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瑶土楼 / 休闲游记(12)

lmm

<h1>  云水谣古镇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山脚下、溪岸旁、田野上星罗棋布的一座座土楼。这些从元朝中期就开始建造的土楼,目前保存完好就有53座。</h1><h1> 怀远楼是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完好的双环圆土楼,和贵楼是建在沼泽地上堪称“天下第一奇”楼,另外还有吊脚楼、竹竿楼、府第式土楼等,土楼风景别具一格。</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怀远楼</b></h1><h1> 怀远楼位于福建省南靖县梅林镇坎下村东部,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客家土楼。土楼建于1905-1909年,是建筑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好的双环圆形土楼,堪称传统民宅建筑艺术的佳作,2006年5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1><h1> 楼门上有楹联</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怀以德敦以上藉此修齐遵祖训</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远而山近而水凭兹灵秀育人文</h1> <h1>  福建圆土楼发源于九龙江中下游及比邻地区,是漳州先民抗倭的产物。土楼是明代九龙江下游及比邻地区的漳州人在抗击倭寇的血雨腥风中创造出来的,它最早出现的时间应是明嘉靖年间。</h1><h1> 下图中,怀远楼外墙上面建造的瞭望台。</h1> <h1>  怀远楼最大特点就是它是一座双环圆楼,大环和其他土楼一样为住宅,小环为怀远楼特有的学堂,平时是简氏子孙读书的地方,也是祭祀祖先的祠堂和族人举行重要活动的场所,取名为“斯是室”,两联书为“斯堂讵为游观祈计敦书开耳目,是宝何嫌隘陋惟思尚德课儿孙”。 </h1> <h1>  怀远楼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内院核心位置的祖堂也就是家族子弟读书的地方“斯是室”。在上厅,又有对联“书为天下善是人间富贵根”、“世间善事忠和孝,天下良谋读与耕”。在外门楼,也有一副联“诗书教子诒谋远,礼让传家衍庆长”,横批是“诗礼庭”。足见其家族的耕读传承的门风,站在上厅往回看,进门口的反面上悬挂“助我义师”滏金匾,据说是民国将军何应钦所题。</h1> <h1>  怀远楼的楼基用巨型鹅卵石和三合土垒筑而成,整座楼共有4层,高14.5米,每层34个房间,共有136个房间。怀远楼因夯土配方独特,夯筑技艺高超,外墙表面光滑无剥落,也抵御住了地震的损坏 。</h1><h1> 怀远楼的结构极为规范,每间屋子的规格大小一致,每户四层,一层做饭,二层储存粮食,三四层住人。楼内打有水井,可储半年以上粮食,犹如一座坚固的城堡,易于防盗和防匪。</h1> <h1>  怀远楼不仅在建筑风格上特色鲜明,同时又揉进了人文因素,堪称“天、地、人”三方结合的缩影。数十户、几百人同住一楼,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家族传统。因此,一部土楼史,便是一部乡村家族史。</h1> <h1>  土楼之光文化园:土楼里的博物馆——钟兴楼</h1> <h1>  土楼之光文化园是以保护、弘扬、传承土楼文化为宗旨的博物馆,2017年开馆。钟兴楼始建于1926年,为通廊式方楼,楼高4层,占地1386平方米。</h1> <h1>  四层楼的长方形土楼,内部上下都是木质结构。进入房间较全面深入了解客家人土楼文化,土楼人家的生活用具、生活习俗等。</h1> <h1>  楼上的瞭望窗,可以看到外景等(在三楼看到土墙厚度约80公分)。</h1> <h1>  土楼中间的木偶戏和瓦猫(屋顶的神兽)。</h1> <h1>  客家土楼夯土体验区。</h1> <h1>  和贵楼又称山脚楼,位于南靖县梅林镇璞山村。建于清代雍正十年,是由简次屏公建造的,总投资一万五千两银子,是座占地1547平方米,是南靖最高的土楼。这座土楼建在沼泽地上,用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历经200多年仍坚固稳定,保存完好。</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和贵楼</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和靓既康禄</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贵子共贤孙</h1><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和地献奇山川人物星门画</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贵宗垂训衣冠利乐圣贤书</h1> <h1>  和贵楼正中开1个大门,楼内东西南北四角安有4部梯道通向各层楼。天井中心建三间一堂式学堂,堂前门上挂着两块来头不小的匾牌,一个是由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颁发,由简羡强立的“兴学敬教”匾牌;一个是中华民国计六年十月由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委员长陈树仁赠送,由简羡强立的“兴学利侨”匾牌。</h1> <h1>  和贵楼是花了几千根松木做基建造在沼泽地上的,由于松木木质的特殊性,和贵楼经历过数次地震仍然不倒,院子中的空地,踩上去软绵绵的,竹竿插进泥土会出水。</h1> <h1>  和贵楼“三奇”</h1><h1> 和贵楼高五层,21.5米,别小看这个数字,这是个“世界之最”,也就是说和贵楼是已知的所有福建土楼里个头最高的,此为<b><font color="#ff8a00">一奇</font></b>。</h1><h1> 和贵楼每层有28个房间,共有140个房间。楼正中开一个大门,东西南北四方各有楼梯上下。它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据说当初选址建楼,开始并未发现这是块沼泽地,楼建了一层,忽然整层楼像沉船一样,慢慢下沉到了烂地里,建楼的简姓族人无可奈何,只好在下沉的楼墙上打了100多立方米的排桩,他们觉得地基这下牢固了,就从头开始夯墙,建起了一座五层高的方楼。他们似乎很有把握,从不担心大楼会倾斜或者下沉,果然两百多年来,和贵楼固若金汤,风雨不动安如山。你在楼中学堂的小天井用铁线往地里插,一口气可以插进5米多深,拔出铁线,则可见铁线上有淤泥的痕迹,你如果在这里跺跺脚,天井整片的卵石便会涟漪般震动,此为第<b><font color="#ff8a00">二奇</font></b>。</h1><h1> 和贵楼的第<b><font color="#ff8a00">三奇</font></b>,即楼中两口水井,相距十八米,井水水位均高出地面,左边那口井,清亮如镜,水质甜美,井中几条红鲤鱼翩翩游动,有如精灵,而右边那口井却混浊发黄,污秽不堪,完全不能饮用。这是由于两口井材料构造的不同造成的奇特景观。由于沼泽地浅层是腐烂的沼泽水,而深层是可饮用的地下水。所以在设计时都将两口井打到了地下水层。但是,清水井是由水泥砌成,而浊水井是由小圆石堆砌而成。这就导致了清水井壁缝隙较少,而浊水井壁缝隙较大。而两口井在通过沼泽水层时大量沼泽水渗入浊水井导致其浑浊有毒,而清水井却没有太多渗入所以可以饮用。</h1> <h1>后记</h1><h1> 怀远楼是一座告诫后代要胸怀远大志向的建筑;和贵楼告诉人们要和为贵的处世哲理。客家文化的结晶述说着传承古典、立足当下、求学担当、追求蕴藉、厚载的精神品格。</h1><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40126</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