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芬芳-齐鲁文化行之五

陋室铭

<p class="ql-block">  齐鲁文化行第五站来到了肥城市。</p><p class="ql-block"> 肥城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安市西部,泰山西麓,东与泰安市岱岳区接壤,西与泰安市东平县、济南市平阴县为邻。</p><p class="ql-block"> 西周时肥族人散居于此,古称肥子国,肥城因此而得名。西汉初设置肥城县,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史圣”左丘明故里、“商圣”范蠡隐居经商之地,有“君子之邑”之誉。二千二百多年来,县境为郡、为县、为镇代有沿革。肥城置县前,商(殷)时期,地域属青州、徐州所辖;西周时属兖州所辖;春秋时期属齐、鲁两国所辖;战国时期归齐国管辖;秦代为齐郡所辖。</p><p class="ql-block"> 此次肥城之行亦是应世学老弟之邀,值桃花初开的季节,慕泰山桃花源之名,寻陶渊明《桃花源记》脚印一路走来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p> <p class="ql-block">  泰山桃花源坐落在肥城潮泉镇,园里青山碧水,灰墙黛瓦,徽派建筑,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格,山路委婉,曲径通幽,行走在各类树木织成的林荫大道里仿佛走进了陶渊明描绘的桃花源里。</p> <p class="ql-block">  桃花源里不仅有陶渊明描绘的理想生活场景,也有70年代的保留下来的建筑宝库,那红砖砌成的墙,白灰勾勒的缝,毛主席题写的为人民服务大字,看到特别亲切。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具有年代感的标语让我们仿佛回到了当年。</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7450兵工厂生产坦克零配件。红色记忆的痕迹依然那么完整清晰,随时提醒我们要提高警惕,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保卫我们的国家,保卫我们的人民,让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p> <p class="ql-block">  天鹅湖畔,游人如织,幸福的人们,或全家出动,或情侣结伴,或团队团建,脸上洋溢着幸福,穿着缤纷多彩,或嘻戏水里的大锦鲤,或逗趣展翅欲飞的大天鹅,湛蓝的天空映照着水里的白天鹅,就是一副水景画,太美妙了。</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b><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span>我们边赏花边喂鱼。喜笑颜开,争相留影,欲与桃花比争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肥城古称肥之国,在春秋战国时期隶属齐、鲁两国管辖。</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有个长勺之战,是春秋时代齐国与鲁国之间的一场战役,发生于公元前684年的长勺。此次战役,是继干时之战后齐、鲁另一次重要战役。鲁国在此次战役取得胜利,间接促成数年后齐鲁息兵言和。</p><p class="ql-block"> 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演艺人员在马术场演绎了齐、鲁两国大战的宏伟场面。</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栖息在露营帐篷里,围炉煮茶,够级惯蛋,笑声一片。</p><p class="ql-block"> 随着太阳徐徐落下,夜幕开始降临,篝火烧起来,羊肉串烤起来,春天的夜晚开始骚动起来,大家举杯畅饮,欢歌笑语,与蒙古族小伙伴们围着篝火手拉手载歌载舞。</p><p class="ql-block"> 疯狂的夜晚在一束束繁花似锦的礼花绽放中落幕,意犹未尽…</p> <p class="ql-block">  我们团队的王大姐放歌一首《梨花颂》。</p> <p class="ql-block">  这不就是陶渊明描绘的理想生活吗?让我们好好珍惜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