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摄影:崇舒、紫手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背景音乐:《贝加尔湖的清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到过很多国家,也写过很多篇游记,唯独堪察加的故事最难写,原因有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1.当年有关勘察加的介绍很少,去之前功课做得不足,加之语言沟通不畅,对堪察加的认知流于表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2.或许是被勘察加的野性所征服,回国后便一病不起多日,错过了创作的最佳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3.无论是自己所拍的图片及语言表述都觉得苍白无力。</p> <p class="ql-block">然而2月开始的俄乌冲突,再次唤起我对勘察加的回忆。在朋友们的鼓励下,我正在竭尽全力来完成这一段刻骨铭心的旅行经历。</p> <p class="ql-block">↑地图源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堪察加半岛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她曾经是比高加索还可怕的流放之地,被喻为“苦寒之地”“流鬼国”;它一直是俄罗斯军事要地,俄罗斯东北联合军队集团所在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俄乌冲突后,俄罗斯远程洲际导弹“萨尔马特”的发射,让堪察加的名字再次映入世人的眼帘。</span></p> <p class="ql-block">↑地图源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这里一直是闲人免进的地方, 直到1991年才开放旅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堪察加长1250公里,面积37.23万平方公里,与日本国土面积相当。但人口只有约30万,而且主要集中在其首府</span>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市。</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这里共有9个自然保护区,有一百六十座火山,二十九座活火山,</span>是世界上活火山密度最高的地方,<span style="color:rgb(1, 1, 1);">也是名副其实的火山帝国。</span>《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形容它为“天堂与地狱惊人的交接地带”。</p> <p class="ql-block">↑拍摄于直升飞机上</p> <p class="ql-block">2018年7月我们一家三口第一次一起到国外旅行。经过商议,选择了三人共同感兴趣、但却鲜为人知的俄罗斯远东地区堪察加半岛。</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大的棕熊的家园</p> <p class="ql-block">女儿喜欢有些探险的旅行或运动,我们夫妇喜欢摄影。堪察加半岛上众多的火山群、间歇泉谷、棕熊、海狮、鲟鱼、帝王蟹…她的原始、苍茫与野性,独特的土著文化与美食等无不强烈地吸引着我们。</p> <p class="ql-block">↑上图源自网络,只有野外露营才有可能拍摄到的冰与火之歌。</p> <p class="ql-block">野外露营、徒步及登山几乎是每一位游客的必选项。然而对于我却是很艰难的选择,也是巨大的挑战。因为这一年是我大病术后的第四年,身体仍处于康复期。</p> <p class="ql-block">出发前与当地导游进行了沟通,遗憾地放弃了几乎所有的野外宿营、漂流、及登山项目。</p> <p class="ql-block">这意味着:1. 每天一日游不能远离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市(勘察加首府);2. 很多时间消耗在往返路上;3.将错过那些最刺激、最探险的旅程以及最壮观的景致。</p> ↑当地导游罗马夫妇 <p class="ql-block">在堪察加半岛想完全自由行不仅不可能,而且十分危险。必须由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或者参加旅行社的团队。我们在堪察加共计12晚,其中10天由导游带领我们行动。</p><p class="ql-block">导游是通过网友介绍的一对俄罗斯夫妇~罗马与娜斯佳。他们乐观开朗、为人友善,服务周到。</p> <p class="ql-block">娜斯佳是位美术老师、气质优雅,会说一些简单的英语,利用暑假与她先生一同做导游。娜斯佳负责与我们沟通。</p><p class="ql-block">罗马身材高大强壮,却能像猴子一样灵活。除了不会英语,其它事项全部由他负责。</p> <p class="ql-block">虽然放弃了很多野外探险的项目,但探访火山依然是我们行程中的重头戏。</p><p class="ql-block">探访火山的方式可以是1. 乘越野车或全地形车;2乘直升飞机,但价格很高。</p><p class="ql-block">在我们的行程中,有一次乘坐直升飞机看火山和棕熊(之后介绍),其余都是罗马开着改装的越野车带着我们去探访火山。</p> ↑复苏的大地 <p class="ql-block">据说,上个冬季漫长且极寒,6月的勘察加还在下雪,地面上的积雪也格外厚。7月的堪察加,万物才开始复苏,冰雪覆盖的大地也开始融化。</p> <p class="ql-block">↑远观阿瓦恰火山(右)与科里亚克火山(左)。公路边遍地盛开的野花。</p> <p class="ql-block">阿瓦恰火山距离彼得罗巴浦洛夫斯克20公里,是距离我们住处最近的火山群,属于纳尼切夫斯基自然保护区。这里就是我们第一天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阿瓦恰火山</p> <p class="ql-block">阿瓦恰火山是堪察加半岛上最著名的火山,也是一个最活跃的火山,高度2741米,马蹄形的火山口在3至4万年前形成。</p><p class="ql-block">阿瓦恰火山有记录以来爆发逾16次,而最近一次的火山爆发在2001年。</p> <p class="ql-block">↑通往阿瓦恰火山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娜斯佳说,我们挺幸运,第一眼就看到了阿瓦恰的真面容,因为阿瓦恰火山顶大部分时间都是云遮雾罩。</p> <p class="ql-block">↑科里亚克火山</p> <p class="ql-block">阿瓦恰火山旁边的科里亚克火山也是一座活火山,海拔3456米,虽没有阿瓦恰火山名气大,但其外形更壮观漂亮,2008年是3500年来首次大型爆发。</p> <p class="ql-block">↑科里亚克火山</p> <p class="ql-block">勘察加的自然保护区内为了保护其原始状态没有修建道路。准确地说,这里没有路,只有方向。这就是堪察加的原始,如果想看到地球诞生时的样子,就到堪察加吧。</p><p class="ql-block">在堪察加的自然保护区内无路可循,却又处处是“路”。尤其在冰雪覆盖的地面,即便前方有车辙也未必是路,也可能是陷阱。</p> <p class="ql-block">↑ 每一次进出自然保护区,罗马都要先后几次调整轮胎</p> <p class="ql-block">雪融后的地面颇为颠簸,不仅有沟壑,大大小小的火山石也随处可见。而冰雪依旧覆盖的地面,虽看似相对平坦,却时常暗流涌动,充满了不确定性。</p> ↑ 通往阿瓦恰火山的“路”与冰雪爱好者 <p class="ql-block">果然,我们的车在往返途中的雪地上两次陷进了水坑搁浅。除司机外,全部人员下车。幸运的是坑不深,很快逢凶化吉。</p> ↑ 冰雪爱好者 <p class="ql-block">路上遇见一些热爱滑雪、徒步与野游的当地人。第一天我们就见识了俄罗斯人对大自然及冰雪运动的热爱,也见识了战斗民族强壮的体能。这种体能或许是与生俱来的,但俄罗斯也非常注重从小锻炼孩子的体能。</p> <p class="ql-block">或许是这里的冬季太寒冷、太漫长,当夏日来临、阳光照耀,他们迫不及待地脱下身上的衣服,享受着阳光的沐浴。赤裸的身体与厚厚的冰雪形成了鲜明的反差。</p> <p class="ql-block">阿瓦恰和科里亚克火山只有专业运动员才能攀登,大部分游客是攀登两座火山之间的那座小小的骆驼峰,海拔约1200米。据说需要大约1~3个多小时。</p> <p class="ql-block">↑ 骆驼峰</p> <p class="ql-block">雪地徒步比正常徒步要困难许多,更何况是登山,我们还是放弃了攀登骆驼峰,而选择在山脚下营地周边活动。</p> ↑ 罗马与我们母女 <p class="ql-block">营地附近有很多可爱机灵的土拨鼠,不怕人,尤其喜欢游客喂的小饼干,看它们的吃相,萌呆了。</p> <p class="ql-block">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在西伯利亚这漫长且极寒的冬季,这些幼小的生命竟然能存活下来。</p> <p class="ql-block">还有这里的植物,每当太平洋暖流再次把堪察加大地吹热,蛰伏一冬的各种野花,在冰雪融化的瞬间都会破土而出,一夜间就绽放出美丽灿烂的笑容,其生长速度之快令人咋舌。</p> ↑ 阿瓦恰火山脚下的野杜鹃 <p class="ql-block">行程中所有的午餐都是简餐,但营养搭配合理,且味道都不错,这也不由地让我们对罗马的铁汉柔情一面刮目相看。</p> ↑ 阿瓦恰火山营地午餐 <p class="ql-block">堪察加气候体现了其野性的一面,这里不仅一日多变,而且由于火山众多,每个区域的天气都不一样,所以在堪察加看天气预报是没用的。</p><p class="ql-block">刚来时晴空万里,阳光普照,一会儿功夫,阿瓦恰和科里亚克火山上已经浓云密布,气温也随之下降了许多。娜斯佳叮嘱,每一次出行都要带着所有的衣服,随时应变。</p> ↑ 科里亚克火山顶乌云笼罩,地面雾气升腾 ↑ 眺望对面连绵起伏的火山群 <p class="ql-block">两天之后的第二次火山小歇泉谷之旅,让我们更深刻感受到了堪察加的野性、原始、荒茫及惊险。</p><p class="ql-block">这一次除了我们一家三口和罗马夫妇之外,还有一对来自圣彼得堡的俄罗斯夫妇与我们同车前往。</p> <p class="ql-block">从彼得洛巴夫洛夫斯克出发行驶约一小时后抵达柏油公路的尽头,所有车辆驾驶员都要为轮胎放气,以增强在火山泥路面的附着力。</p> <p class="ql-block">小间歇泉谷位于堪察加东南部南萨哈林斯克自然保护区,距离彼得罗巴浦洛夫斯克市约80公里。这一天我们往返用了12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 Vilyuchinsky维柳钦斯基火山</p> <p class="ql-block">南萨哈林斯克自然保护区是堪察加主要的旅游景区。园区内有着许多非常俊美的火山,维柳钦斯基火山就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Vilyuchinsky维柳钦斯基火山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维柳钦斯基火山被官方认为是沉睡的火山,最高点海拔约2100米,但据说登山的难度非常大。大部分游客会选择在观景台停留拍照。</p> ↑ 观景台休息区的改装越野车 <p class="ql-block">维柳钦斯基火山观景台见到的越野车都是经过改装的,巨大的轮胎,车体造型各异。这些车的外形看上去剽悍硬朗,特别契合战斗民族的形象。</p> ↑ 改装的越野车 ↑ 坎坷的“路”面与改装的全地形车及越野车 <p class="ql-block">南萨哈林斯克自然保护区很大。原以为这些车辆都是驶往同一个方向,当我们一路颠簸挺进到一片茫茫雪原时,却发现前前后后只剩下了我们一辆车。前方的“路”在何方?谁也不知道。</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在直升飞机上拍摄的这片区域,仿佛像月球表面一样。</p> ↑ 搁浅区域 <p class="ql-block">就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雪原之中,我们的车搁浅了。而且这次也没有上一次那么幸运。从一开始的袖手旁观,到全车人搬运火山石,用尽了一切自救方法,车轮却越陷越深。最后只好放弃自救,等待救援。</p> ↑ 自救过程 <p class="ql-block">↑等待救援</p> <p class="ql-block">这次的搁浅时间约两个半小时,罗马不时地用对讲机与外界联系,终于等到了一辆载着德国游客越野车的到来,才把我们解救了出来。</p> ↑ 救援过程 <p class="ql-block">↑ 德国游客</p> <p class="ql-block">在搁浅的时间里,看见了一些骑着雪地摩托和用雪地摩托拉着雪橇的队伍驰骋在这辽阔的雪原上,如马踏飞燕一般,令我们羡慕不已。"野性"一词再次出现在我脑海中。</p> <p class="ql-block">此时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去阿瓦恰火山时,罗马会邀请朋友开车同行。也明白了在勘察加旅行,要有一定人数才更安全。</p> <p class="ql-block">虽然后来的途中我们两辆车又分别搁浅了几次,但我们再也没有担心过,反而觉得这就是探险的乐趣。每一次的搁浅救助行动都是由这三位俄罗斯男人来完成,但一路的坎坷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的情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冰雪融化后出现的裂沟</p> <p class="ql-block">娜斯佳更是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仿佛一切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俄罗斯人对待事物的乐观态度时时刻刻在感染着我们。</p> <p class="ql-block">↑搁浅后留下的水坑</p> <p class="ql-block">这片神秘广褒,又原始苍茫甚至野性危险的大地造就俄罗斯人的强悍勇敢,也成就了这个战斗民族的豁达乐观精神。</p> <p class="ql-block">到达营地时,又见到了令人惊叹的一幕:一辆改装的很独特的“战车”与一位赤身躺在雪地中享受着日光浴的男子,又是一幅战斗民族威风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从营地到小间歇泉徒步距离约3公里,一路上我是被重点照顾的对象。</p> <p class="ql-block">途中经过了一座小型地热发电站,这是堪察加半岛南部唯一的地热发电站~穆特诺夫斯克地热电站,建于2000年。电站充分利用了地下热源的水蒸汽,被誉为清洁能源的样板电站。</p> <p class="ql-block">穆特诺夫斯基火山谷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能源,同时生长着丰富的苔原植物。</p> <p class="ql-block">↑小间歇泉谷</p> <p class="ql-block">↑小间歇泉谷</p> <p class="ql-block">小间歇泉谷位于穆特诺夫斯克地热发电站的附近山谷中。最后的这段山谷坡路颇为陡峭,冰雪覆盖地面很滑。我是在娜斯佳和罗马的牵扶下,好歹到达了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小间歇泉谷遍地是地热和喷涌的热泉。虽然我们在他国也见到过比这里喷涌得更高更壮观的间歇泉,但雪山与热气同框的景观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也可以称作“冰与火”之歌吧。</p> <p class="ql-block">罗马更像一个快乐的大男孩,忽上忽下、蹦蹦跳跳地忙个不停;又像个魔术师,从双肩包中变出了很多小吃、一个大热水瓶、几个杯子,还有一打的生鸡蛋,并说这是最令人期待的温泉煮鸡蛋。</p><p class="ql-block">此时我们早已饥肠辘辘,自然觉得这些就是天底下最好吃的东西了。</p> <p class="ql-block">我是最后一个徒步回营地的,德国朋友友好地向我表示了祝贺。</p><p class="ql-block">此时已是下午五点多,午餐开始,虽依然是简餐,却觉得是人间美味。</p> <p class="ql-block">夏日的堪察加通常是雨季,我们出发前准备了很多防雨装备,结果一样也没派上用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7月的日落时间约晚上9点半。自然保护区的白天与早晚温差约20度。在返程途中当我们两辆车再搁浅时,我就成了破例一直坐在车里人,却依然感觉寒冷…</p> <p class="ql-block">途中有人说看见远处的山坡上有只棕熊,我没看到。娜斯佳说这是经常发生的。</p><p class="ql-block">堪察加37万平方公里的大部分地方居住的不是人类,而是棕熊及其它野生动物,据报道堪察加拥有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棕熊2万多只,所以这里一直被传说棕熊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虽然没见到棕熊,却遇见了一只狐狸,在路上向我们讨要食物。我没下车,因为这时外面的蚊子已经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从车窗玻璃便可看出。</p><p class="ql-block">在勘察加,即便是白天,每一次出行我们都要在全身上上下下喷上防蚊液,但也常常防不胜防。</p> <p class="ql-block">这一天我们回到住处已是半夜11点半。几天之后当我们再一次来到这个自然保护区时,才明白如果我们当初选择了2~3天的野外露营,就不需要花费这么多时间重复往返于路途中。而且徒步攀登穆特诺克斯基火山会看到非常壮观的景致。然而没有假如,即便有,我又怎能驾驭得了呢!!</p> <p class="ql-block">↑源自网络</p><p class="ql-block">穆特诺夫斯基火山上的景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最后三张图片是网友露营及徒步登山时拍到的照片,是不是很令人震撼。</p><p class="ql-block">强烈推荐去堪察加的朋友一定不要放弃野外露营和徒步登山项目。当然我也算挑战自我了,在堪察加的每一天对于我都是考验。</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感谢您的浏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