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听说有个“世界厕所日”,于是想起我上过的那些“公厕”。</p><p class="ql-block">小时候的潮汕农村,厕所就是床尾的一只尿桶,起夜一次,遗臭半宿。</p><p class="ql-block">其实同年代的大都市也一样,直到八十年代的上海,每天清晨弄堂里的大妈认真的洗刷马桶仍是一道独特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1 七八十年代,往返于广州和湛江的长途汽车,中途休息经常是在阳江的一个小站,院子里的公厕男人们照例是不敢进去的。当地村民在公路边靠车站围墙摆一溜尿桶,通风干净还方便。大多数人边方便边和身后的小摊贩讨价还价,摊主大都是当地的农妇,兜售当地特产:各式菜刀、剪刀、咸鱼虾干,要命的是有人没拉裤链就边抖着家伙边转身……当司机吆喝着上车时,女厕那边还在排着长龙。</p> <p class="ql-block"> 2 温州一带的厕所也极具特色。九一年“万里海疆行”途经雁荡山,但见厕所都建于路旁,面朝大路,没有门,男女不分!当时的日记和速写还煞有介事地描述了一番,详细的记录了自己如何在大路边完成惊天伟业。</p> <p class="ql-block"> 3 七十年代末首次去西沙,住在水警区“招待所”(日军留下的碉堡)。半夜在抗风林中出恭,忽听不远处由远及近传来“哗啦啦…”的声音,大惊!手电筒一照,十余只巴掌大的螃蟹成一纵队雄赳赳的从我屁股后面疾驰而过。</p> <p class="ql-block"> 4 、2018年夏,珠峰大本营</p><p class="ql-block">半夜如厕,标配:旱厕,两块木板,堆积的“肥料”,直冲脑门的气味。刚憋气蹲下,突然冲进来一个小伙,捏着鼻子刚蹲下,忽又调转身子,对着粪坑激烈呕吐,吐完,转过来还没蹲好,又转过去接着呕吐,如此往返数次。屎还没拉,倒是吐了不少。可怜的孩子,你大可不必这样来回折腾,吐哪都一样,因为地上的情形和粪坑也差不了多少。</p> <p class="ql-block"> 5、上公厕最佳体验当属在陕西铜川。十余年前与几位画友受邀前往该地写生,某日游览大香山玉华寺。内急,公厕搭在悬崖边上,垂直的岩石上立几根木柱,架几条木板,简易的板门和棚顶。黄泥出笼,须臾,山谷深处岩石上传来“啪”一声脆响。蓝天白云,风和日丽,胯下林涛汹涌,头顶蓝天白云,爽风扑腚,快哉!</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的公共厕所,共同的特色就是:湿腻地面,粪坑中堆积如山的“肥料”和直冲脑门的气味,这样的厕所遍布全国广大乡村、城市。我从东海之滨到长城脚下,从茫茫草原到高山之巅,从雪山高原到椰林树下,甚至首都北京的大学里,我都体验过。</p><p class="ql-block"> 从茅坑到蹲厕,从抽水马桶到自动冲洗烘干,我上过的公厕,最爽的当属大香山顶的悬崖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