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牛牯湴

崔武培

<p class="ql-block">大人山下的高塘村。牛牯湴在此村南面约2公里,是原大槐华侨农场的一个偏远、条件艰苦的生产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 情怀牛牯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 ❀ ❀ ❀ ❀ ❀</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怀旧情感的驱使下,我又一次驱车来到了偏僻的牛牯湴,冲动之下再写下拙篇,与朋友们交流分享。</p><p class="ql-block"> 牛牯湴,大槐华侨农场的西伯利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有几十名广州知青在此战天斗地炼红心。1978年后,又曾有数十户越南难侨安居于此。六十年代设队以来,曾在此工作、生活过的农场干部职工及其子弟不下数百人。</p><p class="ql-block"> 您是否也曾在此生活过?如果您曾在此生活过,您是否还记得此处曾几乎每天都响起的开工收工的钟声?……</p><p class="ql-block"> 艰苦而火热的生活已经远去,从五湖四海汇聚到此处工作和生活的人,后来又散发到四海五湖。个别现在居住在镇圩,而又在这里栽种了作物的难侨,有时会回来看看,管理一下作物。除此有点动静外,这里似乎已是一座偃旗息鼓的的空城。</p><p class="ql-block"> 曾几何时,这里曾倩影如织,理想迸火激情四溢。曾几何时,<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里曾经人气旺盛,屋后房前撒种成苗。</span>这里曾有说不完的情感欢悲,道不尽的故事情节。多年后,这一切,似乎已经云散烟消。</p><p class="ql-block"> 今天,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这里有个“牛牯湴”,即使知道有此地名,也不知为何有此名称。更不知道的是,曾经有一个“牛牯湴精神”,为大槐华侨农场全体干部职工所推崇秉持。</p><p class="ql-block"> 如烟往事,沉浮起伏。事实上,大槐华侨农场,包括牛牯湴,并未真正被世人忘记。几年前,恩平市委市政府总结大槐华侨农场曾经辉煌的一段历史,定义了一个“橡胶林精神”,号召恩平人民继续发扬。在“老农场”眼里,这个“橡胶林精神”就是他们当年的“牛牯湴精神”。</p><p class="ql-block"> 朋友,如果您是“局外人”的话,此间故事您可能并不感兴趣,但如果您偶然看了此篇,知道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就行了,毕竟人也不会对世事关注太多。而我们这些曾经在农场生活过的人,一提到牛牯湴,自然会心潮澎湃。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昔今若何,且不细说。言暂至此,情不尽抒。有缘与此,自会通意。平抚思绪,感受乐怡。愿景前瞻,福永可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此农场生产队建于六十年代初,原称橡胶新建队、二区六队,别称牛牯湴,后改称牛牯湴村。</p> <p class="ql-block">右边第一间是原生产队队部</p> <p class="ql-block">建于六十年代的老职工宿舍、知青宿舍。最初的宿舍为茅草房。这些建房基石也颇有来历,它是知青们走山路从数公里外的那吉河肩挑而来的。</p> <p class="ql-block">建于六十年代的老职工宿舍、知青宿舍</p> <p class="ql-block">“采菊东篱下”,那是一种文人的理想生活。这里也曾有浪漫的理想,但现实却并不都是浪漫。</p> <p class="ql-block">一些老宿舍已经被树木、藤蔓掩盖。</p> <p class="ql-block">一些老宿舍已经被树木、藤蔓掩盖。</p> <p class="ql-block">一些老宿舍已经被树木、藤蔓掩盖。</p> <p class="ql-block">一些老宿舍已经被树木、藤蔓掩盖。</p> <p class="ql-block">建于七十年代初的知青楼已经破败不堪</p> <p class="ql-block">知青楼的楼梯也已经坍塌</p> <p class="ql-block">人去楼空的难侨楼</p> <p class="ql-block">这种凑巧在难侨房阳台、杂物间瓦面上生长的植物叫“落地生根”,落下来的叶子也能长出新苗。它绝妙地象征着难侨群体生命力的顽强。</p> <p class="ql-block">越南难侨——落地生根。我拍下这张照片时觉得有点小激动,因为它能表达我对难侨朋友们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知青楼、难侨楼相依相伴,它们在此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见证了农场的兴衰。</p> <p class="ql-block">建于八十年代初的职工宿舍。</p> <p class="ql-block">印有“牛牯湴”字样的接线盒</p> <p class="ql-block">越南难侨廖叔见到我们很高兴。他说已经没有人在此居住。他只是偶尔回来侍弄一下作物。</p> <p class="ql-block">廖叔热情地为我们介绍这里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职工宿舍和难侨楼</p> <p class="ql-block">职工宿舍和难侨楼</p> <p class="ql-block">他们曾在这里生活过或留下过足迹</p> <p class="ql-block">他们曾在这里生活过或留下过足迹</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曾在这里生活过,一定会记得这条穿过胶林的路。</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曾在这里生活过,一定会记得这条穿过胶林的路。</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曾在这里生活过,一定会记得这条穿过胶林的路。</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曾在这里生活过,一定会记得这条穿过胶林的路。</p> <p class="ql-block">农场干部职工血汗浇灌出来的橡胶林</p> <p class="ql-block">农场干部职工血汗浇灌出来的橡胶林</p> <p class="ql-block">农场干部职工血汗浇灌出来的橡胶林</p> <p class="ql-block">农场干部职工血汗浇灌出来的橡胶林</p> <p class="ql-block">胶林已经弃管。一个妇女在胶林下侍弄其它作物。</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户难侨在大槐圩自建的楼房。难侨建房每户政府补贴15000元。</p> <p class="ql-block">难侨新居环境</p> <p class="ql-block">建设在圩镇的难侨解困楼</p> <p class="ql-block">建设在圩镇的难侨解困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缀后絮语:</span></p><p class="ql-block"> 也许人们很好奇,在这样的一个住着一大群领工资的人的地方,为什么人都走光了?</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由于落实知青政策,知青们早早回城了。八九十年代由于全民所有制在农场的逐步消亡,老职工们也早早地到四面八方高就去了。而难侨,“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他们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流”到了他们觉得可以扎根的地方,顽强地“落地生根”了,他们也彻底地融入了我们这个社会。这些建设在镇圩的难侨房,就是他们去向的注脚之一。</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世界上也就多了一个有人怀念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 ❀ ❀ ❀ ❀ ❀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 崔武培,广东省航空联谊会理事、恩平分会秘书长,江门市作家协会理事,恩平市作家协会名誉会长,恩平市诗词学会理事,恩平市摄影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