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六零后

张玲…心在山水间

<p class="ql-block">  分享一篇文字,让我们感叹岁月沧桑,后浪推前浪的迅雷不及掩耳,就这样我们60后一代人缓缓谢幕……</p><p class="ql-block">​ 目前,各单位正在迎接60后退休高峰的到来。除开极少数选择延退(具有副高职称和副处级以上身份)的女性公职人员外,今年,最后一批60后女性将彻底告别职业生涯。再过5年,随着1969年出生男性员工的退休,中国的职场上,再也看不见60后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60后的大致素描如下:</p><p class="ql-block">​ 一,出生。绝大多数出生于多子女家庭,兄弟姐妹以四五为多,年龄大小依次相差两三岁,兄弟姐妹大带小,母亲的奶水加玉米糊糊是婴儿的食粮。</p><p class="ql-block">​ 二,童年。地里爬,地上跑,也上树,也翻墙,追黄狗,捉迷藏......无论大小,到五六岁没有不煮饭扫地割猪草拣柴火的。</p><p class="ql-block">​ 三,小学。大都发蒙于70年代,思想教育方面的,到处是打倒苏修美帝的标语;入的队是红小兵,唱的歌是我爱北京天安门,跳的舞是学习雷锋好榜样;读的课外书是连环画,听的故事是刘胡兰王二小刘文学邱少云珍宝岛英雄。文化学习方面,小学低段语文看图识字人口手,算术背加减法和九九表调声妖妖;小学中段写作文开头必是“全国上下形势一片大好”,做算术四则运算长大了会算帐;小学高段已能写批林批孔文章。整个小学的家庭作业是回生产队参加劳动的证明,如拣麦积肥的数量。到小学毕业,大多数人已能熟练操作生产劳动的各种基本技能。</p><p class="ql-block">​ 四,中学。大都就读于80年代,科学的春天,陈景润,第二次握手,读书改变命运,我的理想,考学......</p><p class="ql-block">​ 五,中专(大学)。60后在这道门坎前实现了群体的第一次大规模分类,分层,分流;其后几十年的命运也因此改写。相对于50后的厚重,80年代初期的大学校园,风景线是知青,是回城青年。</p><p class="ql-block">​ 六,工作。大中专毕业包分配,哪里需要到哪里;在80年代及90年代初的职场,60后拿着一纸调令,到深山,到老林,到祖国最偏远的地区,到条件最艰苦的基层。部分人在工作中通过考研及担任领导等途径,实现了这个群体的第二次分层,分流。</p><p class="ql-block">​ 七,成家。60后无论男女,绝大多数结婚都很朴素,无房无车无彩礼,工作在哪,婚房就在哪,家就在哪。</p><p class="ql-block">​ 八,重担。60后挑重担的时期主要在90年代至20年代这30年,无论是进商场,入官场,搞科研,还是从事各行各业普通工作,相对70后80后90后而言,他们最能吃苦,最能奉献,最能包容,最没有心机,最不会内斗,最善于委屈自己。</p><p class="ql-block">​ 九,夕阳无限好。好啦,20年代以后,60后的职场生涯大幕拉下,晚年生活序幕刚刚开启。最感欣慰的是,在退休之际,赶上了医保社保,赶上了养老金并轨,只要身体健康,总体上晚年衣食无忧。</p> <p class="ql-block">  仿佛一场大戏结束,60后的大幕正从职场上空徐徐降下。回味整整一代人的人生大戏,多少泪珠在滑落,多少星光在闪耀,多少爱恨在交织,多少激情已燃尽,多少迷梦才初醒,多少功名化云烟……</p><p class="ql-block">​ 我们60后,且行且珍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