型,直至成为现在的样子。<br></div></div> 穹顶画也是卢浮宫里的一大看点,金碧辉煌、栩栩如生、色彩鲜艳,雕刻细腻,一派古典美的精品,美不胜收。 女像柱厅 叙利馆0层,348号展厅 ,女像柱厅是卢浮宫文艺复兴时期最美的建筑见证之一。这里最初是法兰西国王的舞厅,其建筑风格标志着一种新艺术风格的兴起。自十七世纪起,在女像柱厅的大型拱顶下,陈列的是古希腊雕塑杰作,这些作品大多表现的是希腊神话中的神祇和英雄,一尊尊著名的古代雕塑作品向世人展现着精彩独特的文化内涵。 一个现代人在灯光下穿越女像柱厅,哦,他穿越了什么?<div><br></div><div>绝妙的镜头,一流的摄影。</div> 你漫步在宽敞的走道,殊不知擦肩而过的都是人类艺术的顶级精品啊。 <div>《凡尔赛的狄安娜》是一尊公元1-2世纪的罗马大理石雕塑,据说“复刻”了公元前4世纪希腊雅典雕塑家Leochares的青铜雕像。1556年教皇保禄四世将它赠予法国国王亨利二世。1696年路易十四将它移入凡尔赛宫著名的镜厅。</div><div><br></div><div>莱奥卡勒斯的《凡尔赛的戴安娜》雕塑是西方雕塑史上的一件杰出作品,它以经典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一个神秘而优雅的女性形象,同时又融合了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的艺术风格,该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巧妙地运用象征主义手法,将戴安娜女神和跳跃的梅花鹿相融合,展现出美与力量、纯洁与野性的完美结合,很多学者认为这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种哲学思考和文化表达,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欣赏。<br></div> 被爱神折磨的半人马老人,又名“博尔盖斯的半人马”,叙利馆0层,348号展厅。<div><br></div><div>《年老的半人马被爱洛斯捉弄》(Old Centaur teased by Eros),17世纪意大利出土的文物。这件作品是公元前2 世纪的希腊雕塑的罗马复制品,作于1-2 世纪。半人马是希腊神话中的一种性格温顺的动物,爱洛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小爱神,相当于罗马神话里的小爱神丘比特。</div> 西勒努斯抱着宙斯的儿子狄俄尼索斯 叙利馆0层,348号展厅。<br><br> 蒙娜丽莎, 议政厅 德农馆1层,711号展厅。<div><br></div><div>几个世纪以来,蒙娜丽莎那著名的神秘微笑一直令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她最早的崇拜者是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1518年,国王把达•芬奇请入法国宫廷,并从大师的手中买下了这幅画。就这样,世界上最著名的肖像作品被收入了法国王室收藏,自1804年起,《蒙娜丽莎》一直收藏在卢浮宫。</div><div><br></div><div>1911年,意大利人佩鲁贾把《蒙娜丽莎》偷回到了意大利。直到两年后的11月29日,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古董商阿尔弗雷德•杰里收到一封署名“列昂纳多”的信,作者声称要把国宝“归还”意大利,前提是必须支付他5万里拉的费用,并暗示他这样做是受爱国心的驱使。最终在与这个人接头之后,杰里通过对照手上原件的照片,以及原画上的龟裂纹(即颜料上的裂纹,往往被当作画的“指纹”来鉴别真伪),结果证明这正是《蒙娜丽莎》真品。很快,他说服这个人回酒店等候奖金,然后就报了警,将这位原名叫文森佐•佩鲁贾的窃贼抓获。佩鲁贾在意大利受审时,极力强调他做的一切都是源于爱国热情。他曾作为粉刷匠在卢浮宫工作,他不忍看到那么多意大利艺术品落入他国之手。最终,他仅仅被判了1年零15天的监禁。意大利议会在经过一番激烈讨论之后,又将《蒙娜丽莎》送还给了法国。<br></div> 无论学没学过绘画、关不关心艺术,你一定都听过它的大名,看过她神秘的微笑。卢浮宫里精品云集,能让人里三层外三层、伸长脖子垫着脚围观的只有《蒙娜丽莎》。<div><br></div><div>卢浮宫每天要捡到近六十个钱包,其中超过一半是在蒙娜丽莎这里被盗的。小偷们只拿现金,丢弃包。百多年来,蒙娜丽莎就在这里用她那传奇的微笑看着观者,看着潮水般的游客被小偷收割,不悲不喜。<br></div><div><br></div><div>看完蒙娜丽莎,卢浮宫的三件镇馆之宝我们都已瞻仰,完美!</div> 加纳的婚礼(委罗内塞) 德农馆1层,711号展厅(议政厅)。<div><br></div><div>这是这个厅里最显眼的一幅画,蒙娜丽莎正对面的《迦拿的婚礼》,也是卢浮宫最大的一幅画,6米多高,近10米长,面积约达70平方米。<br></div><div><br></div><div>这幅画原来是挂在威尼斯圣乔治马焦雷教堂的修道院饭厅的,作为教堂订件,委罗内赛一共画了一年三个月,赚了324个威尼斯金币,外加一桶红酒,每天中午还管顿饭。那个时候每个威尼斯金币含黄金3.5克,所以总收入为1134克黄金,超过一公斤黄金,在当时是一笔巨额收入了。整个作品有70平米,超过130人,画人需要模特,委罗内赛就把自己和一些朋友以及老师提香都画上去了。前面半秃顶白衣服的就是画家自己,他对面穿大红袍玩大提琴的就是他的老师提香,提香左边拉小提琴的是丁多列托,至此为止,威尼斯三杰都在画上了,只是从画家变成了乐师。<br></div><div><br></div><div>1798年,拿破仑的军队从威尼斯把这幅画带回法国。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寿终正寝,大部分被拿破仑军队带到法国的画作重返意大利。《加纳的婚礼》因其画幅巨大,返回意大利的艰辛旅途可能会损坏画作,所以决定用法国画家夏尔•勒布伦的《马德琳和法利赛人》作为交换。<br></div> 这幅画最有趣的地方在于,作为一副宗教绘画,但是很难感受神圣氛围,反倒充满民间气息。如果没读过这个故事,如果不是头上的光环以及处于画中的焦点,我们也许认不出来耶稣和玛利亚。除此之外,画面场景就像一个暴发户在开party。现场有请乐师,有请侏儒,还有几只狗,耶稣头上的还有个人正在剁羊腿。130多个人,除了几个门徒,没有人在看耶稣,其他人都在high。几乎感受不到宗教绘画的感觉。<div><br></div><div>画作由138位人物构成,委罗内塞将《圣经》人物和同时代的诸多人物画在一起,营造出了欢乐繁盛的氛围。画面中的人物虽不及建筑物刻画精致,但每一个人脸上充斥着的喜乐表情却十分清晰。整幅作品以宏大宽阔的场面、深邃的透视空间和鲜艳的色彩构成,将威尼斯的繁荣景象和对婚礼节日的狂欢喜悦展现得淋漓尽致,与传统的“加纳的婚宴”主题作品相比,委罗内塞笔下的世俗享乐氛围更浓郁,与其说以表现《圣经》故事为主,不如说是为了表现威尼斯的现世生活而作。 <br></div> 德农馆1层,710号展厅(大画廊)。<div><br></div><div>自从卢浮宫由王宫改为博物馆以来,大画廊一直是卢浮宫最具代表性的场所之一,在气势恢弘的大画廊里,数百幅绘画作品错落有致地陈列在似乎一望无际的硕大空间里,参观者可以在这里欣赏到丰富多彩的卢浮宫意大利绘画藏品,这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意大利绘画收藏之一。<br></div> 德农馆1层,710号展厅(大画廊)。<div><br></div><div>《花园中的圣母》又名《园丁圣母》、《美丽的女园丁》,是意大利画家拉斐尔•桑西于1507年到1508年间创作的一幅圣母子像中的名作,在这幅圣母子像中,圣母爱抚着圣婴,小约翰手持木质十字架,整幅画面充满了温馨和慈爱。<br></div><div><br></div><div>画面上,耶稣偎倚在母亲膝前,胖胖的小身体一丝不挂,仰望着马利亚,而马利亚搂着孩子,温存地望着心爱的宝宝。画幅左下方的草地上是耶稣的小侣伴施洗约翰,他单腿下跪,右手拄着细而长的十字棒,歪斜着脑袋凝神注视着耶稣。背景是优美的田园式的山水风光。<br></div> 拉斐尔创作的第一幅《圣乔治与龙》。1504年,英王亨利七世授予拉斐尔故乡的乌尔比诺公爵以“嘉德勋章”,公爵为答谢英王,委托21岁的拉斐尔绘制一幅歌颂英国守护神圣乔治的小型图画。<div><br></div><div>圣乔治是传说中基督教的殉教者,他屠龙的事迹口口相传,流芳百世。据说,在利比亚的海边有一条毒龙,古时的人们由于惧怕龙的威力,每年都要向它贡献美丽的少女作为祭品。在作品中圣乔治像一个中世纪的骑士一样出现在世人面前,他穿著精致的盔甲,骑著他的骏马与毒龙搏斗,骏马的两个前脚夹住龙的双翼,圣乔治则用长矛刺中了龙的咽喉。毒龙终被降伏,少女得救了。</div><div><br></div><div>拉斐尔的绘画技巧与米开朗基罗相似,未运用任何细节性的透视设计,而是巧妙地运用布局来体现了空间感,从而创造出强烈的运动感。<br></div> 圣母子与圣安妮(列奥纳多·达·芬奇)德农馆1层,710号展厅(大画廊)。<br><div><br></div><div>圣安娜与圣母子: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达芬奇为代表,将神还原为人,创作于1499年。<br></div><div><br></div><div>籍着歌颂为名,赋予神凡心、俗躯,以极精致、极深刻、极细微的表现描绘,以致不朽。绘画的优略首在传神,如果仔细观察,达芬奇的圣安娜与圣母子,三个人的眼神是各不相同,圣安娜是慈祥,圣母是摒弃感情的圣洁,而圣子则是超越年龄和活动的慈爱和坚毅。这种细致的刻画,将这一幅与其他家庭场景区分开来,看到他的人会第一时间感到它的与众不同,亦是不可言喻的神圣和光辉充满画面。</div> 在卢浮宫里上上下下的穿越,我们沉浸在历史的长河里不能自拔,现代人被他们震撼了,人类的智慧结晶可以这样! <p class="ql-block">走出卢浮宫,感叹多多,说点题外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拿破仑来说,每一幅天才作品都必须属于法国,他把几千吨的艺术品从被征服的国家殿堂和天主教堂运到了巴黎。但是这样的局面意大利人、德国人、西班牙人和荷兰人所不能接受的,拿破仑滑铁卢惨败,他们作为胜利者来到卢浮宫,将5000多件艺术品运回了自己的国家。但聪明的法国人及为出色的外交周旋和说服力,仍将许多艺术品留在了卢浮宫。</p> 卢浮宫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 大家不约而同说这张集体照是必须的,我们在卢浮宫里逛游了近3个小时,卢浮宫同样属于我们,咔嚓一声见证了。 蓝天下的巴黎凯旋门有点矜持腼腆。 巴黎香榭丽舍大街。 大巴经过巴黎大名鼎鼎的“ LV ”总部大楼,难以想象一个包包可以让全世界疯了一半人。 怎么拍巴黎埃菲尔铁塔?这样挺好! <div>埃菲尔铁塔的合影,大家似乎都心满意足。</div><div><br></div><div>巴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年轻的时候能有幸来到巴黎,它的魅力将感染你一生,到处竭尽所能表现了巴黎的浪漫、刺激和矫情,我们现在姗姗来迟了,巴黎依旧浪漫着,塞内河依旧文质彬彬,安静地流淌着,盛宴还是盛宴。</div> 回程的路上又到服务站小歇一下了。领队小罗发现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有点旅途疲劳,于是在服务站小超市给我们每人慰问送上了法国著名的“ 玛德琳 ”蛋糕,果然味道不是一般的美,事实证明美味也可以让人振奋,谢谢小罗! 服务站的超市里居然还有钢琴,你看他多自得其乐,自我陶醉。 星巴克无处不在,服务站的自助式星巴克咖啡来得十分及时,骤然香气弥漫,心旷神怡。 从巴黎市中心回到了勒阿佛尔码头,已经晚上7点多了,外面依旧阳光灿烂,欧洲是没有我们习惯了的早上和晚上,变幻无常。 6楼主餐厅的晚餐时间已过,我们就直奔15楼,难得晚上在自助餐厅用餐也蛮有新鲜感的。 <p class="ql-block">邮轮上的Casino此刻是静悄悄的,我们几个最喜欢观看的项目之一:轮盘(Roulette),这是一个起源于17世纪法国常见的博彩游戏,轮盘一般会有37或38个数字,由庄家工作人员负责在转动的轮盘边打珠,然后珠子落在该格的数字就是得奖号码。我们喜欢看游客下注一叠一叠的场面,够刺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邮轮晚上10点离开巴黎的外港勒阿弗尔,大家晚安了。</p> <div>1月12日,今天是海上航行日,在15楼自助餐厅吃早餐的时候有个新发现:邮轮上这个显示屏上红框内表明了邮轮目前的航行情况,两个小圆点是表示从法国的勒阿佛尔到西班牙的拉科鲁尼亚的航程,那个小黄箭头表示目前我们已经航行的距离( 大约航行了整个航程的四分之一 )。呵呵,有点意思,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div> 勒阿佛尔到拉科鲁尼亚的航程有588海里,清晨我们将穿越英吉利海峡,驶入加斯科涅湾。 看看早餐吃点什么。 邮轮上的鸡蛋饼总是很受欢迎。 鸡蛋饼内可以选择的佐料,够丰富的。 这个长长一溜排开的是15自助餐厅的饮料台,供应冷热牛奶、冷热开水、咖啡、冰水冰块和各种冷饮料。几天观察下来,这里的消耗量大得惊人,邮轮上约有5000多个客人,每人每天用4个杯子,一天光杯子就2万多个,不要说这些喝的了,着实要向每天看着你笑脸相迎的工作人员致敬! 一个个抽屉整齐排列着的是邮轮提供的各种茶味的茶包,有点眼花缭乱。 综上所述,最后的结果是这样的,279座位上的这位客人的量有点大,看看还能横行多久。 海上航行日六楼的步行街异常热闹。 <p class="ql-block">7楼倚栏杆站着一排邮轮的高层管理人员,中间那位带白色制帽的是神女号的船长。所有的演职人员在拉德斯基进行曲的背景音乐下依次亮相6楼步行街。</p> 今晚上是正装亮相,我们的女士们百花齐放靓丽争艳。 都说红颜色的酒好喝,人手一杯,有模有样。 花枝招展的晚餐又来了,虽然今晚是正装出席晚宴,但好像菜肴没有到正装的规格,也许各人的标准不同。 12日晚上,小罗的每日告知来了,邮轮继续在太平洋上航行。 1月13日,早上9点邮轮停靠西班牙西北部城市拉科鲁尼亚(La Coruna),拉科鲁尼亚也是邮轮行程中频繁停靠的码头之一。欧洲的早上九点,天似乎还没有亮透,下着蒙蒙小雨,邮轮码头已经停了不少接游客的旅游大巴。 神女号邮轮已经作好了游客下船的一切准备工作。 下着小雨,众人的目标还是如一:圣地亚哥-孔普斯特拉大教堂。 <div>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Catedral de Santiago de Compostela)是罗马天主教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总教区的主教座堂,位于西班牙加利西亚自治区的首府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相传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雅各伯安葬于此。是天主教著名朝圣胜地之一,圣雅各伯之路的终点。<br></div><div><br></div><div>朝圣之路是基督教徒朝圣时经过的路。圣地亚哥大教堂是朝圣者之路的终点站,人们在这里完成朝圣仪式,向圣马特奥雕像叩三次头,经过圣地亚哥门徒的地下室,瞻仰耶稣的门徒雅各的银棺,拥抱祭坛上的雕塑,并参加正午12点举办的朝圣者弥撒。<br></div> <p class="ql-block">大教堂的建造在初建阶段就停止了,直到1100年才继续,当时建筑师埃斯特班创造了三个拉丁十字架形状的洞穴。建筑在整个12世纪继续进行,多年来增加了许多各种建筑风格的扩建,包括罗马式、哥特式、巴洛克式、格子式和新古典主义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堂正面(西立面)有两组石阶梯把人们引向巴洛克式的正门。</p> 教堂内部平面为拉丁十字结构,大厅长94米,连接半圆拱顶的后殿和17个礼拜堂。其中,主堂祭坛上供奉着镶满金银的圣地亚哥木雕像。 大教堂的中殿神圣而金碧辉煌,人们静静地坐在那里体会着什么。 大教堂中殿两边华丽的管风琴。 在祭坛左侧的过道里,有一个通往地下室的楼梯,在地下室里可以瞻仰到装有圣地亚哥遗骨的大银棺。我们排队进入,远远望去的银棺闪闪发光,肃然起敬。 走出大教堂,迎面是仰望的钟楼,它的基地建于14世纪,但上部在1680年由建筑师多明戈·德·安德拉德改建成巴洛克风格,这是大教堂最漂亮的塔,每一刻钟,钟楼的钟以悦耳的钟声敲响时间。 钟声响起,另一种古典的美在回荡。 <p class="ql-block">这是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南侧的公共广场 ---- 银匠广场。一个小而非常繁忙的广场,因为它也包含了通往教堂入口18世纪的台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正好遇见有人在集会,应该是有关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p> 位于“ 银匠广场 ”中心的喷泉代表使徒詹姆斯站在柱子上,下面是四匹马头,正是从马的嘴里流出的水喂养了喷泉,人们也称它为“ 马喷泉 ”。 天上下着小雨,我们离开圣地亚哥大教堂,步行在圣地亚哥大街小巷的石子路上,游人不多,淅淅沥沥的小雨营造了一片神秘的意境,我们似乎穿越了时空。 走到塞万提斯广场( Cervantes Square ),在中世纪,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的热门聚会点被称为“论坛”,预言家宣布市政当局和大主教的信息,这个地方后来成为城市的商业中心,被称为塞万提斯广场。<div><br></div><div>塞万提斯广场因喷泉而得名,塞万提斯的半身像1842年以来矗立在一根高大的刻槽柱上。</div> 路过的这里曾经是圣地亚哥大学社会管理学的一个办公室,墙上挂着贝壳的牌子。<div><br></div><div>世界上三大朝圣地之一的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孔普斯特拉( Santiago de Compostela )是三条朝圣路中最著名的一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也被誉为“欧洲第一文化之路”。<br><br>贝壳是朝圣之路的标志,行前每人身上应带上一个白色贝壳,那是朝圣者的符号。一路沿着贝壳标记和箭头走, 直达终点圣地亚哥。</div> 中世纪的石头是主角,有坚固不催的毅力,小商店的橱窗也呈现在一个石头的“ 镜框 ”里。 传来一阵音乐,一位看上去着装正宗的在吹奏英格兰风笛,音乐声在狭小的巷子里的穹顶下格外响亮。 我们在圣地亚哥一个买菜的地方小休一下。 离开圣地亚哥驱车去海格力斯灯塔,一路上天气转好,一大片厚厚的云层上已经是蓝天的色彩了,天空的美往往让你措手不及。 海格力斯灯塔( Tower of Hercules )位于西班牙拉科鲁尼亚城外2.4公里处,是世界上现存唯一一座仍在使用的古罗马灯塔。塔高56.8米,岩石结构,建造于图拉真在位时期(公元98~117年)。<div><br></div><div>不远处有一尊布雷奥干雕像(Estatua de Breogán),他是加利西亚地区的凯尔特国王,灯塔是由他重建的。<br></div> 游客不多,我们尽情拍摄,怎么取景都是可以保留的明信片。 海格力斯灯塔矗立在大西洋湾的海边已经有2000多年,可以想象一下它的一盏灯光在海面上的幻景,大自然是那么,人类的智慧是应该和它和谐共处的。 海格力斯灯塔下是浩瀚的大西洋,此刻的大西洋湾显得那么温柔文雅。 大西洋湾像一片平静的湖水,够美,无法形容。 离开海格力斯灯塔回邮轮,回眸望去,有点舍不得离开。 此刻的拉科鲁尼亚港口美不胜收,天空的云彩像一支画笔,不断地变幻着它的色彩和形状。 回到邮轮上看海、看云和看蓝天有它的独特优势,一帧帧美景让你张口结舌语无伦次。 看,天空上的小黑点是海鸥在翱翔。 看看,层层白云在蓝天下起舞。 再看看,团团堆堆厚重的白云触手可及。 时间已到,我们在6楼启动仪式满满的晚餐。<div><br></div><div>这是惯例的前菜浓汤。</div> 很难得的鱼排、蔬菜和饭。 <div>一个泥一般的土豆和两块7分熟的牛排,这晚餐要光盘是有需要实力和时间考验的。<br></div> 我们晚餐后在剧院看演出,今晚是沙画表演。<div><br></div><div>神女号晚上6点起锚离开西班牙的拉科鲁尼亚。</div><div><br></div><div>待续。<br><div><br></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