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却的酒仙桥人

lianfang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不能忘却的酒仙桥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周凤鸣一1</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酒仙桥是个不乏名人的地方。名人可释义为著名人物,也可泛指各行各业中能力很高而备受景仰的人物,或说是杰出人物。酒仙桥作为电子工业基地至今历七十年之久,有许多著名的棋星、歌星、影星、球星、媒体人……他们凭借各自专业领域的建树自然可以享誉社会,服务人民,娛乐大众。他们有追捧者所谓粉丝,有好事者挖掘花边,大概可称得上是名人。然酒仙桥真正的名人,真正的杰出人物却与他们不沾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杰出人物是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策划者,指挥者,是历史性任务的发起者和完成历史任务的组织者,对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人。过去有句话,“说酒仙桥不能不说电子管厂,说电子管厂不能不说周凤鸣”。彰显了周凤鸣在北京电子管厂(774)的兴起、辉煌以及酒仙桥在京城掘起中的历史作用。周凤鸣无疑是五六十年代酒仙桥最杰出的名人,是为酒仙桥作出重大贡献,是酒仙桥沧海桑田变迁为电子基地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强国建设中需要具有国际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技术创新骨干以及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术工人。但是最重要的是具有担当意识、创新能力和家国情怀的优秀企业领导干部或说是企业家。如此才能带出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毛主席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真是千真万确!五六十年代搞工业化,需要周凤鸣这样的企业家。今天搞现代化,更需要周凤鸣这样有理想、有担当、有魄力、创新型、“不贪不腐”的企业领导干部和企业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为什么说周凤鸣是酒仙桥最杰出的名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1 周总理亲批,副总理剪彩的电子管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想当年,建国之初经济恢复期刚一结束,国家就把建设现代化的电子管厂和无线电厂提到日程表上,对电子工业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投入。由军委总参通讯部部长王诤打报告,周总理亲批的774厂、718厂就在酒仙桥开始建设。“一五”期间,全国电子工业总投资5.5亿元,而774、718及738三个骨干厂就用了2.6亿元,占建设总投资的50%。774 投资额 10282.7万元,约占总投资的1/5。为774和718开工剪彩的是副总理李富春和薄一波。如此众多国家领导人关注、批复,如此大手笔的投入,是为了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工厂。周凤鸣作为第一任厂长,亲自指挥完成了它的建设、兴起,一飞冲天,并赋于它不断进取、创新的中国工业精神和多彩的酒仙桥文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2 创新的中国工业精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有人说过,伟人的价值在于完成责任。周凤鸣正是不负中央重托,创造性地完成了自己的责任。北京电子管厂,是一个具有高度创新意识的企业。他和那些等靠要的国企迥然不同,他在基本建设、生产制造、产品和设备开发、材料供应、市场销售等几乎全方位的环节都进行了创新。其基建速度被苏联专家形容为“骇人听闻,世界无例”。他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进入新领域(如半导体),其创新意识毫不逊色于世界知名企业!而这一切,都与杰出的新中国第一代企业家周凤鸣分不开。周凤鸣不仅仅是一个厂长,他的革命精神,他所具备的现代化大企业的前瞻性思维及指挥才能,他对电子工业的杰出贡献非一般意义上的厂长可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北京工业志《电子志》人物传略与简介——周凤鸣一文中提到“当时的北京电子管厂被誉为革命传统与现代化大生产相结合、力争外援与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成功典范。他(周凤鸣)是北京地方电子工业辛勤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周凤鸣笔记本上有段话,振聋发聩!“我们应该保持革命战争中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工作热情,那么一种革命干劲,把革命工作进行到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有篇文章说:不妨假设,如果条件合适,周凤鸣的业绩绝对不会逊色于任何一位现代全球杰出企业家!然而,历史无法假设,唯有精神可以永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3 多彩的酒仙桥文化</b><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有人说五十年代新兴的酒仙桥,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工业化城市。也许没有理想中的那么美好,但至少是有着浓重的乌托邦色彩。酒仙桥人大都自我感觉良好,工作和生活快乐、充实,对未来充满向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五六十年代的酒仙桥,堪称京城飞地,无论是生产、文化、学习,业余生活还是福利都在北京上了一个台阶。《周凤鸣与北京电子管厂》一书中写道:周凤鸣任厂长期间,北京电子管厂职工的生活福利条件、文化体育设施及活动,在北京市是闻名的。在五十年代的经济体制和管理模式下,用今天的语言讲,工厂不仅要办工业,还要办“社会”。所谓办社会,就是要办各种生话福利设施。职工的生老病死,吃喝拉撒睡,样样都管,这也是那个时代的中国特色。建职工住房、建食堂、建医务室、卫生科乃至办医院,建哺乳室、托儿所,建图书館等文化设施以及服务于带孩子年轻母亲的“妈妈车”、“妈妈房”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过去有句话叫北京有“西周东周”。“西周”指的是城西首钢的周冠五,周冠五是1937年入党的老革命。“东周”指的是城东酒仙桥电子管厂的周凤鸣,周凤鸣是1934年入党的老革命。这是两个“一五计划”期间为北京实现工业化的领军人物,声名在外。周凤鸣不但是北京实现工业化的领军人物,更是一个办“社会”的全才人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五六十年代,北京电子管厂文化体育设施齐全,活动丰富多彩,舞会周周办,比赛月月有,这在企业界也是少有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文艺方面有京剧团,评剧团、话剧团、曲艺团、舞蹈队、歌咏队、民乐队、西乐队、口琴队、锣鼓队,甚至越剧团,这是由那些江浙女职工组建的(当年电子管厂招募了大批江浙女工)。1958年为了让京剧名家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来厂为职工演出,周凤鸣亲自登门拜访邀请。一个厂长为了让职工看演出,亲力亲为,其以诚待人、联系群众、接地气的作风令人难忘。有文章说周凤鸣的朋友有元帅、老革命家和同事,有工人、农民也有天桥拉洋车、摆地摊耍把式的,不论对谁,他都谈得来,和蔼可亲,以诚相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56年,北京电子管厂与718厂、738厂合建了滑冰场、电子球场;后又建立了电子俱乐部、电子影剧院、健身房。1957年就有了九个体育代表队,到1959年已有男女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象棋、田径、冰球、自行车、游泳、滑冰、击剑、射击、航海、跳伞,摩托车、无线电收发报队以及足球、摔跤、举重等二十多项三十六个队。当年的电子篮球队是唯一有能力参加全国联赛的企业球队,与清华大学队并称“一厂一校”。电子摔跤队则代表北京市转战南北,成绩优异。据史料记载,至1958年时,已经有约152个体育队,1615个运动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全国共开展了32项运动项目,北京电子管厂就开展了30项。曾受到当时国家体委主任贺龙的表扬。你能想象这是一个工厂吗?倒象是个城市的体委!第一届全国运动会时,周凤鸣曾担任北京代表团副团长(周凤鸣曾任全国摔跤协会主席)。团长是北京市体委主任张青季,一位副团长是矿业学院的院长吴子牧,吴子牧是代表学校体育活动搞得好的。另一位副团长是周凤鸣,是代表企业体育活动搞得好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个厂长有如此的魄力和心胸,有如此的大局观,社会观,无疑源于他对毛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深刻理解,源于他对工厂办“社会”的清醒认知。他知道工厂外地职工多,青年职工多,离市区远,交通又不便利,如果工厂不通过各种活动吸引他们,他们就会不安心,就会想家,工作起来就没有劲头。他认为,我们的工厂有各种有害作业,对人的身体也有一定的影响。大批装架女工成天坐着操作,没有一个好身体怎么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作为一个企业,当时能有这样完整的文体团队和活动设施的,别说北京,恐怕在全国也是凤毛麟角。象周凤鸣这样统筹规划、驾驭全局的厂长恐怕更是凤毛麟角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4 向中央、主席的工作报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开工前夕,1956年8月20日北京电子管厂《向中央、主席的工作报告》中提出,“我们要求把七七四厂建设成一个标准的与完全的电子管厂”。这里讲的“标准”与“完全”,是指向当时先进的“苏联较大的电子管厂”看齐和具有独立进行产品开发设计与制造能力,包括专用设备的制造能力。北京电子管厂发展的历史表明,这就是周凤鸣为北京电子管厂提出的宏大发展目标。报告中说,我们建立“特别设计处的任务是分析与研究世界各国有关电子管的资料后,自己单独进行设计新的电子管,而不是其他国家所大量生产的电子管的翻版,如果只靠‘照猫画虎的模仿’,只靠外国供应图纸,我国电真空企业的科学水平将永远落后于世界水平”(《周凤鸣》第23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周凤鸣向中央、主席汇报了自己宏大的建厂目标。一个厂长向中央、主席汇报自己的工作,这恐怕也是“一五计划”国家工业化期间的特色,也是比较少有的事了。这既显示了国家领导人对实现中国工业化的极大关注,更显示出以周凤鸣为代表的七七四厂和电子工业战线图强创新的奋斗目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5 记忆永存</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可以说没有周凤鸣就不会有电子管厂往日的辉煌,酒仙桥的色彩也不会那样光彩夺目……至少大好局面的出现也许需要付出更大的艰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酒仙桥有许多大工厂、研究所、职工医院、幼儿园,也有著名的中专和业余大学(酒仙桥业余工学院)、有足球场、健身房和影剧院、</b><b style="font-size:20px;">也有许多的苏式建筑和“街坊”……其中有些成为工业遗存、有些已经不存在了,但凝心聚力谋发展,踔厉奋发谱新篇的酒仙桥仍留存着周凤鸣那代人的印记一一建基立业,创新进取,把控全局,屡创辉煌!周凤鸣为北京电子管厂,为酒仙桥乃至北京和中国电子工业所做的贡献永存史册!斯人已逝,记忆永存,因为历史的丰碑早已矗立在酒仙桥人的心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周凤鸣一2</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为什么称北京电子管厂第一任厂长周凤鸣为“</b><b style="font-size:20px;">不能忘却的酒仙桥人”?为了更好的让大家多侧面的了解周凤鸣厂长,尹仪芝老人用微信电脑板发给我许多资料,在她老人家的协助下收集了《周凤鸣的特点》和《和周凤鸣同志共同创业的时候》以及第三任厂长邱芝亭98年为《周凤鸣和北京电子管厂》一书的前言(摘录)三篇文章。还有部分与周凤鸣共同工作的老同志、老部下在1996年北京电子管厂四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摘录,放入周凤鸣一2,供大家参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周凤鸣的特点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编者注:这是原北京电子管厂党委第二书记白涛同志组织让人专门整理的,周凤鸣作为1934年入党的老党员,在工厂工作时有何特点。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周凤鸣同志作为北京电子管厂第一任厂长和党委委员在带好队伍,做好政治思想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以高度的责任感,模范地、创造性地执行党的各级组织有关工业建设的决定和政策。突出地表现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一 以身作则,刻苦钻研业务迅速成为内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对于一位长期从事军事和根据地政权工作,只念过两年小学的老干部周凤鸣来说,担任一个现代化大工厂的厂长是很困难的。他深刻领会了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我们熟悉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我们进入了钻社会主义工业化,钻社会主义改造,钻现代化国防,并且要钻原子能这样的历史新时期;适合这种新的情况钻进去,成为内行,这是我们的任务。”在学习中他也像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那样“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是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在苏联实习的一年半里,他认真地刻苦钻研,和技术干部一起听课,下课后再向大家请教,请他们用通俗的语言,形象地解释电子管的原理、构造。他深入苏联电子管厂的生产一线调查学习。在他那厚厚的笔记本上记录了大量俄文的管型、材料、以及工艺流程图表…。在他的带动和严格要求下,赴苏的技术干部不仅学好与苏方协议规定的内容,而且主动学习了不少计划外内容。等到开工前他们回来后,已经可以胜任各自的工作,为开工生产和随后工厂的管理和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他深知知识对建设的重要,因此他特别关注职工的岗位培训、文化教育。很快在工厂建立了从初中、高中、中专到大学的一整套教育机构,鼓励职工根据自己的水平参加学习,培养了大批人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二 依靠党组织,虚心向党委一班人学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周凤鸣同志组织观念很强,从不摆老资格,他深知如果党委一班人动作不整齐,就休想带领千百万人去建设的道理。他及时向党委通报情况,提出建议。有话摆在桌面上讲,从不在背后议论。党委的决定他坚决贯彻,和书记、委员的关系配合、协调很好。当时厂领导都分在基层党支部过组织生活,他总是按时参加小组活动,积极发言,有事请假,至今当年的组长还记得他找了组长好几次亲自请假的情景,说他毫不特殊。由于得到党委的大力支持,工厂的各项重大任务都经过党委充分讨论作出决议,然后认真发动群众,因此总是完成得极为出色,以至职工谈起当年党委一班人团结一致,依然十分感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三 无私无畏,严格要求,胸怀坦荡,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周凤鸣同志对科学管理极其重视,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文明生产一丝不苟。特别对干部要求严格,批评起来毫不留情, 至今不少同志仍记忆犹新,当时有些干部甚至怕他。但是大家反而因此十分怀念他,说他的严厉批评给工厂带来了严格的管理,严肃的纪律和高效率,培养了现代化大工业职工必须具有的优良作风。他对自己同样严格要求, 他经常深入车间、工段检查工作,随时指导,把值得普遍注意的问题及时在每天的调度会上指出。如果他搞错了,也马上作自我批评,向被批评错了的同志(包括他的下级和司机)道歉。因此,干部、工人觉得他一切以革命利益为重,是个无私无畏的好党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四 对上级负责更要对国家,对人民负责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工厂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周凤鸣想得更多的是为国家、人民多作贡献。他要求销售部门定期到用户那里访问,了解产品质量情况,产品是用了,还是压在库里,还需要我们试制那些管子。听说北京老百姓还有相当一批日伪时期遗留的收音机缺电子管,他就安排试制生产供应市场。有的同志认为这些型号早已陈旧,安排生产对工厂不利, 但是他说老百姓需要就该安排。对军用小型电子管定价时,他对干部说不要定高了,军费开支大了会给国家增加负担。国家急需大管子解决对外广播,周凤鸣亲自挂帅组织了“八大管型”试制指挥部,全厂动员,大开绿灯,仅用了三个月就将首批67只管子交给电台。一切为了国家和人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五 群众的贴心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老职工们怀念周凤鸣还因为他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时刻放在心上,带孩子的妈妈上班太辛苦,厂里特地安排了妈妈宿舍,妈妈车。集体宿舍的职工因有臭虫咬睡不好觉,他亲自在假日组织大家统一灭臭虫。技术人员晚上要学习灯太暗了,给换上大灯泡。为了及时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他坚持每周用半天时间亲自接待职工,听取意见并及时处理。一件件,一桩桩,大家回忆起他给职工解决的大量问题,也同时给大家带来党的无限关怀,使职工们感到工厂是个大家庭,大大增强了主人翁责任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和周凤鸣同志共同创业的时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编者注:这是一九九七年六月十六日,尹仪芝在深圳访问林巍同志(原北京电子管厂副厂长)的纪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是1953年8月到北京电子管厂工作的,感到凤鸣同志是个难能可贵的人才,他对事业忠心耿耿,有远见卓识,有胆量,做事雷厉风行,艰苦奋斗;贯彻以自力更生为主,外援为辅的方针非常坚决,很能结合工厂的实际。他是我国电子器件的奠基人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如何组织好现代化大企业的生产,保证军工产品质量第一。他非常尊重党委,党委在三楼,厂部在二楼,他经常到三楼找党委领导同志商量问题,大家团结很好,大家有时争论也很激烈,有时也很急燥,但都是为了工作。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他很善于争取领导的支持,开工时把各部领导请来看展览,让他们知道我们亏缺大量原材料,很多需要各行业试制。记得来的除李富春、张爱萍还有很多将军,以及各部部长,司、局领导,到技术人员,军代表,扩大了影响,有的马上采纳了我们的意见,同意试制。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他非常重视工厂内部管理,他亲自抓组织设计,参照苏联的管理经验,结合我们的情况,制定各部门直至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职责,经过大家反复讨论修改,搞了好几个月,使大家明确怎样管理好现代化的大企业。这对我厂的建设起了很大作用,在当时还很少有工厂这样做。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开工前进行技术练兵时,他抓得很细,当时苏联只给我们几百套料,他说国家没有那么多外汇买料,因此要充分发挥这些料的作用来练兵,那时挑选工人很严格,进度很具体,对合格率的要求也很明确。在总工程师的率领下由各车间副主任负责,完成得很出色。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他也很重视发挥苏联专家的作用,经常看望他们,听取他们的建议,合理的及时采纳,不切合实际的向他们解释,组织设计也征求过专家的意见,专家对有些规定不满意,组长脾气很大,但他仍坚持按实际情况办。本来开工第一年,预计将亏损六百万元,党委专门讨论了扭亏为盈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大家都认为原材料供应是保证生产和扭亏增盈的主要矛盾,当时几乎一切都由苏联进口,有人开玩笑说:真空管什么都是进口的,只有空气是中国的,还要把它抽掉。党委讨论决定要自力更生,以外援为辅;三、五年内主要材料要立足国内。周凤鸣对新鲜事物接受快,分析了材料现状,他拍板调工程师给供应科抓材料代用,效果非常好,工程技术人员亲自去找货源,和兄弟厂一起攻关。我长驻上海搞材料试制,有些原材料在北京试制,他是北京调来的,和北京市熟,就由他出面去跑,落实生产点,像钨酸铵、钼酸铵就是北京生产的。以后为了降低成本,在上海又找了工厂试制。他特地抽调了四十多名得力的行政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去各地搞材料,他工作很有魄力,电子管的主要材料-无缝镍管,我们跑了重工业部说安排不了,甚至到一九六O年也不见得能安排。结果供应科的科长、工程师在上海发现生产医用针头的工艺可以借鉴,周凤鸣就大力支持试制,并下决心在我厂成立材料分厂,自己上无缝镍管。后来,以铜包钢丝代替镍边杆,也是材料分厂自己生产的。又如以复铝铁代镍做阳极,由我和唐世五工程师一起去太原钢厂联系,他们非常重视,专门安排一台电炉来炼,轧制时工人们还戴上了白手套。原来我们拿回来试制时老混料,就安排各车间都配备了专人管理,进度很快,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成功了。二、三年内就实现了90%的原材料立足国内。开工第一年就由计划亏损六百万人民币转为赢利五百万元。同时从材料供应上保证了后来的大发展。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北京电子管厂是个军工厂,军民结合方面做得很不错,原来苏联专家规定达不到军品要求的管子通通砸掉,周凤鸣觉得太可惜,要求技术部门制定民用管技术条件用到收音机上去。苏联专家认为可能影响军品保密,反对这样做,但他认为不能浪费,为此和专家争论激烈,仍然坚持了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成立了应用小组先在收音机厂做试验再推销。我们还搞了幻灯、年历送出去宣传。后来还搞了业余管的技术条件,供广大无线电爱好者使用。我们在北京城里设了门市部,推销业余管,对普及无线电知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周凤鸣抓军工质量很紧,即使在大跃进,大比武比产值时他也从来没有放松过军工产品的质量。我厂对军工产品的质量把关很严,定期听取军代表的意见,生产民用管不仅没有影响军工产品的成品率,由于军工产品质量过硬还不断得到用户的好评。记得召开国防三级会议时,由于军工质量问题,撤了不少厂长的职,管理军工的三、五局也撤了人,惟独我厂没有。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九五八年我厂上缴利润很多,他说企业要发展光靠部里给的那一点试制费太少,他跑部里许多次要求利润分成,最后,部里同意工厂提成10-15%,他用这些钱发展新产品,后面802厂房也是用自己的资金盖起来的,还花了四十万为职工盖了电影院,却挨了市领导的批评,说是标准太高让他做了检讨。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时职工不计报酬苦干加巧干,厂里决定年终发奖金给全体职工,惟独不发给企业的领导干部,体现领导干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八大管型》上马时,上面开始也不支持,搞成了才认可。周凤鸣说我们不能停留在小管子上,要上大、中型管,后来又根据国家需要和国际发展的趋势转向大型管和半导体,在产品方向上他很有战略眼光,抓得对,抓得牢,不安于现状,这一点他和熊杰同志有分歧,书记是少数服从多数。那时收音机要小型化,所以他积极抓半导体,和市里配合搞牡丹收音机。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他能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我为了降低成本,把北京市已经生产的原材料安排给上海做,北京的有关工厂知道后向市委告状,市里的领导批评了他,他回来就生气地批评我,还拍了桌子。我强调光靠一条腿不行,并且生气地对他说:你另请高明吧!他很快跑到我家向我道歉,把市里批评的情况讲给我听,说他不该对我发火,我也检讨事先没有向他报告,以致市里批评时,他无法解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不负中央重托的北京电子管厂第一任厂长周凤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邱芝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周凤鸣同志在发展电子真空器件方面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周凤鸣同志重视知识,重视知识分子,重视人才。如1952年毕业的大学生就任命为车间主任或副主任,并使之有职有权,工资由国家规定的56元提到118元,在当时是很大胆的突破。对老干部、新干部、工农干部能做到知人善任,用其所长;对历史有点问题只要说清楚,有才能的干部也一视同仁,委以重任。周凤鸣更重视不断提高职工文化技术水平,开工不久很快就成立了业余初中班、高中班、中技班,又和738厂、718厂协商合办了电子工业余大学...周凤呜同志在北京电子管厂开创的业绩是有目共睹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周凤鸣同志不负中央的重任,开工生产不到三年使产品品种、质量、产量、经济效益都得到飞速发展。他本着自力更生的精神,无论在开辟国内电真空器件材料供应渠道方面,还是满足国防军事装备的尖端产品、开发民用市场、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满足广播电台急需方面以及培养大批人才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周凤鸣同志的聪明才智和他敢闯敢干,雷励风行不畏艰难的工作作风,以及总揽全局的指挥才能得以充分发挥。他的意志变成现实,他的思想成为一万人的行动,创造了北京电子管厂的辉煌历史。周凤鸣的名字很自然的和北京电子管厂联系在一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部分发言摘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1 深入实际勤奋好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孙春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54年6月带队去苏联实习,我和大周先去安排。苏联外交部说中国的大干部厂长来了,安排他在莫斯科饭店住。我们开了洋荤,一个柜子好多按钮。一按牛奶,面包出来了。大周说你捅了要付钱的,怕花费太大,向苏方要求搬到工厂去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他学习非常认真。苏方厂长说,你就别学操作了,在厂部实习就行。他不同意,大部分时间在车间学习。他的笔记本儿,跟大家一样好,非常认真,听不明白还要问我。电子管里面的栅极像闸门,他看的非常细。工厂每个角落都看了,到了煤气站,他要爬到罐子顶上仔细看。他也跟着大家学技术,学的好,学的多,他记忆力好。对大家要求很严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2 未雨绸缪建设备设计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董元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苏联实习,周厂长文化不高,但他学习非常学的进去,听课听得进去,考试都能答出来,真聪明。实习的过程中,他看见人家有一个设备设计所,他就说要学。在莫斯科的时候就通知家里招人,回来已经把人集中起来了,设备设计室就建立起来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3 周凤鸣精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戴昌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第一次见到大周就觉得他开会时要求非常严格,批评起人来到了不能忍受的程度。后来常在一起打桥牌,发现他非常热心,负责。干部错了就批评,严格要求很有帮助。他的作风按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善于宏观调控,各级人员职责分明,严格要求。开工的时候大家都没有经验,要大家去闯。在他下边工作,有职有权,尽可以大胆去干。我厂从周凤鸣开始一直到基层每个人的职责分明,这种作风也可以叫周凤鸣精神。现在的工厂是否还需要周凤鸣精神?周凤鸣精神对现在同样会有效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4 重视知识光明磊落关注新品紧跟市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李学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首先说一下周凤鸣同志的作风。他非常正派,代表传统的老干部作风。党内有些人不是正宗的老干部,搞宗派,但那些不是主流。他一切从事业出发,对上对下光明磊落,就像当年闹革命时一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对大周你应如何评价?从现在的眼光看。在当年计划经济年代,从一个工农老干部转化为一个企业家很不容易。企业家是国家最需要的人才,现在企业家队伍还没有形成。坐办公室的官管企业是不承担风险,垮了赔了都没事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他非常乐观,是个很能承担困难的人。他敢于用人,张某某历史复杂,但是表现好,我看整个北京市,除了周凤鸣没一个人敢用他。他说出了问题,我包。这是非常可贵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苏联实习的时候,他特别重视操作,我们大家什么事儿都去做。陈亨廷,胡继隆,李开先等都要求他们去操作。苏联人看了很惊讶,也很佩服。说没想到中国来的工程师都要亲自动手做。伊万诺夫说你是厂长你就不要去做了,他说不行,我也要做。大周对新产品十分重视。57年抓新产品设计,市委要求做日本管子,老百姓说咱们有了电子管厂怎么还买不到电子管?我们很快就做出来了。我们的小管子是带着整机走,大管子我们起了促进作用。一个工农老干部没多少文化,通过刻苦钻研,掌握现代化生产,回想当时,真是劲头十足,令人特别怀念。他的早逝,对国家损失很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5 严格要求爱护干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供应科许孔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周厂长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周厂长说供应科应该像一只打不烂,拖不垮的八路军。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周厂长对干部要求很严格,也很爱护。他的严细精神给干部很大的锻炼和提高,使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成长。受过批评的干部还是喜欢周厂长。罗树勋在调度室工作,经常受到周厂长的批评。后来在三线。我见到罗树勋的时候,他还是非常怀念周厂长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6 周厂长鼓励我学俄语学技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蔡阿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看了大周的材料很感动,对他是又怕又喜欢。我和他接触比较多,是在苏联。我们是第一批20多人一块儿去的,另外一套班子有李学智,王迁,罗树勋等人是先走的,我学的是1号车间4个直热式管子,周天广学2号车间的旁热式管子,我们这批二十多人,工农干部有五、六个人,我是南京772厂的,最感到困难的是工人干部。1954年,我先调到北京学俄文学了不到8个月。1955年去苏联的,只啃了几个技术单词儿,会话差距挺大的,我们这批人文化程度、技术水平,年龄,职务都不一样,有刚从学校出来的大学生,也有的是技术员、教授、工程师。外语水平也不一样,但是考核的要求相同,学习的目标是一样的,所以对我来说困难特大。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一到就进行俄语考试。听不懂讲的什么,也不会说。苏方规定:三个月达不到要求就退回去。周厂长采取了几条措施防止人员被退回。1.请苏联教师补习俄语三个月,不行的走,行的留下来。2.讲技术课的时候请翻译。让我们同来的孙春祥翻译讲解,帮助提高理论。3.厂长亲自深入的做思想工作,个别谈话。他对我说,国家派你来不容易。一定要学懂学好。你是个工人干部又是个女同志,困难比别人大,我对你希望很大。我了解你的情况,你是772厂的劳模,又是南京市的人民代表,相信你能学好。我那时只有初中文化,25、6岁,刚生完一个女儿,我下大决心坚决要完成任务,说什么也不能给退回去。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年后专家个别考核,我的学习成绩良好,没有辜负厂长的厚望。临走在欢送会上,我还用俄语讲了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7 几位火星篮球队员的回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英雄厂长模范厂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b><b style="font-size:20px;">邢文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我心目中,周凤鸣长是一位英雄的厂长、模范厂长。我心里最崇拜的人。他在管理企业上是空前的。对职工业余生活的关心是空前绝后的。他把职工当成主人。把职工福利当成是他的大事来管。我看那么多厂长也就大周一个。搞了那么多活动,建了那么好的电影院、运动场、健身房。职工业余可以开展活动。解放初期,国家贫穷落后。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毛主席提出增强人民体质,他就认真贯彻。他有很高的思想境界。解放后工人才有锻炼的机会。生产和生活是分不开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周调走后也给工厂办了不少事儿。有的需要市里批,就去找他。如新建游泳池,要3万块钱,他还问3万块钱够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怎样当企业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冯洪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是随火星篮球队整体来到电子管厂的。周凤鸣厂长把职工队伍建设和提高企业形象结合起来。怎样当企业家?他就是这样做的,他对文体有较高的认识,各方面人才都吸收进来。由骨干推动群众活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生产蒸蒸日上 文体蓬蓬勃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刘润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记忆深刻的是大周厂长把电子管厂的文体活动搞得多样化,经常化,制度化。他热爱生活,兴趣广泛。生产组织管理搞得很好。开展文体活动,生产蒸蒸日上,文体活动蓬蓬勃勃,影响很大。当时各分厂都有代表队,车间之间经常举办各种体育活动,十分活跃。给我的年轻时代留下深刻的印象。工厂为职工提供丰富多彩生活空间。创造了有利身心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树立了以厂为荣的凝聚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然一开始也有各种说法。如说他好出风头等,他依靠工会做了很多努力,选拔了好多优秀队员组成厂队。专业训练到社会交流,电子男篮就提高很快。参加了全国联赛,到九十年代也是仅有的,对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起到了相当作用。另外,他是我的恩师,也是电子男篮的恩师。他尽管兴趣广泛,还是偏爱男篮,每一场比赛亲自指导。每个人有困难,他都关心。我在学生时代就受到他的注意,刚来厂和周厂长谈话,谈到工作,他说二刘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好好干,要干就要干好。启发我的正确人生态度。那时候,年轻好胜和其他人有些小磨檫,周厂长对我说,一个人的形象声誉非常重要,使我明白做人的道理,日常生活上点滴的教导对我的影响很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周厂长给电子男篮提高了集体荣誉感,几十个人,没有一个人在生活上,政治上犯错误,都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篮球队成了培养人的基地。我和他以后接触也比较多,他是个榜样式的人物,一身正气。精力充沛,谈笑风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