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普陀山,位于中国浙江省舟山市的一个岛屿,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观音菩萨的道场。</p> <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23日是我第二次来到普陀山,在普陀山上,看到了来来往往众多虔诚的信徒,有同登彼岸有回头是岸他们为了求得观音菩萨的保佑,不远千里迢迢来到这里,顶礼膜拜,祈求平安和幸福。看到这些人执着和信仰,深深地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和人们对宗教的虔诚。还有那万般欲………!</p> <p class="ql-block"> 很多时候智者会说拥有一颗平常心,你就悟透了真理。既能平常心那来欲望的萌生………在当今社会,人们被各种欲望左右,但是,事实让人明白,满足你的不是保持平静、冷静的心态,是变的强大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p> <p class="ql-block">欲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 普济寺,亦名前寺,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白华顶的灵鹫峰南麓,始建于后梁贞明二年(916年)。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赐额“普济群灵”,遂更名为普济寺。</p> <p class="ql-block"> 据历代山志记载,大中十三年,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奉观世音菩萨像回国,船经普陀山洋面受阻,以为菩萨不愿东去,便靠岸留下佛像,由张姓居民供奉,称为“不肯去观音院”,是为普陀开山供佛之始。</p> <p class="ql-block">圣德龙头观世音 照现光华泽物种</p><p class="ql-block">开众蒙悋启慧光 普照有情悟觉明</p> <p class="ql-block"> 普陀山海岸牌坊,始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原是简陋石坊,1919年由安徽无为居士陈性良捐资重建。[2]</p><p class="ql-block">四柱三门,翠瓦飞檐,上有“南海圣境”、“同登彼岸”、“宝伐迷津”、“金绳觉路”、“回头是岸”匾额五重,为北洋政府黎元洪、徐世昌、冯国璋等人所题。</p><p class="ql-block"> 门柱上刻有楹联;“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无机不被,万里无云万里天”,“圣迹著迦山,万国生灵皆乐育;佛光腾海岛,千年潮汐静波涛”,“一日二度潮,可听其自来自去;千山万重石,莫笑他无觉无知”,“到这山来,未谒普门当先净志;渡那海去,欲登彼岸须早回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普陀山佛学院于1988年1月13日召开佛协理事扩大会议讨论通过,并经省教委批准正式成立浙江省普陀山佛学院。院址设在当代佛学泰斗印顺大师出家地、普陀白华山麓的福泉禅林。</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不上佛顶山,等于没到过普陀山”。佛顶山上主要有慧济寺、海天佛国崖、云扶石、菩萨顶、鹅耳枥树、佛顶山索道等几处景点。朝拜佛顶山是普陀山佛教的传统和习俗,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三个观音香会期,来自各地的佛弟子们三步一拜朝礼佛顶山,我也身同感受用虔诚的心礼敬观世音菩萨。</p> <p class="ql-block"> 法雨寺创建于明万历八年,因当时此地泉石幽胜,结茅为庵,取“法海潮音”之义,取名“海潮庵”;万历二十二年改名“海潮寺”。万历二十六年毁于战火。康熙三十八年(1699),朝延又赐金修寺,修缮大殿,并赐题“天华法雨”和“法雨寺”额,始定今名。雍正九年(1731)朝延又一次赐帑修建,从此,法雨寺殿堂楼阁整齐完美,与普济寺并耀海山。光绪十九年(1893),法雨寺住持化闻和尚入都请藏经,印光作为助手随化闻南下来到法雨寺,印光在法雨寺住下来后,足不出户,闭门研究佛经,一住就是三十七年。他晚年自号“常惭愧饭粥僧”,以宏扬净土,阐释因果为职志,潜心著书,著有《净土决疑论》等,示寂后,门人辑成《印光法师文钞》四册行世,时人推其为净土宗(莲宗)第十三代祖师。同治、光绪年间又陆续建造殿宇,成为名动江南的一代名刹。</p> <p class="ql-block"> 双泉禅院得名于一个传说,即寺院建成不久后,在举行《华严经》开坛仪式期间,由于前来朝圣的人众多,导致水源匮乏。僧人们祈求后,不久在殿侧的岩石下涌出两股泉水,这些泉水清澈甘甜,令人称奇,因而感叹观音菩萨的灵异,并将寺院命名为“双泉庵”。</p><p class="ql-block"> 如今开示一面佛心墙,让众信与之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 梵音古洞原名梵音洞庵,位于青鼓垒东尽处。据清康熙《南海普陀山志》等记载,明崇祯二年(1629),镇海寺(今法雨寺)住持寂住建为退居处。</p><p class="ql-block"> 平安健康………!</p> <p class="ql-block"> 洞前静立,细闻海潮声至,远近喧嚣皆无。说是洞,其实非洞,是一条深约一.五米,宽约四米的石缝,顶覆巨石,平整如盖。为当年善财童子栖身、应化之处。</p><p class="ql-block"> 得缘于心善财皆修………</p> <p class="ql-block"> “南海海深幽绝处,碧钳嵯峨连水府。号名七宝洛迦山,自在观音于彼住……”。据民国《普陀洛迦新志》记载:“洛迦山,海中悬岛,在普陀山东南。凡朝山礼佛者必兼谒是山。”</p> <p class="ql-block"> 普陀山是一座能够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的地方。在这里,能感受到佛法的智慧和修行的重要性。只要我们秉持着在理佛中的感悟,努力前行,就一定能够拥有更加美好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 普陀山理佛之行圆满结束,满满的收获留下了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这座佛教圣地,以其风景如画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让我们感受到了宁静与和平。在普陀山,欣赏了壮丽的海景也品尝15块钱一条的东北冰棍,参观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历史人文景点。</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们向观音菩萨祈福,希望佛光普照,保佑我及家人健康平安、心想事成。虽然旅行结束了,但心中永远留下了普陀山的美丽与宁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