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曰茶识]🍂🍃

chengcheng

<p class="ql-block">[每日茶识]:001</p><p class="ql-block">根据工艺和功效上的差异,中国茶叶分为: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青茶六大类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p><p class="ql-block">一、基本茶类:</p><p class="ql-block">1、绿茶:</p><p class="ql-block">炒青绿茶(龙井、碧螺春等)</p><p class="ql-block">烘青绿茶(猴魁、安吉白等)</p><p class="ql-block">晒青绿茶(滇青、川青等)</p><p class="ql-block">蒸青绿茶(煎茶、玉露等)</p><p class="ql-block">2、红茶:</p><p class="ql-block">小种红茶(正山小种、烟小种、金骏眉)</p><p class="ql-block">工夫红茶(滇红、祁红、闽红)</p><p class="ql-block">红碎茶 (叶茶、碎茶、片茶)</p><p class="ql-block">3、乌龙茶(青茶)</p><p class="ql-block">闽北乌龙(武夷岩茶、水仙,肉桂等)</p><p class="ql-block">闽南乌龙(铁观音、黄金桂、本山等)</p><p class="ql-block">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等)</p><p class="ql-block">台湾乌龙(冻顶乌龙、包种等)</p><p class="ql-block">4、白茶:</p><p class="ql-block">白芽茶(白毫银针等)</p><p class="ql-block">白叶茶(白牡丹、贡眉、寿眉)</p><p class="ql-block">5、黄茶:</p><p class="ql-block">黄芽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p><p class="ql-block">黄小茶(北港毛尖、温州黄汤等)</p><p class="ql-block">黄大茶(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等)</p><p class="ql-block">6、黑茶:</p><p class="ql-block">湖南黑茶(安化黑茶等)</p><p class="ql-block">湖北老青茶(蒲圻老青茶等)</p><p class="ql-block">四川边茶(南路边茶、西路边茶等)</p><p class="ql-block">滇桂黑茶(普洱茶、六堡茶等)</p><p class="ql-block">二、再加工茶类:</p><p class="ql-block">花茶(茉莉、珠兰、玫瑰花茶等)</p><p class="ql-block">紧压茶(黑砖、茯砖、方砖、饼茶)</p><p class="ql-block">萃取茶(速溶茶、浓缩茶等)</p><p class="ql-block">果味茶(荔枝红茶、柠檬红茶等)</p><p class="ql-block">药用保健茶(减肥茶、杜仲、菊花等)</p><p class="ql-block">含茶饮料(红茶饮料、绿茶饮料等)</p> <p class="ql-block">[每曰茶识]:002</p><p class="ql-block">历朝历代茶大事记</p><p class="ql-block">1、神农时代</p><p class="ql-block">5000年以前,神农时代利用生叶煮着喝,把茶叶拿来当药用。</p><p class="ql-block"> 2、西周、东周</p><p class="ql-block">3000以前,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当菜食。</p><p class="ql-block">3、秦代</p><p class="ql-block">2300年以前,开始当茗饮,调煮,羹饮。</p><p class="ql-block"> 4、汉代</p><p class="ql-block">西汉:2000年以前,开始商业化,成都成为我国茶叶最早的集散中心。</p><p class="ql-block">东汉:1500年左右,开始制作茶饼,以便运输。</p><p class="ql-block"> 5、唐代</p><p class="ql-block">1200年以前,受唐代经济、文化的影响,陆羽《茶经》的倡导,唐代饮茶文化盛行。</p><p class="ql-block">6、宋代</p><p class="ql-block">1000年以前,泡茶技艺的改进,水质的讲究,斗茶成了一种风潮。</p><p class="ql-block">7、元代</p><p class="ql-block">700年以前,开始出现散茶。民间则以散茶为主,饼茶主要为皇室宫廷所用。开始出现泡茶方式,即用沸水直接冲泡茶叶。为明代散茶的兴起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8、明代</p><p class="ql-block">600年以前,朱元璋废团改散,黄茶、黑茶和花茶的工艺相继形成。</p><p class="ql-block">9、清代</p><p class="ql-block">300年以前,中国茶风靡世界,独步世界茶市,当时出口茶叶的只有中国,工艺以烘青和炒青为主,制作了乌龙茶、红茶、黑茶、花茶、绿茶、白茶。</p><p class="ql-block"> 10、近代</p><p class="ql-block">1846-1886年:中国茶叶的兴盛时期,茶园面积不断的扩大,茶叶产量迅速增递,有力的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p><p class="ql-block">1886-1947年:中国茶叶生产的衰落时期,政治、经济方面、国际茶叶市场竞争失败。</p><p class="ql-block">1950-1988年:中国茶叶生产的恢复发展时期,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大力恢复旧茶园,建立新茶园,改进新品种,推行科学种茶,茶叶经济走向稳定发展之路。使得茶叶生产量居世界第二位。</p><p class="ql-block">茶经历了从药用到食用到饮用,又经历了从煮茶到点茶到泡茶,历朝历代不断发展演变。</p><p class="ql-block">历经千年,茶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对中国人而言,茶不仅是一种饮料,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寄托。</p> <p class="ql-block">[每日茶识]:003</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关于饮茶方式的转变</p><p class="ql-block">1、唐代煮茶法</p><p class="ql-block"> 煮茶前,先把茶叶碾碎,烧开水后将调料放入,再将茶粉撒入锅内。饮用时,趁热将茶渣和茶汤一起一起喝下去,谓之“吃茶”。</p><p class="ql-block">唐人煮茶一度喜欢往茶汤里添加调味料,如盐、葱、姜或橘皮等等,中唐时陆羽极力反对这一煮茶的方式,煮茶的时候最多加一点盐调味。此后唐人饮茶开始提倡茶汤的原味,为茶道之兴奠定基础。</p><p class="ql-block">2、宋代点茶法</p><p class="ql-block"> 宋代的饮茶方式上升到了审美的高度,到达了极致。他们在茶饼上装饰了很多龙凤的花纹,十分精致,叫做“龙凤团茶”。</p><p class="ql-block">喝茶时,先将饼茶碾成细细的粉末,用沸水冲点茶。为了使茶末与水融为一体,用茶筅快速击打,茶水充分交融,并使茶盏中出现大量白色茶沫。日本的抹茶道就是起源于此。</p><p class="ql-block">3、明代泡茶法</p><p class="ql-block"> 到了明代,制茶法和饮茶法一再简化。朱元璋大力推广散茶导致了茶类的异化,以前只有绿茶,后来慢慢又出现了别的茶类。明朝人认为这种饮法“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矣”。</p><p class="ql-block">茶叶冲泡的方法也延续到了今天,泡茶不加任何调味料,喝的是茶的原味、真味,同时泡茶所用的茶具和方法也简化了很多,更利于茶文化的传播。</p> <p class="ql-block">【每日茶识】:004</p><p class="ql-block">茶香的来源:</p><p class="ql-block">1.茶香是由茶叶中的芳香物质而产生的。</p><p class="ql-block">茶香是由茶叶中的芳香物质而产生的。茶香也是由茶树,天生自带、与生俱来、后天环境、共同作用而形成的。茶香的来源有很多种,总体归纳为3种:品种香、地域香、工艺香。</p><p class="ql-block">2. 品种香:</p><p class="ql-block">每个茶树品种,天生自带的、与生俱来的、独特香气。其实就是茶叶中内含物质的成分,也就是茶叶中的芳香物质。</p><p class="ql-block">3.地域香:</p><p class="ql-block">每个茶树品种,所生长的地域环境,形成的独特香气,也是不可复制的。</p><p class="ql-block">4.工艺香:</p><p class="ql-block">在茶叶制作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独特香气。工艺香一般来自于,茶叶的杀青、发酵、这两个主要工序。我们常说的茶香,其实都是工艺香,例如:绿茶的豆香、红茶的蜜香、黑茶的陈香、等等。</p><p class="ql-block">5.工艺香与品种香的区别:</p><p class="ql-block">两种香气的最大区别:香气的持久度。</p><p class="ql-block">品种香的持久度:品种香是茶叶天生自带、与生俱来的、只要茶叶在其香气就在。如果能够正确科学地存储,年份越长,香气就越持久越浓郁。</p><p class="ql-block">工艺香的持久度:在漫长的时间岁月里,逐渐挥发,由浓转淡,直至消失。</p> <p class="ql-block">【每日茶识】:005</p><p class="ql-block">近年来的研究证实,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黄酮及黄酮类化合物)可有效地清除体内过量的自由基离子。白茶不炒不揉、自然晾晒制作而成,因此能保存大量的多酚类物质,降低了多酚类的氧化程度,所以自由基含量最低。并且白茶是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天然饮料,尤其是茶多酚中占了大部分含量的儿茶素对自由基有极强的还原作用,是理想的天然的抗氧化剂。在白茶长时间的存放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还会随着存储时间而不断增加,也就是说年份越长的老白茶抗氧化效果越好!</p> <p class="ql-block">【每日茶识】:006</p><p class="ql-block">人体癌症的发生和致癌过程经历引发和促发两个阶段。正常细胞不通过致癌物的引发不会突变为变异细胞,变异细胞如果没有促发过程也不会变为前癌细胞和癌细胞。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特别是酯型儿茶素类化合物)具有抑制引发和促发阶段的双重作用。用不同类别的茶叶(绿茶、乌龙茶和红茶)进行的实验证明,茶对多种癌症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抑制效果。茶叶的抗癌机理包括:抗氧化作用、清除自由基、抑制致癌物质的形成、抑制致癌过程、抑制癌细胞增殖和增强人体免疫机能等。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突变的功效。</p> <p class="ql-block">【每日茶识】:007</p><p class="ql-block">茶叶中的甜味物质,共有三类:①以游离态存在于茶叶中的单糖和低聚糖,如葡萄糖、半乳糖、果糖、鼠李糖、麦芽糖和蔗糖等,是茶叶甜味物质的主体部分;②带甜味的氨基酸(游离的)。如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羟基脯氨酸和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形成的亮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缬氨酸等;</p><p class="ql-block">③茶儿茶素生物合成的中间产物二氢查耳酮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和香豆素的异构化合物等。春茶和秋茶中甜味物质含量高,其滋味就甘醇而不苦涩,优于夏茶。</p> <p class="ql-block">【每日茶识】:008</p><p class="ql-block">中国传统医学中有以茶为主要方剂用以降低血糖的治疗方法。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和维生素C能使人体微血管保持正常的坚韧性、通透性,对防治糖尿病有利。茶叶中的水杨酸甲酯、二苯胺、多糖化合物和儿茶素类化合物对人体糖代谢障碍具有调节作用,儿茶素类化合物还对a-淀粉酶有抑制作用。因此饮茶对降低血糖水平、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有一定作用。</p> <p class="ql-block">【每日茶识】:009</p><p class="ql-block">烟草中的尼古丁以及燃烧时产生的烟焦油中所含的3,4-苯并芘和二甲基亚硝胺等化合物是强致癌物。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可以与吸入人体内的这些致癌物相结合形成沉淀,可以抑制气态烟雾对人体造成的损伤。此外,饮茶可加速对已进入人体中的尼古丁的降解。吸烟者同时饮茶可以降低烟的毒害。</p> <p class="ql-block">【每日茶识】:010</p><p class="ql-block">有些茶为什么有酸味?茶叶酸味物质,是茶叶中味感呈酸味的物质的总称。主要是各种有机酸类化合物,如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抗坏血酸、没食子酸等和游离的酸性氨基酸及带微弱酸性的茶多酚类化合物等。酸味不是茶汤的主体滋味,但能去除、掩盖一部分强苦强涩及异味,对茶汤滋味起到协调作用,使茶汤滋味爽快、圆润、滋美。</p> <p class="ql-block">【每日茶识】:011</p><p class="ql-block">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对多种有害人体健康的细菌(金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黄色弧菌、副溶血弧菌、蜡状芽孢杆菌、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肉毒杆菌 等)有杀灭作用。茶叶提取液对引起人体皮肤病的多种病原真菌(头状白癣、班状水泡白癣、汗泡状白癣和顽癣等)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对多种植物的病原真菌和细菌也有杀灭作用。</p> <p class="ql-block">【每日茶识】:012</p><p class="ql-block">茶叶发酵时的氧化作用,引起茶叶的化学变化,对成品茶的茶汁的香气、浓度、身骨、水色以及叶底的色泽,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先前的无色单宁变成红色单宁及褐色单宁,使茶汤显现色泽。发酵时间越短,则茶叶的味道越带有刺激性,发酵时间越长,茶味越温和,而且色泽也越浓。这是因为单宁在自然条件下为无色而有刺激味,经发酵后,则变色而且刺激性减少。</p> <p class="ql-block">【每日茶识】:013</p><p class="ql-block">人体在代谢过程中不断消耗氧而形成的自由基使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过氧化,形成丙二醛化合物,使独立的大分子聚合成脂褐素,在手脸部皮肤上沉积,形成“老年斑”;还使脂质过氧化,从而对生物膜、动脉产生损伤,使细胞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过量自由基的存在是人体衰老的重要标志。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维生素C和维生素E能与自由基形成稳定物质,缓解和阻断自由基与大分子物质的结合,抑制脂质过氧化并清除自由基,从而延缓衰老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每日茶识】:014</p><p class="ql-block">茶叶中富含多种矿质元素,它们不仅对茶叶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是茶叶营养价值的重要表现。随着人们对其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化,这些矿质元素已引起科学工作者和饮茶爱好者的广泛重视。茶叶不仅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矿质元素,而且有的元素含量较多,并且50%~60%可溶于热水,人们通过饮茶就能直接从茶汤中获得。如果每日饮茶3杯(按平均10g计算),可从茶中获取相当于日需量5%~20%的矿质元素,个别茶叶所含的矿质元素甚至可以满足日需量,从而对人体有较好的保健作用。</p> <p class="ql-block">[每日茶识】:016</p><p class="ql-block">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的内壁因脂肪物质和胆固醇的沉积而加厚的过程,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发生有直接联系,可使动脉变狭,甚至完全堵塞,进而影响血液在冠状动脉中的流动,发生血栓。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脂质和胆固醇,使血液的黏稠度降低,从而达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每日茶识】:017</p><p class="ql-block">茶叶发酵时的氧化作用,引起茶叶的化学变化,对成品茶的茶汁的香气、浓度、身骨、水色以及叶底的色泽,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先前的无色单宁变成红色单宁及褐色单宁,使茶汤显现色泽。发酵时间越短,则茶叶的味道越带有刺激性,发酵时间越长,茶味越温和,而且色泽也越浓。这是因为单宁在自然条件下为无色而有刺激味,经发酵后,则变色而且刺激性减少。</p> <p class="ql-block">【每日茶识】:018</p><p class="ql-block">茶黄素(TF)在抗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非常显著。研究发现,TF能够通过抑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打开而在心脏局部缺血后恢复其功能;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中通过降低体内活性氧(ROS)和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弱化动脉粥样硬化。TF-3能激活人体纤溶酶原激活子抑制剂1型(TYP-1)。</p> <p class="ql-block">【每日茶识】:019</p><p class="ql-block">某些细菌,如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和金色葡萄球菌等,在人体内会分泌或产生毒素,影响人体健康。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除能直接杀灭病原细菌外,其中的酯型儿茶素能抑制细菌毒素对人体的有害作用。</p> <p class="ql-block">【每日茶识】:020</p><p class="ql-block">茶色素是茶叶中儿茶素及其衍生物氧化而成的,一般学术界认为茶色素由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组成。相比于多酚类,无论是抗氧化能力还是生物活性,茶色素都更强,同时,茶色素也没有茶多酚所具有的微弱毒副作用。颜色越深的茶汤,茶色素的含量越丰富,对人体的养生作用相对会好些。</p> <p class="ql-block">【每日茶识】:021</p><p class="ql-block">人体脂质过氧化作用是造成人体衰老的原因之一。茶叶中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儿茶素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还原作用,是一类抗氧化活性更强的抗氧化剂,可明显抑制人体脂质过氧化作用,延缓人体衰老过程。</p> <p class="ql-block">【每日茶识】:022</p><p class="ql-block">煮茶,必须用冷水,缓慢的加热,这样才能在不同的温度萃取茶叶精华。汤沸则止,如此反复数次,方可成一壶汤亮水清,口感层次分明,细腻甜香的茶饮。</p> <p class="ql-block">[每日茶识]:023</p><p class="ql-block">抗氧化试验证实,一杯300ml的茶,它的抗氧化功能=一瓶半的红葡萄酒,=12瓶的白葡萄酒,=12杯啤酒,=4个苹果,=5只洋葱,=7杯的鲜橙汁。</p> <p class="ql-block">[每自茶识]:024</p><p class="ql-block">茶多酚人体的保鲜剂!</p><p class="ql-block">茶氨酸人体的镇静剂!</p><p class="ql-block">咖啡碱人体的兴奋剂!</p><p class="ql-block">茶中三宝,朋友们要多喝茶喔![合十][合十][合十][强][强][强]</p> <p class="ql-block">【每日茶识】:025</p><p class="ql-block">好茶的5个通用标准:</p><p class="ql-block">好茶要干净;</p><p class="ql-block">好茶要甘甜;</p><p class="ql-block">好茶要爽口;</p><p class="ql-block">好茶要香气明显;</p><p class="ql-block">好茶要耐冲泡。</p> <p class="ql-block">[每日茶识]:026</p><p class="ql-block">六堡茶属黑茶类,是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黑茶。六堡茶中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降血糖、降低血尿酸、调理肠胃、延缓衰老等功效。</p><p class="ql-block">1、降血糖</p><p class="ql-block">六堡茶中富含茶多酚、儿茶素、茶黄素、茶氨酸、茶红素、咖啡碱、类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元素等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降血糖功效。</p><p class="ql-block">2、降低血尿酸</p><p class="ql-block">六堡茶中富含茶多酚、儿茶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及矿物质元素,具有抗氧化、镇痛及调节体内酶活性的作用,可降低血液中尿酸含量。</p><p class="ql-block">3、调理肠胃</p><p class="ql-block">六堡茶提取物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肠道内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水平,可以降低有害的大肠杆菌、肠球菌的水平,有一定的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p><p class="ql-block">4、延缓衰老</p><p class="ql-block">六堡茶既有美容功效,可以抑制老年色素的生成,又有延缓衰老的功能,通过减少体内毒性羰基化合物的形成,减少体内废物的堆积,延缓机体衰老。营养价值</p><p class="ql-block">六堡茶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维生素以及矿物质,还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磷脂以及糖类等物质。长期饮用六堡茶,能补充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氨基酸和各种维生素,能补充膳食营养。六堡茶中不仅含有大量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微量元素,还富含儿茶素类、茶色素、黄酮类、维生素C、维生素E、D-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质。</p> <p class="ql-block">【每日茶识】:027</p><p class="ql-block">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最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美国哈佛医学院Sesso等(1999)报道了饮用茶, 咖啡和脱咖啡因咖啡对心肌梗死发生率的关系研究。将波士顿6家地区医院的340组年龄在76岁以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这3种饮品对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仅饮茶能够降低患心肌梗死的危险,较不饮茶人群而言(危险度为1),平均饮茶量1杯/天甚至以上的人群心肌梗死发生危险度降至0.5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