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因为学练太极拳,认识了杨莉春老师。练习一年,耳闻目睹,对杨老师的太极人生,有些了解。</p><p class="ql-block"> 因为爱所以练</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常告诚学员,练太极拳,要想练会练好,关键的一个字是爱,爱得越深,练得越好,真爱才能得真功。对此,杨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学员进行真心的交流。</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上小学时,父亲 ( 满族,随工厂从东北迁来四川自贡 ) 就把她送进市少体校练武术。由于天资聪颖,又能吃苦,因而进步很快。小小年纪,便成了少体校的武术小尖子,拿了奖牌,老师夸奖,她也逐渐培养了对中华武术的热爱。</p><p class="ql-block"> 一天早晨,她依然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来到院坝,练习太极拳。练习完毕,正准备回家收拾书包上学,就见一位老奶奶喊住她 : ”小姑娘,过来,我教你几招好不好 ? ”。</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瞥了老奶一眼。只见她慈眉善眼,貌不惊人,普通一老奶形象。心里想,你教我 ? 你比我的老师厉害吗 ? 你知不知道,我们少体校的老师,全省冠军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那老奶大概看出杨老师的疑问,笑道:“小姑娘,你过来试试。”</p><p class="ql-block"> “试试就试试 ! ”初生牛犊不怕虎!自小就心高胆大的杨老师说罢,迎上前去,要和老奶较量。谁知,才伸手,就被老奶抓住,像只小猫,被老奶玩的团团转,晕头转向,分不出个东南西北。</p><p class="ql-block"> 此时,杨老师明白了: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老奶厉害 ! 杨老师心里佩服,便跟着老奶认真学了两个星期的太极拳。虽然时间不长,但得高人指点之后,杨老师的进步明显了。参加自贡市少年武术比赛,连拿两块金牌。</p><p class="ql-block"> 夺金之后,杨老师想到了那位老奶。但此时,老奶姓甚名谁,家住何方,一概不知, 因而一直找不着踪影。 直到今天,杨老师一提起此事,还懊恼不已,责怪自己年幼无知,深感对不起老奶。</p><p class="ql-block"> 为了表示对老奶的感恩,也为了使自已练功有成,杨老师对太极拳的喜爱自此更上层楼。不管是在上学期间,还是参加工作之后,抑或为人妻、怀上娃,练功习武,从不间断。为了能观摩全国武术比赛,她会去找工厂卫生院的医生软磨硬泡,要病假条;为了学习武林绝活,她会自掏腰包,只身一人,远赴外地拜师。洗菜、做饭,正是练桩功的好时机。炒菜时,她会手拿锅铲,在空中比划几下。当然罗,由此而产生的“ 严重 " 后果,时常发生的:要么饭糊了,要么菜烧焦了。为此,少不了家人的怪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正是因为对太极拳的真爱,才使杨老师不但练功有成,还常常能得到如那位老奶般的高人名师指点。</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杨老师随夫调到昆明,在盘龙区体委工作。那时,她家住在东郊,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省体委。一天早晨,她骑车上班,见省体委大院内侧,一位老者正带领一伙年轻人练太极拳对打。杨老师看得眼热,竞忘了上班的事。但见那老者,鹤发童颜,长髯及胸,身板硬朗,一招一式,行云流水,出神入化,看的杨老师两眼直发呆。直到练完,习练者离去,杨老师才匆忙往单位赶。一连几天,杨老师都是如此这般地发呆观看,引起了那位老者的关注。一天练完之后,老者迎上前来,问杨老师:“你也会?”</p><p class="ql-block"> 高人面前,杨老师不敢说会,只敢回答:“练过,刚学一点。’</p><p class="ql-block"> 老者笑道:“就把你刚学的那一点练给我看看。”</p><p class="ql-block"> 此时,杨老师心里已经清楚,此老者,正是赫赫有名的云南武术界老前辈--沙国政老先生。 沙老发话,岂敢怠慢。杨老师使出浑身解数,打了一套杨式太极拳。沙老看了,连连点头。自此,杨老师便成了沙老的入门弟子。每天凌晨5点来钟,杨老师总会出现在沙老的窗台前,开始做练功前的压腿等准备动作。而此时沙老的房间,灯亮着。杨老师知道,沙老半夜三点就起床,因为国内外习武者的来信太多,沙老要一一回复。沙老也清楚,5点半,杨老师会准时在窗下练功,师徒二人配合默契,一个真心学,一个真心教,杨老师终得大法,喜获成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为寻高人,学真功,杨老师上武当山,跟随丹派太极高手马杰学太极拳;拜师张奇学武当剑;还北上京城,寻得董海川派传人刘景良学八卦掌。</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深知,中国武术,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很深,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作支撑,很难达到更高的境界。为此,她考取了云师大体育系,全面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和体育运动理论及技能。</p><p class="ql-block">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杨老师的经年付出,终获回报。单在云南省举办的各种武术比赛中,她获得的金牌,就有四十多枚。</p><p class="ql-block"> 说起今日的成功,杨老师与笔者一起分析到,主要经验有四条,一是名师高人的指点传授;二是文化素养的提高;三是长年累月的刻苦训练 ; 四是要动脑子学。笔者认为,这几条经验,对于我们老年大学的学员们在学习各种知识时,应该是有借鉴作用的。</p> <p class="ql-block"> 该出手时就出手</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常对学员说,习练太极拳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还可在自己或别人遭受欺侮或攻击时,予以自卫,保护自己。这一点,对于一名女性来说,尤为重要。杨老师说,她曾经连续用两个“ 野马分鬃 ”招式,把一个横行霸道的“的哥”打扒在地下;用一个抵肩动作,将一个强卖衣服的摊主给镇住。有一次,一个很帅气的小伙子迎面走来,伸手就要夺杨老师脖子上的项链。杨老师反应神速,下巴一压,把那伙子的手掌差点压断。那伙子赶紧抽手逃去。更令旁观者叫好的是:她在贵阳火车站,只身单斗五蟊贼。</p><p class="ql-block"> 一年夏天,杨老师受邀赴贵阳参加一个全国性的武术研讨会。那时的杨老师,功夫已经比较高强,在全国已小有名气,经常获邀参加各种级别的武林盛会。车到贵阳,单身一人,拎行囊,下火车,出站门。才走不几步,就见五个十五六岁的“小半截”围上前来,光天化日之下,抢夺她的包 ! 杨老师赶紧护着,厉声喝道:”干什么 ?“那几个蟊贼,见杨老师形单影只,又操普通话,断定是外地人,便仗人多势众,也不说话,只顾夺包。杨老师懂得,擒贼先擒王。她扫了一眼,便认准谁是贼头,一掌打过去, 那贼应声倒地,滚出七八步远,打着滚,哇哇叫。</p><p class="ql-block"> 果然是贼头 ! 其他几个小蟊贼见头领倒地,知道这位女子厉害,就如鸟兽散,扶起贼头,狼狈而去。周围的旅客见杨老师一孤身女子把五名蟊贼打得落荒而逃,鼓掌叫好。</p> <p class="ql-block"> 本来,杨老师为了自卫,出手打人的故事,还有不少,有的还更精彩。但杨老师要求笔者,少写或不写这方面的事。原因在于,对习武者而言,要讲武德,不能随意出手伤人,即便是该出手时也要慎出手。因为习武者都知道,自己的出手往往很重,稍不留意,一出手,轻者伤人,重者夺命,于人、于己,都不是件好事。而且出手时,一般也只点到为止,不能打击人的要害。武林中有个规矩,就是”七不打”。指的就是人身体的七个要害部位,千万不能打。打击此七处,会出命案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殚精竭虑为教学</p><p class="ql-block"> 在云南省老年大学教授太极拳,转瞬之间,十几年已经过去。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杨老师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老年太极拳教学经验,从而更好地为老年人学习太极拳服务。当笔者与杨老师交谈起她的老年大学太极拳的教学经验时,她思之良久,最后才作出回答。根据她的回答和学员的反映以及笔者的观察思考,将杨老师的老年人学练太极拳的教学经验归结为:</p><p class="ql-block"> 教学态度认真,教学计划周密,教学目的明确,教育方法有效。</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认识到,人进入老年,由于经大半辈子的风雨洗礼,人生阅历丰富,理解能力强,但受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p> <p class="ql-block">的影响,记忆力减退,这是不争的事实。再有,民间有一种说法,叫“老还小”。说的是人一旦上了年纪,老了,在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像七、八岁的小娃娃一样。 针对老年学员的这些特点,杨老师在向老年学员传授太极拳功夫时,与自己曾经就读过的少年体校的太极拳班的教学目的不同,少体校要选拨苗子,培养尖子,为各级运动队输送人才;而老年人学练太级拳,则是为了锻炼身体,愉悦心情,结交朋友,成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一部分内容。重要的是在于享受学练太极拳的这一过程, 至于今后会有什么成果,那是次要的。</p><p class="ql-block"> 为了能使老年学员在学练太极拳时能充分享受这一过程,杨老师就为是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功夫。</p><p class="ql-block">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她注意三多,即多示范、多重复、多鼓励。</p><p class="ql-block"> 多示范,简简单单的三个字,但对于即将进入老年阶段的杨老师来说,也是一个繁重的任务。因为对老年学员来说,多看示范,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的动作走,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为了让所有的学员都能看到自己的示范动作,杨老师便在偌大的教室里,前后左右、四面八方地来回走动,反复示范。于是,一个示范动作,学员做上一遍两遍即可,而杨老师则需要做上十遍八遍,才能照顾到所有的学员。这种活动量,在天冷时节,出上一身汗,倒也罢了;遇到高温炎热天气,可苦了累了杨老师,常常是两个小时的课一结束,便钻进教员休息室,坐下去就不想起来。</p> <p class="ql-block"> 多重复,也是杨老师针对老年学员记忆力衰退而采用的一种教育方法。在教新课之前,她总会抽出一点时间,重复此前教过的动作。此种方法,不但使不缺课的老年学员加深了记忆,熟练了动作,还使那些因身体不适或家中有事的学员缺的课得到了弥补。因为人老了,难免有个头痛脑热的病发生,家中有事的情况,也司空见惯。因此,多重复的教学方法,很受老年学员的欢迎。 有一-位老年学员,因家中有事耽搁了三节课,深怕跟不上队。但杨老师的多重复教学方法,让他补上了课,跟上了全班的进度。对此,他非常高兴。</p><p class="ql-block"> 多鼓励,也是杨老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因为她认为,老年人辛苦了一辈子,来老年大学学太极拳,图的是锻炼身体,愉悦身心,享受这一过程。 如果动不动就批评老年学员的这个动作不到位、那个动作不规范的话,势必会挫伤学员们的学习积极性,说不定他(她)还会呕气:“来练太极拳,还挨老师的批评,算了,不学了!”</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还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在学员产生某种厌倦情绪时,她会及时地用语言、动作化解这种情绪,使课堂一下子又变得非常活跃起来。正是在她的这种教学气氛的营造中,笔者知道了本文中记载的和限于篇幅而未能记载的她学武练武的一些趣事,有的趣事,令人捧腹。</p> <p class="ql-block"> 教学计划周密、教学进度循序渐进,也是杨老师针对老年人学练太极拳的特点而制定的。多年的实践证明,她的这一套教学方法,行之有效。</p><p class="ql-block"> 十多年教学,逾千名老年学员获益。谈及这些,杨老师感慨万千,难以言表。</p><p class="ql-block"> 如今,年过半百的杨老师,依然在钟爱着她的太极拳事业。她每天的生活日程,是这样安排的:早晨六点半起床,七点半,准时出现在东风广场上,合着中国古典音乐的节拍,与一群太极拳爱好者共同练习。九点正,在省老年大学或盘龙老年大学的课堂上,教老年学员学练。到了双休日,不上课,但东风广场的晨练,依然坚持。有时,她还会抽空去找师傅,探讨进一步提高太极拳功夫的真谛。</p><p class="ql-block"> 学练太极拳,她永不停步。</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杨莉春老师值得一书的太极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