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 山 桐 花 开

咪喳侃

<p class="ql-block">  甲辰年属龙,是晓阳、𤋮元两神兽的读书季;晓阳幼升小读小学,熙元将进幼儿园。</p><p class="ql-block"> 晓阳在2021年的3月15日进幼儿园,爷爷旋即写了篇《晓阳上学记》,文章的开头是这么写的:“ 小呀么小儿郎,背起那书包上学堂...。三岁差十八天的晓阳进了幼儿园;爸爸上幼儿园时,是三岁差十五天;父子几乎是在相同的时间段接受学前教育。孩子脱离家人呵护,融入一个集体,是一种新生活的开始”。在东方悦稚,跟着老师和小朋友愉快地边玩边学习,三年半的蒙特梭利学前教育,算是开蒙;九月份就要成为一名注册入学的小学生,正式开启人生的学习生涯,这算是启智。</p><p class="ql-block"> 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给他的外甥韩瞻写过“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的诗句,他既是对外甥的天资才华欣赏叫好,也是发长江后浪推前浪之感;春天的丹山,梧桐树绽放着生机盎然的桐花,作为长辈同样希望后生跟梧桐树一样,成为一棵社会的有用之材;受到这首诗的启发,就把这篇文章叫作“丹山桐花开”。</p><p class="ql-block"> 在知识大爆炸的年代,思维也在爆炸;科学研究象原子弹,技术发展更象氢弹,是个核裂变、核聚变一样几何级增长的时代,呼啸而来的人工智能恍若光一样的快速,闯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举重若轻的AI技术,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乐趣;当ChatGPT的横空出世,心里还窃喜过一阵,这劳什子毕竟是个万能神器,以后想动笔写作,只要把素材给它,这忠实的秘书立马替你“捉刀”,随时可以玩个“掉馅饼”的文字游戏;于是兴致勃勃地把晓阳过六岁生日的素材给了两个智能软件,刹那间,不同款式的“官样文章”现蒸热卖,分分钟火热出炉,这机器人炒的“菜”,口味标准但味道单一,缺乏家常菜的“锅气”;但我还是坚信,它们是有思维的机器,也在象人一样的进化和思考,随着不停的训练进步,它会成为一个超级写手,将会超越我等平庸之辈;这也是个好事,当大脑退化木讷的时候,还能帮爷爷把这件有益的事情继续下去。两个智能机器人写的文章,各有千秋;ChatGPT写了很多,节选一段:</p><p class="ql-block"> “在你的生命里,已经走过了六个春秋。转眼间,你从一个懵懂的婴儿成长为即将迈入校门的小学生。这篇文章,是对你六岁成长故事的记录,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它能成为你珍贵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再节选一段“豆包”的大作:</p><p class="ql-block"> “4 月 3 号,是小孙子的生日,也是我们全家的节日。让我们一起为他祝福,愿他的生活充满阳光和温暖,愿他的未来充满希望和美好。我会一直陪伴着他,见证他的成长,分享他的喜悦和泪水。我深深地爱着这个小天使,他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p><p class="ql-block"> 千人一面的文章,似曾相识的文字,也只能味同嚼蜡。无论科技如何发展,人啊,始终还是万物之主!</p><p class="ql-block"> 一年的时间,有人说一眨眼就过去,我看还没眨下就过去了;回眸再看,晓阳进步变化最大。首先是衣服小了,裤子短了,鞋子穿大了,小脸越来越红了;睡觉时爷爷喜欢把他的脚放在手心里捏着;我小的时候,晓阳的祖祖也是这样捏着爷爷的脚,度过了难忘的岁月,现在爷爷又摸着他的脚,我们都享受着年少时光的温馨,很容易进入梦乡,几个月前不经意地发现爷爷的手已经捏不下“大脚”了,这双脚在爷爷的手心里长大了;晓阳的进步是多方面的,心智上也成熟了不少,很多时候知道谦让妹妹,尽管还有不少冲突,但对妹妹还是呵护有加;性格开朗活泼了不少,笑容多了,话题多了,也更自信了;与人交往更加顺畅自如,在公共场合,很容易跟陌生的小朋友和谐相处熟了起来;放学回家时常看到他开心的笑容和大声背诵老师教的课文,高兴时还主动给爷爷讲和老师同学的轶闻趣事,坐校车回家路上,也有几多顽皮,下车时会跟郭老师嘻嘻哈哈,甚至在签到单上,代替爷爷主动签上自己的名字;在学习新东西时,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更喜欢做一些有空间想象力的游戏,从喜欢恐龙布阵到酷爱积木,乐此不疲神情专注地搭盖一些大型积木,经常邀请爷爷参加他的“建设活动”,不时把儿童百科全书翻出来,根据书中的插图,按图索骥如法泡制;今年的作品,都是升级版的城堡和变化的高楼,有时搭积木的复杂程度,爷爷心里都暗暗称奇;春节时他和爸爸一起贴了家门的春联,没想到他竟然也给他的积木房子也贴了“春联”!好奇心和注意力是学习的两大动力,希望他在入学后继续发扬光大,争取在一年级开个好头。</p><p class="ql-block"> 过生日离不开写贺卡,今年送给晓阳的贺卡写的是“新起点”,虽然只写了三个字,但一语双关,一是为了读个较好的学校,搬到了新起点嘉园小区,二是作为一名新入学的小学生,是学习道路的新起点。送他的生日礼物也煞费苦心,包个红包,过完就忘了,给电子产品过时又快,送吃穿用品买玩具没有纪念意义,忽然想到了传承几千年的国粹印章,现在虽不时尚,但它文化渊源深厚,逾久弥新还可传世,尽管使用功能弱化了,但它的文化价值收藏价值还是很高;古代对印章极为重视,由于当时的社会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识文断字的人少,社会不太认可本人亲手签名,而是认同按手印和盖印章,这个传统一直盛行了几千年,只到近几十年才弱化了,即便到了现代化的二十一世纪,印章也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一个没有盖上公章的红头文件,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古人在生下小孩起好名字后,就要给他刋刻一枚姓名章,视为有名有姓,成年以后,他的这枚私章,会在人际交往中代表他经常重复使用;各品大员入仕为官,奉承的人会以风雅之名赠送印章,恭贺他大权在握;等他告老归家时,还有人再送印章,意思是解官挂印衣锦还乡;社会发展到了今天,一些文化发达地区,男女青年订婚也会互赠印章,表示心心相印;许多人到了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参观旅游,也喜欢在明信片上加盖纪念戳,留下美好的记忆;它引申出的文化内涵很多很多...。</p><p class="ql-block"> 居于这些想法,特地买了一对印纽雕着“麒麟吐玉书”的印章石,请篆刻家周文会老师治了两方印,兄妹各一枚;哥哥的是朱文篆书阳刻,边款正面是刻有“昊天下,晓之阳”,刻下了爸爸的名和他的名;意境不错,在黎明的东方,广袤的昊天之下,升起一轮拂晓的太阳;后面刻的是“爷爷奶奶,甲辰仲春”;今年是农历甲辰年,二月又叫仲春。给妹妹治的那枚印章,因为她是女性,采用的是朱文篆书阴刻,边款也是把她和妈妈的名写了两句话;两个边款合在一起,既可作为一首三言四句小诗,也刚好和哥哥的相互呼应,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六字对联;边款内容等十月二号糖果生日时再揭晓。爷爷今天努力给他们做的这些,尤如窖藏的新酒,爱的传递、家风的传承和文化的累积,都需要时间的沉淀;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到了爷爷这年纪,也许随性爱好上书法,用爷爷送的印章来钤印在他写的作品上,也是一件美妙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刚到京城,颇为不惯,气候跟老家云南不同。四季如春的云南,不变的是永恒的绿色;乍到北方,四季分明,有些不喜,但在久了,发现四季轮回变化这也蛮好,每个季节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冬去春来,满树秃兀的枝条,远看象毫无生气的枯枝,临近细看手捻,那枯皮包裹着淡淡的绿色和蒙动的生命,几十天蛰伏在零度以下的酷寒,也只能算生命的内练酝酿;稍借“似剪刀”的劲风,就厚积薄发式的呼啸而出;“春风朝夕起,吹绿日日深”,𤋮风拂过之处,千树万枝瞬间绽放岀嫩黄的细叶和艳丽的花蕾,满眼充盈的都是枝叶葳蕤蕊苞翠绿,整个城市点缀得勃勃盎然,给人满满的惊诧和由衷的欢喜;穿梭在那万条垂下的柳丝绦下,过往的行人若打开手机,播放起小 斯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立马呈现出一幅如画如歌的春天画卷;即便静静待在树下,也能感到它蒙蒙的脉动,仿佛是醒来的树人;春的气息一下就在这个既古老又时尚的都市里弥漫开来,让人称奇,让人感叹,顿悟岀这生命的礼赞!两个神兽何尝不是生长在这片厚重沃土之中的一枝一芽一树一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3日前写于北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爷爷

印章

边款

甲辰

晓阳

幼儿园

积木

老师

新起点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