坷台顶儿人的美篇

坷台顶儿人.杨娥

<p class="ql-block">喜欢古镇,喜欢宜宾,每一条巷子里都有不同的故事,想在这里听雨,从油纸伞上滑落唐宋的雨滴,每一缕风都翻动着榕树的树叶,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慢慢悠悠过完一生……</p> <p class="ql-block">   山坳里的书桌</p><p class="ql-block"> 儿子打电话说:妈妈“世界读书日”到了,我在书店给你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还需要什么书,我一并给你寄去。</p><p class="ql-block"> 知母莫若子,一宿的兴奋和感动,开始捯饬我的临时书屋。</p><p class="ql-block"> 来宜宾一个多月了,租住的居室首先要满足读书写字的条件。昨天拉了网线,又搬进来一张老式的书桌,淡淡的松香在简陋的书房里漫溢,三角梅的枝条从窗户的木格探进来,三片红色的叶子黏在一起拼接成菱形的花朵,灯笼一样挂在上面,照耀着《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封面,发出熠熠的光辉。</p><p class="ql-block"> 李庄古镇也有一个书店,牌匾上写着“言隅”,这是一座极富想象的阅读空间,位于“中国营造学社陈列馆”和“梁林故居”旁边,琳琳琅琅的书架上摆着一本《发现李庄——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我如获至宝,这岂不是了解李庄的最佳导游吗!马上看一下定价:156元。心中自然有点嫌贵了。把电话打给儿子,查一下网上多少钱。儿子回话说网上定价不一,有百十块的,也有七八十的。然后儿子解释说:妈妈,读书人莫论书贵,想想你自己爬格子也不容易,想读就买吧,景区的书自然会随着旅行的热度而纸贵。</p><p class="ql-block"> 我暗自嗔笑:何时变得这么庸俗,读书人却舍不得买书了么?</p><p class="ql-block"> 循着《发现李庄》的脉络,我找到了摆放书案的几处深宅老院。</p><p class="ql-block"> 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爆发,8月,日军进攻上海,历时三个月的淞沪会战后,上海沦陷,日军一面围攻南京,一面派飞机轰炸长江沿线城市。</p><p class="ql-block"> 根据国民政府指示,梁思成、林徽因所供职的中国营造学社随中央研究院迁往长沙避难。而长沙也在每天拉警报。12月8日,梁思成一家搭车逃往昆明。很快,暂驻长沙的清华、北大和南开大学也撤向昆明,成立了著名的“西南联大”。同样来滇的,还有中研院的历史语言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同济大学以及营造学社的部分同事。38年9月,为破坏滇越铁路和滇缅公路交通,日军开始轰炸昆明。国民政府下令,驻昆各教育学术机构需再次迁往内地,以避战火。</p><p class="ql-block"> 偌大的一个中国,竟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p><p class="ql-block"> “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无条件地全盘接纳,这十六个字电文所蕴含的意味感人泪下。持着这份邀请函,1940年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金陵大学、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一起迁入李庄,请出神座让师尊。于是不足三千人的李庄,安置了一万两千名的师生,给了他们安静的学习环境。在这里,他们一住就是六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从此“九宫十八庙”的诵经声变成了读书声。</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群大读书人,也是读大书的人,他们用文明的甘饴滋养了这片土地,成为中国文化大后方。站在中国李庄抗战文化陈列馆,“民族精神的涵养地,中国文化的折射点”一幅鎏金的楹联,充分阐释了文化与精神的内涵和外延,他们辩证统一在民族存续的血脉里,成就了中国李庄“文化脊梁”的不朽史话。</p><p class="ql-block"> 放得下书桌的地方一定放得下文明,也放得下泱泱华夏七千年的历史。有书桌的地方一定有文明的载体——书籍,更会有一群读书的人孜孜不倦地传承和续写。</p><p class="ql-block"> 在我老家的山坳里也有一方书桌,是父亲用老栎木榫卯打制的几案,上面放着《儿童文学》、《西沙儿女》、《欧阳海》以及后来的《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红岩》、《十月》、《当代》等具有时代特征的书刊杂志,伴我走过了懵懂少年。此后走上工作岗位,有了自己的独立空间,除了一些与教育、教学、心理研究相关的专业书籍外,更多的是文学方面的书刊。</p><p class="ql-block"> 如今,儿子是我书房的第一供应商,从《百年孤独》、《呼啸山庄》、《霍乱时期的爱情》到《李清照》、《仓央嘉措》、《平凡的世界》等等,遇到好书,他一定给我买来。每换一处房子,挪一次住室,梳妆台可以没有,但书桌必不可缺。来宜宾李庄那天我订购的组合书桌刚好到家,那一刻,我特别期待回家,更期待看到我新书桌上的新书本。</p><p class="ql-block"> 坐在中国李庄的老式书桌前,听窗外绵绵细雨,油纸伞滑落的雨滴敲打着青石路面,是梁林考察古建筑归来的惋惜,还是离开李庄之前他们在板栗坳,董作宾撰写“山高水长”的临别喟叹。此刻,我只想告诉他们:祖国昌盛,读书的环境日臻完美,书桌随处可放。</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发现李庄》,还是在《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把世界变小了,人心变大了,无论是川康考古,还是回到书桌上研究答案,读书把历史拉长了,生命熏香了......</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陌生的城市</p><p class="ql-block">很适合谈一场恋爱</p><p class="ql-block">空气里滋生着暧昧</p><p class="ql-block">我在等春风里那朵花开</p><p class="ql-block">牵着手依坐在拐角的阁楼</p><p class="ql-block">只看江水悠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生命由无数种颜色涂染,才能多 姿多彩,走进一种陌生的领域, 开启一段新的人生体验。在漫长 的旅途中,不断有新的人物更新 你对生活的认知,更有新的朋友感 动你对生命的体验。当我轻轻地触摸另外一种工作模式时,我突 然想到了200年前的马克思对资本 精辟而科学的论述。</p><p class="ql-block"> 资本与 人性存在着原始的肮脏。曾几何 时,金钱成了支配人们行为的 无形之手,无限放大的诱惑,使更多的 人彼此竞相奔波。人到后中年,不问天道,也不 论人迹,放过自己,随缘、随 性,淡然、淡定,无欲、无求,悠然南山下的 陶渊明当是大智慧的选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