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喜欢彩陶的器形,它基本上都是日常生活用品,常见的有盆、瓶、罐、瓮、釜、鼎等。更喜欢彩陶的图案,有专家说“彩陶的象形图案多种多样,最基本的主题是生殖主题,有大量的鱼、蛙、植物果实、花朵的描绘。半坡时期人的平均寿命二三十岁,生育是既神密又急迫的事情。所以鱼蛙这些多产的动物就成了多产的象征。生育繁衍的主题在民间艺术里一直延续到今天”。“还有大量的几何形纹饰,这既是早期彩陶中编织物纹印以及鱼网、水涡、树叶䓁图案的延续和变化,同时也是原始人内心的音乐涌动和视觉表现”,“他们已把自身体验到的运动、均衡、重复、强弱等节奏感用画笔表现出来,这无疑是神奇的创造”。“彩陶中的动植物图形一般都用几何形式把它们概括出来,形神兼备,显示彩陶艺术写心写意的高超水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主要查找了两个时期,五种类型的彩陶图片,即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马家窑类型和半山文化的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大体归为:人面纹、鱼纹、蛙纹、鸟变纹、兽纹、目纹、花辫纹、旋纹、水波纹、锯齿纹、几何纹、网格纹、菱格纹、线、绳纹、回型纹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喜欢彩陶,还因为它是人类文明的历史沉淀和见证,.更是人类艺术历史的心路历程。它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是对生命的礼赞。为此2020年 2 月 我查阅了大量的博物馆资料,下载了大量的彩陶图片,创作了我喜欢的远古彩陶剪纸二百七十多幅。今天重新翻阅,我创作的“我的远古彩陶剪纸欣赏”仍然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 甘肃是我国彩陶起源最早、发展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艺术成就最高的地区,素有“彩陶之乡”的美称。距今7800年前的秦安大地湾一期文化出现的彩陶,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属于仰韶文化的大地弯文化依存中发现,彩陶呈现为这一时期的最重要的文化表征。</p> <p class="ql-block"> 相关资料显示:任何时期的优秀艺术都是人类"远观诸物,近取诸身",取舍创造并加以发展的产物,从山顶洞人留下的贝壳项链,我们就可以知道,人类装饰自己,美化和赞颂人本身,是随着人类的进化,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着。每一个原始民族都有文身的历史,而彩陶艺术是人类文身艺术在器形上的表现方式。它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是对生命的赞颂。</p> <p class="ql-block"> 一、仰韶文化的彩陶,工艺相当成熟。器物规整精美,多为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灰陶和黑陶极为少见。其装饰以彩绘为主于器物上绘精美彩色花纹,反映当时人们生活的部分内容及艺术创作的聪明才智。另外还有磨光头、拍印等装饰手法。造型的种类有杯、钵、碗、盆、罐、瓮、盂、釜、灶、鼎、器盖和器座等。最为突出的是双耳边尖底瓶,线条流畅、匀称、极具艺术美感。</p> <p class="ql-block"> 二、仰韶文化彩陶,半坡、庙底沟纹样。</p><p class="ql-block"> 半坡彩陶最早发现于西安半坡,距今有7000年的历史,是我国彩陶文化历史较早,特点突出,影响较大的一个类型。半坡彩陶的遗址在河流的岸边,因而半坡的彩陶有汲水尖底瓶、葫芦、长颈瓶,另外还有盆类,罐类,与今天的盆罐大体相似。纹饰形象主要描绘了当时人们接触的动物,有奔跑的鹿、鱼纹、人面纹、蛙纹、鸟纹、猪头纹以及有以上纹样两种或三种组合的纹样,也有一些单纯的几何纹样,如折线纹、三角纹、网纹等。</p> <p class="ql-block"> 41.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几何纹彩陶盆,故宫藏品。高16.4cm ,直径37.4cm。盆折沿,深直腹,圆底。泥质红陶,口沿儿及外腹部均以黑彩描纹饰。囗沿上描绘以点定位的水波纹,腹部描绘两层三角形几何纹,两层三角形几何纹的大小及形状相同但方向相反,可能是由鱼纹逐渐抽象演变而来。此彩陶盆的造型和纹饰,具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约公元前4800----前3900)彩陶的典型特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42.仰韶文化半坡几何纹彩陶盆。——甘肃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 43.半坡鱼纹彩陶盆</p> <p class="ql-block"> 44.半坡鱼纹彩陶盆——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高 17cm,囗径 31.5cm。鱼纹彩陶盆既是仰韶文化的代表性陶器,又是中国灿烂的史前文化的象征和标志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 45.半坡类型鱼纹彩陶盆。距今(6000羊前)。秦安县王家阴洼出土。高 15cm,囗径 50cm。广口、卷唇、弧壁、圆腹。泥质红陶,上腹部用黑彩绘两组变体鱼纹。</p> <p class="ql-block"> 46.仰韶文化半坡——变体鱼纹圆底彩陶盆。——甘肃省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 47.仰韶文化鱼纹双耳罐</p> <p class="ql-block"> 48.人面鱼纹。</p> <p class="ql-block"> 49.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于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为新石器时代前期陶器,比盆高16.5cm,口径39.8cm。由细泥红陶制成。敝口卷唇,口沿处绘间断黑彩带。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人面鱼纹。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是仰韶彩陶工艺的代表作之一。于1995年5月25日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2013年1月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p> <p class="ql-block"> 50.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船形壶。——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距今(约前 4800--前4300年)。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出土,高15.6cm,长24.8cm, 设计以船为型盛水器,腹两面以黑褐色彩绘出网纹,似反映当时人们驾船撒网捕鱼的生活,是半坡类型彩陶中的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 51. 仰韶文化鹮鱼石斧图彩陶缸。——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1978年在河南临汾阎村出土。其器型为敞口、圆唇、深腹。口径32.7cm,底径19.5cm,沿下有四个对称的鼻钮,腹部是彩绘《鹮鱼石斧图》。这幅《鹮鱼石斧图》是仰韶文化的杰出代表作。</p><p class="ql-block"> 整幅作品的内容分为两组,右边画的是一把竖立的装有木柄的石斧,石斧上的孔眼、符号和紧缠的绳子,都被真实、细致的用黑线条勾勒出来。左边画的是一只圆毛,眸、长喙、两腿直撑地面的水鸟。它昂着头,身躯稍微向后倾,显得非常健美。嘴上衔着一条大鱼,面对竖立的石斧。</p> <p class="ql-block"> 52.仰韶文化鱼鸟纹彩陶瓶。——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瓶高 21.6cm,囗径 2.1cm。1958年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出土。器型尤如葫芦,小口、细颈、阔肩、扁腹,肩腹间有脊棱,腹下部收,小平底,瓶身以黑彩绘水鸟衔鱼。造型秀美,构图简单生动。</p> <p class="ql-block"> 53.半坡彩陶鹿纹盆。——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高 54厘米,囗径 65cm。1972年陕西省临潼姜寨出土。</p> <p class="ql-block"> 54.仰韶文化大角羊饺彩陶罐。</p> <p class="ql-block"> 55.仰韶文化人头器口瓶。——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此瓶高 47cm,囗径 3.7cm。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p> <p class="ql-block">56.仰韶文化人头器口瓶。</p> <p class="ql-block">57.仰韶文化锥刺纹蒜头壶。</p> <p class="ql-block"> 58.仰韶文化锥刺纹蒜头壶。——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小口径瓶,高 21.6cm,囗径 2.1cm,1958羊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出土。</p> <p class="ql-block">59.仰韶文化指甲纹彩陶罐。</p> <p class="ql-block">60. 仰韶文化指甲纹罐——中国历史博物馆藏。高 19.5cm,囗径 4.2cm,1958年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出土。</p> <p class="ql-block"> 61.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猪面纹彩陶壶,距今(6000年前),秦安县王家阴洼出土。高20.6cm。腹径15.3cm,底径 6.8cm。,壶口呈葫芦形,小圆口,束径、曲腹、平底。口部绘四组三角形纹,腹部绘一圈二方连续的猪面纹,互连的猪面共享一个眼睛。成功的运用双关型的装饰手法。</p> <p class="ql-block"> 62.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变形人面很葫芦形彩陶瓶。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p> <p class="ql-block"> 63.仰韶文化双耳旋纹尖底彩陶瓶,——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距今约6000年,高54cm,口径6.5cm。1972年,陕西临潼县姜寨出土。此瓶为细沙红陶,是当时的汲水工具。小口、尖底、深腹,腹侧有两耳可系绳,当瓶空时重心靠上,汲水时瓶倒置水中,水便注入瓶内。使重心下移,瓶自动竖起,使用方便。这是仰韶文化遗存中特有的产品,设计美观,实用性很强,体现了当时仰韶人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64.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斜线、三角纹彩陶钵。</p> <p class="ql-block"> 65.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钵。——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1981年甘肃省秦安县王家阴洼十三号墓出土。高 10.4cm,囗径 20.2cm。</p> <p class="ql-block">庙底沟类型的彩陶,主要有盆、碗、罐等。早期和中期也有类似半坡的葫芦型瓶。庙底沟比半坡成熟的多,点、线、面搭配得当,空间疏朗明快,曲面之间穿插活泼的点和线,使纹样节奏鲜明,韵律感很强。二方连续的组织结构,是节拍的具象化,更使之有较强的音乐效果。这反映了属始恬淡、闲静的心态。</p> <p class="ql-block"> 66.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罐。是山西博物院收藏的国宝级文物之一,镇院之宝。(约公元前4000年),山西省垣曲县下马村出土。彩陶罐,高 45cm,口径35cm,腹径4343cm,底15.6cm。 泥质红陶,器型磨光,侈口,圆唇,短颈,宽肩,上腹突出,下腹内收,小平底儿。上腹部以黑彩绘以弧线和圆点儿等组成的花卉图案,体型硕大,器型完整无缺。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典型遗物。</p> <p class="ql-block"> 67.仰韶文化庙底沟彩陶钵(食器)。距今(5000--7000年),陕忘记县庙底沟村出土。</p> <p class="ql-block"> 68.仰韶文化——形刻符宽带纹,圆底彩陶钵。现藏甘肃省博物馆。1981年秦安王家阴山遗址探方地层出土,囗径20cm。高 7.6cm,完整。细泥红淘,微敛口,浅圆腹,圆底。囗沿外一周饰宽 2.5cm的黑彩带,宽带上刻有↓字型符号,渭河流域仰韶文化早期彩陶钵的宽带上常见此类刻划符号,如↑、|、‖、十等,据统计已发现有60多种。学术界普遍认为是,此类刻划符号画符号,为研究中国文字的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据。</p> <p class="ql-block"> 69.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垂幛纹彩陶钵。约公元(前3600年一前3000年)。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p> <p class="ql-block"> 70.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垂幢纹彩陶钵。</p> <p class="ql-block"> 71.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目纹彩陶钵。现河南博物院收藏。距今(7000--5000年),1956年三门峡庙底沟出土。</p> <p class="ql-block"> 72.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网、目纹彩陶钵(食器)。距今(7000--5000年)它陕县庙底沟出土。</p> <p class="ql-block"> 73.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白衣彩陶盆。</p> <p class="ql-block"> 74.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斜线、目纹白衣彩陶钵。河南博物院收藏。距今(7000--5000年)。1956年三门峡庙底沟出土。</p> <p class="ql-block"> 75.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网纹白衣彩陶钵。</p> <p class="ql-block"> 76.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网纹白衣彩陶钵。河南博物院收藏。距今(7000--5000年),1956年河南三门峡庙底沟出土。</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的远古彩陶剪纸欣赏”第二册,第 41--76幅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