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开1943,齐邦媛与张大飞的最后诀别】

荒城之月

<p class="ql-block">(重庆南开中学津南村)</p> <p class="ql-block">“我跟着他往校门走,走了一半。骤雨落下,他拉着我跑到门口范孙楼,在一块屋檐下站住,把我拢进他掩盖全身戎装的大雨衣里,撑着我靠近他的胸膛。隔着军装和皮带,我听见他心跳如鼓声。”</p><p class="ql-block">“这一年夏天,我告别了一生最美好的生活,溯长江远赴川西。一九四三春风远矣。今生,我未再见他。”</p><p class="ql-block">这段文字来源于齐邦媛先生的传世回忆录《巨流河》,记述的是她与青梅竹马的恋人——国军飞行员张大飞于1943年4月在重庆南开中学校园最后诀别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齐邦媛先生遗照)</p> <p class="ql-block">2024年3月28日,齐邦媛先生辞世,享年一百岁。而她留下的那部传世回忆录《巨流河》注定将成为所有中国人不朽的历史记忆。书中最为打动人心的就是她与国军飞行员、抗战烈士张大飞纯洁、朦胧而催人泪下的恋情。</p> <p class="ql-block">(齐邦媛青年时期)</p> <p class="ql-block">(国军飞行员张大飞)</p> <p class="ql-block">张大飞是曾经寄住在齐邦媛家中的一名东北流亡学生,后来就读军校,并成为国军飞行员,因在重庆领空保卫战中表现优异而被选为第一批到美国受训的飞行员,回国后加入了陈纳德的飞虎队。他与齐邦媛书信往来多年,却都没有向对方袒露过真实的心绪。1943年4月的一天,张大飞所属部队在重庆换机,他赶到齐邦媛就读的重庆南开中学去探望她,而那竟成为他们有生之年所见的最后一面。此后,齐邦媛一直收到张大飞从各地寄来的蓝色航空信,直到1945年张大飞壮烈殉国,绝笔中才袒露了对齐邦媛的爱恋。</p> <p class="ql-block">(张大飞赠予齐邦媛的戎装照,其上有“送给我最亲爱的妹妹,你的哥哥张大飞,1942年11月15日于重庆”的英文题记)</p> <p class="ql-block">在《巨流河》中,齐邦媛记录了她与张大飞于1943年在重庆南开中学校园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p><p class="ql-block">1943年4月,重庆南开中学。</p><p class="ql-block">齐邦媛和同学们正在准备毕业联考,某日时至黄昏,有个初中女生跑过来,告诉她:“有个人在操场等你。”</p><p class="ql-block">她于是急急地跑出去,看到一个高大英俊一身戎装的军人从梅林向她走来。</p><p class="ql-block">他穿着军用雨衣,目光炯炯。坚毅面庞露出的熟悉笑容让她雀跃不已。</p><p class="ql-block">张大飞与她并肩而行,走到一半,感慨道:</p><p class="ql-block">“邦媛,你怎么一年就长这么大,这么好看了呢。”</p><p class="ql-block">那是她第一次听到他赞美她,心里仿佛毕毕剥剥地开出了一树繁花。</p><p class="ql-block">“部队调防在重庆换机,想赶过来看你一眼。”</p><p class="ql-block">“七点半之前就要赶回白市驿机场了,队友开着吉普车在校门外等我呢。”</p><p class="ql-block">齐邦媛点点头,两人朝校门走去。</p><p class="ql-block">“走了一半,骤雨落下,他拉着我跑到门口范孙楼,在一块屋檐下站住,把我拢进他掩盖全身的大雨衣里,搂着我靠近他的胸膛。隔着军装和皮带,我听见他心跳如鼓声。”</p><p class="ql-block">片刻后,他松了手,对齐邦媛说:“你快回宿舍,我必须走了。”</p><p class="ql-block">说完,他就小跑着到了门口。</p><p class="ql-block">隔着淋漓的雨幕,齐邦媛看着张大飞上了车,疾驰而去。</p><p class="ql-block">齐邦媛后来在《巨流河》中写道:</p><p class="ql-block">“这一年夏天,我告别了一生最美好的生活,溯长江远赴川西。一九四三春风远矣。今生,我未再见他。”</p> <p class="ql-block">高中毕业后,齐邦媛考入战时迁往乐山的武汉大学。和张大飞的通信还在继续,有时,他会在信中附上他的军装照,神采奕奕。</p><p class="ql-block">生离死别是战争常态,目睹战友牺牲,张大飞不再隐藏情感。终于有一天,他在信中倾吐思念:“我无法飞到山城看你,但是,我多么爱你,多么想你!”</p><p class="ql-block">齐邦媛的感情也在不知不觉发生变化,她想转学到昆明,想要离张大飞近一点。</p><p class="ql-block">可是,张大飞的态度却突然变了,他坚决不同意,口气又变成了兄长式的。</p><p class="ql-block">那之后,他的信越来越少。直到有一天,齐邦媛收到哥哥齐振一寄来的信,信里附上了张大飞的信:</p><p class="ql-block">“振一:</p><p class="ql-block">你收到此信时,我已经死了。八年前和我一起考上航校的七个人都走了,我知道下一个就轮到我了。</p><p class="ql-block">感谢你这些年来给我的友谊,感谢妈妈这些年对我的慈爱关怀,也请你原谅我对邦媛的感情,既拿不起也未早日放下。</p><p class="ql-block">自从我找到你们在湖南的地址,她代妈妈回我的信,这八年来,她的信是我最大的安慰。</p><p class="ql-block">我似乎看得见她从瘦小女孩长成少女,那天看到她从南开的操场走来,我竟然在惊讶中脱口而出说出心意,我怎么会终于说我爱她呢?</p><p class="ql-block">这些年中,我一直告诉自己,只能是兄妹之情,否则,我死了会害她,我活着也是害她。</p><p class="ql-block">以我这必死之身,怎能对她说‘我爱你’呢?</p><p class="ql-block">去年暑假前,她说要转学到昆明来靠我近些,我才知道事情严重。</p><p class="ql-block">爸爸妈妈怎会答应?像我这样朝不保夕,移防不定的人怎能照顾她?</p><p class="ql-block">请你委婉劝邦媛忘了我吧,我生前死后只盼望她一生幸福。”</p><p class="ql-block">1945年5月18日,张大飞所在的第二十八中队在河南信阳上空和日军狭路相逢,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战。战斗中,张大飞的战机不幸被击中,壮烈殉国,年仅26岁。</p> <p class="ql-block">(张大飞赠予齐邦媛的《圣经》及其在扉页的题词)</p> <p class="ql-block">1999年,七十五岁的齐邦媛访问南京阵亡将士纪念碑,在数以万计的牺牲者中找到张大飞的名字。再一次与张大飞“重逢”,齐邦媛忍不住落泪、哭泣,“张大飞的一生,在我心中,如同一朵昙花,在最黑暗的夜里绽放;迅速阖上,落地。那般灿烂洁净,那般无以言说的高贵。"</p> <p class="ql-block">(刻有张大飞姓名的南京阵亡将士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齐邦媛与张大飞最后诀别的重庆南开中学校园,迄今仍能见到的当年遗迹就是南开中学津南村。</p> <p class="ql-block">津南村,含“天津南开”之意,是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近代建筑群,位于今天的重庆南开中学内。</p><p class="ql-block">1937年7月29日,位于天津的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在同一天毁于日军战火。此后,随着抗战的推进,“南开系”开启南迁之路,其中南开大学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合并成立著名的西南联大,落址于云南昆明、蒙自(文学院),南开中学则落址于重庆沙坪坝。</p> <p class="ql-block">津南村原为重庆南开中学教职工宿舍,抗战时期,因张伯苓、柳亚子、翁文灏等名仕在此居住,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父子等政要均曾来此拜会友人。</p><p class="ql-block">2009年,该建筑群成为被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抗战时期中国著名文教机构“南渡北归”历史不灭的山城记忆。</p> <p class="ql-block">齐邦媛在《巨流河》里对津南村有如此记录:</p><p class="ql-block">津南村是我所见过最早的眷村,那一排排水泥单栋小房,住着许多令南开人津津乐道的传奇人物。如:数十年来令我追忆难忘的国文科孟志荪老师,最让学生害怕的冷艳数学老师张亚丽。还有校务主任喻传鉴的两位女儿,从美国留学回来也在南开任教;“大喻”教英文,“小喻”教理科。</p> <p class="ql-block">在此,祈愿齐邦媛先生一路走好,愿她与抗战英雄张大飞先生能在天国里重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