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童年的记忆中,清明祭扫是充满仪式感的。每到三月底,爷爷就从界岭街上买来一沓沓麻纸,搬出圆木桩、木缒,用专用的铁锥,一行一行地在纸上敲打出孔和大半圆弧来,我蹲在旁边帮忙,一叠叠地叠好,用绳扎好,分送给叔伯家,奶奶则将买来的白纸,用剪刀熟练地剪出之字形的小缝,同时备好一些小棍枝,择日在清明前后,召集一家老老少少地到老堂屋后的小山坡上,那里葬着本堂的开山先祖联成公,在被岁月风化的残碑前,奶奶将一沓沓钱纸分发给众子孙,我们一张张剥离对折翻起,一个个极尽虔诚认真的神色。全部就绪后,爷爷或奶奶便一边用火柴点烧钱纸,再就着火苗点燃三根香,一边口中念念有辞地念着:太太祖公,又到清明了,我带领子子孙孙谁谁谁给您烧点钱纸用,希望您保佑他们眼光脚健,身宽体胖,会读书,会赚钱,家庭和睦等祈福的话,并不时地翻动和添加钱纸,一大家子先后跪拜作揖;然后再在碑前插上棍枝,将原先裁剪好的疏松的,“青”(所剪白纸)挂上,“青”条便在风口飘动,仿佛在呼唤亡灵,每当这时,我们个个都满脸肃穆庄严。 </p> <p class="ql-block"> 同样的祭扫仪式,还会在另两处进行,一处是村后的开凤山。那里,葬着爷爷的父母,奶奶、叔叔等,还有一处是十公里开外的光冲老坟山元株山,那里葬着爷爷的爷爷利见太公,爷爷的太爷克锡太公、还有叔爷爷等,每次爷爷带队一大家子男丁跟随,大年初一和清明,必去祭扫,一年又一年,不曾改变。</p> <p class="ql-block"> 每次上坟祭祖的路上,也是一次爷爷或奶奶翻古讲族史和先辈轶闻的过程,不管我们爱听不爱听,他们总是一副虔诚庄重的神态,生怕我们忘了本,忘了祖宗。比如本堂开山先祖的身世和如何在悟华堂繁衍生息,开枝散叶;也会讲到其它先辈成长所历经的苦难,表达怀念之情;更会分享当年“走日本”时期,奶奶牵着大伯抱着二伯和乡亲们跑到光冲祖族躲避战祸……</p> <p class="ql-block">看着荒草萋萋的坟山,听着祖辈们的讲述,我仿佛穿越到一两百年前的农耕社会,先辈们简单清贫的生存状态,一股苍凉感油然而生。许是认祖归宗的情结,爷爷奶奶都曾表示过,百年后要归葬于光冲元株山的意愿,他们觉得,那才是我们家族的源头,家族的根。但有时又不免担忧着,十公里的山路,我们后辈会不会偷懒,不愿前往,因此,在二老的晚年,总是竭力地维持着大年初一祭祖或清明挂青的规矩,谁都不能违背,一丝懈怠的想法都不能有。待我辈在年复一年的祭扫氛围中养成习惯,将祭扫当成约定俗成的仪式,不再需要他们的安排和督促时,二老便觉特别欣慰,像完成了家族传承的责任。有一年大年初一我带队同辈晚辈翻山越岭沿着当年的故驿道,到光冲山祭扫,回家向奶奶汇报时,她甚是高兴,因为我遵循和延续旧俗,可以接过祭扫仪式之责了,能够理清到所有先辈等坟冢,还说我最有敬畏之心,耐烦之心,将他们口述给我的族亲关系图铭记在心了。</p> <p class="ql-block"> 1997年爷爷与世长辞,2016年奶奶也以93岁高龄寿终正寝,均如愿归葬老坟山光冲元株山。而我们没有辜负二老的心愿,这些年,叔伯四大家,总会在春节或清明去坟山祭扫缅怀已逝先人们。去光冲山扫墓祭祖,我们的哀思又更重了一分。毕竟,爷爷奶奶活到耄耋之年,与我们共同生活的时间还是很长,对我们后辈也是照顾有加。也是在一年又一年的祭扫中,我已熟知并快速在满坡的坟冢中,找到诸位先亲的墓碑,给他们作揖、上坟、除草、烧钱纸、点线香。每次上坟时,我都虔诚得如信教徒一般,静静地完成仪式,在努嘴轻念着:爷爷奶奶,我来看他们了。向他们汇报我们的生活近况,祈望他在阴间富足安逸,也祈望他们护佑我辈平安健康。我相信他们泉下有知会听到的,因为我们血脉相连。在19年春节,我因疫情久居在乡,拿出族谱研读,我在参考《湘上戴氏五修族谱》基础上,勘误并补正近二十年的族人变化,理出了我们所在的悟华堂八代各支(富、贵、荣、丹、桂、联、芳、秀诸辈)族亲关系图,也算是告慰爷爷奶奶在天之灵。</p> <p class="ql-block">有些人说中国人没信仰,其实,广大的普通老百姓,是有很虔诚的祖宗信仰的。对祖宗的敬仰和虔诚,在包括清明节在内的众多祭祀仪式中,一代代相传。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传统的氏族群居社会结构土崩瓦解,离开了族群居住的人们,对于认祖归宗的观念也在逐步淡化,好在国家这些年调整了法定假日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新认识和习俗的传承。2008年我印象特深,当年正式确定清明为法定假,本队各家都派来青壮代表,一些具有未返乡的族亲也来了,大家带着铁锹、锄头、镰刀、将老堂屋的坟头整理一新,为开山先祖重新立起倾斜的墓碑,那一刻,大家心中都有一个信念:我们都是一蔸人(一家人的意思),不论贫富,不论长幼,也不管是否曾经红过脸,为小事争执过——这一刻,我们恍然明白,我们都有共同的先祖——所以清明祭扫也有一个敦亲睦族的作用。</p><p class="ql-block">但是,不可否认,在城市化浪潮中成长起来的00后一辈,缺少族居生活经历,对于祖宗的信仰和虔诚度难免所有衰减,甚至连爷爷辈的名字都知道。我辈也得像祖辈当初一样,不停地强化、讲解家族史、带00后一辈在春节或清明上坟,指认祖先陵寝,碑铭或族谱上上开枝散叶的脉络,以真正慎终追远,以确保祖宗信仰的代代相传。</p><p class="ql-block">题拙诗一首:</p> <p class="ql-block">上坟感怀</p><p class="ql-block">族谱沉沉烂熟心,祖先陵寝倍萧森。 </p><p class="ql-block">荒碑雨蚀铭难辨,往后谁来作苦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