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我的奶奶

;李玉合

<p class="ql-block"> 怀念奶奶</p><p class="ql-block"> ——紀念奶奶逝世五十周年</p><p class="ql-block"> 二零二四年四月四日</p><p class="ql-block"> 谨以此文献给我敬爱的奶奶</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清明节,一九七四年清明节的前几天,我敬爱的奶奶去世了!</p><p class="ql-block"> 敬爱的奶奶仙逝整整五十周年了。五十年来,奶奶那慈祥的笑容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奶奶那饱经风霜满戴沧桑的面容永远刻在我的脑间。幸福和苦涩在脑海里交织,每每想起敬爱的奶奶,心里总会升起无限的幸福、崇敬和愧疚。奶奶二十多年对我的关爱曾令我享受无限的幸福!我不仅崇敬奶奶对我们的无限亲情!更崇敬奶奶那崇高的品德!也更崇敬奶奶那伟大的精神!愧疚的是我们没有让奶奶享一点儿的清福!愧疚的是我对奶奶没有一点一滴的回报!愧疚的是……太多太多的愧疚!无法言喻!</p><p class="ql-block"> 为了紀念敬爱的奶奶,我把以前对奶奶的两篇回忆文章,汇总在一起,以紀念奶奶逝世五十周年!以表对奶奶的无限怀念!</p> <p class="ql-block">  第一篇:永远不落的星</p><p class="ql-block"> 二零二零年五月十二日</p><p class="ql-block"> 我曾在东风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当了几年雷达兵。在我临近退役的前几天晚上,作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我夜里正在站岗,好像还是在七号导弹测试库房北边的一个大库房外边巡逻,(当年大树里雷达测量站还未建好,我们还未进驻时,曾在那里住了半年)。夜很静,天很黑,晴空万里,㶗星闪烁。突然,在紫薇星的西边,一道耀眼的流星,由北向南,划破长空,自天而降。流星的下方,出现了我家的西堂屋,高大雄伟,富丽堂黄,然而,流星竟落在了我家西堂屋门头上的一个蜘蛛网里!我一激灵,坐了起来,惊醒了!</p><p class="ql-block"> 一种不祥的预感襲上心头。顿时心情紧张,莫名其妙的恐惧、奥恼、烦燥、愤怒齐聚胸膛,五味杂陈,不明言状。难道这陨落的星,与我的家有关?一时我惊出一身冷汗!不敢再想。</p><p class="ql-block"> 我梦见的西堂屋,是我家的老房子,坐北向南,但我家院门向北走。就把堂屋的中间作了过道,开了门口。所以五间堂屋,除了中间作过道外,就剩下四间,东西各两间分作两个屋,所以分别称东边两间为东堂屋、西边两间为西堂屋。梦中流星就掉入西堂屋门头上的蜘蛛网里了。</p><p class="ql-block"> 这房在我心中它从来就是危房,除地基是石头外,地基以上纯土坯垒砌。破败不堪,风雨飘摇,随时都要倒塌的样子。据说这房子还是一九零零年前后,我老爷爷在世时修建的。</p><p class="ql-block"> 别看那房子破败不堪,我却对她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不仅是我自幼就生活在这里,那间西堂屋,还是我爷爷和奶奶的婚房。尽管我爷爷已经过世,但这房子在我心里,永远是我奶奶的像征——西堂屋就是我的奶奶,奶奶就是西堂屋!</p><p class="ql-block"> 这房在我做这梦时,其实已经不存在了,因为我当了兵,大队出工,已经帮我们重新翻修。我1973年回家探亲,就目睹了新房的容貌——砖砌的柱子,根基和下格儿是石头,上两格儿是里外抹了白灰的土坯墙,台基和房子都高了不少。</p><p class="ql-block"> 但在我脑海里,那个陈旧破败的老式西堂屋,永远都像我奶奶一样矗立在我的脑海!她雄伟高大,富丽堂皇!</p><p class="ql-block"> 我爱我的父母,但我更爱我的奶奶。打从我记忆的第一印象,就是奶奶扶养我成长。父母从来都在外面忙碌,奶奶一直陪伴在我身旁,我的起居洗刷,吃喝拉撒,穿衣戴帽全是奶奶照顾。我的饥渴病痛,喜怒哀乐,也离不开奶奶。我成长的一点一滴,都凝聚着奶奶的劳苦和心血!</p><p class="ql-block"> 我有姐有弟,在姐姐跟前,我是弟弟,该宠。在弟弟跟前,我仍然受宠,这是奶奶给我的特权。</p><p class="ql-block"> 其实,奶奶宠我也是有原因的。</p><p class="ql-block"> 我父亲原来有两个弟弟,由于家庭条件不好,也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差,我二叔十三、四岁时,病故了。三叔也在十几岁病亡了。一再的恶耗,对于家人的打击可想而知,我奶奶承受了多大的痛苦和折磨!她老人家的心理创伤是难以扶平的。</p><p class="ql-block"> 在我姐姐前边原本有一个哥哥,由于多种原因,也在一周岁多时得病而亡。活蹦乱跳的长孙的夭折,再次打击了家人的心!更再次沉重打击了奶奶的心!</p><p class="ql-block"> 我生下来就多病,一周岁多时,更是病得淹淹一息!具说我牙关紧咬,汤水不进,抽风不止。父母又年轻,没有经验,医疗条件又差,全聘奶奶息心照料,才从死神手里把我夺回来。</p><p class="ql-block"> 为了保我性命,神婆把我交由老天爷保佑,所以起名叫“天合”。只到我十三岁,我每逢过生日,奶奶都在玉帝神像前烧香上供挂锁,怕我跑了。我这样多病的长孙,奶奶视为珍宝。何况我生性懦弱,姐姐得让着我,弟弟也得让着我,弟弟欺负我,奶奶更是不允许。</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八岁那年,姐姐十岁,家里安排我在家看妹妹,让姐姐先上学。我不愿意,我闹着要上学。是奶奶作主让正在上学的姐姐在家看孩子,让我上学了。我上初中时,已经时兴了插笔。可我用的都是父亲给我检别人的破钢笔,修修再使用。我想买支插笔,父母训斥不许买。奶奶偷偷攒了三块多钱,让我买了支插笔。我视为珍宝。一直带到部队。发了经贴后,我才买了新笔。</p><p class="ql-block"> 像这类奶奶给我特权的事,简直太多太多了,数不胜数。</p><p class="ql-block"> 奶奶是我们家的台柱子。爷爷是老实人,父亲心量又小。家里特别的穷,几代人都靠扛长工为生。人多地少,食不裹腹,免强艰难渡日。</p><p class="ql-block"> 母亲十六、七岁嫁给我父亲时,舅舅才四五岁,姥爷已去世四五年,姥爷走时舅舅还没出生。姥姥孤儿寡母,也实在无法生活。我家又穷,母亲又得顾家,又得顾姥姥和舅舅。天长日久,矛盾难免。</p><p class="ql-block"> 这个既穷又复杂的家,就成了奶奶的一大难题。多少次全家肌寒交迫,多少次家里灾难重重,多少次家里危机重现。都是奶奶挺身应对,才化解危机,渡过难关。这个家全靠奶奶支撑。</p><p class="ql-block"> 我舅姥爷(奶奶的弟弟)家虽也穷,但由于我舅姥爷是手艺人,比我家稍好些。日本人侵略时,搞坚壁青野,舅姥爷把几缸的粮食,藏在我家,埋在屋内的地下。为了家,奶奶慢慢的把几缸粮食也全部添补了家用,都给人家吃了。奶奶还得让舅姥爷甘心情愿,不闹意见。可要知道,奶奶也是姐弟六个。容易吗?那是饿死人的旧社会呀?几缸的粮食,好几担呀!在那个年代,那可是天文数字!奶奶该费多大的心血?可见奶奶又有多大智慧和能力?她老人家全为了我们这一家人的生存。</p><p class="ql-block"> 自然灾害三年,家里没吃的。奶奶经常到舅姥爷家往家里拿馒头,拿窝头。一兜一兜地拿。我和姐姐都没少去舅姥爷家往回拿,也是一兜一兜地的往回拿。没有奶奶和舅姥爷家的帮助。我们都难活下去!</p><p class="ql-block"> 奶奶是个很有修养的人,别看一个女人家,足有男人顶天立地的气概!更有政治家委屈求全的品质。听家门口的老人讲,当奶奶在家里受了委屈的时候,奶奶从不在家里发作,都是偷偷的到街上或村边没人的地方,自己偷偷的哭,哭完了,抹干眼泪,再回家埋头干活!</p><p class="ql-block"> 奶奶一生是最辛苦的人。人们好说农家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我却从不见奶奶“日落而息”,也从不见奶奶日出才作。打我记事儿起,我都是在奶奶“嗡嗡”的纺车声或“哐当哐当”的织布声中睡去,又在奶奶“嗡嗡”的纺车声或“哐当哐当”的织布声中醒来!从来没有见过奶奶和我们一起睡觉和一起起床的时候,除非奶奶害了大病干不动活的时候 ,我们见到的都是奶奶日夜忙碌的身影 ••••••</p><p class="ql-block"> 时间很快,我复员回家了。大家欢天喜地的。也没拿梦的事儿当回事儿。</p><p class="ql-block"> 回家的第四天,我到岳城给战友办事儿。回来时,战友曹泽林交给我个任务:人家给他介绍了个对象,对他的家庭条件还有些顾虑。曹泽林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他母亲去世了,哥嫂分家,只剩下个老爸年龄还比较大。所以让我回家给她做做工作。我受朋友之托,就去她家当说客。</p><p class="ql-block"> 中午,薛家人留我吃饭。刚吃过中午饭,突然听到门外我姐姐喊我的声音。原来我奶奶突然病倒了!我赶紧回家。奶奶大病着床,嘔吐不止。口吐黑血!肚子巨痛。奶奶在炕上翻滾!看着奶奶无比痛苦的样子,我的心比针扎还疼,咋不让我来替奶奶承受呢?我五尺男儿竟痛苦的失声痛哭!</p><p class="ql-block"> 附近的医生找遍了,奶奶的病也未见好转。我父亲也是多半个医生,曾看好了许多的疑难杂症。这次,奶奶的病把父亲也难住了。</p><p class="ql-block"> 第四天,我敬爱的奶奶走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我还没有和奶奶亲热亲热呢,老天就这么绝情!!!</p><p class="ql-block"> 在给奶奶穿衣服的时候,我骑自行车疯也似的跑到县城(我家离县城40里),给奶奶买了一块方巾,那是奶奶一生向我要的唯一一件用品,而我都没有在奶奶活着的时候交给奶奶!我顿首跺足,这该是多大的不孝啊!我永远不能愿凉自己!</p><p class="ql-block"> 奶奶走了,永远的走了!我失去了我最伟大的亲人!我失魂落魄!不知所终!</p><p class="ql-block"> 奶奶走了,永远的走了!奶奶是带着遗憾走的,奶奶还盼着给我娶回媳妇,让我成家立业,甚至再享一享抱上曾孙子的天伦之乐!不曾想,竟连再看一眼她老人家心爱的孙媳妇的愿望都没能实现!(我还未来得及娶过门的媳妇,还远在许昌。竟没来得及再见上奶奶一面!)</p><p class="ql-block"> 我悲痛之中,突然想起来那个可恶的,掉在奶奶的西堂屋门头上蜘蛛网里的那颗流星!就是它,它夺走了我奶奶的性命!从此,我恨死了那个梦中的流星!</p><p class="ql-block"> 可我又一想,那颗耀眼的星,那样的光亮,那么灿烂辉煌!不正是奶奶的象征吗?她仿佛永远在紫薇星旁闪闪发光!</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过去了,我的妻子、孩子都和我一样,永远缅怀我的奶奶,永远牢记奶奶为我们这个家毕生的贡献!永远敬仰奶奶伟大的品质!每年的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和除夕,每次扫墓,我总要在奶奶的墓前,摆上和我父母一样多的供品,就是我的孩子也将永远继承我的愿望,永远缅怀我伟大的奶奶!</p><p class="ql-block"> 奶奶,我伟大的奶奶,您永垂不朽!您就像那苍松翠柏万古长青!孙儿及我的后代永远怀念您!</p><p class="ql-block"> 奶奶,您在我们的心中是一颗永远不落的光芒永照的巨星!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千秋万代!永远永远!!!</p><p class="ql-block"> 二零二零年五月十二日</p><p class="ql-block">来自作品集我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第二篇:奶奶和母亲的纺车织机与针线(合集)二零二二年十二月十三日</p><p class="ql-block">谨以此文献给为我们和家人劳累一生的奶奶和母亲!以纪念两位老人家的智慧、勤劳、善良和恩德!也感谢姐姐妹妹们在家协助两位老人的辛苦负出和贡献!</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要说奶奶和母亲的紡车织机与针线,是我们家人的生命线,还真的一点儿都不夸张。</p><p class="ql-block"> 我是共和国成立的第二年出生,也算是共和国的同龄人。</p><p class="ql-block"> 我的幼年,国家还很穷。和全国的农村一样,我们家里靠种地打粮吃饭,靠紡织缝衣穿戴。是真正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年代,温饱全靠家里大人自力更生解决。</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临近太行山。离刘、邓的129师所在地不远。临近的山区就是革命老区,我们家乡是丘陵加平原,是游击区。1945年日本鬼子被赶出中国,我们的家乡就解放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就是从我们这里启程的。所以当时我们家乡的许多年轻人,都跟随刘邓大军南下,成长为南方的革命干部。</p><p class="ql-block"> 1946年,家乡土改,我家分了田和农具,十多亩地一头牛,生活有了保障。但那时期,生产力落后,刀耕火种,深耕细作,锄草间苗,收割播种,全靠体力,有做不完的田间农活儿。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那个时代农村田间劳作的典型生活。</p><p class="ql-block">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人们常说的农民田间辛苦劳作的形象说法。的确如此,很辛苦。可是,这只说了农民田间劳作的辛苦,这苦,才说了一半儿。</p><p class="ql-block"> 日出而作,是对的。日落而息,是错的!日落收工,那只是说的田间劳作。可奶奶和母亲的紡线织布,搓麻捻绳,纳底作鞋,裁布缝衣,缝缝补补,洗洗涮涮,那可都是在午间休息、晚上熬到深夜、再加起五更,在昏暗的油灯下加班完成的。</p><p class="ql-block"> 那年代农民苦,可农村的妇女们更苦!</p><p class="ql-block"> 紡线织布,是那个时代农村人家的第一要务,是解决穿衣戴帽,床被鞋袜的基础。所以那年月,农村妇女基本都会紡线织布。我的奶奶和母亲,也是紡线织布的一把好手。我家不仅有两辆紡车,还有一台织布机。</p><p class="ql-block"> 那时虽然穷,但我们家也是一大家人。爷爷奶奶、父母亲,我姐弟妹妹好几个。我到1964年上初中之前,从没穿过一寸洋布,都是穿奶奶和母亲织的粗布衣。</p><p class="ql-block"> 打我记事儿起,我和姐弟妹妹们总是在嗡嗡的紡车声和哐当哐当的织机合奏曲中进入梦乡,又在这嗡嗡的紡车声和哐当哐当的织机合奏曲中睲来。起早贪黑,看到的都是奶奶和母亲日夜紡线织布做衣纳鞋底做鞋子洗涮缝补的身影,老人家就像铁人一样操劳,总不见她们睡觉和休息。</p><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二年十二月十三日</p><p class="ql-block">来自作品集:我的回忆</p><p class="ql-block">(二)(三上)(三下)(四前半段)略</p> <p class="ql-block">(四)的后半段</p><p class="ql-block">第二部曲: 合线绳、搓麻绳。</p><p class="ql-block"> 线绳和麻绳都是纳鞋底子用的绳子,线绳没有麻绳结实,麻绳拉力大,耐磨。给孩子做鞋纳鞋底子和圈大人的鞋底坯子,一般都用线绳,纳大人的鞋底子都用麻绳。</p><p class="ql-block"> 制作线绳,称合线绳。也是分三步。第一步,先用三根纺线合为一根,在草坐子上插三个线穗子,,用左手把三根线从线穗子上抽出来一米多长,一头儿搅在纺车的锭子上,左手捏三根线,右手摇纺车绞线上劲,等三根线拧成密实的麻花状后,绕到锭子上,再拉线再摇纺车绞成麻花劲,一直这样纺,用多少纺多少。这是第一道工序叫三合一。</p><p class="ql-block"> 第二道工序,六合一。将纺好的三合一粗线,再这样在纺车上纺,两个三合一的粗线就成了六合一。</p><p class="ql-block"> 第三道工序,十二合一。两个六合一的线绳,再来两股合一股,还是这样二合一的纺,就成了十二合一的粗线绳。最后用蜡布捏住纺好的粗线绳,使劲儿捋一捋,一边捋,一边绕成绳蛋子,线绳就制作完成了。使用时,剪一截,续上尖尖头儿,和串在针上的线袅在一起,就可以纳底子用了。</p><p class="ql-block"> 搓麻绳儿。纳大人的鞋底子,一般都是用麻绳儿,因为它结实。过去,庙会上都有卖麻的。麻是蓖麻杆儿的皮,是韧层纤维,是除了蚕丝和棉花之外的第三大植物纤维,用途很广。做衣服的面料就有麻类面料。每年一个七八口人的家庭,都要买十多斤麻搓麻绳儿。</p><p class="ql-block"> 搓麻绳是奶奶和母亲最艰辛的工作之一。搓麻绳是把近三米长的麻皮绑在一根竹杆上,竖在墙根儿,人坐一个很低的矮凳子,伸开右腿,捋起裤筒,把麻皮放在腿的皮肤上搓。</p><p class="ql-block"> 一根麻绳由两股麻皮搓成,一般都搓四米长,要掌握两股麻皮的多少都一样,而且从头到尾绳的粗细都一样均匀,不能一截粗一截细。这就要挑一样宽窄的麻皮,,宽的撕下来一些,窄的再补上一些,不够长再续上一些,这些都是技术,奶奶和母亲都是行家里手,技术娴熟,搓出来的麻绳又好又匀称光滑,速度还快。</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搓法有很多问题,首先人的皮肤上都有汗毛,妇女少而短一些,但也有。这一根一根的搓绳,汗毛都得被拔掉,能不疼吗?其次是麻皮韧而硬,在腿的皮肤上长时间的搓,皮肤能受得了吗?</p><p class="ql-block"> 搓麻绳儿一般都是在夏季以后才开始搓,这时天潮,麻皮稍绒点儿好搓些,但必定是韧而硬的麻皮,搓久了谁也受不了。所以,奶奶和母亲每年开始搓麻,都有一个非常非常痛苦的过程,汗毛被麻绳拔掉的疼,那是小菜一碟,不算啥。最难的是开头几天,腿先发红,进而出血,进而发肿!想想看,那麻皮就像刀子一样的一直刮着腿上的皮肤,能不疼吗!头几天,搓麻搓得走路就一瘸一拐的,让人看着就心疼,真的心如刀割呀!可又有什么办法呢?奶奶和母亲大概是习惯了?或许也是无奈吧?这个时间大约得一个星期的时间。随后腿上就开始出黑青,再后来就是老皮,成茧子了,这一关就过去了!不说是鬼门关吧,也是脱几层皮的关!</p><p class="ql-block"> 要说“临行密密缝”就是一种最令人感动的说法,我真的不敢恭维。比比这痛苦的搓麻绳,才是真的让人揪心!这不是脱皮剜肉吗?!“天下慈母心,满腿血津津。为儿穿鞋子,脱皮如挽心!”</p><p class="ql-block"> 一个夏天和秋天,上千条麻绳儿就是这样搓成的!</p><p class="ql-block"> 咳!说到这里,心里真的不是滋味儿!我的心都是疼的!有关麻绳的细节就不说了吧!真的令我不忍再说下去!</p><p class="ql-block"> 第三部曲: 纳鞋底儿。纳鞋底儿是 把铺了铺衬寨了底面用线绳纳了边圈的底子,用麻绳儿密密麻麻的纳一遍,使软软的可弯曲的没有刚性的底子,变成硬钢钢的底子,好在做成鞋后耐穿耐磨,不怕砖头瓦块甚至钉子扎的,可以更好保护脚的脚甲层。</p><p class="ql-block"> 一般男人的鞋底子的针脚横行是六至八毫米一针,顺排是五至七毫米一行,以四十二号鞋为例长是26厘米,最宽最窄平均按9厘米算,整个鞋底子得纳600针至700针。</p><p class="ql-block"> 纳鞋底子是先用针锥子在鞋底子上扎个孔,再用带着麻绳的针扎过去,把几米长的麻绳抽出来,再绷紧。这些动作做完大约得25秒至30秒一针,纳完整个一支鞋底得700 针21000秒,一刻不停,也得近七个小时。</p><p class="ql-block"> 我家八九口人,每个人每年五六双鞋,也得四五十双鞋底,这又是多大的工作量呀!</p><p class="ql-block"> 纳鞋底子这活最缠手,费力不出功。奶奶和母亲哪来的工夫专门纳鞋底子呢,都是加班加点儿的挤时间纳。生产队时,在活市儿等派活纳,歇地头儿纳,开会纳,走路纳,手不离鞋底子,鞋底子不离手,纳鞋底子成了奶奶和母亲的随身活儿。</p><p class="ql-block"> 纳鞋底子也有两个危险经常折磨奶奶和母亲。一是针锥子扎人,你想想,没纳的鞋底坯子有30层棉布做成,宣时有二厘米多厚,纳好了也有一厘米半厚,真的钢铁般的硬实。纳时左手攥着鞋底子,右手使劲拧钻着扎针锥子,一不小心就扎在攥鞋底子的左手上。有时坐着纳,为了省力就靠在腿上加力,一不小心,针锥子就扎在腿上</p><p class="ql-block">串针引绳时,要右手的中指戴上铁的顶针子,右手大姆指筘住鞋底子,靠中指使劲往底子的锥眼里扎引绳子的针,一不小心,针的后头儿就从顶针的小坑儿里滑出,一下子扎在中指上,鲜血直流,疼得老半天过不来。或者不小心钢针折断,也会扎进中指里,鲜血淋漓!钻心的疼痛!</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哪里穿的是鞋呀?分明穿的是奶奶和母亲的鲜血和皮肉啊!咳!可怜天下慈母心,为了我们的温暖和鞋脚奶奶和母亲受再大的辛苦,从无怨言!从无退缩!从不含糊!</p><p class="ql-block"> 四五十双的鞋底子,哪一双没有奶奶和母亲的辛苦?哪一双没有奶奶和母亲的鲜血和皮肉?</p><p class="ql-block">光纳鞋底子吗?不做鞋帮子上鞋吗?不做衣服吗?不补衣服吗?不纺线织布吗?不洗衣服吗?不做饭洗碗刷锅吗?不下地干活吗?不合线绳搓麻吗?不奶孩子做饭吗?不下地干活吗?数来数去,就没有奶奶和母亲的休息睡觉时间,所以我们总是见奶奶和母亲艰辛忙碌的身影,从来没见过奶奶和母亲晚上和五更睡觉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天啊!奶奶和母亲就像铁人一样的日夜操劳!</p><p class="ql-block"> 长大了的姐姐和妹妹们,也与奶奶和母亲一样,为这个家,为我们的温暖,同奶奶和母亲一样的操劳!一样的艰辛!一样的鲜血淋漓,一样的皮肉疼痛艰辛!一样的起五更睡半夜!一样的操劳负出!一样的也成了铁人!</p><p class="ql-block"> 奶奶和母亲的无怨无悔的终生操劳,呵护我们的温饱和成长,负出的却是奶奶和母亲的鲜血、皮肉、艰辛和生命!是钢铁一般的毅力和坚强!</p><p class="ql-block"> 有句话恰如其分的说明白这一点:“天大地大不如奶奶和母亲的恩情大!河深海深不如奶奶和母亲的恩情深!”</p><p class="ql-block"> 啊!奶奶和母亲,我们天下最亲的亲人!我们最大最大的恩人!功德无量!功德比天还高!恩情比海还深!就是用人间最美好的语言,也写不尽奶奶和母亲的大恩大德,也写不完我们的感恩之心!!!</p><p class="ql-block"> 我只能以这样的几句浅浅的文字,来表达奶奶和母亲的河海深恩!来表达对奶奶和母亲的无限感恩之心!也顺便感谢姐姐和妹妹们帮着奶奶和母亲的辛勤付出,为这个家做出的伟大贡献!我代表家人向奶奶、母亲和姐姐妹妹们深表谢意!我们将永远感恩!</p><p class="ql-block"> 写这篇文字,我的眼睛几次湿润!我的心总是颤抖?可能是心在滴血的缘故吧?——好痛好痛!!!</p><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三年一月二十日</p><p class="ql-block"> (腊月二十九)</p><p class="ql-block"> 写于天津</p><p class="ql-block">来自作品集:我的回忆</p><p class="ql-block">附:本文只选载了《奶奶和母亲的纺车织机与针线》一篇文章中(四)的下半段。若想看《奶奶和母亲的纺车织机与针线》全文,可查看我美篇“我的作品集”《我的回忆》中《奶奶和母亲的纺车织机与针线》(合集),这篇文章我通过(一)、(二)、(三上)、(三下)和(四)几个篇章,把奶奶和母亲从纺线、织布到裁衣做鞋等上百套工序,基本都作了详细介绍,从这些繁杂多样的工序,可以看出奶奶和母亲在那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年代日夜操劳的艰辛付出和勤劳智慧,更能体现奶奶和母亲的养育之恩,激发我们的感恩情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