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就是在学校,在学生心间埋下一颗“开花结果”的种子。

小马哥

<p class="ql-block">《灵职学报》《风华正茂》两本校刊从2012年开始办刊已经走过了12个春秋,历经了葛瑞峰,陈民芳,龙震,姬志强,马万俊五任编辑,文学社每一学年平均纳新文学新人72人,至今总社员达到1000多人,历经了7任文学社社长,以2014秋幼教(1)胡静、23秋马文静同学为代表,现在加入灵武作协成为作协会员已有11人。很多学生的作品在《灵州文苑》海原的《南华山》彭阳的《彭阳文学》西吉的《葫芦河》都有发表。其中2015秋学前教育专业李蓉同学创作整理了两部小说,字数在十万字左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有些渠道一定能公开发表。</p> <p class="ql-block">  在2023年前,灵武市职业技术学校每年的各种大型活动,都有文学社各位老师和社员的参与,其中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技能艺术节”无论是开幕式,还是活动过程中的重要活动,“北斗文学社”都起着策划,组织,参与的重要角色。例如请自治区文联主席,中央电视台文化策划郭文彬,全国著名作家季栋梁、陈继明,杨森君等区内外文化名人走进课堂,开展文学讲座。</p> <p class="ql-block">《灵职业学报》《风华》和灵职人一起见证了灵武职业教育的创业,发展的艰辛和崛起。一年一度的读书节朗诵大会,规格都是全区一流,参会人员都是区内外电视台著名播音员或朗诵名家。例如全国“金话筒”获得者王琦。</p> <p class="ql-block">北斗文学社,自我从2015年接手至今已过去了9年的时光,这期间我们利用学校这个大平台,策划组织了“艺术节,技能节,读书日,禁毒日,国庆节,中秋诗会”等区内外大型活动。具体开展了“名家朗诵进校园、作家进校园、书画家进校园”有幸请到了全国著名朗诵名家王琦、哈若惠等,全国著名作家郭文彬、陈继明、季栋梁、宁大教授金欧、宁大博士生导师著名评论家李生兴、宁夏文学院院长杨梓、著名诗人杨森君等来我校专场讲座。“送文化进班级,进校园”。并邀请全国书协主席吴善璋,书画家陈国鸿、马建军、汪建邦、刘超雄、刘银安、赵耕实等书画名家进校园送墨宝。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宣扬提升了我校的声誉,也切实促进了校园文化的落实和推进。为打造“书香校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教育的终极目标无非两点“让学生做最好的自己,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已”。包括学习惯的养成,修养品德的提升,三观的正确树立。文学社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学校的文化氛围,为语文等基础学课的授课活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诸如大型的专家讲座、演讲比赛、作文大赛等活动,都离不开文学社成员的身影。教育也是一种“埋下优良种子”的过程。办校刊,成立文学社就本质而言,就是在灵职埋下一颗“追求写作”追求文学梦的种子,而且这颗种子正在孕育生长,现在文学社员三四十号人每周三,四自发集合,一起读书,一起写稿,一起听讲座,还在继续。这个活动看似简单平乏,可哪一个社团活动一坚持就8年?职业技术学校又有哪些孩子还能自发地组织活动,自发地在一起干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是和学习健康成长有关联的活动?但是,在我写下这段文字前,这个在学校存在了8.9年的文学社团被强行解散了,社员也被迫终止了各项活动,包括去各糸,各班约稿。究其原因是《风华》《灵职学报》由于各种原因,在校长办,校委会的研究决定下,暂停了。以后能否再办,已经不能再说了。两刊的停办,导致很多值班领导担心文学社员周三或周四到社团活动室存在安全隐患,多次给予提醒,警告,所以只能终止文学社各项活动。说到这,我代表我个人向机械工程系,农经系两位主任暨全体师生道歉,寒假准备给你们印刷的“农经糸专刊和机械系专刊”已经校样完工,现在也只能搁浅了,很多事情也并非我愿,所以在这里给支持了八九年文学社活动以及《风华》和《灵职》办刊的老师和学生们表示感谢顺便也给大家一个交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