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济南电台2023年3月17日播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时候就喜欢柳树。虽然那时候它还没有被认定为济南市的市树,可在我的心目中柳树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我最早认识的树木,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就扎下了深深的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喜欢柳树是从种柳树开始的。我家早年住在堤口铁路宿舍最南面的一座楼上,楼的前面对着铁三小的教学楼。两楼之间没有围墙相隔,生长着两排柳树。这些柳树是居委会组织居民自己种植的,那时我七八岁,也参加了植树的活动。堤口的地势比较低洼,树坑挖到接近一米深就渗出了水。柳树喜湿易活,树苗栽下就不用管它,我们栽下的柳树全都成活了,难怪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说法。柳树的生长也比较快,几年下来就长成碗口粗了,树冠有二层楼高。能够在树上拴绳子晾衣服晒被子了。在铁三小上学时,我们班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直在一楼西头第二间教室上课,窗户正对着我家住的门洞。那两排柳树映入窗子,柳影婆娑读书声朗朗,陪伴着我们一起成长。柳树不知不觉长高,我们也不知不觉长大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柳树是比较耐寒的。我家住二楼,窗前正对着一棵柳树。在乍暖还寒时就看见鹅黄色的柳芽探出头来。老辈人传下来的时令歌谣:“五九、六九,河沿看柳”。每年的早春二月,柳树就春意萌动,在众多树木中率先发芽,为人们送来一片新绿,柳树被誉为春天的使者。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歌咏了春寒料峭中报春的柳树。一直到秋后初冬时它的叶子还是绿色,又是坚持到最后才落叶的。那细瘦的柳叶堪称是早出晚归的绿化“劳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炎炎夏日,翠柳蝉鸣。大人们在柳荫下纳凉下棋,小孩在树下嬉戏玩耍。柳树枝条是柔软的,我们男孩儿折下几枝柳条,编成圆圈戴在头上,学解放军打仗做游戏,柳叶带来了一丝丝凉意。手巧的能用柳枝做哨子吹,那声声柳哨一比高低,成了我们冲锋陷阵的号角。折一根较长的柳枝撸去树叶,在柳梢上拴一支蜻蜓,轻轻地在空中摇晃招引飞舞的蜻蜓,待蜻蜓上当迅速把它捕获也是一大乐趣。听一楼杨奶奶说柳枝还能驱邪避灾,可谁也不曾见识过。看得见它实用价值很高,柳条可以用来编筐和笸箩,还有上山下乡时知青们用的柳条箱,也是用去了皮的柳条做成的,结实耐用重量还轻。柳木质地细腻,我们家用过柳木的砧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86年1月30日济南市人大决定柳树为济南市市树,契合顺应了历史和民意。柳树亦称垂杨、杨柳,在济南的泉边、湖边、河边生长最多的树是柳树,但凡有水的地方都有垂柳的身影。水滋养着柳树旺盛繁茂,柳枝像绿色的瀑布垂泻。“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是老济南城的真实写照。柳树同济南的市花——荷花珠联璧合,同济南的泉水相映相伴。岸柳池莲,泉水人家,构成了泉城的一道最靓丽风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济南和柳树有缘还体现在有很多带“柳”的古老地名上,如甸柳庄、柳云村、柳泉村、东折腰柳树庄、西折腰柳树庄、大柳行头村、小柳行头村、袁柳庄、五柳庄、柳中村、柳杭村、溪柳村等。这些地名的由来,追根溯源大都和当地生长着柳树有关联。先民们傍柳而居,柳荫庇护着生灵,形成了一个个柳林掩映的民居村落。正像陆游描绘的那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树成为了这些村庄情有独钟的“村树”,村名自然就围绕柳树产生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除了这些古老的地名,新地名中也有“幸福柳”的家族,在历城王舍人镇大辛庄,上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主席曾两次来到这里视察农业发展情况,在柳树下和农民亲切交谈。为了纪念当地人将这株柳树称为幸福柳。遂产生了幸福柳广场、幸福柳路、幸福柳小区、幸福柳小学等系列地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济南黄河两岸的堤坝上,也生长着许多柳树,这和一个人有关。清代官吏张曜于光绪十二年(1886)调任山东巡抚,大力治理黄河水害,号令广种柳树加固堤坝,被人们称为“张公柳”,他积劳成疾病死在筑坝工地上,后人为了纪念他在大明湖畔修建了张公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济南人爱柳树咏柳树。宋代文学家曾巩任济南知府时,赋诗《环波亭》赞大明湖美景:“杨柳巧含烟景合, 芙蓉争带露华开”。元代济南名人大家张养浩,辞官归隐北园云庄,他的《中吕·朝天曲》中有“柳堤,竹溪,日影筛金翠。杖藜徐步近钓矶,看鸥鹭闲游戏”。清代济南有“ 秋柳诗社”,座落在大明湖南岸的秋柳园,当年有王士祯的《秋柳》诗,洋洋洒洒四章,吟柳却不见一个“柳”字,引来大江南北百余诗人应和,成为轰动诗界的一大盛事,其文学成就享誉海内,被尊为一代正宗。辛丑年九月初九山东老干部诗词学会在大明湖畔秋柳园清远堂举办重阳诗会,纪念王士祯逝世310周年,我有幸吟诵了自己的诗歌习作。现在文人墨客喜爱光顾的垂杨书院,也有“济南周三读书会”的文学爱好者交流读书写作的心得,在柳泉辉映的趵突泉畔展示作品。“老济南记忆馆”的志愿者们在曲水亭街周边,义务讲解泉城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故事。他们如数家珍将柳树娓娓道来。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唱起《柳树姑娘》儿歌,在柳树下泉水边,迎着三月的春风飘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柳树姑娘头发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喜欢站在小河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请来风儿作梳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对着河水来梳妆。”</span></p> <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12日老济南记忆馆志愿者合影于大明湖南岸正谊广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程小源:美文欣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当代文学中,写柳的散文并不多见,明飞先生这篇《家乡的柳树》却是“形聚而神散”,一反所谓“形散而神聚”的传统范式,因为他的表达中,蕴涵了关于柳的多种主题。一是生命蓬勃的再现和柳惠及人的生活的表达。前半部分种柳和柳树的生长的描写,道出了柳生命本身之于人存在的意义。二是历史精神的彰显。文中引了从诗经到唐,宋,清等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对柳的情感思想精神的歌咏。这一部分在整个文本中也最为复杂,感伤主义和美好祈盼互交织,充溢其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通过情感的附着物柳凸显出来。然而,文本又不是消极沉郁的,总是朝向了美好。三是隐喻了如何树人的命题。这就是无论外部条件环境如何,都应无心插柳柳成荫,热爱生活,勇毅前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篇文字,全无过去散文大家总是顾左右而言他,特别是在文章最后,来一把理念升华的老套路。而是用一首儿歌,述写的还是柳本身的灵动样态。情感绵密丰富,毫无概念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 (以上部分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