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们作为一群伪文艺人士,参观博物馆是我们此行的重要行程,在国内,我们到每个省份几乎都要参观该省的博物馆,只有通过参观博物馆,才能了解该地的人文和历史,才能真正走进这个陌生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日本国立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玉雕摇钱树]</p> <p class="ql-block">[唐三彩]</p> <p class="ql-block">从金泽到东京,因买新干线车票排队等一个多小时,再加上错过了一趟高铁,又等了一个小时,到上野公园已经近下午三点了,于是直接奔向“国立博物馆”,我们选择参观日本本馆和东洋馆。</p> <p class="ql-block">说是东洋馆,几乎全是中国各个时期的文物和雕塑。尤其是三佛像很多。当时看时非常感慨,在国内很少看到这么大规模、这么完整的佛像了。中国的东西需要到日本来看。</p> <p class="ql-block">看到许多三佛石像,记得在参观云岗石窟时有一尊佛像少了一个头,导游说在日本,在这里终于能一睹这佛的尊容了。</p><p class="ql-block">记得云岗还有一尊佛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什么时候也想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当天正好有吴昌硕诞辰180周年专题展,该展主题是他的书画、印,以及他的先学、师友、弟子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这种毫无预兆的惊喜让我感动,旅行的意义在于遇到了很多自己没有设定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吴昌硕是清末民初的集诗、书、画、印一体的一代艺术大师,他的牡丹是艳而不俗。</p><p class="ql-block">今天是展示最后一天,太幸运啦。当我看到他的“花藤烂漫”时,我几乎要哭了,樱花在中国随处可见,可那如梦似云的藤花却是少见。那用笔老辣,藤枝虬劲洒脱,那藤条仿佛是张旭的草书,以书为画,用墨如烟似云,用色精准多变,且非常漂亮,花的前后明暗、花蕾花开交待的非常清楚。远远的看着如梦如雾,实在是精品。</p> <p class="ql-block">[花藤烂漫]</p> <p class="ql-block">齐白石曾作诗赞誉他“青藤雪介远凡胎,缶老(吴昌硕)衰年别有才”。把他与徐渭、八大山人作比,对他推崇备至。</p> <p class="ql-block">该馆还有“茶之美术”,一期一会,和静清寂,以和为贵,平等互敬。该馆展示了中国各个时期的磁器。看到了日本的茶道,应该学的是宋代的点茶工夫。</p> <p class="ql-block">看到了宋代的石破天青的磁器,绝美。</p> <p class="ql-block">在日本本国馆参观时,我主要看了他们的浮士绘画和和服展馆。应画家高更作画受到日本浮士绘的影响,从而影响凡高的作画技法,所以认真地参观了一下。</p><p class="ql-block">日本的许多方面都是学习中国的,所以兴趣不很浓。</p> <p class="ql-block">根津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私人收藏美术馆(根津嘉一郎)一楼大厅展示的主要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石刻,其中中国殷墟出土的文物较多,二羊鼎,其他的主要是中、日、韩等国的瓷器。最令人惊叹的是三个挂钟,其中一个是乾隆皇帝用过的,做工精细、漂亮。</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楼展厅]</p> <p class="ql-block">该馆是由日本著名的设计师隈研吾设计,最好看的是长长的竹道,左边是竹杆做成的墙,右边是生机盎然的竹子。</p> <p class="ql-block">他将根津家族的根津青山旧居改造成为了美术馆。根津美术馆的建筑风格以黑色为基调,采用了悬山式屋顶,并且结合了日本传统元素“土、木、竹、石”作为空间设计的主题。极简的线条、阴影、大面积玻璃墙面、竹林。</p> <p class="ql-block">该馆由室内馆和室外园林组成,还有最美的咖啡亭(实际是借景设计),园内有许多茶室和各种塔,类似中国的塔碑,园借势而建,依山傍水,非常喜欢。</p> <p class="ql-block">[大家开心地在花园里游玩]</p> <p class="ql-block">根津美术馆经常举办一些特展,这次去是朝鲜瓷器特展,作为中国人,我们见识过一些好东西,对这些朝鲜瓷器,感觉特别粗糙,没有多少兴趣。</p> <p class="ql-block">通过参观这两个博物馆和美术馆,我的内心深处有种莫名的悲凉,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历史留下了许多精美的东西,许多都流失到国外,自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王道士打开后,斯坦因、伯希和把中国大量文物带出国门,再加上八国联军对中国的掠夺,让祖国珍贵的宝物远走他乡。特别是大英博物馆的33馆,展示的全是我国的精品文物,这些博物馆让我们一眼看千年,看到我们祖先们聪明的智慧,这是我们的悲哀还是传承?从另一方面看,许多东西如果留在国内,还能保存下来吗?我们经常看到中国文物的残殒断臂。文物无国界,心中有所释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