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香一瓣祭故人

李勇~慧

<p class="ql-block">文:李勇~慧</p><p class="ql-block">图:(除署名外)李勇~慧</p> <p class="ql-block"> <b>湖水平静后,方能照见人影……</b></p> <p class="ql-block">  不久前,从一位陌生的美篇作者的作品中,发现了分别已久的老领导—山东电建二公司(现为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公司)前总经理王茂侠的近照。</p> <p class="ql-block">  (图:岁月静好) </p><p class="ql-block"> 看到老领导饱经沧桑的面容,遥想当年的英姿勃发,不由得一阵感慨。</p> <p class="ql-block">  (1987年摄于英国—王茂侠提供)</p> <p class="ql-block">  和美篇作者“岁月静好”联系上后得知,这张照片于2019年夏季拍于青岛,不幸的是,王总已于2022年1月4日与世长辞。没想到,刚打听到王总的下落,就已经阴阳两隔,不复相见。悲凉中,往事恍如昨日;回首时,音容记忆如新……</p> <p class="ql-block">  记得王总是1958年参加工作的,任职在山东电力二处汽机安装队,是位专业技术能力很强的负责人。而我则在1970年初和两百多名电校同学一起被分配到电力二处,我在汽机管道班。开始几年,和他并无交集。偶尔接触几次,感到他挺随和,特别是在那个知识分子被称为“臭老九”的年代,他却很尊重他们,从不为难他们。对学有专长的人,他更是特别看重。那些年,每年都有不少大中专毕业的学生被分配到艰苦的基建施工单位接受锻炼。他不像某些大领导,大会上拍桌子发飚“知识分子成堆了”,还声称要整那些“嘴上长胡子的”老家伙。汽机队就有几个“嘴上长胡子的”被称为技术权威的“老八”(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八级工),当他们被冲击时,王总总是想方设法减缓对他们的冲击力,尽最大努力保护他们。所以,<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几位“老八”一直也很看好他,看重他,尽职尽责干好他安排的工作,把自己积累的技术、经验也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他。</span></p> <p class="ql-block">   和王总的近距离接触,是从1974年12月份开始的。</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山东烟台电厂两台5万千瓦(2×50MW)发电机组上马。其中安装工程由电力二处承担,王总任工地主任兼党总支书记。他希望我能一起去帮他搞搞宣传。我也痛快地答应了。</p> <p class="ql-block">  这是当时工地政工组的部分成员。(摄于1976年2月)</p> <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特殊时期尚未结束,想干好工程,首先要排除随时出现的政治干扰。工地除了设一个广播室,还搞了一块墙报和一份油印小报。王总和工地总指挥张总(一位“海归老专家”)为我们宣传定的调子就是以报道工程进展情况和施工中的好人好事为主,政治敏感话题,假大空的东西不是我们宣传的重点。这就使一些与政治动乱有关的思潮被拒之门外。恰好当时在中央主政的是后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提出以毛主席的“三项重要指示为纲”,大搞治理整顿,大力推动经济建设,顺应了民心民意。有这样的大环境,使得一贯务实的王总能甩开膀子大干一场。</p> <p class="ql-block">  (图:佚名)  </p><p class="ql-block"> 这是开工前安装工程两大主力、锅炉和汽机专业的掌门人在宣读“倡议书”。这张照片不是我拍的,在此要谢谢这位佚名拍摄者,镜头中很多人都还记得,有的还是我当年的老师,希望他们都健在,都在安享晚年。</p> <p class="ql-block">  由于1号机组施工前期工地尚未购置照相器材,故没有更多的影象留存。但王总率领大家在施工期间不断创下的奇迹已经载入史册。</p><p class="ql-block"> 1974年12月进点,1975年5月1日安装工程开工,5月20日1号锅炉钢架开始吊装,11月30日1号机组投产发电,满打满算,前后不到一年时间。速度之快,质量之高,安全之好,都是空前的。在烟台地区的电力发展史上,这还是第一台单机容量达到5万千瓦的机组。</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自行设计、改装的工程报喜车,曾经载着报喜人员,敲锣打鼓转遍烟台市的主要街道,把1号机组发电的喜事传遍烟台市区。</p><p class="ql-block"> 这之前,烟台地区因严重缺电不能建大型冷库,导致原本丰收的海产品变成了臭鱼烂虾,损失惨重。如今有了电了,正如喜事临门,怎能不庆祝一下?</p> <p class="ql-block">  参加报喜的伙计们,看看你们年轻的模样,是不是帅呆了。</p> <p class="ql-block">  那一年,《烟台日报》以通栏标题“争风夺秒的人们”,集中报导了1号机组施工中的感人事迹。尔后,又组织一批参加市通讯员学习班的工农兵学员到工地采风创作。</p> <p class="ql-block">  在例行的年终评比中,工地上评选出九大标兵。我那时刚刚学会操作相机和放大机,手直痒痒,打算为这几位标兵拍照放大,挂在工地阅览室里(我那时也兼管阅览室),经请示王总,他很支持,顿时安排人做相框。我拍了其中7人的工作照。还好,这7位的照片我还留着,在此展示一下,不管他们现在在干什么,年轻总是美好的,是值得回味的。让我们记住他们年轻的模样吧。</p> <p class="ql-block">  在那个喊打喊杀、提倡“反潮流”的年代,这里却默默地记录了为国家电力建设埋头苦干的一线工人们的奋斗岁月。</p> <p class="ql-block">  就在1号机组顺利投产不久,国家政治风向出现了反复,开始“反击右倾翻案风”,否定了之前的“三项指示为纲”,强调路线是纲,其它都是“目”。兼任总支书记的王总,因常年把主要精力放在工程上,很少过问“路线斗争”、“阶级斗争”这个纲,被一些人称之为“目书记”,在2号机工程正要紧的时候,被撤职贬回汽机队。临走时担心我闹情绪、撂挑子,提醒我要相信组织,坚守岗位,要服从新来的领导。</p><p class="ql-block"> 平心而论,接替王总者也是个不错的领导干部。但毕竟是土建出身,对安装并不精通,专业的事怎能离开专业的人?</p> <p class="ql-block">  风向变了,工地上的标语也有了新的说道。</p> <p class="ql-block">  1976年6月23日,是一个让工地上所有人都刻骨铭心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  锅炉标高22米处,一根直径159mm的L形钢管刚刚吊上来靠在炉墙上,突然外滑,把站在管道外侧的三位施工人员扫出没有栏杆的平台,坠落到8米运转层。两人当场死亡,那位起重工反应较快,迅速抱住管子,无奈管道太圆滑,没有抓手,起重工本能地在空中蹬几下腿,还是没能自救,重重地摔了下来,当时还有一口气,周边的工友们迅速找来担架,把他紧急送去抢救,但终因伤势太重,回天乏术。三个家庭就此破碎!</p> <p class="ql-block">  三条熟悉的、鲜活的生命突然终结,不仅使人惋惜、悲痛,更使人对施工中的安全状况感到愤慨,所有的负面情绪,在那个特殊年代,自然都撒向当权者。事故发生时,烟台地区建电指挥部负责人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且参与抬担架救人。担架是四个人用手提着的,一路上,另外三人不停地有人更换,而这位负责人却无人替换,他可是个只有一只胳膊的荣誉军人啊。不是工人们冷酷,而是借此在宣泄胸中的怒气、怨气。那些天,久违的大字报铺天盖地,干群矛盾,一度达到顶点,工程整整停工一个多月。</p><p class="ql-block"> 大家情绪平息复工后,有人提出要严厉查处带头写大字报的“闹事者”。这时,被贬汽机队任职的王总却说,我们队里参于这件事的都是工作中的骨干,查处他们势必影响工程。他的看法得到多数工程管理者的认同,查处的事最终不了了之。</p> <p class="ql-block">  王总在被贬的日子里,并没有气馁躺平,仍然把个汽机队调理得风生水起。1978年,他委托我执笔汽机队年度总结,按他的思路,把汽机队的经验归纳总结为“四股劲”,不仅得到处领导的首肯,也得到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认可。就在这一年,他领导的汽机队被国家电力部树为“标杆队”,随之,他<span style="font-size:18px;">再次走出汽机队,</span>再次被委以重任,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发挥更卓越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1982年年底,在枣庄十里泉工地,我多次婉拒了关心我的领导和朋友的挽留,最终实现了调回家乡的愿望。临行前向刚刚从美国考察回来的王总告别,感谢他在二处期间对我的关照和帮助。唏嘘之余 ,他送了我这张不久前在美国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  (1982年10月摄于美国EBASCO公司分部—王茂侠提供)</p> <p class="ql-block">  1992年4月,我到天津出差,返程时路过山东德州,特地下车看望在这里施工的电校老同学。当时,王总正在召开各地材料员工作会议,得知我来后,将原订的两天后的会议聚餐提前,使我再次与阔别10年的老同事们逐一见面,互致问候,使我心情久久难以平静。</p> <p class="ql-block">  (图:王茂侠提供)  </p><p class="ql-block"> 临别时又送我几张照片,是他在国外的留影。并和我说,如果遇到什么困难,欢迎再次回到山东,我们还能一起再干十几年。</p> <p class="ql-block">  (王总的全家福,摄于1988年春节—王茂侠提供)</p> <p class="ql-block">  2007年,当王总得知我所在的企业改制,又回到山东再就业时,他虽然已退休多年,但仍以他在电力系统的影响力,向我伸出了援手。</p><p class="ql-block"> 那年,我们在广西北海再次见面。那时,他已经行动不那么利索了。记得在他北海的家中,我第一次屏住呼吸吃榴莲,第一次体会到臭味是怎么转变成美味的,终身难忘。</p><p class="ql-block"> 没成想,北海一别,竟成永远。</p> <p class="ql-block">  我退休后,喜欢上摄影。追根溯源,我摄影的启蒙老师正是王总。在烟台工地,一部海鸥4B相机和一部简易放大机,跟随我整整10个月。多次准备给他拍工作照,都被他拒绝了。不久后他被贬,则更没有机会了。以至现在翻看当年的老照片,竟极少有他。那张政工组在阅览室的合影,是为了检验新照相机的效果才拍的。1976年底,烟台工地撤离后,我选择远离政治,也远离了相机。在新的工作单位,为工作需要,每年应景式的拍几张,或给女儿每年拍一次生日纪念照,也仅此而已。</p> <p class="ql-block">  又见清明菜花黄,追思故友泪断肠。当年在烟台工地拍下的照片,除了那几张标兵的工作照外,几乎都没能面世,如今面对将近半个世纪前留下的影象,虽然没有王总的身影,但从光影之间,似乎能看到王总的英灵在飘荡。我想,追思他的最好方式,就是再现他曾经为之奋斗过的那段时空。</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烟台电厂,更大、更先进的设备,早已取代了40多年前的设备。2022年8月,我重返烟台时特地到电厂旧地重游,当年的一切已不复存在。这正是时代进步的体现,也正是王总一生的追求所在。</p><p class="ql-block"> 安息吧,王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