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我国历史上,秦始皇和隋文帝,与其他的帝王具有显著的不同。</p><p class="ql-block"> 他们两个帝王,都是开创了一个短命的王朝,却又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p><p class="ql-block"> 所以,他们两个都是划时代性的帝王。</p> <p class="ql-block"> 之所以他们都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都是划时代性的帝王,就是因为,他们各自都进行了一次关于官僚体制的政治改革。</p><p class="ql-block"> 秦始皇是把官僚体制的“分封制”改革成了“郡县制”,就是把天下的相对分权,改变成了相对集权;同时把官职的世袭制改成了任命制,从而避免了周朝“分封制”所带来的“诸侯争战、天下大乱”的弊端。</p><p class="ql-block"> 隋文帝是把官僚选拔制度的“推举制”改革成了“科举制”,就是把由“名人贤士”推荐人当官,变成了由学生自己参加考试,胜出者当官,从而避免了因为人情选官而导致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现象,进而消灭了“门阀世家”。</p><p class="ql-block"> 当然,他们的改革,都没有在他们自己的手上成功,反而是导致了他们这两个朝代,都是“二世而亡”。</p><p class="ql-block"> 但是,他们后面的汉高祖刘邦,和唐太宗李世民,吸取他们的教训,继续他们的改革,则都成功了。</p> <p class="ql-block"> 所以,他们都是开拓者、开创者、奠基人;刘邦和李世民,都是踩着他们的尸骨,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成功的。</p><p class="ql-block"> 那么,他们两个为什么都不能成功呢?</p><p class="ql-block"> 刘邦和李世民,为什么都能够踩着他们的尸骨,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成功呢?</p><p class="ql-block"> 秦始皇之所以失败,是他改革得太彻底,没有料到习惯势力、复辟势力的强大,没有料到人们的习惯意识转变的艰难,所以,就被死灰复燃的复辟势力给打败了。</p><p class="ql-block"> 刘邦看到了他的这个错误,就吸取了他的教训,采取了分步走的策略,以避免重犯他的错误。</p><p class="ql-block"> 刘邦自己先走第一步,以“郡县制”为主,“分封制”为辅,实行“郡国并行制”。</p><p class="ql-block"> 在“郡国并行制”的基础上,他先消灭异姓诸侯,留下同姓诸侯,用以协助朝廷防止复辟势力的死灰复燃。</p><p class="ql-block"> 至于同姓诸侯,则等到时机成熟后,再由他的子孙汉武帝,在第二步走中去解决。</p> <p class="ql-block"> 汉武帝时代,“郡县制”已经推行多年,旧的习惯势力已经大大减少,而诸侯国也越来越孤立。</p><p class="ql-block"> 所以,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用和平的手段,就消灭了诸侯国,可以说是水到渠成。</p><p class="ql-block"> 隋文帝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开始实行“科举取士”时,朝廷官僚系统是满额满员的,并没有空缺。</p><p class="ql-block"> 所以,他就将这些“科举”上来的学生,都安排在太子杨勇的东宫,以备太子杨勇登基之后,官僚系统会有一些空缺,新登基的杨勇就可以安排这些学生到相应的职位,去填补空缺。</p><p class="ql-block"> 但是,“门阀世家”们是肯定不甘心让“科举制”取代“推举制”的,所以,他们就要想方设法从中进行破坏。</p><p class="ql-block"> 而他们破坏的手段,就是搞掉太子杨勇,把隋文帝的另一个儿子杨广推上太子之位,同时,把陷害太子杨勇的责任推到新太子杨广的身上。</p><p class="ql-block"> 由于杨广是通过陷害他的哥哥杨勇谋得太子之位的,所以,跟着杨勇的那些学生,肯定就会反感他,而不会在他的朝中做官。</p><p class="ql-block"> 这样,杨广就成了孤家寡人,结局当然就可想而知。</p> <p class="ql-block"> 这个“门阀世家”利用杨广陷害太子杨勇,以破坏“科举制”的内幕,李世民家族肯定是清楚的,李世民本人肯定也是清楚的。因为,他们家族就是当时的“门阀世家”之一。</p><p class="ql-block"> 可是,同样的事情,又发生到了他自己的身上。</p><p class="ql-block"> 他也是将“科举”上来的学生,安排到太子李承乾的东宫,以备太子李承乾将来任用。</p><p class="ql-block"> 然后,他的太子李承乾,就和当年隋文帝杨坚的太子杨勇一样,突然地像变了一个人,干啥啥不是。</p><p class="ql-block"> 那么,到底是太子自己变了呢?还是太子周围的环境变了呢?</p><p class="ql-block"> 李世民不傻,他知道,隋文帝杨坚当年的问题,如今,他也遇到了。</p><p class="ql-block"> 所以,他能够重犯隋文帝杨坚当年的错误吗?</p><p class="ql-block"> 肯定不能。</p><p class="ql-block"> 所以,他就没有立当时呼声很高的魏王李泰为太子,而是立了当时大家都不注意的晋王李治为太子。</p> <p class="ql-block"> 由于晋王李治没有参与到陷害太子李承乾的活动中,所以,跟随李承乾的那些学生们,就不会对他产生反感,也就愿意在他的朝中做官。</p><p class="ql-block"> 也正是这些人,后来配合他和武则天,扳倒了那些“门阀世家”,从而使“科举制”的时代,真正地到来。</p><p class="ql-block"> 但是,“科举制”虽然消灭了“门阀世家”,却又造就了一种新的社会势力,就是“党阀集团”,同样也使得政治权利被集中到少数人手上。</p><p class="ql-block"> 可信的中国历史,不过三个时代,一是诸侯时代,就是秦汉之前;二是门阀时代,就是从秦汉开始,到隋唐之前;三是党阀时代,就是从隋唐开始,直到共和国诞生。</p><p class="ql-block"> 而诸侯、门阀、党阀虽然面貌各不相同,他们的性质却都是一样的,就是利用他们的自身优势擭取权力,使权力成为他们的私人资本。</p> <p class="ql-block"> 具体到党阀,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势力呢?</p><p class="ql-block"> 党阀就是由官、商、学三种社会成员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势力,就比如明末的“东林党”。</p><p class="ql-block"> 官、商、学这三种社会成员,各有各的资源,各有各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如果他们不结合到一起的话,他们是只能发挥他们的正能量的,他们基本上没有多大的能力作恶。</p><p class="ql-block"> 但是,如果这三种社会成员结合到了一起,相互配合,那么,他们就不再是正能量,而是这个社会最大的魔道。</p><p class="ql-block"> 事实上,宋朝和明朝,就都是被这种魔道一样的党阀所搞垮的。</p><p class="ql-block"> 那么,怎样才能遏制这种党阀,像消灭诸侯、门阀一样,消灭这种党阀呢?</p><p class="ql-block"> 那就是实行“民主”。</p> <p class="ql-block"> 1945年7月1日,著名的民主人士黄炎培,和冷遹、褚辅成、章伯钧、左舜生、傅斯年等六位国民参政员,应中国共产党的邀请,飞赴延安进行访问考察。</p><p class="ql-block"> 7月4日下午,毛主席邀请黄炎培先生和冷遹先生到他家里做客,整整长谈了一个下午。</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问黄炎培先生,来延安考察了几天,有什么感想。</p><p class="ql-block"> 黄炎培先生当时坦率地说:“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p><p class="ql-block"> “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继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因为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由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渐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到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薄弱了。”</p><p class="ql-block"> “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个周期律。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了的,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个周期律的支配。”</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在听了黄炎培先生这一番耿耿诤言后,满怀信心地回答:</p><p class="ql-block"> “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够跳出这个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