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旅海拾贝(1)——古徽州婚嫁文化</p><p class="ql-block"> 这次旅游,去了西递宏村古村、新安江山水画廊、徽州古城、黄山、婺源篁岭等地游玩,要问有那些深刻印象:古代徽州婚嫁文化让我开了眼界。</p><p class="ql-block"> 在新安江山水画廊游玩那天,由于我也姓张,到了漳潭(他们是张姓村庄)特意留心细看它的历史渊源。 漳潭古村,位于安徽歙县深渡镇,是新安江边的一个古老村庄,传说,张良离开刘邦与一个小妾隐居漳潭,村中大多数姓张,有宗谱记载已传76代。</p><p class="ql-block"> 我们随导游进入古村,来到村口的红妆馆。红妆即女子的嫁妆,徽州红妆指的是,大户人家女子出嫁的陪嫁品,大到婚床衣柜,小到女红针奁,精镂细刻,内外尽有,一色朱红贴金,延绵数十里,称“十里红妆”。徽州红妆是在出嫁当天迎亲队伍,前面喜灯开道,后有嫁妆压阵,轿中新娘端坐,一路唢呐高奏,爆竹声声,把吉日的豪华与喜庆演绎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红妆馆则聚焦女子嫁妆的场馆。馆内收藏有天下第一婚床和天下第一轿(龙凤轿),它们的精美与奢华令人瞠目结舌。红妆馆展出的器具重现了古徽州的“婚嫁文化”。馆内陈列着许多民间传统花轿与婚嫁的器物等,可以说是古徽州“闺阁文化”的浓缩。 </p><p class="ql-block"> 在红妆馆大厅中央最显眼的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天下第一轿”,至今有600年历史,重达一顿,十六人抬的龙凤娇,豪华至极,古今罕见。据导游介绍:朱元璋兵败逃难至徽州,被元兵追赶,幸得一妇女相救,为感其恩,登基后欲娶为妃,当地知府闻知,遂建此轿为贺礼,想以此轿送妇人入皇宫,谁知此妇人深受传统礼教熏陶,坚决不从,但皇命难违,遂悬梁自尽,朱元璋感其贞烈,口谕“此府之女皆为皇”,从此不受皇家选妃节制,此轿因而封存,继而散落民间。</p><p class="ql-block"> 走出了红妆馆,我依然在感叹古时大族婚嫁文化的隆重热烈,出嫁之日的豪华气派。中国婚嫁文化自秦汉时期开始,经过几千年历史演变,各个朝代具有不同风格但基本上是大同小异。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展“破旧立新”运动,婚嫁提倡新事新办,我小时候就见过:新郎戴着大红花,领着迎亲队伍骑自行车把新娘迎接回来,随嫁品都装在油漆好的两个樟木箱里,由接亲队伍从女方家一同带到男方家,这种简洁而热烈的婚礼,只有在特殊历史时期中出现的新生事物——“革命化的婚礼”,而今,婚礼以婚庆的方式出现,其中注入了大量现代化元素,迎亲队伍发展到宝马香车一大溜。</p><p class="ql-block">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婚嫁文化也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继承发扬优良传统,根据自身的能力,尽量把婚庆婚礼办得隆重喜庆些,切不可去攀比,更不能举债去办豪华婚礼,这是与婚嫁文化理念相悖,最终贻害无穷。</p> <p class="ql-block">红妆馆里展出的婚床</p> <p class="ql-block">馆内展出的衣柜(陪嫁品)</p> <p class="ql-block">婚床展品</p> <p class="ql-block">花桥(1)</p> <p class="ql-block">花轿(2)</p> <p class="ql-block">花轿(3)</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花轿(龙凤轿)</p> <p class="ql-block">衣柜陪嫁品视频</p> <p class="ql-block">红妆展品</p> <p class="ql-block">新娘出嫁乘坐的花轿视频</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轿(龙凤轿)视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