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黄埔军校

草君

<p class="ql-block">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学校。在这里孕育了多少英雄人物,书写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历史,令人感叹而啜泣!</p> <p class="ql-block">  广州黄埔军校位于广州黄埔区长洲岛上。过去上长洲岛要在黄埔区鱼珠码头坐船过江才能上岛。2024年1月份地铁7号线连通了13号线,新设了长洲站,直接从隧道过江上岛,通勤很方便了。</p> <p class="ql-block">  长洲岛位于广州的东缘,是黄埔地区珠江口的一个江心岛。陆地面积7.23平方公里,长4.2公里,宽2.1公里,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因形状狭长,故名长洲岛,又因地处黄埔,所以又称黄埔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长洲站很漂亮,两旁的景观墙设计高雅别致,一行字尽显其中的历史文化底蕴“分水长洲过,来瞻百将名”。引得不少行意匆匆的地铁过客不禁放慢了脚步,在此打卡留影。</p> <p class="ql-block">  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人强迫清政府割让的原是广州的长洲岛,但遭到当时番禺十三乡人民的强烈抗议反对,进而没能得逞,继而强迫割让了香港。</p><p class="ql-block"> 由于长洲、深井一带水深、港阔,曾经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海港。清朝粤海关黄埔分关设在这里,当年曾经商贾云集,盛极一时。</p> <p class="ql-block">  长洲岛现在是广州市唯一的风景旅游度假村。岛上旅游景点较多,但最著名的当属黄埔军校旧址。</p> <p class="ql-block">  黄埔军校旧址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的校舍。民国十三年(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在苏联顾问的帮助下,创办了培养军事干部的学校,名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学校位于黄埔长洲岛,所以,又称为“黄埔军校”。</p> <p class="ql-block">  黄埔军校内有军校大门、校本部、孙中山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东征阵亡烈士墓园、北伐纪念碑、白鹤岗炮台、大坡炮台等史迹。</p> <p class="ql-block">  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在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88年1月13日,黄埔军校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军校校本部内景</p> <p class="ql-block">  大花厅是平时学员集会、校长训话、上大课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1917年,孙中山第一次在广州建立政权,就任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p> <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后,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孙中山进行反袁护法和北伐斗争,但遭到各地军阀的阻挠和破坏而失败。孙中山汲取了苏联十月革命成功经验和中国革命失败的教训,决心以俄为师,创建革命军。1921年8月,他写信给苏俄外交人民委员会,建立了与苏俄的联系。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进行改组国民党和创办军官学校。</p> <p class="ql-block">  1921年12月,苏俄派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张太雷的陪同下,在桂林和孙中山会谈,促使孙中山作出了改组国民党、联合中国共产党创办革命军官学校的决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23年1月,苏俄全权代表越飞南下上海与孙中山密谈,于1月26日,发表《孙文越飞宣言》,公开确定国民党“联俄”政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24年2月,黄埔军校开始主要通过举荐的方式招生。6月16日,举行开学典礼,陆军军官学校在广州黄埔长洲岛正式成立。开学日成为“黄埔军校”的成立纪念日。</p> <p class="ql-block">  孙中山建立军校的初心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希望能够通过创建一支思想进步的军队来拯救中国的危亡。</p><p class="ql-block"> 黄埔军校不同于一般的军校,最大的特点是建立了俄国式的政治工作制度,实行军事与政治训练并重的教育方针,“对于学生除授以下级干部必需的军事知识以外,复授以政治教育,使明了社会经济、政治、历史及主义、党纲、政策等。即不仅知道枪是怎样放法,而且知道枪要向什么人放。”</p><p class="ql-block"> 军校学习苏联红军的经验,设置党代表和政治部。</p><p class="ql-block"> 党代表是国民党派驻军校的代表,关于军校的政治情形及行为,党代表对党负完全责任,并且负责筹集军校费用。</p><p class="ql-block"> 政治部是校长、党代表进行政治工作的佐理机关,掌理全校政治教育及政治工作。</p> <p class="ql-block">  军校建立以后,迅速发展成为了体制健全、组织严密、规格庞大的综合性军事院校。</p><p class="ql-block"> 军校学生作为革命的生力军,在平定商团、统一广东、东征、北伐等战役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声威远播,成为广东革命政府的坚强后盾。</p> <p class="ql-block">军校任命书</p> <p class="ql-block">  军校的架构:校总理、校长、驻校党代表组成校本部,为最高领导机构,直属国民党中央权行委员会。下设:政治、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六部</p> <p class="ql-block">学校领导小型会议室</p> <p class="ql-block">  军校的教官是以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而召集和聘请的,来源多集中在国内外军事院校毕业生。主要来自几个方面,一是绝大部分来自保定军校;二是来自于粤军;三是来自于日本士官学校的中国留学生;四是苏联派出的教员和顾问。中共派出了政治教官。</p> <p class="ql-block">  苏联当时给予孙中山南方革命政府很大的支持,共产国际陆续派出了很多高层人才作为顾问帮助国民政府工作。其中,对于黄埔军校影响最大的是鲍罗廷和加仑将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鲍罗廷是苏联派驻国民党的首席政治顾问,孙中山封他为国民党组织教练员,出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最高顾问。鲍罗廷建议孙中山建立自己的军校,培养军政人才。他致电莫斯科,请求苏联帮助国民党建立陆军军官学校。要求学校仿照苏联建军制度并实行党代表制,以党治军。不久,苏联提供了大批经费、军械以及军事干部陆续抵达广州,并派出了以苏联顾问切烈潘诺夫为组长的军事顾问小组参加黄埔军校筹备工作。军校开课以后,鲍罗廷多次来学校讲演,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经验,苏联红军的生活及政治工作等。</p><p class="ql-block"> 孙中山逝世后,在汪精卫、蒋介石、胡汉民三权争斗中,鲍罗廷与蒋介石频频发生矛盾冲突。蒋介石通过“中山舰事件”、“整顿党务案”,登上了国民党权利巅峰,进而与鲍罗廷翻脸,通缉鲍罗廷。鲍罗廷被迫回国。</p> <p class="ql-block">  加仑将军原名布柳赫尔,是苏联首批五大元帅之一。他英勇善战,在俄国革命史上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功绩,被苏维埃共和国授予第一枚红旗勋章。1921年出任远东军总司令、远东陆军部长和远东共和国军事委员会主席。1924年8月,他来到广州担任广东革命政府首席军事顾问。负责设计国民革命军的指挥体系,编制体系、政工制度、后勤制度等等。在改组和建设中国国民革命军、讨伐广东军阀武装、制定和实施北伐计划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加仑将军对黄埔军校十分重视,为了保证国民党中央对军队的领导,获得黄埔军扩充所需经费,他向孙中山建议成立实施统管的军事委员会,将军校办成唯一的一所正规军官学校。在他的努力下,6月,广州政府成立了军事委员会。通过了部队正规化方案,同时颁布了《军队党代表条例》,规定党代表与军事指挥官享有平等权利,并下发到黄埔军校。1927年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加仑随最后一批苏联顾问回国,临行前还参加了“南昌起义”准备工作会议。</p> <p class="ql-block">  军校的总理是孙中山,校长是蒋介石,国民党党代表是廖仲恺。据说孙中山原想任命程潜为校长,蒋介石为副校长。但蒋介石不愿为程潜副职,故避回了南京,不肯上任。后经国民党元老的强烈推荐,孙中山才任命蒋介石为校长。</p> <p class="ql-block">  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先生题写的对联“登高定远海,立马定中原”。</p><p class="ql-block"> 据说这副对联是于先生为了帮助杜聿明等人入学而作的。当年杜聿明和阎揆要、关麟徵等11个年轻人从陕西来广州报考军校。但因为路途遥远,几经辗转,好不容易到了广州,却被告知学校招生刚结束。杜聿明他们只好找到陕西同乡、同盟会元老于右任先生帮忙说情。于右任为他们拳拳报国之心而感动就答应了。他写了这副对联,让杜聿明拿去给蒋介石。蒋介石看到这副对联正中心怀,很喜欢,答应了杜聿明他们特例入学。接着叫人把对联装裱起来,挂在校长室。</p> <p class="ql-block">  建校初期,政治部主任是戴季陶,副主任是张申府。教练部主任是李济深,副主任是邓演达。教授部主任是王柏龄,副主任是叶剑英。军需部主任周骏彦,副主任是俞飞鹏。管理部主任是林振雄,副主任是陈适。军医部主任是宋荣昌,副主任是李其芳。另设总教官何应钦,特别官佐10人。</p> <p class="ql-block">学员学习阅览室</p> <p class="ql-block">学员宿舍</p> <p class="ql-block">政治部历任主任有七位。</p><p class="ql-block"> 第1任是戴季陶,任职不足一个月就因国民党内派别争议辞职了。他是国民党的元老之一,蒋介石的结义兄弟,早年共同留学日本。据说在日本欠下了风流债,留下了个儿子交给蒋介石养了,是蒋玮国的亲生父亲。他一直追随蒋介石,是其左膀右臂。1949年在途径广州去台湾时,因服用过量的安眠药致死。</p><p class="ql-block"> 第2任是邵元冲,是清末秀才。他讲课总给学生灌输孔孟之道,无军事之才,任职才三个月就被学生联名要求撤换。此人在1936年随蒋介石去西安时,在西安事变中被卫兵乱抢打死。</p><p class="ql-block"> 第3任是周恩来,于法国留学回来受邀在军校做政治教官。邵元冲下台后,由中共推荐其任军校政治部主任。他上任后即着手创建各项政治工作制度,制定政治工作计划,开展政治形势教育宣传,编写教材,开设革命理论教育课程,邀请各界名人讲演,开拓了学员的视野。很受学员的欢迎。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军校的政治工作步入了正轨。1925年1月因参加东征军指挥作战而卸任。</p><p class="ql-block"> 第4任是卜士奇。他是军校苏联顾问的翻译,但在国民党中兼职很多,对军校政治部工作不重视。代理主任职位一个多月都没有上任。而在此期间,由于管理缺失,校内两大组织“青年军人联合会”和“孙文主义学会”经常争吵剧烈,矛盾爆发,甚至剑拔弩张。因此,廖仲恺又联系广东区委让再次推荐政治部主任人选。</p><p class="ql-block"> 第5任是包惠僧。他曾是中共最早的党员,曾代表陈独秀出席中共一大。他在任期间整肃纪律,维持了周恩来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保持了学校秩序的稳定。在参加第二次东征时离任。</p><p class="ql-block"> 第6任是邵力子。原是黄埔军校的秘书长。也是中共早期党员,但后来脱党。在职期间不管事,工作推给副主任熊雄,无所建树。</p><p class="ql-block"> 第7任是熊雄。中共早期党员,1925年从法国留学归来后就在军校政治部工作,是周恩来的得力助手。在任副主任时,由于邵力子不管事,很多实际工作都是他在做,工作能力很强。就任主任后,政治部规模不断扩大,分设三科,聘请了政治教官和临时教官各10余人,聂荣臻、恽代英、萧楚女等著名的共产党人都来讲过课。萧楚女上课时,来了2000多人听课,教室坐不下,就在大操场开课。</p><p class="ql-block"> 1927年蒋介石发动“4.12”政变,秘密逮捕了熊雄,对他劝降,他宁死不屈,被国民党秘密杀害,年仅35岁,将一腔热血洒在了黄埔岛上。</p> <p class="ql-block">军校的校训是“亲爱精诚”,印在了瓷碟上。</p> <p class="ql-block">军校的出入证</p> <p class="ql-block">  政治部邀请了很多知名人士来学校讲课。鲁迅先生也曾受邀来军校讲课。</p> <p class="ql-block">政治部编写的教材和刊物</p> <p class="ql-block">  军校有两首校歌。</p><p class="ql-block"> 第一首是军校成立初期,戴季陶为军校写的一首校歌,“莘莘学子,亲爱精诚,三民主义,是我革命典型…”。但因歌词拗口,词曲不和,尽管蒋校长几次在全校大会上带头唱这首歌,仍“和者盖寡”,唱不起来。</p> <p class="ql-block">  第二首是1926年,黄埔五期开学之前,当时的政治部主任熊雄找军校的军事教官陈祖康写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歌”。陈祖康作词,由学校的音乐教官林庆培谱曲,“怒潮澎拜,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作奋斗的先锋。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协着手,向前行,路不远莫要惊。亲爱精诚,继续永守。发扬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这首校歌简单雄壮,铿锵有力,琅琅上口,刊登在《黄埔日刊》上,广为流传,传唱至今。被视为正统的黄埔校歌。</p> <p class="ql-block">军校学生在上课</p> <p class="ql-block">学生毕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  军校从建校之始便致力于国民革命运动。镇压商团武装叛乱,东征南讨,平定“杨刘”叛乱,挥师北伐。在支持工农运动、培训工农武装、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北伐战争中,所向披靡,屡建奇功。</p> <p class="ql-block">  1924年商团武装叛乱,危及广州政权。第一期黄埔毕业生毕业后,按孙中山的要求开始建立党军,以黄埔毕业生为基础成立了两个教导团,约3000人的军队。</p><p class="ql-block"> 1924年8月,孙中山为了保护大元帅府和广州铁路沿线的安全,在苏联顾问和中共的帮助下,建立了大本营航空局铁甲车队,但规模不大,战斗力不足。11月,时任军校政治部主任、广东区委军事委员长周恩来向孙中山提出,进一步改组铁甲车队,得到了孙中山的同意和支持。11月中旬,经改组后的铁甲车队正式成立。首任队长是黄埔军校特别佐官徐成章,黄埔一期学员周士第任副队长,赵自选任军事教官。广东区委派廖乾吾任党代表,曹汝谦任政治教官。广东区委还抽调了一批政治素质较好的工人、农民和青年学生参加车队。大元帅府卫士队调了少数人任班排长。铁甲车队队部设在广州大沙头,驻防地在广州燕塘,称号是“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铁甲车队实际上是由中共领导的第一支武装部队。</p> <p class="ql-block">  铁甲车队除了执行保卫以孙中山为首的广东革命政府的任务外,还积极参与支援广宁农民运动、东征军阀陈炯明、平定滇桂军阀叛乱、声援省港大罢工等重大斗争活动。</p> <p class="ql-block">  1925年11月,广东区委决定,以铁甲车队为基础,黄埔军校学员为骨干,在肇庆成立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十二师三十四团,后改为第四军独立团。叶挺任团长,周士第任第一营营长,后任团参谋长、代理团长<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独立团由周恩来直接领导,从团长到营连级干部全部都是共产党员。北伐战争中,在攻打吴佩孚固守丁泗桥、贺胜桥,武昌城战役中立下头功,赢得了北伐铁军著名的“叶挺独立团”称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四一二”事变后,叶挺独立团参加了南昌起义,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与毛泽东秋收起义部队会师,成为中央红军初创时期的一个军。</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叶挺独立团在训练</p><p class="ql-block"> 针对军阀陈炯明部的叛乱, 国民政府发动了两次东征。</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是1925年2月,国民政府发起东征,打了著名的“棉湖之战”(又称大功山之战)。黄埔军校教导团在广东揭西棉湖一带抗击陈炯明部,取得辉煌战果。</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是1925年9月,陈炯明残余势力卷土重来,国民政府令黄埔军校率部出征再打陈炯明部,攻克了惠州“天险”,在闽粤边全歼了陈炯明残部,陈炯明逃到了香港。</p> <p class="ql-block">东征禁令</p> <p class="ql-block">  1926年,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加速了中国统一的进程。</p> <p class="ql-block">  1931年“9.18”事变,抗日烽火在中国的大地上燃起。1937年日本侵略军逼近上海,中国军队奋力抵抗,8月13日拉开了“淞沪会战”的战场。黄埔军校教导团总队投入战斗,黄埔师生在各支部队4万多人参战,有1万多人牺牲在各个战场上。</p><p class="ql-block"> 淞沪会战历时3个月,最后,因敌强我弱,蒋介石指挥不当失利而撤退。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守卫战是淞沪会战最后一战。</p><p class="ql-block"> 国民党因九国公约会议召开在即,下令孙元良率领88师坚守,欲通过88师的牺牲来赢得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孙元良为了保存实力,仅留下一个以谢晋元为首的400多人的加强营坚守在四行仓库,掩护大部队撤退。</p><p class="ql-block"> 黄埔军校四期生谢晋元是88师524团中校副团长,率领加强营400多人在四行仓库坚守了四天四夜,最后按命令撤退进英租界。但他们遭到了英租界的缴械软禁,最后大部分人沦为日军的民夫。1941年4月24日,谢晋元被汪伪政府收买的叛徒杀害,年仅36岁。</p> <p class="ql-block">谢晋元骑马戎装照</p> <p class="ql-block">  在“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黄埔军校师生再度为了国家民族的危亡而站在统一战线共同抗敌,浴血奋战。无论是在国民党军组织的台儿庄战役、万家岭战役、昆仑关战役、上高会战,三次长沙会战、滇西缅北战役,还是共产党主战的平型关大捷、雁门关大捷、夜袭阳明堡之战、百团大战等战役中,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p><p class="ql-block"> 在抗日战争中,据不完全统计,黄埔军校20万毕业生,减员19万人。1932年8月的南口战役中,国军第529团连长,黄埔军校七期生隆桂铨和战士一起,身上绑了炸药包冲向日军坦克殉国,成为黄埔军校抗战中第一位牺牲者。</p><p class="ql-block"> 淞沪会战中, 国民革命军72军88师264旅旅长,黄埔军校一期生黄梅兴是第一个牺牲的国民革命军将领,被后人称为“抗战中重振民族之魂第一人”。毛泽东称其为“全国人民崇高而伟大的模范”。蔡炳炎、宫惠民、汪化霖等14位团级以上的将领也在淞沪会战中牺牲。</p><p class="ql-block"> 在抗日战争中,出身黄埔军校的少将级以上高级将领就有百多人在作战中为国捐躯。军校第6期、第10期学员几乎伤亡殆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抗战中牺牲的黄埔军校的共产党员也数不胜数。他们有的被日寇敌伪军杀害,有的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在无比艰难的环境中坚持抗日斗争。</p><p class="ql-block"> 左权是黄埔军校一期生,后在苏联中山大学深造,转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出任红15军军长兼政委,抗战开始担任第18集团军副总参谋长。1942年在山东辽县反扫荡中牺牲。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将辽县改名为左权县。</p> <p class="ql-block">  黄埔军校一期生冯达飞是参加过广州起义、百色起义、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在黄埔军校毕业后,又去苏联学习飞行和炮科,成为中国空军首批飞行员,担任过红军大学四分校校长,红八军代军长、抗日军政大学第四、第二大队大队长。1938年任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副大队长,率队参加泾县战役,大败日军,取得泾县大捷。1941年调任新四军新二支队副司令员,在皖南事变突围时被捕。蒋介石曾派其黄埔同学邓文仪劝降,遭到冯达飞的严词拒绝。1942年,冯达飞在江西上饶茅家岭被国民党杀害,年仅41岁。</p> <p class="ql-block">  黄埔军校六期生赵一曼曾在苏联中山大学学习,1935年回国后在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任政委。1936年8月被捕,敌人用尽一切卑鄙手段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在朱河就义,年仅31岁。临死前给儿子留下了绝笔。</p> <p class="ql-block">赵一曼留给儿子的绝笔</p> <p class="ql-block">  还有黄埔军校三期生的宣侠父、五期生的项英、4期生的杨靖宇和赵尚志等等无数优秀共产党员都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壮烈牺牲,尽显英雄本色。</p> <p class="ql-block">  孙中山曾为军校大门题了一副对联,上联:升官发财请往别处,下联: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p><p class="ql-block"> 1965年,在日军战败20年后,退役的日本中将吉田曾发表文告说,日军在中日战争中的失败是由于未能充分重视受过黄埔军校教育的20多万中国军官的英勇爱国力量。</p> <p class="ql-block">  黄埔军校在广州前7期毕业生14887人,入学14829人。此后,军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战事形势发展需要,分别在潮州、武汉、南宁、长沙、洛阳、南京、成都、昆明、西安、迪化等地办了16个分校,总共有毕业生约20多万人。</p> <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国共两党重启重庆谈判,并签订了国共合作《双十协定》。但蒋介石阳奉阴违,假和谈真备战。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重庆谈判《双十协定》,调动了20万国民党军向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但仅仅一年,解放军就转为战略进攻,以强大的攻势,发动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国民党军溃不成军,兵败如山倒,俘虏成片。从1946年7月到1949年6月,三年间,解放军俘虏的国民党军官就有1064人。</p> <p class="ql-block">  杜聿明、宋希濂、范汉杰、王耀武等很多黄埔系重量级国军将领都被解放军俘虏,成为蒋介石发动内战的牺牲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杜聿明在安徽张老庄村被俘</p> <p class="ql-block">  1949年5月,北京功德林监狱划归公安部管辖。为了加强对国军高级将领战俘的管理和改造工作,在1950年前后,从全国各地移送了200多名国民党高级战俘到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进行集中管理。其中不乏黄埔系将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虽然这些战俘中很多人双手沾满了共产党人的鲜血,但在抗日战争中也立过功勋。“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共产党人并没有对他们赶尽杀绝,而是通过长期细致的思想学习改造工作,使他们逐步悔罪认罪,转化思想认知。在功德林管理所中,他们从最初的迷茫、抗拒、自卑、不服,慢慢地向自省、自律、自知转变,进而悔罪认罪。中国共产党的宽大为怀,对战犯改造政策深入人心,取得了很大的成功。</p> <p class="ql-block">  从1959年开始至1975年,国家对功德林战俘实行了逐批次特赦。1959年12月4日,第一批特赦10人中,有杜聿明、王耀武、曾扩情、宋希濂、杨伯涛、郑庭笈、邱行湘、周振强、卢浚泉、陈长捷。除卢浚泉和陈长捷是黄埔进修生以外,其余8人都是黄埔毕业生。 此后,于1975年完成了最后一批特赦战犯工作。他们被特赦后,大多数人转而为新中国建设服务工作。其中,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李仙洲、宋希濂、曾扩情、黄维等等,都曾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工作,撰写文史资料文献,有的还担任了全国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很多人都致力于祖国统一事业,他们的人生获得了新生。真可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依旧,换了人生!</p> <p class="ql-block">  黄埔军校在漫长的战争岁月里,为国家、也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将才,每一批学员都承载了国家未来的希望和重任。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各个时期的中国革命和战争中崭露头角,对中国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发展史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成为民族英雄和国家栋梁。</p><p class="ql-block"> 黄埔军校前七期就有1000多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其中政治教官就由中共派出人员担任。毛泽东、周恩来,包惠僧、邵力子、熊雄、叶剑英、恽代英、萧楚女等都是我党派出的教官。</p><p class="ql-block"> 在黄埔一期尤为突出的学员蒋先云是毛泽东在衡阳最早发展的中共党员,他在军校从入学到毕业考试,所有科目成绩都是第一名,学术两科,冠于全校,被称之为军校奇才,黄埔第一人。他在政治部主任周恩来领导下,建立了中共黄埔军校特别支部,担任第一书记,发展了左权、徐向前、周士第、许光达等80多人加入了共产党,还创办了军校“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组织,编写很多宣传书籍和小册子。曾多次参加平定商团叛乱等战斗,1927年5月,在第二次北伐战争临颖之战中壮烈牺牲,年仅25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刘志丹是黄埔军校四期炮兵科学员。毕业后曾参加渭华起义,任中共陕北特委军委书记、红26军42师师长,建立了陕北、陇东关中游击根据地,开辟了十多个县的苏维埃区域,成立了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有力地配合了红军北上,使这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地。1936年4月在率部东征时,在中阴县三交镇战斗中牺牲。为了纪念这位西北红军和西北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中共中央决定将保安县改名为志丹县,毛泽东在为刘志丹公葬典礼上题词“群众领袖,民族英雄”。</p> <p class="ql-block">  陈庚是黄埔一期另一个杰出学员。他出身将门,祖父是湘军将领。他13岁在湘军从军,参加过讨伐吴佩孚、“护法”、“湘鄂之战”等战役。1922年在何叔衡、蔡和森的影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黄埔一期学员中,他和蒋先云都是“青年军人联合会”的负责人,坚持和贺衷寒等右派学生组织的“孙文主义学会”作斗争。他在第二次东征中,在遭到陈炯明叛军包围的紧急情况下,他曾夜行160多里搬来救兵,救下了蒋介石的命。蒋介石很欣赏他,委任他为军校警卫连连长。“中山舰事件”后,他在武汉发起了黄埔同学讨蒋委员会,反对蒋介石清党,大肆屠杀共产党员的罪行。</p><p class="ql-block"> 他在1926年赴苏联留学归来,在参加南昌起义中受伤后,转到上海,在周恩来领导的中共中央特科工作。在顾顺章叛变出卖组织时,中共中央核心领导机关危在旦夕。陈庚接到钱壮飞的预警消息后,迅速报告周恩来,采取措施火速转移党的机关组织,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党的核心组织的安全。</p><p class="ql-block"> 他在抗战中担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旅长,屡战屡胜,威震敌胆,日军装甲车上都印着“专打386旅”的字条。</p><p class="ql-block"> 他历任中原野战军四纵司令员、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政委、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委、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等职务。</p> <p class="ql-block">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被授以将帅级军衔的新中国开国将帅中就有5位元帅是黄埔军校的师生,他们是林彪、叶剑英、陈毅、徐向前、聂荣臻。还有3位大将:陈庚、罗瑞卿、许光达。10位上将:萧克、周士第、陈明仁、陈奇涵、张宗逊、杨至诚、宋时轮、陈伯均、郭大民、陈士榘。还有阎揆要、彭明治中将等12人。袁也烈、曾广化少将等23人。</p><p class="ql-block"> 如今,黄埔军校已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符号,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崛起,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和精神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走进黄埔军校,我仿佛看到了半部近代史,悲壮而辉煌。这所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军事学校,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国军事发展史上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黄埔军校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历史意义。它不仅在中国的军事现代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更在中国的政治、文化和教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黄埔精神,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成为永恒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  读史使人明智,告诫着人们不要忘记过去的艰辛和苦难,使人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和美好。</p><p class="ql-block"> 广州的四月,春风和煦,黄埔大道上的木棉花绽满枝头,火红夺目。她昭示着冬天已经过去,明天将会更好!</p><p class="ql-block"> 谨以此文向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革命前辈和烈士们致敬!</p> <p class="ql-block">作者:草君</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69597741</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网络</p><p class="ql-block">音乐:钢琴曲《叙事温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