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帝王谷东边出来又到了西边女王神庙,2024年2月19日12点15分开始参观哈特谢普苏特神庙。</p> <p class="ql-block">神庙坐落在帝王谷北面,三面环山,依山而建,共分三层。每层都有宽阔的柱廊和平台,中间有坡道上下连接,是一座对称的列柱式建筑,开阔简明,气势恢弘。这是古埃及唯一的一座三层神庙。这是哈齐普苏特女王和她的父亲图特摩斯一世生前亲自建造的神庙。简明,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古代建筑中和自然景观充分结合的典范。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是古埃及第一位女王,武则天一般的存在。其为法老嫡女,与其弟结婚,夫死后,夺其夫庶子帝位,自立为王。她死后其庶子重登大典,挖其棺木,毁其宫殿,消除一切有关女王的材料。哈特谢普苏特,或译哈特舍普苏特、赫雀瑟或哈塞普苏,在古埃及语的意思为“最受尊敬的”。她是第十八王朝法老(约公元前1479年-约公元前1458年在位),是古埃及一位著名的女法老。她的神庙位于尼罗河西岸Deir el-Bahari陵寝群,镶嵌在一片山壁中央,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哈特谢普苏特</p> <p class="ql-block">哈特谢普苏特被称为历史上最重要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她统治埃及22年,开拓了古埃及的黄金时代,为之后图特摩斯三世大规模远征扩张奠定了经济基础。现今留存在世界各地的方尖碑是女王时代留下的重要杰作。女王的统治戛然而止并从埃及历史记载中消失,被称为消失的女王。据考证这是其庶子图特摩斯三世为维护父系继承制度,将女王的雕像和与其有关的浮雕碑文统统铲除而致。</p> <p class="ql-block">坐车到神庙目测只有三百米远,不必坐车。</p> <p class="ql-block">人们怀疑哈特谢普苏特最后死于非命,因为终于长大的图特摩斯三世可能等得不耐烦了。无论如何,图特摩斯三世在女法老死后,疯狂地毁灭她的遗迹。哈特谢普苏特曾有三座神庙,被彻底毁灭的有两座,现存的这座在19世纪中期被发现时已是一片废墟,它是后经人们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女王的雕像具有明显男子法老的特征:头顶上下埃及双重王冠,戴着编成辫子的假胡子,身穿长袍,腰带上佩戴动物尾巴和皇室缠腰布,双臂交叉胸前,手拿象征王权的钩子和连枷。 女王庙里面的壁画色彩依旧鲜艳。</p> <p class="ql-block">这里实际可以看到的雕像和浮雕是很少的,根本没有网上传说的那么美好,和卢克索的其他重要神庙相比是不值得一提。</p> <p class="ql-block">因为混合了一些罗马和希腊的元素,我们今天看来依旧很有现代建筑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第三层是从第二层进去后,从第二层上到第三层,所以从主体建筑外观看不出有三层。</p> <p class="ql-block">女王庙的壁画保存的不好,但颜色都还在,红色代表法老的血液,蓝色代表天空,黄色代表太阳。我看到很多神庙顶上都有星星,Emy说因为星星和人的形状很像,代表守护和指引。</p> <p class="ql-block">--内部的壁画描绘了哈特谢普苏法老祭祀各种神灵的场面,同时也描绘了她在位期间的重要功绩。</p><p class="ql-block">--神庙以其幽雅的建筑风格,精美绝伦、含义丰富的浮雕壁画,被推崇为古埃及最伟大、最杰出的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门农巨像</p><p class="ql-block">参观完女王神庙,回程时看门农神像,这是矗立在尼罗河和帝王谷之间的两座岩石巨像。原为“阿敏何特普三世”法老神殿前的雕像,神殿已无踪影。唯留下高20米的巨像,风化严重,面部已不可辨识。</p> <p class="ql-block">等坐长途汽车,因为还有点时间就打车去参观了一个只有本地人才来的寺院,人很多,去到这里被当地人围的里三层外三层,还被他们问要钱,那个阵势太可怕了,赶紧找个最近的麦当劳商进去,才摆脱他们,吃了点东西,在商内网上叫车离开这里。</p> <p class="ql-block">抽水烟。</p> <p class="ql-block">埃及有个奇葩政策,房子不封顶就不用交房税,所以,他们的住房一般都不封顶。</p> <p class="ql-block">路边餐桌,道路上灰土飞扬,埃及人照样坐在那吃东西。</p> <p class="ql-block">制作人:丽丽</p><p class="ql-block">制作时间:2024年4月3</p> <p class="ql-block">神庙建筑特点:</p><p class="ql-block">这座祭庙建在半圆状的梯形峭壁中,背依山岩峭壁,巧妙地利用了断崖伸出的宽阔平台来建造主体建筑。整个建筑设计成迭升的台阶柱廊,有明确的纵深轴线,用平缓的坡道贯穿层叠的柱廊。最上层柱廊后面是殿堂本部,内殿则凿于山崖之中。正面柱廊用简单的方柱形,简洁明快;第一层平台上的侧廊采用刻有凹槽的圆柱,形制优美;第二层平台上的柱廊则采用国王祭庙特有的奥西里斯柱,每支立柱前安放一尊身着奥西里斯式服装的女王像。这些柱廊比例协调,庄严而不沉闷,外观色调清亮纯净,与作为背景的悬崖互相呼应。 这座祭庙的装饰非常精美。各种廊庑的墙面上都有华丽的彩绘壁画和浮雕。一些浮雕描述了女王神圣的诞生和她统治期间的大事,包括派遣贸易船队远征朋特(今索马里海岸),搬运碑石到卡尔纳克神庙,以及一些宗教活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