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3月25日中午12点我们俩收拾好房间,开车离开保亭去海口。于下午3点多到达海口,入住京航大酒店。因在返程的路上一直是阴雨天,只好于26日上午将车托运发到威海。晚上21点乘飞机由海口飞正定,24点到达正定机场,叫车去正定,全程20多公里于27日1点到达酒店入住。</p> <p class="ql-block"> 正定城始建于北周,初为石筑。唐宝应元年(762年)因滹沱河溢水灌城,城日以圮,进行拓建。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扩建为周长二十四里,高三丈二只,上宽二丈的土城。隆庆五年(1571年)真定知县顾授始将土城改为砖城,后任知县周应中申动府库银六万余两,征用真定府辖各县民夫,分段兴工,于万历四年(1576年)竣工。四城门东曰迎旭,南曰长乐,西曰镇远,北曰永安,并均附有月城和瓮城。后世重修或改建也均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在预防水患和军事防卫上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近年城镇建设的发展,正定城除现存城门外、已多为土城。东城门已埋于国防工事之下,南门存里城门和瓮城门,西存里城门、瓮城门、北存里城门及月城门。</p> <p class="ql-block"> 27日上午九点多我们来到元曲博物馆参观,元曲博物馆为修缮后的马家大院。据《马氏家谱》记载,正定马氏乃三国名将马援之后裔,明代自洪洞县迁居真定府(今正定),世代以务农经商为业,到明末已是富甲一方的大户。据了解,现存较完整的马家大院是清末民初,马氏第十五代子孙马兆霖请山西五台县的工人设计施工建造的,在结构、造型上具有山西民居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马家大院原由五进四合院组成。现仅存三进四合院,南北纵深布置,总长70.5米,东、西宽13.65米,建筑皆为单檐硬山式灰瓦布顶。马家大院建筑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檐下柱顶石非常有特点,可分圆鼓式、荷叶墩式和八角式三种。圆鼓式柱础,就像一个个小型的常山战鼓,玲珑可爱;荷叶墩柱础,雕刻精美,叶边上卷,叶脉突起,为写实手法的民间工艺;正房前后檐柱的八个柱顶石做法更为复杂,八角形座四周雕有“博古图”和“佛八宝”图案,为现存古代民居中较为少见。</p> <p class="ql-block"> 马家大院房屋山墙上的砖雕,雕工精细,优美华丽。</p><p class="ql-block"> 元曲是中国戏剧成熟繁盛的代表。当古希腊悲剧和喜剧与印度梵剧的魅人光泽消失的时候,13、14世纪的中国元杂剧却在世界的东方勃然兴起,形成了人类戏剧文化史上又一座艺术高峰。中国戏曲、古希腊悲剧和喜剧与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戏剧文化。</p><p class="ql-block"> 元曲分为散曲与杂剧两大类。杂剧起源于先秦时期的装扮表演。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有表现成分的“角抵戏”,尤以“东海黄公”为著。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唐代出现了优伶表演发展来的滑稽表演为特色的“参军戏”,民间的歌舞进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宋代出现许多市民娱乐场所—“瓦舍”和“勾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发展趋势,出现了“宋杂剧”。金代在宋杂剧的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戏文”。元代北方形成“北杂剧”,南方南戏也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p> <p class="ql-block"> 天宁寺旧名大藏院,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建,赐名“承天寺”。政和年间(1111-1118年)始称天宁寺。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为祀奉父王徽宗,赐名“报恩广寺”,后又改“报恩光寺”。当时寺院由牌坊、重门、天王殿、前殿、后殿、凌霄塔等主要建筑自南而北依次排列。暮鼓晨钟,香火鼎盛。民国初年,寺院屡遭厄难,殿堂一一毁坏,主要建筑独存凌霄塔。</p> <p class="ql-block"> 天宁寺凌霄塔,因巍峨高崇而得名。又因塔身多系木结构,故俗称木塔。据清光绪《正定县志》记载,天宁寺和凌霄塔同时建于唐懿宗威通年间(860—874年)。凌霄塔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九层楼阁式塔,平面呈八角形,高41米,矗立于八角形台基之上。塔身一至四层是宋代在唐塔残址上重修,全砖结构,其上各层则为金代重建,砖木结构。每层正面各辟拱形洞门或直橇窗。四层至九层,斗拱、飞檐皆为木制。从第五层开始,各层高度逐层递减,外部轮廓亦逐层收缩,给人以轻盈挺秀之感。凌霄塔最大的特点,是在塔身第四层中心部位竖立一根直达塔顶的木质通天柱,并依层位用放射状八根扒梁与外搪相连。这样的结构国内现存仅此一例,极其可贵。该塔结构既不同于一般木塔,也有别于一般砖木结构塔。</p> <p class="ql-block"> 隆兴寺没有山门,前面仅有一座高大的琉璃照壁。绕过照壁,自三路单孔石桥向北,迎面是寺院的第一座建筑天王殿,单檐歇山式,七檀中柱式建筑,中有圆拱形大门,门上部横嵌着康熙皇帝亲书的“敕建隆兴寺”金字匾额,兼有山门作用。</p> <p class="ql-block"> 大觉六师殿(遗址):大觉六师殿始建于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原为面阔九间、进深六间、单檐庑殿顶建筑,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金、元、明、清均进行过重修。民国初年因年久失修而坍塌。</p><p class="ql-block"> 据《隆兴寺志》记载,大殿的佛坛上原供有七尊佛像,既释迦摩尼佛及其成佛之前的六位先师: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他们在佛教中合称“过去七佛”,因而大觉六师殿又称“七佛殿”。</p><p class="ql-block"> 站在大觉六师殿遗址上,就能感受到原有大殿的宏伟壮观。遗憾的是我们已经看不到了,只能感慨先人的聪明才智!</p> <p class="ql-block"> 摩尼殿是该寺主要建筑之一,坐落在中轴线前部,始建于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总面积为1400平方米。大殿结构十分奇特,属抬梁式木结构,平面呈十字形。殿内的粱架结构均与宋《营造法式》相符,大木八架椽屋,前后乳栿四柱结构形式。正中殿面阔五间,进深五间。中央部分为重檐歇山顶,四面正中各出山花向前抱厦,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点和见格,殿顶为绿琉璃瓦剪边、檐下饰雄大的绿色斗拱,翼角弧度圆润而微微向上翘起。像这样立体复于变化,形制颇为特殊的古建筑,在中国早期古建筑中实属罕见。</p><p class="ql-block"> 殿内正中佛坛上,塑有释迦牟尼、文殊、普贤、阿难、迦叶像,其中一佛(释迦牟尼)、二弟子(阿难、迦叶)像为宋代原塑。檐墙及围绕佛坛的扇面墙上,均绘有明代成化年间绘制的壁画,题材内容为佛传故事。壁画色彩艳丽,线条流畅。扇面墙背面塑有玲珑别致的须弥山,山间塑有罗汉、狮、象等,中部有一尊明代彩塑观音坐像,头戴宝冠,肩披璎珞飘带,胸臂裸露圆润,一足踏莲,一足踞起,双手抚膝。鼻梁微高,柳叶细眉,面容恬静安详,姿态优雅端庄,实为中国古代彩塑杰作。</p> <p class="ql-block"> 摩尼殿前的石香炉为宋代雕制,由炉身、炉座两部分摞置而成,通高1.4米。炉身正面浮雕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四周侍立药师十二神将,手持宝杵、宝剑、宝棒等兵器,给人以威武勇猛、栩栩如生的感觉。寺庙中早期的香炉保存下来的并不多,此座以佛教题材为雕饰的宋代石香炉保存至今,实为罕见。</p><p class="ql-block"> 摩尼殿建筑体现了先人的聪明才智,是现代国内唯一能看到的原汁原味的宋代木结构建筑。以前去日本旅游时,导游介绍要看唐宋时期的建筑只有到日本才能看到。现在去了正定,才知道国内也能看到唐宋时期的木结构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 摩尼殿内各墙壁满绘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除内槽东西扇面墙内壁的“十二圆觉菩萨图”和“八大菩萨图”为清代补绘外,其余皆为明代遗存。现存面积422平方米,为四抱夏绘护法“二十四尊天”。檐墙生动描绘了佛祖释迦摩尼降生、出家、苦行、成道、涅槃等整个过程,称“释氏源流图”。东、西扇面墙分别绘“西方胜景”和“东方净琉璃世界”。壁画采用沥粉贴金的艺术处理,色彩艳丽,层次清晰,在现存明代寺观壁画中实属上乘之作。</p> <p class="ql-block"> 西方胜景:内槽东扇面墙外壁画框宽9.14米、高7.13米,内绘“西方胜景”。构图宏伟,色彩艳丽,将虚幻的“西方极乐世界”展现出来。画面主题以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大势至菩萨为中心,共绘佛、菩萨、罗汉等400余身。壁画左下角则以暗淡的灰绿色绘出了世俗间生老病死诸苦,与色调明快、气势恢宏的西方极乐世界形成强烈的对比。</p> <p class="ql-block"> 牌楼门面阔一间、庑殿顶,曾被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珍品”。现存建筑为1986年依据梁思成《正定调查纪略》中的文字及照片复建。南面题额“妙庄严域”,即赞美佛门乃绝妙善美之境地。北面题额“通津宝筏”,比喻佛法为普渡众生脱离生死苦海之宝船。</p><p class="ql-block"> 弥陀殿建于明正德五年(1519年),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此殿为一座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青瓦覆顶的单檐歇山式建筑。临济寺第二十五代嗣祖沙门梦堂和尚主持修建。梦堂为隆兴寺明代高僧。</p><p class="ql-block"> 佛像:石质须弥座上供奉明代泥塑金装阿尼陀佛,佛像后侧金柱上悬塑着其两大胁侍观音和大势至菩萨像。阿弥陀佛与观音、大势至合称为“西方三圣”。殿内东西两侧供奉石雕十八罗汉像,其余佛像大多为五十年代民间征集。</p> <p class="ql-block"> 戒坛位于摩尼殿之北,平面呈方形、面宽五间、进深五间,面积为302.76平方米,高17.7米,为明代所建。现在自石台以上为清乾隆年间所建,四角攒尖顶,四面均出檐三层,坛内置有双面铜佛一尊,南为阿弥陀佛,北为药师佛,明朝弘治6年(1493年)铸造。这戒坛绝妙之处便是这尊双面佛,无论你站在前面或是站在后面,怎么你也看不出他是一个两面佛,简直就象一个人一般。</p> <p class="ql-block"> 左面乾隆御碑:碑阳刻立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乾隆辛已暮春之初隆兴寺礼大佛再叠旧作韵》。碑通高6.07米。碑阴刻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正定隆兴寺三叠旧作韵》。碑仄分别刻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丙午春三月正定隆兴寺礼大佛四叠旧作韵成九言长歌一首》和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正定隆兴寺五叠旧作韵》。</p><p class="ql-block"> 右面嘉庆御碑:碑刻立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通高5.9米。碑刻内容为清嘉庆十六年嘉庆帝西巡五台山回銮驾幸隆兴寺所作《隆兴寺敬叠皇考九言诗韵》。</p><p class="ql-block"> 目前两位皇帝的御碑亭都已经损毁,只有皇帝的御碑还在。</p> <p class="ql-block"> 慈氏阁座落在大悲阁东侧,座东面西与转轮藏相对。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属北宋二层楼阁式建筑。元、明、清进行过不同程度的重修。慈氏阁内立一尊约七米高的弥勒菩萨雕像,为宋代用独木雕刻而成。佛教中弥勒梵语为姓,译为慈,所以人们都称为慈氏菩萨。</p><p class="ql-block"> 相传修慈氏像所用之独木,系五台山一神木。一日山洪直泻,神木沿滹沱河顺流直下,漂至正定城外为百姓捞获,修大佛寺时,用这棵大树雕刻了一尊慈祥外溢、秀丽端庄的慈氏菩萨。这菩萨雕刻艺术之绝处,便是在妇女们看到可以倾吐隐秘;在男子们看来竟是一位风姿窈窕的妙龄女子。</p><p class="ql-block"> 康熙碑亭面阔、进深皆为三间,重檐歇山顶。亭内碑刻为皇帝御制,故以黄色琉璃瓦覆顶。亭内之碑系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圣祖玄烨所书《御制隆兴寺碑》。</p> <p class="ql-block"> 转轮藏阁,位于大悲阁右侧,座西面东,平面和外观与慈氏阁相同。创建于北宋,为单据歇山顶二层楼阁。建筑手法保留着突出的宋代特点。历代均有过不同程度的修茸。1956年国务院拨款落架重修,拆除了明代重修时所添腰檐,恢复了北宋时建筑的原貌。这阁采用了大弯梁和插柱造手法,有极高的科学价值。阁内上层置放一直径七米的八角形木制转轮藏,上层罩金装木雕佛三尊。这转轮藏即为转动的藏经橱,是佛教取0常转,自强不息之意,比喻佛法犹如车轮,辗转相传,永不停息。</p> <p class="ql-block"> 乾隆碑亭面阔、进深皆为三间,重檐歇山式。亭内碑刻为乾隆皇帝御制,故以黄色琉璃瓦覆顶。亭内碑文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高宗弘历所书《重修正定隆兴大佛寺记》。</p> <p class="ql-block"> 大悲阁是隆兴寺的主体建筑,坐落在中轴线后部。阁前古柏参天,阁后老槐吐翠,周圉苍松、百花环绕,景色清幽宜人。阁高33米,面阔七间,进深五间,为五重檐三层楼阁。旧名“佛香阁”、”天宁观音阁”。据记载,该阁始建于宋初开宝年间(968-976年)。大悲阁内矗立着一尊高大的铜铸大菩萨,称“大悲菩萨”,高19.2米,立于2.2米高的须弥石台上,是中国保存最高的铜铸观音菩萨像。</p><p class="ql-block"> 观音菩萨像是奉宋太祖赵匡胤敕令而造,周身有42臂,又称“千手千眼观音”。各臂分持日月、净瓶、宝塔、金刚、宝剑等,可惜两侧40铜手臂均被毁,已改为木制,仅前胸两臂为原铸。观音像神态自若,比例均匀,衣纹流畅,线条细腻,颇具宋代艺术风格。据寺内一通宋碑记载,其铸造程序是:先铸好基础,然后分七节铸造大菩萨。第一节铸下部莲花座,第二节铸至膝盖,第三节铸至脐下,第四节铸至胸部,第五节铸至腋下,第六节铸至肩膊,第七节铸至头部。最后添铸42臂。菩萨的手均为木雕而成,其上裹布,一重漆,一重布,然后用金箔贴成。</p> <p class="ql-block"> 毗卢殿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原为正定八大寺院之一——崇因寺的主殿,1959年迁建于此。此殿面阔、进深皆为五间,重檐歇山顶、青瓦覆盖、绿琉璃瓦剪边。檐下悬挂清乾隆皇帝御书“毗卢佛殿”匾额。</p> <p class="ql-block"> 铜铸毗卢佛:毗卢为梵文“毗卢遮那”之略称,意思是“光明普照”。此铜铸毗卢佛像为明代万历皇帝与其生母慈圣皇太后御制,高6.42米,由三层四身相连、面向四方的坐式毗卢佛和三层共雕饰一千尊小佛的圆鼓型莲座摞置而成,通体共有佛像1072尊,形成“千佛绕毗卢”的格局。造像构思巧妙,造型独特,做工精良,为一件难得的明代艺术珍品,是隆兴寺六最之一。</p> <p class="ql-block"> 许家牌坊刻立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青石质四柱三间形式,残高6.45米。因其是为明朝通议大夫、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徐守谦和他的祖父许瓒、父亲许金所立的功德牌坊,故当地人称作“许家牌坊”。牌坊的石柱、额坊、花版、雀替、抱鼓石上雕刻有官员、童子、佛教故事以及瑞鹤、祥云、花卉、瓜果、麒麟、狮、龙等图案。雕饰题材丰富,画面生动形象,是不可多得的明代建筑遗物。</p> <p class="ql-block"> 右面的是明梦堂和尚经幢,梦堂为隆兴寺明代高僧,临济宗第二十五代嗣法弟子,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圆寂。梦堂和尚经幢刻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为八角七级石仿木构塔式建筑,高9.13米。1964年进行整修并于基座内发现了梦堂和尚的袈裟、拂子、念珠、经书和一些钱币。</p><p class="ql-block"> 左面的是金代广惠大师经幢:广惠大师为佛教慈恩宗高僧,曾于金代前期任隆兴寺住持和河北路真定府都僧录。金大定三年(1163年)圆寂。广惠大师经幢刻立于金大定二十年(1180 年),系汉白玉雕刻,由基座、幢身、幢顶组成。现幢顶缺失,残高5.02米。此幢是研究金代佛教的重要实物。</p> <p class="ql-block"> 龙泉井亭亦称灵泉井亭,建于明天顺七年(1463年)。亭内有八角井一口,据清乾隆十 年《隆兴寺志》记载,即宋开宝四年涌出处。</p> <p class="ql-block"> 隆兴寺的腾龙苑</p> <p class="ql-block"> 府文庙又称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宇。据清光绪元年《正定县志》记载,府文庙建于宋熙宁三年(1070年),由龙图阁学士、真定知府吴中复创建。宋元佑三年(1088年)成德军节度使蔡京扩大府文庙的规模,后经金、元两次大规模增修,使得府文庙规制完备。可惜元末毁于兵灾。明洪武四年(1371年)真定知府郭勉对府文庙进行重新修建。之后明清两代的不断增建和修缮,使府文庙成为规模宏大、名冠一时的著名学府。</p> <p class="ql-block"> 戟门坐北面南,面阔五间、进深二间,为单檐悬山式建筑布瓦顶。檐下斗拱分布疏朗,梁架简洁合理,为六架屋分心用三柱,两侧耳房为元晚期建筑,戟门作为正定现存唯一的元代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p><p class="ql-block"> 正定的府文庙和县文庙与曲阜孔庙不同之处是没有大成门、金声玉振牌坊、德配天地牌坊、道冠古今牌坊,而且文庙的规模较小。</p> <p class="ql-block"> 正定县文庙,尚存照壁、泮桥(已埋地下)、前殿、东庑、西庑和大成殿。据清版本《正定县志》卷十一《学校》记,正定公文庙,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从此志所刊“学宫图”和志文记载可知,正定县文庙座北向南,中轴线南端为一照壁,向北依次为棂星门、伴池、戟门、大成殿、崇圣祠、文昌阁、乡贤祠、名宦祠位于戟门前东西两侧。文昌阁在伴池东侧,东西围墙南端设义路、礼门。大成殿前东西庑各十三楹。现庙内仅存照壁、戟门、东西庑和大成殿,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照壁残缺,戟门与西庑北半部为灰瓦小式建筑,东庑翻修为15间硬顶建筑,主体建筑大成殿为单檐歇山顶,建在0.58米高的台基上,面阔五间,通面阔23.53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0.80米。前出东西宽18.61米,南北深12.95米的月台。大殿在梁架、用柱、斗拱等方面均保留早期风格。梁思成先生鉴定为五代时期遗存,并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庙大成殿。</p> <p class="ql-block"> 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俗称“风动碑”,位于正定县城解放街西侧,唐永泰二年(766年)刻立。该碑通高6米、宽2.5米、厚0.48米。碑额上刻有“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十二个大字。碑文刻有楷书29行,总计1398字,现存1007字。内容是颂扬当时成都军节度使李宝臣“功德”之辞及立碑人姓名、官职等。</p><p class="ql-block"> 该碑的碑文保存了有关河北地区唐代的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碑文书法遒劲,为历代学家所称道。</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钟楼和须弥塔位于正定常胜街西侧,原名净观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年),隋开皇十年(591年)改名解慧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奉诏改名。清后期因年久失修,寺院废毁,殿堂塌落,仅存钟楼和须弥塔。 </p><p class="ql-block"> 开元寺须弥塔,俗称砖塔、方塔,坐落于钟楼西侧。塔身建在高约1.5米的正方形砖砌台基上,塔平面为正方形,密檐九级,高39.5米,塔身第一层较高,下部砌石陡板一周,各面两端均浮雕一尊雄劲有力的力士像。石腰线以上全部由青砖砌筑。正面辟石券门,门框刻以花瓶、花卉图案,门循浮雕二龙戏珠。门楣上端镶嵌长方形石匾,上面镌刻“须弥峭立”四个楷书大宇。每层砖砌迭涩檐,四角悬挂风锋。塔身宽度自第二层开始收缩,外观清秀挺拔,简朴大方,颇似西安唐代小雁塔,是叠涩出檐塔的典型作品。</p> <p class="ql-block"> 须弥塔内第二层上部原作木斗八藻井,惜已毁坏。今塔内呈空筒式,内壁垂直,上下贯通。第二层以上的八层,虽然各设一方形小窗,但无台阶攀登。刹座、仰莲、覆钵均系砖砌,四周置铜境,光亮夺目。其上系金属质刹杆、宝殊,宝珠多达四枚,显得格外挺拔。关于须弥塔建造时代,地方志记载不详,未足凭信。根据现存实物并结合历史记载推断,此塔可能始建于唐贞观十年(636年),唐乾宁五年(898年)重建。后虽经历代维修但依然保持唐代建筑特点。</p> <p class="ql-block"> 在正定游览了一天,给我的感觉是正定虽说是县城,但比较整洁干净,文化古迹保护非常好,当地人很文明。政府也是很人性化,60岁以上都凭身份证免费进入景区,各个景区的停车场都是免费停车。给正定点个大赞,同时欢迎大家能到正定旅游。</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钟楼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阁式建筑,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建筑面积135平方米。单檐歇山顶,上布青瓦,通高14米。其大木结构、柱网、斗拱都展示了唐代建筑艺术风格。甚至上层木构件还有相当部分保持了唐代原貌。这是现存年代最早的一座木结构钟楼,也是北方时代较早的一座。1988年并落架重修,钟楼上挂铜钟一口,高2.9米、口径1.56米、厚0.15米,造型古朴为唐代遗物。</p> <p class="ql-block"> 赑屃碑座系五代时期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德政碑碑座,青石质,残长8.4米、宽3.2米、高2.0米、重107吨,体量之大居全国同类石刻之首。2000年6月出土于正定县府前街路西,同年8月移至开元寺内。同时出土的还有碑首、碑身残段。</p> <p class="ql-block"> 三门楼建于唐如意年间(692年),原为一座石、木混合结构的二层楼阁,现仅存下层石柱。石柱上雕刻有佛经、佛像、供养人像、赞语提名和碑文等。</p> <p class="ql-block"> 阳和楼横跨正定城南门内南大街上。阳和楼的平面极为简单,是七楹长方形。阳和楼建在高敞的砖台上,砖台高8.6米,东西长66米,南北宽21.6米,南面为正面,正中悬挂写有“阳和楼”的楷书大字牌匾。东侧有阶梯可上下。砖台下穿左右两洞门,行人车马可以通行。两门之间,南有关帝庙,庙前有牌楼、旗杆和狮子,牌楼之内是大门,门内为平面呈丁字形殿宇。</p><p class="ql-block"> 历代帝王、文人学士多登楼观景,赋诗题字。元代诗人刘因在《登镇州阳和门》中写道:“北望云开岳,东行气犯星。凭阑天宇在,人事听浮萍。”明朝袁宏道在《王郡丞邀饮阳和楼》中称赞这里“十丈朱旗照水殷,家家箫鼓乐江山。千峰如画供杯酒,不道清时是等闲”。</p> <p class="ql-block"> 阳和楼始建于金末元初,元、明、清均有修葺。楼七楹、建立在高敞的砖台上,台下有圆拱洞门,左右各一,行人车马可以通行,其布局略似北京天安门端门,但南面正中还有关帝庙一所倚台建立。今人痛心的是阳和楼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被拆毁。1280年(元至正十七年)《修阳和楼记》写道:“阳和楼者,镇府巨观也。横跨子午之逵”。“每登于斯,南瞰滹水,北瞻恒岳,右挹太行之晴岚,左观沧海之旭日,飘然若出尘世,御天风于九霄之上”。</p> <p class="ql-block"> 临济寺坐落在正定县城内,原址在城东南的临济村,因濒临滹沱河渡口,改名“临济”。据《王定县志》记载:“临济寺,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建,早於临济宗”。唐大中八年(854年),义玄法师住持临济寺,并在这里弘扬临济宗禅法。他提出“三亥”、“三要”、“四料简”、“四照明”等参禅原则和宗旨,通过师徒问答的方式,了解对方悟境深浅,然后根据悟境深浅程度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教、接引禅人。其禅风以“单刀直入,机锋峭峻”著称,别成一家。在接引学僧时,对其所问不做正面回笞,只以棒打加口喝来促使对方省悟,成语“当头棒喝”即源於此。义玄禅学很快得到北方信徒认可,前来问法求道者络绎不绝,并形成禅宗一大宗源,后世以寺名称之为“临济宗”,成为禅宗五大派别中流传最广的大家。</p> <p class="ql-block"> 唐咸通八年(867年)义玄禅师圆寂,遗骸火化后,其弟子将舍利分建两塔藏之,一塔建于河北大名,今已不存。另一塔建在正定临济寺内,唐懿宗赐谥义玄为“慧照禅师”,赐塔为“澄灵塔”。临济寺在宋金战争中毁於战火,唯塔独存。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金世宗予以修复,但仍保留了唐代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元朝时临济寺再度兴盛起来。海云和尚主持了重修和扩建,新建殿宇巍峨壮丽。元葛罗禄迺贤所著《河朔访古记》载:“临济寺在真定府城中,定远门街飞云楼之东。其三门下有唐吴道子所画布袋和尚像及摇铃普化真赞、东坡墨竹、绿筠轩诗等石刻,极为精细”。元至元二年(1309年),赵孟俯奉敕撰《临济正宗碑》文,立于寺中。</p> <p class="ql-block"> 明朝正德六年(1521年),临济寺又进行了重修,当时寺内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澄灵塔、祖堂及僧房。新立石碑由王饼撰记,郭希愈书。到明末清初,寺院荒废。清朝雍正皇帝敕“封唐镇州临济寺僧义玄为真常惠幽禅师”,并拨银重修了寺庙。道光十年(1830年),总兵舒通阿出资再度重修,并将祖师殿移到大雄殿两侧,使殿堂布局有所改变。抗战时,临济寺除澄灵塔外,有祖堂三间东配殿三间,1947年底,这些殿堂都被拆毁,仅存澄灵塔孤荧而立。</p><p class="ql-block"> 临济塔为八角九级密檐式实心砖塔,通高30.47米,建在八角形砖砌基台上。台上为石砌基座,再上是砖砌须弥座。束腰正面镶嵌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谕旨石刻。须弥座上由勾栏、斗拱组成一围平座,勾栏上雕字图案和花卉图案。平座上以三层仰莲承托塔身。塔第一层较高,四正面为砖雕拱形假门,四侧面饰方形假窗,转角刻圆柱,柱头有卷刹。正面有“唐临济慧照澄灵塔”石匾。第二层以上,层高逐减,密檐相接,各开间宽度也相应递减,形成协调轮廓线。塔各檐下均施砖仿木构斗拱,平座和第一层檐下为五铺作出双杪。塔身各檐角梁为木制,檐瓦、脊兽和套兽均为绿琉璃制作。各层檐角悬挂风铃,微风吹来,叮吟作响。塔顶覆绿琉璃瓦,塔刹由仰莲、宝瓶、相轮、圆光、宝盖、仰月、宝珠等组成。整个塔显得清秀玲珑,稳重挺拔。</p> <p class="ql-block"> 梁氏宗祠亦称梁家祠堂,是正定县梁氏家族供奉先祖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祠堂始建于明代,位于正定城内燕大街东侧。祠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是一座单檐硬山五脊,青瓦盖顶式建筑,正面五间均置六抹方格隔扇门四扇,梁架为七檩前后单步廊。结构简洁明快,为明代晚期遗物。</p> <p class="ql-block"> 梁氏一族自明洪武初年由梁聚从山西蔚州(今河北蔚县)迁居真定(今正定)北圣板村,至梁梦龙六世而大显,官至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人称“梁阁老”。其曾孙梁清标与兄梁清宽,堂弟梁清远同列“九卿”时称“三梁”,可以说梁氏家族数代为官,“一堂荣五代”,官位显赫,盛极一时。梁氏宗祠为研究梁氏家族在明、清历史上的社会地位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 登上古城墙的南城门上,可以俯瞰正定全城,也可以看到正定古城中的四大著名古塔。</p> <p class="ql-block"> 由于我们到广惠寺时已过了开放时间,没有能进去参观。第二天上午我们在8点多就赶到了广惠寺。</p><p class="ql-block"> 广惠寺华塔位于正定县南大街路东。1933年4月梁思成对该塔进行调查、拍照,1984年进行全面测绘。经历代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寺已不存,塔也残破得很厉害。现存主塔中心体和附塔一部分,但其表面布局和结构都依然清楚可见。该塔造型独特,结构殊异,设计和结构的科学性,工艺的精湛,均为古建筑的杰作,为中国现存佛塔中之孤例。</p> <p class="ql-block"> 广惠寺寺院始建于唐贞元年间(785~804年),但塔的建造要晚至金代,是中国砖塔中造型最为特异,装饰最为富丽的塔。据文献记载塔于唐、金大定及明清两代多次重修,过去学者多认为这种结构的塔在唐塔中未见,应为金代重修寺庙时所建。但从整个结构和遗存来看,除了塔顶为金元重修外,1~3层虽经后代修葺,但基本构件和造型做法应该是唐代贞观初年的遗构华塔高40.5米,为三层八角形楼阁式华塔。</p> <p class="ql-block"> 华塔的第一层平面为八角形,在四角附建六角形单层小塔,构成亭榭式的套室;塔身正面及小塔正面均开有圆形拱门,檐下是砖制的斗拱。第二层平面为正八角形,四个正面都开有一门,门旁设有格子假窗;另四面设直棂和格子假窗;塔身斗拱承托着塔檐。第三层塔身开始缩小,只在正面辟一方门,其余三面为假门。第三层之上即是圆锥形塔身,其上通饰佛像及各种动物形象,排列密集,错落有致,富于变幻。再上为八角形檐顶和塔刹,塔刹已残破不堪。在明、清两代,广惠寺的香火极为兴盛,乾隆皇帝曾多次到寺拈香礼佛,临塔观景,并钦题额匾,曰“妙光演教”。今天只有华塔耸立,但寺院早已不存。</p> <p class="ql-block"> 据光绪元年《正定县志》载,该寺建于康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明代中期曾予以修葺。清代后期寺院废毁,唯塔尚存。根据塔的结构形式和第一层内壁上正隆六年(1161年)墨迹推断,该塔应为辽金时代遗物。广惠寺华塔因其上半部装饰巨大的彩色壁塑,造型古朴而雄奇,华丽而生动,不仅是我国华塔中最优美的代表,也是我国砖塔中造型最为奇异、装饰最为华丽的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华塔是我国绝无仅有的稀世珍宝。</p> <p class="ql-block"> 广惠寺始建于唐贞观元年间,并在金代重修,当时广惠寺香火鼎盛,热闹非凡。因此乾隆皇帝曾多次来此拈香礼佛并题诗作赋,《冬十一月既望广惠寺多宝塔》,《辛丑暮春瞻广惠塔作》、《丙午季春瞻广惠寺塔作》使得广惠寺华塔更加声明远扬。</p> <p class="ql-block"> 28日上午参观完广惠寺,我们于11点乘普速火车由正定去定州市,全程37分钟。出了车站叫车去开元寺塔,10分钟就到了开元寺塔。开元寺已经没有了,只剩下开元寺塔还屹立在原址。</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塔位于定州城内南门里东侧,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砖木结构古塔。1055年建成。塔全部为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形,十三层,高84.2米,平面由两个正方形交错而成。比例匀称,外观秀丽。塔有四个正面辟券门,其余四面设假窗,雕几何形窗棂;塔内每层均有梯级,两层之间形成八角形回廊。塔内有佛龛、彩绘。当年,宋辽对峙定州处于宋国北疆,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宋王朝为了防御契丹,利用此塔了望敌情。料敌塔为我国现存最高的古塔,建于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塔内有精细的雕刻花纹和生动的彩画,塔外除檐口、平座、门窗以外全涂为白色,内外对比色差强烈。</p> <p class="ql-block"> 参观开元寺塔后去崇文街吃午餐,来之前查了一下定州的古迹较多,到了定州一看,所谓的定州古城是现代复建的,基本上没有原装的。</p> <p class="ql-block"> 新建的定州衙署东、西辕门牌坊。</p> <p class="ql-block"> 谯楼又名鼓楼、更楼,位居衙门前端,为定州署得第一重门楼,古时是州城得制高点。谯楼有五重作用:一是击鼓报时;二是巡防守夜;三是军情联络;四时张贴告示,发布皇诏政令;五是瞭望台得功能。</p><p class="ql-block"> 清雍正八年(1730年)知州王大年翻修鼓楼后,在额首题“古中山国”四字,进而彰显定州战国时期“中山古都”丰厚得历史文化底蕴。表示定州在战国时期先是归中山国管辖,中山国被赵国灭亡后归赵国管辖。</p> <p class="ql-block"> 谯楼的后面就是定州衙署,目前不开放。定州衙署是现代的仿古建筑,真正的定州衙署早已损毁。</p> <p class="ql-block"> 定州博物馆位于定州市中山东路南侧,紧邻开元寺塔、贡院、文庙、晏阳初故居四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定州市博物馆占地面积约55亩,总建筑面积约2.56万平方米,展厅面积7000平方米,库房面积3000平方米。其中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定州市博物馆馆内有汉家陵阙、北朝佛陀、天下大白、尘外千年、畿南文献、故乡星空六个展厅面向公众开放。六大主题展览,依据时代先后顺序,呈现定州地区跨越千年的发展变化。</p> <p class="ql-block"> 定州博物馆收藏的中山王妃使用的金镶宝石饰物。</p><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定州博物馆我们乘车到定州火车站,乘下午5点7分的普速火车回正定,35分钟就到达正定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 29日上午8点多到达红楼梦的拍摄地荣国府。荣国府是上世纪80年代,为了拍摄红楼梦而建的。</p> <p class="ql-block"> 荣国府前的宁荣街</p> <p class="ql-block"> 荣国府花园的园林建设的太简单,一点也没有江南园林的味道,水池中摆放一些塑料花,简直太粗糙。</p> <p class="ql-block"> 城隍庙从落成之日起即成为正定道教活动中心。自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始,府衙所设管理道教事务的官吏——道纪司都纪、副都纪,县衙所设道会司道会都住在城隍庙内,主持庙内和地方道务。遗憾的是,1966年城隍庙被视作“破四旧”的重点对象,神像被毁,庙宇被挪为他用。在20世纪80年代文物普查时,庙内仅存两座建筑,当时称前殿、后殿,现此两殿已不存。</p><p class="ql-block"> 现在城隍庙的建筑都是现代复建,已经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了。在城隍庙里转了一圈也就十分钟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 上午10点多游览完荣国府,乘人力车去正定城隍庙,十分钟游览结束去聚丰饭店吃午餐。在聚丰饭店点了四个本地名菜小酌一杯。</p><p class="ql-block"> 下午五点乘普速火车去石家庄,全程15分钟,到了石家庄站入住7天火车站店。</p> <p class="ql-block"> 30日上午8点我们到赵州县一日游,先去了赵州桥景区。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宋哲宗赐名,意为“安渡济民”),赵州桥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敞肩石拱桥,创造了世界之最。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赵州桥在河北省赵县城南2.5公里处,坐落在赵县洨河上。始建于隋代大业年间(605-618年),由著名匠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p> <p class="ql-block"> 赵州桥长50.82米,跨径37.02米,券高7.23米,两端宽9.6米,中间略窄,宽9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桥上有很多的东西,类型众多,丰富多彩。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p><p class="ql-block"> 李春在主拱券的上边两端又各加设了二个小拱,一是可节省材料;二是减少桥身自重(减少自重15%),而且能增加桥下河水的泄流量;三是使桥身更加美观。</p><p class="ql-block"> 游览完赵州桥,感觉这个桥不像是千年前建造的,就像是现代复建的古桥,没有那种历史的沧桑感。</p> <p class="ql-block"> 游览完赵州桥景区,乘车前往柏林禅寺。柏林禅寺坐落于赵县县城(古称赵州)东南角,最早建于汉献帝建安年间(196-220年),古称观音院,南宋为永安院,金代名柏林禅院,自元代起即称柏林禅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座古刹虽几经兴衰,却仍然香火绵延,高僧辈出。据僧传记载,著名的译经大师玄奘法师在西行印度取经之前,曾来此从道深法师研习《成实论》。晚唐时,禅宗巨匠从谂禅师(赵州和尚)在此驻锡四十年,大行法化,形成影响深远的“赵州门风”,柏林禅寺因此成为中国禅宗史上的一座重要祖庭。</p> <p class="ql-block"> 近百年来,柏林禅寺却屡遭劫难,到1988年这里重新进驻僧人时,殿堂、经像已经荡然无存,只有赵州禅师舍利塔及二十余株唐朝古柏,依然挺拔屹立,昭示世人这里曾是一处佛教古刹。 </p><p class="ql-block"> 1988年,柏林禅寺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净慧大和尚亲自主持柏林禅寺修复工作,在各界人士大力护持下:1992年普光明殿落成;2002年9月6日,巍峨雄伟的万佛楼举行落成暨佛像开光大典。</p> <p class="ql-block"> 柏林寺塔位于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内。柏林寺塔,又称“从谂禅师舍利塔”、“赵州塔”、“真际禅师塔”等,建于元天历三年,为纪念唐代禅宗高僧从谂禅师修建此塔。塔额为“特赐大元赵州古佛真际光祖国师之塔”。塔为砖木实心结构,共八角七层,高约30米,坐落在高达2.5米的方形台基上。台基分上下两层,下层石砌、上层砖砌。塔的下部为砖制须弥座。须弥座上部用砖仿木构,做出斗拱、平座。平座上浮雕围拦、格子栅栏和花卉等装饰图案。以四层仰莲承托塔身的第一层。塔身第一层的高度约占全塔总高的三分之一。东西南北四面以砖刻壶门,另外四面以砖刻格子棱窗。正面有石匾,上用楷书阴刻“特赐大元赵州古佛真际光祖国师之塔”十六个大字,左侧楷书阴刻“天历三年孟春上旬吉建”十个小字。塔一层飞檐用木制,二层至第七层改用砖雕。出檐长度逐层收敛,各层檐角均系木制,其脊上立一尊铁质罗汉像,下吊风铎。</p> <p class="ql-block"> 由于1966年的邢台地震和人为破坏,到1990年代塔身已严重毁损倾斜。1997年,由新加坡高家仁居士捐资修复。</p><p class="ql-block"> 中午11点半乘车回石家庄。</p> <p class="ql-block"> 下午回到石家庄就乘地铁去河北博物馆,大约30来分钟就到了。拿身份证免费进入博物馆,先参观国画展,由于不了解国画,也看不出画的优劣。只是感觉到我们老祖宗的原作大部分都在国外,国内保存的只有少部分。因去的时间晚了,还没有参观完就到了闭关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31日上午九点我们又到河北博物馆参观,正好赶上有个志愿者讲解员,我们就跟随讲解员,先参观了汉唐时期的曲阳石雕;然后又参观大汉悲歌满城汉墓。 </p><p class="ql-block"> 彩绘奉侍浮雕:五代时期曲阳雕塑,奉侍图由14人组成。侍女手持壶、托盏、障扇、方盒、佛尘等各种生活用具,衣裙飘逸,充满动感。</p><p class="ql-block"> 彩绘散乐浮雕:五代时期曲阳雕塑,散乐图有人物14人。乐伎丰腴圆润,均梳高髻,簪珠花,着长裙、披巾,持笛、琵琶、响板、箜篌等乐器。司仪戴幞头,持长杆指挥众女合奏,前有孝子二人。</p> <p class="ql-block"> 汉朝时期的河北曲阳石雕,释迦牟尼佛像,雕工精细,构图精巧,做工精美。</p> <p class="ql-block"> 汉朝时期的河北曲阳石雕,释迦牟尼佛像,雕工精细,构图精巧,做工精美。</p> <p class="ql-block"> 汉朝时期的河北曲阳石雕,释迦牟尼佛像,雕工精细,构图精巧,做工精美。</p> <p class="ql-block"> 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玉衣是汉代皇帝以及王侯贵族得特制葬服,按等级分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金缕玉衣全长1.88米,用玉片2498片,金丝1100克。玉衣内有牙齿珐琅质碎片和骨渣残留,同出土得还有铜枕、九窍塞、玉握和玉璧。</p><p class="ql-block"> 窦绾金缕玉衣全长1.72米,用玉片2160片,金丝700克。玉衣内有牙齿珐琅质碎片和骨渣残留,同出土得还有铜枕、九窍塞、玉握和玉璧。窦绾的金缕玉衣与刘胜的不同之处是有玉耳朵、手部不分五指,另外窦绾的金缕玉衣的胸部的玉片,不是用金丝连接的,而是用丝织物粘接的。</p> <p class="ql-block"> 鎏金银蟠龙纹铜壶:壶腹部饰4条独首双身得金龙,间鎏金色卷云纹,龙云蟠绕,光彩夺目。从铭文可知此壶是盛酒得器物,初为楚国所有,后一度收归朝廷,再后来转赐给刘胜。</p> <p class="ql-block"> 鎏金银乳丁纹铜壶:器身饰斜方格纹,格内嵌绿玻璃,方格交叉点设银乳丁,色彩绚丽,华贵逼人。从铭文可知此器物初为甄氏所有,后一度收归朝廷,再后来转赐给刘胜。</p> <p class="ql-block"> 错金银鸟篆文铜壶:周身用纤细得金、银丝镶嵌出鸟篆文字和动物纹带,鸟篆文是篆书得变体,以鸟虫之形组字,似书似画,灵动绚丽。壶盖有文字12字,壶身文字32字。</p> <p class="ql-block"> 透雕双龙白玉壁:玉质晶莹,造型生动,是汉代玉器中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 河北省博物馆收藏的汉代玉舞人玛瑙水晶珠串饰出土于窦绾玉衣内。包括玉舞人、玉蝉、水晶珠、玛瑙珠、石珠等,皆有穿孔。</p> <p class="ql-block"> 中山国在战国时期延续了二百多年,但中山国由于是游牧民族建立的,历史上记载的很少。在满城发现了中山王王cuo墓,通过考古发掘才还原中山国的历史。中山国国王在位时间:</p><p class="ql-block"> 文公 ——公元前415年 </p><p class="ql-block"> 武公 约公元前414年——公元前407年 </p><p class="ql-block"> 桓公 约公元前406年——公元前340年 </p><p class="ql-block"> 成公 约公元前339年——公元前328年 </p><p class="ql-block"> 王cuo约公元前327年——公元前313年 </p><p class="ql-block"> 王䖪 公元前312年——公元前296年 </p><p class="ql-block"> 王尚 公元前296年——公元前295年</p><p class="ql-block"> 银首人俑铜灯:耍蛇男子头为银制,黑宝石眼珠,胡须微翘,笑容可掬。其双手各握一条长蛇,两蛇头部分别擎住一只灯盘;底部灯盘内也蟠踞一蛇,蛇头顶住男俑左手之蛇,创意巧妙。</p> <p class="ql-block"> 河北省博物馆收藏的战国时期中山国的天下第一灯。</p> <p class="ql-block"> 战国时期中山国的错金铜博山炉:炉通体错金,底座透雕出三条腾空出水的蛟龙,炉身铸成山峦重叠的模样,山中神兽出没,虎豹奔走,猎人持弩巡猎其间,人与自然和谐一体。此炉制作精美,为罕见的古代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 战国时期中山国的铜朱雀衔环杯:调和化妆品的用具,出土时杯内尚存朱红色痕迹。</p> <p class="ql-block"> 战国时期中山国的错金银铜虎噬鹿屏座:连接两扇屏风的插座,造型为猛虎噬鹿。猛虎身躯矫健,正贪婪地将一只小鹿吞入口中;小鹿在虎口中无力地挣扎,状貌凄然。通体饰错金银花纹,虎的颈部和臀部有两个饰山羊的长方形銎口,用于插放屏风扇。</p><p class="ql-block"> 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古代小桌,案面已朽。两雄两雌梅花鹿承托圆形底盘,底盘上四条双翼双尾的神龙昂首挺立,龙的双尾向两侧环绕,反勾住头上的双角,双翼聚于中央连成半球形,龙尾连接四只展翅的凤鸟;龙头承托一斗二升式斗拱,斗拱上托案框。龙飞凤舞,姿态优美,错金银纹饰精巧繁密。</p> <p class="ql-block"> 中午11点45分参观完博物馆的满城汉墓,乘地铁去火车站。下午14点乘动车去荣成,晚上7点到达荣成火车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