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王晨撰稿</p> <p class="ql-block">中国老年杂志老干部工作 2024-04-02 11:12</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序 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最初的诞生和最后的死去一样,都是人生的必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最初的晨曦和最后的晚霞一样,都会光照人间。</b></p><p class="ql-block">随着92岁老人、原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离休干部王玉莲遗体捐献事宜的有序启动,她与老伴儿饶兴的心愿——在落“捐”为安中,完美画了一个圆。</p><p class="ql-block">今年3月19日,北京市红十字会北京大学医学部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受站接受到王玉莲同志志愿捐献的遗体,编号为“990207”。</p><p class="ql-block">而在11年前,她的丈夫饶兴已将自己103岁的遗体捐献,编号为“990206”。</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不只是编号相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还有更深的生命链接</b></p><p class="ql-block">从紧连的数字编号可以猜测,两位老人当初很有可能是同步申请捐献遗体用于医学事业。而这也在老人子女那里得到证实:1999年,饶兴在报纸上看到中国红十字会公布了个人遗体捐献的消息,他毫不犹豫,马上响应!</p><p class="ql-block">一方提议,一方支持。妻子王玉莲与丈夫的想法高度统一。两人随后向相关机构作出申请,填写了《北京市公民志愿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p><p class="ql-block">2000年,北京市红十字会为两位老人颁发了证书。那是20多年前,二老的身体状况还算健康平稳,头脑也很冷静理智。对于这一抉择,他们的人生字典里,没有出现“后悔”二字。</p><p class="ql-block">但传统孝道使然,似乎落土为安,方让人心安。儿女对父母的选择,既深度理解、深感敬佩,也别扭一番、消化良久,直到说服自己接受父母的决定。</p><p class="ql-block">“一想到妈妈的遗体被解剖,就不敢往下想。为了这事,妈妈跟我拍了桌子。”小女儿王燕说,母亲王玉莲反复给她做思想工作,劝孩子帮母亲达成心愿。王燕深深明白了母亲这份“大写的无我”,以及与父亲“生命的响应”。</p><p class="ql-block">对于父亲这种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大女儿饶涛涛也很是感喟:“父亲的理念是,只要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事,他就去做。经历过战争年代且4次在战场上负伤的父亲,觉悟和思想就是这么朴素。”</p><p class="ql-block">两位老人的志同道合,传为佳话。饶兴离世后的十余年里,妻子一直与他保持着灵魂的契合。物理空间之外,心理距离仍然是近的,两人没走散,没走远。</p><p class="ql-block">前两年,王玉莲专门去了一趟北京市长青园公墓。那里的《生命纪念碑》上,镌刻着遗体捐献者的名字。她在子女的搀扶下,一步步走着寻找碑上丈夫的名字,缓缓抚摸着“饶兴”二字。</p><p class="ql-block">那凹进去的纹路里,镌刻的不是字,是德厚流光的品质、高情致远的格调。</p><p class="ql-block">王玉莲轻声说,这应该是最后一次站在这座碑前了,以后不来了。冥冥之中,她似乎觉得,命数的钟声在敲了。</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不只是遗体捐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还有更坚的爱国初心</b></p><p class="ql-block">100岁的左右老人的遗体,在医学上是否还有用? </p><p class="ql-block">北京大学医学部解剖部门的医生说,非常有用。只要是完整的人体结构,对研究及教学都会发挥作用,也是师生教育的重要资源。</p><p class="ql-block">而103岁的饶兴,虽然去世时人体结构完整,体内却存有一颗子弹!</p><p class="ql-block">这颗子弹,在他的左臂里躺了足足有78年。经历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时期的饶兴,多次在战场上用自己的生命保护国家安危。饶兴的子女在父亲去世时向医院提出诉求,希望在对老人遗体解剖时,将子弹取出来。</p><p class="ql-block">遵家属愿,医生开始取弹。结果出人意料,在饶兴体内并未发现完整的子弹。原来,经年累月,这颗子弹被肌体温度溶解成了很多散粒。最大的碎粒,直径如米粒般大小,送给了家属做留念;次大的那粒,放在了北大医学部,用于对学生的“不忘初心”教育。</p><p class="ql-block">体内的子弹虽然散碎了,映照的却是这位老红军不改不移的初心。从年轻时在战火纷飞里冲锋陷阵中弹,到临终前将自己的遗体无偿捐献;从一步步苦干实干走上部级领导岗位,到主动提出退居二线让出位子;从生的贫苦,到死的伟大——</p><p class="ql-block">正是有一份爱国初心、为民情怀,促使他不管在世亦或离世,都展现出“毫无保留”的气节与风骨。</p><p class="ql-block">妻子王玉莲同样如此。离休后的这些年,她心里一直装着国家大事,在电视上看到为国争光的事迹、为民谋利的案例,她有时就会高兴地从沙发上挺立起来,眼里闪着光,脸上堆着笑。</p><p class="ql-block">家住一楼的她用不上电梯,却坚决支持加装电梯,“如果不装电梯,那些住在楼上的老人多不方便啊,下不来楼,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外面的世界。”她说,要多为别人着想。也正是爱国家这个“大家”,才更展现出爱“个体”的细微善举。</p><p class="ql-block">饶兴的儿子饶赛文回溯父母的一生,深深感受到,正是因为二老秉承着“感恩”之心——对党的感恩、对国家的感恩、对生活的感恩、对身边人的感恩,才选择在人生的各个阶段“给予”“相让”“送出”,直至面对生命的终结,将遗体无偿捐献于国家的医疗事业。</p><p class="ql-block">儿女们依然记得,小时候经常穿的是打补丁的衣服,因为父亲不允许他们搞特殊。以至于老师在班上一直以为这是个农村家庭;直到来家访,才知是高干子弟。</p><p class="ql-block">从儿时的“一个补丁”,儿女们就看到了父母的“不忘初心”。只是那时,他们还不会用“不忘初心”这样的词语评价自己的双亲。</p><p class="ql-block">如今,这简单平实又极有分量的四个字,已让儿女们“言不尽意”;他们看向的,是父母的“实践精义”。</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不只是深切缅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还有更好的家风传承</b></p><p class="ql-block">如果用几个关键词给父母画像,饶兴的子女在沉思片刻后,给出了“正直、朴实、善良、勤劳、博爱”等印象。</p><p class="ql-block">受二老的影响,儿女对于自己百年之后如何安置,有了悦纳的答案。他们认为,一些年后,可以像自己的父母那样捐献遗体。一来,能最终和父母在一起;二来,是一种传承,父母的做法“有后人重视,有后人认同,有后人追随”。</p><p class="ql-block">在北京看过捐献史后,饶兴的子女们感受到了震撼。那些在现场看史的人,眼睛里写着满满的敬意。</p><p class="ql-block">这种敬意,因着遗体捐献者的大爱大义、大仁大德而穿越了时空、跨越了生死,立成了不朽之碑、活出了永恒之名!</p><p class="ql-block">后记:如今,饶兴一段胳膊的标本,仍然矗立在北大医学部,用于爱国教育与医学教育。透过密封的玻璃,儿女们用最深沉的爱意,看着父亲的这段身躯。</p><p class="ql-block">这一小段里,是一生,是永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源:中国气象局离退休干部办公室</p><p class="ql-block">撰稿:王晨</p><p class="ql-block">编辑:吕建明</p><p class="ql-block">审校:王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