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建水古城

阿梅

<p class="ql-block">开远凤凰湖生态公园,就在昨天入住的小村庄不远,五公里路,路边景色就已经很美。开车绕湖一圈,湖光山色,绿树成荫,鲜花点缀丛林。一辆绿皮火车缓慢穿过公园。很多年没有看见这种绿皮火车,忍不住停车坐上小火车,寻找流逝在记忆中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开远市的绿皮火车,全程11.6公里,七个站点。10元一趟,半途五元。坐着火车慢悠悠的晃着时间,感受记忆中那种慢了时光和一路的咣当声。想起父亲每次从山东坐火车回甘肃上班,车里挤满了旅客,父亲将我塞在过道的缝隙里或者座位下面,怕我被挤压一直在护着我的眼神。三天的路程,上车下车再上车,一路行程漫长的在记忆里只剩下脑海中火车的咣当声和父亲的背影。光阴荏苒,岁月如梭,现在的动车只需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只是,那关切的眼神和父亲背上的温暖却是再也不会有了。</p> <p class="ql-block">​开远凤凰湖生态公园景色宜人。1909广场,位于凤凰山下滇越铁路旁,有滇越铁路主题浮雕、主题陈列馆、米轨轨道及火车车箱主题水吧等组成,因纪念滇越铁路1909年5月1日通车修建而命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的绿皮火车依然走的是这条承担着岁月历程的路,只是慢了时光,不知是否还有人记起它曾有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美好的风景都是拿来路过的,别停留,继续前行。燕子洞位于云南红河州建水县城东30公里处。燕子洞是个高大的溶洞,因为从前洞里有无数雨燕在此筑巢而得名。洞长4000多米,洞口高50多米,宽30多米,气势雄伟,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燕子洞不仅以神奇的钟乳石著称,更以大量的燕窝闻名。洞内宽阔高大,洞顶石钟乳形状怪异,被人们赋予了一个个凄美的故事,增添了神秘感。成群的雨燕叽叽喳喳穿飞在洞内,绝壁上落巢繁衍生息。步行道紧贴石壁,顺着地下河蜿蜒盘旋在岩洞内。</p> <p class="ql-block">​每次进溶洞运气超好,回头看看再抬头看看,找不见一个游客相伴,只好一个人行走在灯光幽暗的洞内。高大的洞内除了水声燕子的欢叫声,就是自言自语的惊叹声。灯光打在岩石上,光怪陆离,有种。。。。。。赶紧给丫头发短信,丫头,快来段盗墓笔记的片段,这里都不用搭片场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溶洞内仿佛是地下的精灵王国,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林立,又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惊叹不已。那些形象的钟乳石,似乎在诉说着一个个古老而神秘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建水县古称步头,是一座活着的古城。六百年前是古临安府的所在地,所以这里的历史古迹众多,特别在建水老城区里面,从朝阳楼开始顺延着老街步行,你会看到街道两旁的古建筑鳞次栉比,灰砖木雕​的门楣,树隙里飞檐的大气显露,青石铺就的路面,犹如进入江南水乡一样。</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建于清末的张家花园;有着“西南边陲大观园”之称的朱家花园;还有一座距今700多年历史的文庙;载入中国造桥史册,建于乾隆年间的双龙桥;还有临安府署、学证考棚、云龙山寺、指林寺、燃灯寺和清真寺等,无不彰显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曾经拥有过的辉煌。夜晚灯光下的古城更是美的醉人心脾,静得让人沉迷。</p> <p class="ql-block">有着“小天安门”之称的朝阳楼,为建水古城中最为古老的建筑之一。朝阳楼原名迎辉门,当地人也称它为东门楼,始建于1389年,比天安门早建28年,且两座城楼的建造者为师徒关系,徒弟借鉴了师傅的朝阳楼。每当微风吹来,城楼四周悬挂的铜铃发出清脆悦耳声响,仿佛踏上了丝绸之路耳畔驼铃声声传来的清脆悠扬。</p> <p class="ql-block">建水紫陶,历经汉唐宋,成长于元明清时期,民间有“宋代有青瓷,元代有青花,明代有粗陶,清末有紫陶”的说法。在街道两边的店铺,紫陶器具琳琅满目的陈列,大到陶罐陶缸小到茶杯酒具把玩,做工大气画工精致,每一件器皿都有它独特的韵味。而夜晚的紫陶坊更是热闹繁华、灯光绚烂。</p> <p class="ql-block">云南地处边远,由于地理因素,科举时代的成就无法与江南内地相比,但诸多文庙建立之后,成为当地的精神标杆,极大推动了云南教育的发展。文庙,是纪念和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在历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称作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尤以“文庙”之名更为普遍。到了明、清时期,每一州、府、县治所在地都有孔庙或文庙。据考证,云南已有文庙 86 座。除极偏僻地区外,绝大多数府、厅、州、县都已设学建庙,这是云南文庙的极盛时期(网络资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清两朝,临安府出过1905名举人,162名进士,几乎占据全云南半壁江山,人称“临半榜”。直到现在,家里有学子的会去文庙参拜,期望及第高中。</p> <p class="ql-block">建水历史古迹众多。沿着古城老街漫步而行,几乎隔不多远就会有一处古迹。步行街青石铺就,两旁树木高大茂密成荫,没有了阳光直晒,游人放慢了脚步,享受着古城的慢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