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甲辰龙年之清明节!无限缅怀我的父亲和母亲。他们从年轻时起,就投身革命,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为了祖国和军队的建设,无私忘我,驰骋疆场,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奋斗了一生!他们历经家国兴衰、个人荣辱,却始终坚守初心,忠于信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相濡以沫,亲爱精诚,共同追寻并保持着人生的最高境界!</p><p class="ql-block"> 清明时节,清风徐徐,思念绵长!在此,特再次阅读并分享父亲的文章巜强攻上官村》,以纪念他们那一辈的丰功伟绩!</p> <p class="ql-block"><b><i>父亲和母亲在解放战争中</i></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王司令员指挥强攻上官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李如海</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1, 1, 1);">1946年11月中旬,我们6纵队接受了奔袭河南滑县东南的上官村,歼灭国民党军第104旅主力的任务。部队全部轻装,大行李、马车等都撂在后面,身上能碰击发声的东西都紧紧捆扎起来一路急速夜行,不准说笑,不准抽烟,指战员绕村避庄,遇沟跳沟,遇溪涉水,静肃秘密地开进,天空寒星闪烁,地下脚步轻悄,我们巧妙地从敌人的接合部通过。18日夜,我们在敌占区穿行了80多里,我先头部队隐蔽接近敌外围据点,歼敌小部。当守敌从睡梦中惊醒时,我纵队主力已进入上官村周围的预定位置。至19日上午,我47、50团以一部兵力,扫除了敌人的外围据点,驻在村里的国民党军104旅旅部及其主力311团被我们包围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我的父亲在解放战争初期</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上官村虽是一个约200户人家的小村,可是驻在这里的国民党军却把它变成了一座堡垒。村外村内,街头巷尾,单是大小地堡,掩蔽部就有170多个。村周围还筑了寨墙,墙外又挖了一道宽深丈余的水沟,沟外又是三道鹿砦,鹿砦上挂满了一碰即响的破铜烂铁罐子。照敌人看来,这样坚固、严密的防御,解放军就是插上翅膀也飞不进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纵队王近山司令员组织指挥了这场战斗。他确定部队由村西北和东北两个方向同时发起攻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我们17旅49团的突击地段选在村子的东北角。村东北寨墙下的水沟外有一片低洼的隐蔽地带,这是我们看地形时发现并看中的。黄昏时,担任突击任务的1营2、4连和2营5、6连运动过去,占领进攻出发地位,等候攻击。团长苟在合跟1营,团参谋长杨毅和我跟2营。当时,我任团政治委员。部队克服障碍,剪断面前的铁丝网时,因地形隐蔽,敌人没有发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我的父亲与苟在合团长(中)、杨毅参谋长(右)。苟团长和杨参谋长均于1948年在襄樊战役中英勇牺牲。</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六纵三个旅的进攻方向(地图上是现在的上官村)——17旅在上官村东北角</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总攻前的紧张时刻,王司令员在电话里问:“你们准备好了吗?”我报告说:“一切准备就绪。”他接着严肃地说:“你们担负的任务很重要,关系到这次战役的全局,要想方设法完成任务。”我说:“我们一定完成任务!”最后,他又以坚定的语气补充一句:“只能胜利,不能失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6纵司令员王近山中将</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19日18时,总攻开始了!我们的各种火炮向村里轰击,机枪封锁了敌人的火力点。苟团长带领1营很快发起冲击,把预先准备好的梯子放到寨墙下。这时,敌人不断向外扔手榴弹,我爆破组飞快在寨墙上放好炸药包,只听“轰”的一声,寨墙炸开了一个大缺口,我突击队蜂拥而上,很快就占领了缺口边的三个地堡。在这狭小的地区,敌人集中各种火器向我们射击,想把我们打下来。苟团长站在寨墙上大声指挥部队,沉着应战,抗击敌人的反扑。</b></p> <p class="ql-block">我带着部队正往前走,一个通信员迎着我跑过来报告说:“政委!团长第二次挂彩,伤在头部,同志们把他拉下来了!”我应了一声:“知道了。”随即加快脚步往前赶。在水沟边上遇到了苟团长。他头上缠着绷带,由两个同志扶着他,我安慰他:“老苟,放心下去休息,前边有我!”说完,我叫2营教导员很好照顾团长。我顺着梯子,爬上了突破口。这时,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战士们英勇拼杀,但突破口太狭小,只有几米宽、10多米长,距敌人只有20多米。可用来隐蔽的依托物也仅仅是几个残缺地堡,因此,部队伤亡很大。而敌人反扑越来越猛。我在寨墙上看到这种情况以后,一面用手枪向敌人射击,一面向战士大声叫喊,叫大家沉住气。战士们看到我上来以后,战斗情绪更加高昂。在我们左面的大路上,敌人的一排排迫击炮弹向我们轰过来,大部分是燃烧弹,爆炸以后四处通明。在火光里,我看见一队队敌人,正弯腰提枪,跑步向我们冲来。这时,我们对付敌人最好的武器就是手榴弹。战士们抓起手榴弹就往敌群里扔,打得敌人狼狈不堪。我和警卫员随身携带的手榴弹几下就扔光了。</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 经过连续激烈战斗,敌人松点劲了。这时,最主要的是扩大突破口,那怕占住一间房子作依托也好,不然我们是会被敌人反击下去的!我立刻命令1营长杨寿山赶快组织一支突击队抢占对面的院子。突击队一股劲冲了过去,逼近院子大门。由于这是个拐角的地方,可以暂时避开敌人的侧射火力。但大门边上还有间小屋,一部分敌人就在里面向我们射击。我紧跟突击队冲了过去。大门紧闭,无论怎么撞也撞不开,只有翻墙爬过去。可是院墙有一丈多高,两个战士搭上人梯还够不到边。我四处望了望,一眼看见大门边上有一个碾磨的大石滚子,上面还有个木架。我立刻令战士把架子弄下来,往墙上一靠,当作梯子。几个战士很快爬了上去,朝院子里扔了几枚手榴弹,只听里面一阵哇哇乱叫,门边的敌人一听手榴弹在院子里响了,丢下小屋就往院子里跑。有的战士冒着敌人的枪弹跳到院里,打开大门。于是突击队一拥而进。院内有个空场地,旁边一堆稻草也给打着了火,冲天的火光把院子照得通亮。战士们趁着火光又往里冲,院子后面屋里的敌人吓得没命地逃跑了。我们打进去一看,这里是个弹药库,就赶快扑灭稻草堆的火。这时,我后续部队也跟了进来,依托院子,堵住了两侧反扑的敌人,进一步巩固了突破口。</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战斗首先攻占的院落和房屋(上世纪70年代拍摄)</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上官村战斗唯一突破口(上世纪70年代拍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时间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我自来到突破口后就和后面失去了联系。杨参谋长虽向后面报告过几次情况,但电话不通,得不到上级的指示。在这期间,我接连派出去五个架线的电话员都牺牲了,第六人还没派出,一颗子弹飞来,就在我身边倒下来。一直到占领了院子以后,才和后面架通了电话。电话铃响了,我拿起话筒一听,是王近山司令员宏亮的声音。他的前线指挥所离我们很近,就设在村外100多米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他问:“情况怎么样了?”我报告说:“攻上了寨墙,打开了突败口,占领了一座院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他急促而兴奋地说:“很好!很好!几小时没你们的消息,真担心死了!现在只有你们一个部队突上了寨墙,一定要坚持住!展不开就坚决守住突破口,无论如何不能给敌人反扑下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当年绘制的宣传板画巜上官村歼灭战》——谦祥作</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我报告他部队伤亡大,现在兵力不多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他立刻回答道:“坚持住,后续部队马上就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我向他表示了决心:“首长请放心!一定能坚持,只要上面还有一个人,这座院子就不会落到敌人手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b><b style="color:rgb(1, 1, 1);">正在这时,电话突然断了。部队继续和敌人激战。</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王司令员根据战况发展,审时度势,及时调整部署,急令46、47、54团等兄弟部队,利用17旅突破的成果,乘胜向敌纵深发展进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隔不多久,46团唐明春团长带着部队上来了,我简单向他介绍情况后,部队分成几个箭头,插进村里。突破口扩大了!战斗向纵深发展。51团从我们右侧登上了寨墙,47、50、54团等兄弟部队也相继突入村内。村内四处展开了激烈的巷战。</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b style="color:rgb(1, 1, 1);">敌人依托地堡和其他工事继续顽抗,则避开敌人正面火力,从街两边的民房里,穿墙破壁,逐屋争夺。20日拂晓,敌人一部向南突围,被我52、53团歼灭一部,残敌又窜回村内。10时许,千余敌人在留固集守敌312团接应下,向北突围,被我预伏的48团歼灭。留固集援敌,也遭我友邻部队截击,一直激战到12时,守敌大部被歼。最后,只剩下了村西南角一座高楼——敌人的旅部。敌人凭借高大的砖房,在其旅长亲自督战下,负隅顽抗。战士们气愤极了!经16旅工兵连续爆破,终于炸毁了敌人最后一个窝子,俘虏了大批敌人,可就是敌旅长和副旅长不见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46团7连连长李立正和战士杨富俊继续四处搜索。前出到北街石牌坊前面,发现一座高墙,他们向墙内扔进一阵手榴弹之后,爬上一架梯子往里一看,墙下是一道四尺多宽的小巷,巷内黑压压地龟缩着300多敌人,一个个吓得抱着武器不敢放枪。敌人见我们的人一露头,就急忙喊:“不打了!不打了!我们缴枪!”李立正同志大喊一声“缴枪不杀,优待俘虏!”敌人一听,唏哩哗啦地把枪支统统丢在地上,有的敌人还鼓起掌来。李立正、杨富俊冲进东屋,从屋角的一张桌子底下拉出了两名军官,一看符号和审问,原来就是104旅的旅长杨显明和副旅长李克源两人。杨显明满脸黑灰,喘息未定,战战兢兢地竖起大拇指说:“你们真了不起!真了不起!”战士一看他那个模样,忍不住大笑起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强攻上官村战斗,是在王近山司令员的组织和指挥下,取得歼敌104旅主力的辉煌胜利。这是一次远距离奔袭村落攻坚战,成功地运用了“猛虎掏心”的战法,为夺取滑县战役的全胜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次作战,还从敌104旅文书档案中,查获蒋介石发动内战的亲笔手谕,我曾在邯郸人民日报上将其披露,向全国人民再一次揭露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备战”的反革命阴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解放战争初期49团的战士</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滑县烈士陵园</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现在的滑县上官村(1978年改为上官镇)</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现在的上官镇小学</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巜光荣的道路》1959年12军政治部编写的军史中册(解放战争时期)</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军史中刊登的父亲文章《上官村战斗》</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1992年,为纪念王近山将军,父亲又改写了此文,收录于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由邓小平题写书名巜一代战将》的回忆文集。</i></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滑县战役综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1946年11月19日至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的指挥下,对盘踞在滑县一带的国民党军孙震集团发起了一次奇袭攻坚作战。此战历时4天5夜,攻克与收复纵横80余里范围内的大小筑垒和警戒据点百余处,歼灭孙震集团第一〇四旅、第一二五旅大部、河北保安第十二总队和其他反动武装一部共12000余人(内俘敌军第一〇四旅旅长杨显明、副旅长李克元、第三一二团团长苟在华、第三七四团团长陈筱文、河北保安第十二总队队长何冠三等以下官兵8800余人;毙伤敌第三一一团团长黄伯亮以下官兵共约3000余人),缴获山炮5门,战防炮4门,迫击炮30余门,轻重机枪300余挺,步枪5000余支,汽车5辆及其它大量军用物资。这就是解放战争初期有“猛虎掏心”之誉的滑县战役。</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1949年淮海战役后,6纵17旅改为12军第35师,李德生任师长,我父亲任政治委员。此照片为渡江战役后35师首长们在南京拍摄。</i></b></p> <p class="ql-block"><b>照片背后文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i>前排 左起 第三人李德生师长 第二人李如海师政治委员 第四人宗凤洲副师长 第五人郝培苗师政治部主任 左起第一人金林圑政委 右起第一人苗兴華付政治委员 第二人李憲昌科长</i></b></p><p class="ql-block"><b><i>第二排 左起第一 羅绍義(毅)政委 张镰斧圑长 宋鲁山科长 科长 羅玉琦副处长 郭治唐付政委 雷铭奇處长 狄循科长</i></b></p><p class="ql-block"><b><i>第三排 左起第一人 華挺芳科长 第二人蔡启荣圑长 第三人武肇风(锋)大队长 第四人鲁之沫團政治委员 第五人常志刚科长 第六人阎作惠處长 赵切源付圑长</i></b></p><p class="ql-block"><b>一九四九年七月 摄於南京市</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向英雄的父辈们</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致以崇高的敬礼!!!</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