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湖南湘潭从南朝开始建县,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国红色文化的摇篮,有“小南京”、“金湘潭”的美誉。“湘中灵秀千秋水,天下英雄一郡多”。湘潭伟人、巨匠灿若星辰——蜀汉名相蒋琬,晚清重臣曾国藩,一代领袖毛泽东、开国元勋彭德怀、著名将领黄公略、开国大将陈赓、谭政等都诞生于此,当然还有文化名人齐白石。齐白石故居星塘老屋是齐家祖屋,始建于清咸丰年间,也是齐白石出生地,其一生中在此处生活的时间最长。</p><p class="ql-block"> 2023年12月31日年末最后一天来到了星塘老屋的齐白石故居参观游览。</p> <p class="ql-block"> 星塘老屋故居位于湖南省湘潭县白石镇杏花村。此处位于湘中腹地紫荆山麓,临湘江,白石镇境内因有古驿站白石铺而得名,是历代官道往来的驿站。所以齐白石名中的"白石”其实是在家乡刚学画画时的师付胡沁园根据地名为当年的木匠阿芝起的一个别号,而不是齐白石有名后家乡将地名改成他的人名。</p> <p class="ql-block"> 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村是地方政府与深圳某文旅集团合作旨在开发以艺术为主题的素质教育、以艺术品为主题的沉浸文旅项目,2022年在湘潭第八届湘莲文化节上签约,现正在进行第一期开发。</p> <p class="ql-block"> 民舍墙上有齐白石仙风道骨的肖像。齐白石(1864~1957年),湖南省湘潭县人。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1955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国际和平金奖。曾荣获“中国人民艺术家”“世界文化名人”称号。齐白石出生在这里的贫苦农家,一生中充满了有趣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往山上走有一小停车场,图方便看路旁杏花村部前坪空着将车停在了这里,今天巳是元旦假期村部巳放假。星塘老屋这里的地名即称星斗塘也叫杏子坞,而村名却叫杏花村。据说国内有48个同名的杏花村,当然最有名的当属山西的牧童遥指杏花村了。湖南湘潭的杏花村也出了齐白石这样的名人,2021年入选湖南省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名单。</p> <p class="ql-block"> 行走到故居前星斗塘旁看到了前往故居的箭头指示牌。大师在其故乡出生地湖南湘潭共有三处故居,一是出生地星塘老屋,一直居住到36岁。二是1900年以为江西盐商作画酬金建了离老屋2.5公里处的借山吟馆住了7年,目前此屋已拆除待复建。三是离老屋4公里处的寄萍堂,居住有十多年。</p> <p class="ql-block"> 池塘边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碑。故居是大师在家乡留下的珍贵遗产,2006年5月2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内目前被称为齐白石故居的地方有北京湘潭两地共五处建筑,在其老年定居地北京共有两个地点,一是雨儿胡同的旧居纪念馆,解放后国家提供给齐白石的住所,在那儿只住过几个月。二是跨车胡同住宅,一直到去世都住在那里,现为其后人居住不对外开放。湘潭故居也共有三处,只有此处星塘老屋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 2019年故居被湖南省公布为对台交流基地。对台交流基地是两岸民众交流、合作的平台,湖南省为聚合资源加强白石文化在台功能作用而提升故居作为交流平台,更好的打造湖南特色的对台交流品牌。</p> <p class="ql-block"> 大师在其自传中提及有故居右侧旁的星斗塘,传说有天上的陨石掉落于此砸出一大坑,后来积水成塘。齐白石幼时常以棉花为饵在塘中钓虾,此塘就是齐白石熟悉虾、临摹虾最早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看到了星斗塘堤坝下方的茅草屋顶故居。故居坐西朝东,土木结构,茅草盖顶,是典型的清末民初湖南平民乡居建筑,由堂屋、两间正房和南北厢房构成,占地约200平方米,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背依紫荆峰,右有星斗塘,左有稻田,门前有荷花池。</p> <p class="ql-block"> 目前是冬季,荷花池已成一片水塘。在这普通农舍中齐白石读书、放牧、砍柴、干农活、当木匠;与原配夫人陈春君圆房;以绘画、刻印、吟诗、习乐为乐;拜周之美、萧芗陔、文少可、胡沁园、陈少蕃、谭博、王闿运等家乡名流为师;与尹金 、张晃、杨度、杨钧、黎承礼、黎锦熙等家乡名流交往;与王仲言、罗真吾、罗醒吾等七人结龙山诗社于五龙山大杰寺;与黎松庵、黎丹等七人结罗山诗社于晓霞山麓长塘。</p> <p class="ql-block"> 故居前的红色介绍牌上介绍,齐白石在此故居中出生并生活达36年之久,为后来卓越的艺术成就打下了坚实基础。故居按其在此的生活状态复原,民国十四年(1925 年)和 民国十五年(1926 年),齐白石曾两次回此故居探望。</p> <p class="ql-block"> 故居旁的猪栏房和牛栏屋为湖南湘中一带农舍的典型配置,这也是源于古代干栏式建筑结构的变种。湖南自古鱼米之乡,种植水稻有万年历史,从东汉时养猪即从放牧改为圈养,在偏屋中砌猪栏猪楼。无论黄牛水牛也是养在屋内牛栏中,春夏秋早晚由童叟放牧。爱牛一往情深,冬季牛栏屋中遮盖稻草以避风寒。</p> <p class="ql-block"> 故居屋的的葡萄架有单独景点牌标示。大师晚年作画经常画葡萄,不只因为它们的自然美,也是因为它们常令他怀念起星塘老屋葡萄架下的生活。对那些曾经维持自己和家人生计的蔬果,他曾说“充肚者胜半年粮,得志者勿忘其香”、“饱谙尘世味,尤觉菜根香。”</p> <p class="ql-block"> 清咸丰年间,齐白石故居建成,为一土墙茅舍,是湘中普通农家院落。清同治三年(1864年)1月1日,齐白石诞生于齐白石故居南正房。2000年,湘潭县人民政府按照齐白石老人在家乡居住期间原貌修复,并于2001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故居房屋平面呈“凹”字形,南北长,东西短。正屋中间一堂屋,大门上方挂有一黑底金字的牌匾:齐白石故居。两边各两间厢房,内陈设还原了齐白石和原配夫人陈春君卧室,父母卧室,柴房,吃饭间等,另陈设有齐白石木匠工具,雕花物件实物,绘画作品(复制品)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图资料介绍等。</p> <p class="ql-block"> 进门正堂屋。湖南的堂屋就是客厅的意思,这里是接待客人,举行祭祀和婚、丧、喜、庆活动的场所。齐白石出生时家庭只有祖孙三代五个人,到齐白石离开故居时,这个家庭成员达十七人之多。</p> <p class="ql-block"> 堂屋中墙上挂有齐白石的四幅画,分别画的是虾、鼠、蛙、蟹,是他在此生活时最为熟悉的田园伙伴。这里是齐白石一家的主要作息场所之一,到齐白石从雕花木匠改作画匠后,这里又成为了齐白石的绘画场所。</p> <p class="ql-block"> 齐白石父母的卧室,齐白石出生在此床上。齐白石父亲齐贳政,字以德,1839年生,1926年去世,享年87岁。23岁时齐以德迎娶了当地塾师周雨若之女周蒲英,25岁时周蒲英为他诞下一个男婴即长子齐白石,取名纯芝,乳名阿芝。以后陆续生下了五男二女。</p> <p class="ql-block"> 卧室旁南横堂屋为齐家吃饭的地方,同时也兼作稻谷碾米的场所,墙角有石碾,将稻谷去皮,制成可用于烹饪的米粒。齐家仅有几间破屋和一亩水田,每年只能打五、六石谷,难以养活全家。除作田外,父亲齐以德和祖父齐万秉还要靠卖零工为生。阿芝从小就要随大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农家劳动,为父母分扰。</p> <p class="ql-block"> 齐家的厨房也是湖南旧时农户常用的大柴火灶,在此灶屋中齐白石三岁时他的祖父用火钳在柴灰上写个纯芝的"芝"字,教齐白石识认。齐白石在自述中说,这个芝字是我识字的头一个。</p> <p class="ql-block"> 转到故居的另一侧有齐白石与陈春君的卧室。1874年,11岁的齐白石,迎娶了12岁的陈春君为妻。按照旧时的风俗,陈春君被称为″童养媳″。直到1881年,18岁时齐白石才与陈春君正式结婚,并在1883年,陈春君生下了一个女儿。再后来,陈春君又为齐白石生下了两个儿子。1940年陈春君因病在湘潭老家逝世,齐白石捧着家信老泪纵横,妻子陈春君12岁进齐家门,到79岁去世,67年的任劳任怨。</p> <p class="ql-block"> 故居大小7间房子,摆有一些农家的生活物件与农具,各室墙上有丰富多彩的文图资料介绍齐白石的一生。齐白石于1877年做木匠学徒,次年改学雕花木工;1888年弃凿学画,先后师从萧芗陔、文少可、胡沁园、谭溥等;1889年师从诗人画家陈少蕃学习诗文;1894年任笼山诗社社长。1899年师从经学家、文学家王闿运学习诗文 ;1902年,出游陕西、北京、江西、广东、广西;1919年定居北京,从陈师曾劝,始行变法。</p> <p class="ql-block"> 齐白石的成才之路是旧时农家子弟不走科举而以学手艺成材的典型。从1926年任教于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后就当上了名人;1946年赴南京、上海举办个展,并任北平艺专名誉教授;解放后获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1954年8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7年,任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9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p> <p class="ql-block"> 居室展柜中陈列有齐白石青年时做木匠及雕花木工时的工具。齐白石少时只读了半年私塾便辍学在家,砍柴、放牛、种田,什么活都做。12岁学木匠,15岁学雕花,20岁时已成为技艺精湛的雕花能手。这期间,他得到一本《芥子园画传》,反复临摹,学会了一些基本画法。</p> <p class="ql-block"> 齐白石属大器晚成之人,真正开始系统学习书画是从二十六岁后才开始,拜湘潭名人胡沁园和陈少蕃为师学习书画和诗文,从此放弃斧头拿起了画笔,正式由匠人转变为艺人,学习书法、绘画、篆刻、诗文等。</p> <p class="ql-block"> 齐白石曾靠替人绘肖像、卖画、刻印为生。中年时,他自家乡“五出五归”,游历大江南北,饱览名山巨川,取法自然,汲取素材,作下大量写生画稿。随着眼界的开扩,他技艺精进,创作的诗、书、画、印更为可观,已由民间画工进入文人画家的行列。53岁时北漂定居北京,以卖画、刻印为生。在北京他结识了陈师曾,在陈师曾的宣传、提拔下,齐白石的画价值越来越高。</p> <p class="ql-block"> 展板中介绍齐白石喜欢读诗,也喜欢作诗,“灯盏无油何害事,自烧松火读唐诗”,客居京城前后他写了许多恋乡和怀乡的诗,《借山吟馆诗草》120余篇作品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描写家乡。如“饱谱尘世味,夜夜梦星塘”和“此时正是梅开际,老屋檐前花有无”,篇篇展现了齐白石的故乡情怀。</p> <p class="ql-block"> 齐白石一生共作画三万多幅,作诗三千多首,金石雕刻数千方。一生历经清代、民国、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经数十载艰苦奋斗,以其天赋才情顽强的意志和不懈的进取精神,融诗、画、书、印为一体,集花鸟、山水、人物为一家,汇文人艺术和民间艺术为一卷,步入文人画殿堂,屹立于中国近代画艺术之巅,成为一代宗师,万世楷模。</p> <p class="ql-block"> 齐白石擅长画人物、山水、花鸟走兽和各种题材的杂画,能作工笔,更长于写意。他在绘画内容上的最大特点就是他的作品表现了他的生活经验,他画的其实还是自己40岁以前在星塘老屋经历的农村生活,他在这里的所见、所闻、所熟悉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 齐白石对星塘老屋故居有着深厚的感情,对这栋老屋他曾留下这样的诗句:“一丘香芋暮秋凉,当得贫家谷一仓。到老莫嫌风味薄,自煨牛粪火炉香”。</p> <p class="ql-block"> 门前的荷花池冬季看上去只是一片水洼,一点残荷的痕迹都没有,也许可能是配合国际艺术村的打造进行了清理。湘潭也被誉为“莲城”,夏日,故居门前的荷花池中莲叶摇曳生姿,花香沁人心脾,在青少年时期的齐白石脑海中形成了不灭的印迹。于是他反复提笔,不断描绘家乡的荷塘。盛夏,荷花红艳,莲叶如碧;入秋,花瓣凋零,莲蓬直立;深秋,莲叶枯萎,满池萧瑟。齐白石想象力丰富的荷花作品正是以对这个小池的观察为基础的,眼前的景象却很难与他的红花墨叶联系起来。</p> <p class="ql-block"> 故居旁的草地曾种着蔬菜招来许多小昆虫,齐白石仔细的观察它们,他要画蚱蜢就跟着蚱蜢满院子跑,别人劝他把蚱蜢拴住,他说蚱蜢腿上拴着绳子就不舒服,动作不自然就画不准了。</p> <p class="ql-block"> 故居的后面靠着一片竹山。齐白石画作《万竹山居图》就是一件忆旧之作,作品中农舍两间,门前屋后遍种竹林,屋前是一泓清流,好像就是神奇的“星斗塘”,屋后遥见巍峨的群峰、屹立的山石,好像就是风景秀美的紫云山。前有活水,背靠高山,真是一块福地!安宁的乡村,可以临水赋诗、闲居读书,时而还有风过竹林的声音,饱含着齐白石对家乡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在岁月更迭中,齐白石当年走过的乡间小路,看过的质朴风景,或许已不复存在,有部分也复原在游人眼前。实景与大师的画作相对应,人们更能感受到白石老人眼底下的湖湘生命万象。</p> <p class="ql-block"> “儿戏追思常砍竹,星塘屋后路高低”。星塘老屋的竹林青翠欲滴,齐白石在这山清水秀、竹林怀抱、民风淳朴的偏远农舍生活了36年。这里曾定格他青涩的背影,曾流淌他辛劳的汗水,曾烙下他成长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 齐白石绘画生涯中受陈师曾影响,创造出自成一家的画画风格,即红花墨叶的大胆风格,以原本不协调的纯红色和深墨黑用在一起,形成画面鲜明的对比,表现了画面上清新、朴实的感觉,实现了“衰年变法”。并汲取各家之长,吸收吴昌硕的技法,终于自成一家。其画竹的风格同样也别出心裁,其画竹子的重点就在画竹叶上,竹叶画的气势生动,画出竹子的无穷趣味。</p> <p class="ql-block"> 竹林中小小的养鸡场地。齐白石当年画鸡用笔之简练,寥寥几笔就勾勒鸡的神态,展现出传神之美,与他的农家田园生活细致观察密不可分。大师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练就而成的。</p> <p class="ql-block"> 屋后大片竹林,郁郁葱葱,屋前是荷花满池,迎风吐滟,这是很多古代文人、艺术家心目中标准的“家”,这样的风水宝地往往是比较容易出大师的,人文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能够孕育出杰出的人才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故居回到星斗塘的堤坝上,望着眼前的山水田园,深感白石老人对故乡念念在兹的深厚情感乡月映心,难怪写下、画下那么多真挚感人的诗篇画作,他的艺术带着乡土浓情,打动了无数观者。</p> <p class="ql-block"> 齐白石木雕艺术馆坐落于齐白石故居对面,馆内珍藏有各类古代木雕作品约200件。这些藏品来自民间乡野,特别是有些雕花木床在收藏时,主人仍在使用,雕刻的花纹具有齐白石老人早期雕刻作品的特点。馆内还有齐白石木雕真迹20多件。</p> <p class="ql-block"> 弘扬湖湖文化、传承白石艺术是故乡的人民对大师最好的纪念。这里的村民从小受白石文化的熏陶,酷爱木雕,不仅收藏了齐白石的部分木雕木刻珍品,也收藏了历代湖南各地的木雕珍品,然后建起了这个湖湘木雕珍藏馆。</p> <p class="ql-block"> 今天可能已是元旦假期,木雕馆大门紧闭。据屋旁村民说这里即将举行全国性的齐白石杯木雕艺术大赛作品展,届时将有全国各地艺术家和木雕爱好者的获奖作品让游人一览眼福,以木刻的形式再现齐白石的精品大作。</p> <p class="ql-block"> 馆旁的齐白石塑像栩栩如生。这位世界名人一生中充满了传奇,当年曾写了许多怀乡诗,如″登高时近倍思乡,饮酒簪花更断肠,寄语南飞天上雁,心随君侣到星塘。”去世多年后他的塑像屹立在他心心念念的星斗塘旁,回归到了大自然中。</p> <p class="ql-block"> 园中题"杏子坞"的小亭有楹联"多事有荣辱,忍气养安闲″。这是齐白石九十三岁时所题墨宝。大师的书法和他的绘画一样,成就卓著,他曾自评艺术成就说:"余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有人觉得难以理解,认为是大言欺世,其实这可看作白石老人一生学艺艰苦的自白。</p> <p class="ql-block"> 冬季故乡的金桔树上硕果累累,故乡的名人以其浓厚的乡土气息,纯朴的农民意识和天真浪漫的童心,富有余味的诗意,将故乡星斗塘、杏子坞的乡韵推向了全世界。</p> <p class="ql-block"> 一株高大的仙人掌在故乡硕壮生长,这种原产于沙漠中的干旱植物在大师的画作中为数不多,但大师简练的笔墨却将沙土中与盆栽中的仙人掌秉性通过稚拙的用笔表现得淋漓尽致,功夫之深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 齐白石是20世纪中国艺术集大成者。诗书画印,山水、花鸟、人物,工笔、写意无一不能。他作品丰厚,荣誉满载,终成一代艺坛翘楚。</p><p class="ql-block">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养育了大师,大师对故乡无限深情。一趟老屋故居之行,让人真切感受到了勤奋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