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2023年夏季一次有意义的口岸旅行,值得记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第一站向着绥芬河出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飞驰的舒适的高铁,窗外悦目的北国风光,站站都有不同风采的城市,夜幕下抵达时温暖的朋友之情…</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绥芬河市,黑龙江省辖县级市,由牡丹江市代管,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辖区面积460平方千米,户籍人口66430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绥芬河市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此繁衍生息。先后隶属于唐、金、明、清等朝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因中东铁路开通而建,1975年建市,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沿边扩大开放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边城绥芬河是随着中东铁路而来,而中东铁路是当年沙皇俄国为称霸远东地区而修建的一条丁”宇形铁路,全长2489.2千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中东铁路1897年8月开始施工,1903年7月正式通车运营。中东铁路建成后,大量资本注入,商贸发展迅速,30多个国家在这里设立领事馆和银行,以铁路为依托,以商贸为中介开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满洲里、富拉尔基、扎兰屯、哈尔滨由此发展起来。2018年1月,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中东铁路记忆馆位于站前路38号火车站旧址,溯本回原的展示了绥芬河成为边陲重镇与中俄相连的交通纽带后与中东铁路一起历经的百年沧桑巨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绥芬河作为国际通商口岸已有近百年历史,是国家一类口岸,黑龙江省过货量最大的口岸,距俄远东最大的港口城市海参崴陆路220公里,一直承担着中苏贸易进出口运输和分拨任务。1999年6月,经中俄两国政府外交换文,设立绥芬河中俄互市贸易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因中俄两国之间铁路轨距不同,俄罗斯的货物出口到中国需要在绥芬河口岸换装,同样中国货物出口到俄罗斯,需要在格罗杰科沃站换装。为便于换轨,在绥芬河至格罗杰科沃站之间修建有“套轨”,就是将两种不同轨距的铁轨套在一起,所形成的四条钢轨并行的独特景观。</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绥芬河新国门始建于2012年,2014年年底投入使用,中式设计大气恢弘,高51.8米,连廊跨度为54.1米,南北塔楼跨度83米,两侧塔楼安装观光电梯,连接两侧塔楼的长廊具有观光远眺功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2023年是绥芬河铁路口岸开行中欧班列的第五年。五年间,该口岸累计通行中欧班列2290列、发送货物212469标箱,班列运输持续保持高位运行。 区位优势独特,边贸经济繁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徜徉大国边境线,感受众多别样景观,可谓处处是景,随拍入画!</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绥芬河-一直是我国东部边关的要冲和重镇,更是连接东北亚的远东纽带和桥梁。城内遗存众多的俄式建筑群落,浓郁的俄苏风情也是边城最具人文魅力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百年大白楼位于花园路梨树街2号,建于1903年,长39.3米、宽29.16米、建筑面积2050平方米。俄式折衷主义风格,砖木混合结构,长方环形二层楼房,中间有天井,东南部有一天井通道,因建筑外观为白色,俗称“大白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03年12月19日,正式成立绥芬河铁路交涉局,此为总理委员官邸,1933年为满铁日藉员工宿舍,1945年后为苏联铁路专家宿舍及办公地,1955年为铁路职工的独身宿舍。2013年3月14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百年老味列巴仿!经营的老板说按照俄式风俗大列巴一定是当天做当天卖,隔天的就不好吃了。果然,此处买的俄式大列巴真是又新鲜又美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百年俄苏领事馆旧址位于光华路111号,也是绥芬河俄式建筑的代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领事馆约建于1910年前后,建筑面积1358平方米,为一座灰色二层楼俄式建筑,呈u 形,黑铁瓦盖,清水砖墙,墙面用凸出的隅石及条形图案装饰。正门朝西,楼前有三四十棵大树。门前有石阶与路相通。站在二楼前廊可观到市区大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10年,沙皇政府在绥芬河设立领事馆,隶属于沙俄大使馆和外交部,1924年11月,苏联在此设立驻绥芬河领事馆,1937年7月13日,苏联电令闭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解放后曾做过市委办公楼。1992年末成为邮电局办公楼。1984年列为市级保护单位,2013年3月14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绥芬河市协达亚·尼古拉东正教堂,俗称喇嘛台。1908年,在铁路绥芬河站附近的木结构教堂被焚。1913年,在车站正东建成砖结构的协达亚·尼古拉教堂。1999年2月1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东正教堂平面呈十字形,通体黄色,正门为高大钟楼。教堂经历百年寒暑,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绥芬河欧式建筑的典型代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在绥芬河历史城区兴隆路与迎新街的交汇处,就是著名的建筑“人头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人头楼”指的是建于1914年的赤查果夫茶庄,其三四层楼之间外檐下雕有“人头面孔”浮雕,因而得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日伪时期为日本领事馆,解放初为东宁县政府,1952年为驻军营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人头楼”是一座俄式方形四层建筑,三、四层间有突出外檐,檐下有立体西洋人头像浮雕,因而被称为“人头楼”并闻名遐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984年,“人头楼”被定为绥芬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1月被定为黑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挂标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傍晚时分来到了位于绥芬河市天长路的中俄自驾游露营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叫“中俄自驾游露营地”,是因为营地距俄罗斯对应口岸只有16公里,俄罗斯游客也很方便抵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营地占地面积5.58万平方米,分为配套服务区、商业消费区、特色住宿区、康养娱乐区和环湖风景区5部分,设有69个帐篷营位和10个房车营位,星空小屋、木刻楞等特色营房给了游客一种特殊体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营地开阔整洁,设施齐全,环境优美,令人印象深刻。远望可看到白桦林与青枝绿草间的木栈道,营区果园种植的苹果树和红樱桃树,听说果实成熟时游客可采摘品尝。天长湖中还有黑天鹅在水面游动。犹如步入一座公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和一对来自北京的退休夫妻交谈了半天,佩服他们的勇气和旅途中欣赏美的决心,也学习到了很多房车旅行的经验。不方便所以没拍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在绥芬河北郊天长湖东侧,一条红色大道直通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这个1比1还原建设的展馆是国内唯一中共六大历史专业展馆,总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主体建筑包括六大主会场、秘书处等6栋建筑,展陈面积2800平方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馆藏中共六大历史资料和文献累计5700多万字、图片15000多张、珍贵文物367件,很多资料和文献在国内具有唯一性,填补了国内关于中共六大历史文献资料和研究利用的空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的设计参考原遗址的整体风貌,结合绥芬河实际地理情况,采用俄罗斯古典风格的传统经典和自然规划两种流派,建筑外观高端大气,分为“六大召开的国内形势”“中共六大的召开”“六大代表的回国与六大精神的贯彻”三个主要展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六大”期间,绥芬河成为中共代表来往于莫斯科的重要通道,经绥芬河出入境的“六大”代表总人数68人,占“六大”代表总数的48%。</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当年来自中国各地的六大代表,冲破重重险阻,辗转万里抵达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绥芬河作为重要的红色国际通道,见证了这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走在红色大道上,探寻绥芬河红色印记,重温那段红色历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感动!不虚此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绥芬河也是一个风光秀丽的边境山城。天长山景区在市区北约7.5公里,与地久山隔北大河东西相峙,两条山脉赋予了人们天长地久的祝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在蓝天白云下天长湖波光粼粼,林木葱郁环境清幽,天长山宾馆依山傍水,童话般的建筑。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景区内山林起伏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达79.3%,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2.1万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夏季阵阵凉爽的风传送过来的都是森林的味道和树木的清香,走进大自然的感觉!</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绥芬河还是一座浪漫的边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爱情谷”景区依山傍水,美不胜收,是天长、地久两条山脉的天作之合!有16颗红心组成的连心桥,有一对高9.9米情侣的主题雕塑,有“爱的扬帆起航”广场,有天长湖边999米的金色沙滩,有一片被喻为“表白林”的白桦林湿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在这个天然大氧吧中漫步在夏季的爱情谷,沿着小溪边的木栈道,深呼吸满满的树香,沿途到处可见寓意着“爱情”的主题,感觉好极了!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绥芬河的味道-辛巴赫精酿啤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边境小镇绥芬河的辛巴赫精酿啤酒品牌以其独特的味道和精酿工艺吸引了人们的注意,采用比利时工艺,配料来自不同国家,每款啤酒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口感,还有着国内第一个获得2016年比利时布鲁塞尔精酿啤酒挑战赛金奖的“珠峰艾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参观,了解,品尝,“珠峰艾尔”尤其给力,琥珀色的酒体,柑橘香柔和,回味感十足的品尝体验!</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绥芬河市政府机构大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绥芬河海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罗斯帝国商厦”,俄货琳琅满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吃在绥芬河-俄式大餐PK东北铁锅炖!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朋友们干一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绥芬河的夜景是恢弘大气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建筑群上方明月映照,庄严亮丽,令人肃然起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绥芬河的夜景是婉约凉爽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边城的夏季夜晚,朋友们沿着人工湖旁的栈道缓行低语,夏风清凉拂面,水中倒影养眼,享受这一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绥芬河的夜景是浪漫满满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爱情谷的晴朗夜晚,1314520立柱诉说着爱的主题,情侣广场上的一对爱侣雕塑不停的移动靠近再靠近,连心桥上的大转戒每隔99秒转一周…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简直了!</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前往东宁要塞的一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东宁市,黑龙江省辖县级市,和绥芬河市一样由牡丹江市代管,距离绥芬河市约50公里,东与俄罗斯接壤,南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相邻,是东北亚国际大通道上重要的交通枢纽。是国家一类陆路口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东宁市也是绥芬河这条河流的真正所在地。绥芬河唐称“率宾水”,金称“苏滨水”、“恤品水”,明称“速频江”、“恤品河”,清代始称“绥芬河”。绥芬—为“率宾”“恤品”“速频”的音转,满语意为“锥子”。因蜿蜒穿行于老爷岭的丛山密林之间颇似锥子而得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绥芬河有南北两源,北源为小绥芬河,发源于东宁市太平岭,南源为大绥芬河,发源于吉林省汪清县境内老爷岭,两源于东宁市境中部小地营北汇合,东流至东宁镇进入平原地区,继而流入俄罗斯境折向南注入日本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绥芬河年平均封冻天数只有126天,因而绥芬河流域的东宁有“小江南”之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东宁要塞群遗址分布在东宁县三岔口镇、东宁镇的中俄边境一带,距县城东宁镇在15-30公里,北距绥芬河市54公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东宁要塞群是当年侵华日军为防御苏军及进攻苏联而实施边境“筑城计划”中的第一期工程,工程规模浩大,被当时侵华日军自诩为“东方马其诺防线”、东方首屈一指的“北满永久要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遗址现存勋山、胜哄山、朝日山、236高地、三角山、麻达山、409高地、北天山、南天山、十八盘要塞,地上、地下工事主要有甬道碉堡、炮台、隐蔽部、防坦克壕、战壕、交通壕等,是现存亚洲综合规模最大、最具典型意义的筑垒地域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东宁要塞群正面宽110多公里,纵深达50多公里。其中,包括飞机场11个,永久性工事400多处,野战炮阵地45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为了修建这一要塞,日军强制招募了17万名中国劳工。因恶劣的环境和待遇,几乎每天都有十几到几十名劳工死于非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东宁要塞博物馆占地15000多平方米,位于东宁县三岔口镇南山村北2公里的勋山上,2008年正式命名东宁要塞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2017年1月,国家公布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侵华日军东宁要塞遗址位列其中。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勿忘国耻!强我中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离开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百年口岸绥芬河,奔赴下一个目的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途中路过多少年前来过的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市的兴凯湖。兴凯为满语,兴凯湖,原为中国内湖,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变成了中俄界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兴凯湖是东亚最大的淡水界湖,总面积4380平方公里,北属中国(1080平方公里),南属俄罗斯,距密山市49公里,目前已是湿地型风景旅游区,以“水域浩瀚、气势磅礴”著称。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时间的原因只能匆匆一看兴凯湖的一角,不过已经足以感慨当年的荒芜和偏远的感觉完全不复存在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留些遗憾,有机会再来兴凯湖欣赏其浩瀚和磅礴的全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从绥芬河出来将近8个小时约800公里的奔赴,一路松嫩平原到三江平原的辽阔无边,著名的北大荒气度不凡的肥沃黑土地,在天尽头的绚丽的落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途中鲜有看到其他车辆,感觉专属车道不过如此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终于抵达了祖国陆地最东端的抚远市,一个最早将太阳迎进祖国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抚远市归佳木斯市管理,地处三江平原东北部,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总面积6047.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97329人。东、北两面与俄罗斯隔乌苏里江、黑龙江相望,是黑龙江五大对俄口岸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抚远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短而炎热,冬季长而严寒,春季多风夏季多雨。土地辽阔生态资源保存完好,是世界上仅存的三大黑土带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抚远也是中国陆地最东端的县级行政区,素有“华夏东极”和“东方第一城”的美誉。 </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抚远市拥有275千米的中俄界江黑龙江的黄金水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黑龙江省船只可以从松花江、乌苏里江驶入黑龙江,由抚远港出境,经俄罗斯一直驶向鞑靼海峡到日本海的酒田港。其中,抚远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城市哈巴罗夫斯克航道距离仅65千米,距出海口960千米,是中国通向俄罗斯和北美最便捷、经济的江海联运大通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走在整洁清净的沿江木栈道上,呼吸着祖国最东端纯净的空气,耳畔黑龙江江水哗哗流淌,无论白天还是夜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抚远市苏联海军英雄烈士纪念碑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始建于 1945 年 9 月,纪念在解放抚远战斗中牺牲的 27 名苏联红军战士。石碑正面铭刻 “ 苏联海军英雄烈士纪念碑 ”11 个金色大字,背面铭刻原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同志题词: “ 中苏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万古常存 ” 。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抚远有着厚重的历史渊源,是满族肃慎人的发祥地之一,原名“伊力嘎”,赫哲语意为“金色的鱼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抚远以盛产鲟鱼、鳇鱼、大马哈鱼、“三花五罗”等名优特鱼而闻名遐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全鱼宴名不虚传! </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日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来到抚远的人都有这个心愿,能亲眼目睹并迎接照进祖国的第一缕阳光。但天气预报总是多云再加上台风,犹豫许久决定一试。凌晨2点半起来上东极阁3点20抵达,3点41分太阳在乌云的缝隙中火红的升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唯有赞叹!</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进黑瞎子岛(又称抚远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首先登壮观的东极宝塔。此塔建在黑瞎子岛东部极角,汉唐风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宝塔设太极图案圆形广场,广场直径171米,代表黑瞎子岛回归的171平方公里领土,广场两个极点分别布设龟和麒麟,广场布设60根青石盘龙浮雕柱,周边的56根代表中华56个民族,另有4根擎天精雕龙柱设置在塔基四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来到黑瞎子岛,登上东极宝塔塔基平台视察黑瞎子岛和黑龙江、乌苏里江概貌并指出,“黑瞎子岛重在生态保护,在保护基础上建设一些基本的基础设施和发展旅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不得不说,东极宝塔上的龙龟雕塑很是气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登东极宝塔远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黑瞎子岛国家级自然保护保护区总面积12417公顷,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拥有典型的沼泽化低湿平原地貌景观,是黑龙江沿岸保存完整、面积较大的原始沼泽湿地,也是三江平原水源的重要补充和保障。 </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东极广场,又称太阳广场,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市黑瞎子岛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黑瞎子岛东极广场是我国陆地领土最东端的地标性景观。地处抚远水道(通江-黑龙江的汊流)和乌苏里江交汇处,东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卡杂克维茨沃镇相望,北隔抚远水道与黑瞎子岛相邻。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广场主要以河口广场、华夏东极主体雕塑等景观组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广场背倚祖国、面向东方,三角形的河口沙洲形状如同锋利的军舰舰艏,劈波斩浪,将乌苏里江分为主航道和抚远水道两块,总体设计以“起航”为理念,象征着“华夏东极”抚远正是这艘中华巨轮高昂的船头,每天都在为祖国迎来最新的一轮朝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华夏东极主体雕塑在蓝天白云下高大醒目,特别令人震撼的是站在三角形的河口沙洲,清晰可见奔腾流淌的黑龙江水与乌苏里江水在交汇处呈现出不同颜色的带着各自风格的逐渐融合,而后共同奔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原俄罗斯北代岛哨所(俄称大乌苏里岛哨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位于抚远三角洲(黑瞎子岛)上的北代岛,建于1976年,距抚远水道4号标岸边1公里,营区占地面积10125平方米,由主楼、车库、发电站、锅炉房、浴室、仓库、油库、马厩、犬舍等设施组成。其中主楼为两层,由公共生活办公区和军官公寓楼两部组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黑瞎子岛部分领土回归后,该旧址所在也被同时收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黑瞎子岛国家湿地公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2016年8月16日,国家林业局发布《国家林业局关于2016年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结果的通知》,黑龙江黑瞎子岛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林业局试点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黑瞎子岛湿地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设目的在于保护黑瞎子岛湿地的原生动植物与生态环境。公园内保有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例如昔日“东北三宝”之一的乌拉草就成簇成片。复杂的生物系统的多样性,使湿地公园的动、植物都非常丰富。植被茂盛,岛上栖息着大量珍稀野生动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湿地公园里2256米的漂浮式木栈道九曲回廊,采用浮筒加木结构建设,点缀其间的六角亭,可以登高一览湿地全景的平台,亲水、亲绿、亲近自然! </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黑瞎子岛华夏东极的抓吉镇抓吉赫哲新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赫哲族是中国东北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交汇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余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赫哲族以捕鱼为生,他们也是华夏沃土上最懂得鱼的民族,从吃、穿、文化的角度,制作了全鱼宴、鱼制衣服、鱼制手工艺品、鱼制画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乌苏镇抓吉赫哲新村作为我国陆地最东端的抵边行政村,被称为“东极第一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现在的赫哲新村虽然已经只是展示作用了,我们也无法还原时空,但是走在其中,依然可以捕捉和想象到在不太远的过去这些赫哲族人生机勃勃的生活场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并且那些场景现在依然会感动着我们的心。</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走进黑瞎子岛上的赫哲民俗文化馆,可以系统的了解到赫哲族的风俗民情。赫哲族的“赫尼那”民间小调优美动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著名的“乌苏里船歌”就是郭颂老师等人于1962年到黑龙江赫哲族居住区采风获得创作灵感而创作出来。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走走停停,东北大地夏季的口岸就是一个个讲不完的历史故事,一篇篇读不尽的的时代变化篇章,一幅幅看不完的山水画,一首首听不够的赫哲族人口口相传的赫尼那小调……</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整理于2024年人间的四月天)</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