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趣园”随笔

里文

<p class="ql-block">在宜丰为数不多的楼阁式赣派建筑中,位于宜丰县城北门垴上路的“涉趣园”无疑是迷一样的存在。笔者早在三十年前就为其充满文人趣味的建筑布局所吸引,尽管以其独特的建筑风貌于2004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而对于其建造历史和功能等,世人言之甚少。事实也是如此,笔者从方志和谱牒中,找不到任何的文献记载;从世居在此的群众言语中,也得不到有价值的信息。由于人们对它的存在缺乏了解,只能从其名称和布局上进行揣测,故有某别墅、某私塾,甚至是某青楼等多种说法。</p> <p class="ql-block">图为涉趣园大门。</p> <p class="ql-block">“涉趣园”与赣派建筑中常见的对称式布局不同,由两组不同朝向的房屋组成建筑群。其外观既没有高耸错落的马头墙,也没有厚实舒展的八字门。建筑群被朴实素雅的清水墙围拢,建筑群内的房屋则全采用穿斗式木架,精雕细琢的窗花、围栏、梁垫、斜撑、飞罩、翘角和石雕等构件点缀其中。其中一组朝东南,是整个建筑群的核心(以下简称主体建筑),另一组则朝北,是整个建筑群的出口(以下简称附属建筑)。在围墙划定的区域内,两组房屋的周边空隙处则用面积不等的花圃来填充,相映成趣。步入其中,一路别有洞天,处处藏着惊喜。</p> <p class="ql-block">图为涉趣园平面布局。</p> <p class="ql-block">图为涉趣园飞罩。</p> <p class="ql-block">今年三月,笔者应文旅局文保主管张坚的邀请,对“涉趣园”进行了一次细致地考察,目的就是研究其建筑特点和功能,分辨出搭建部分,以求恢复其原貌。同时从建筑中寻找文字痕迹,进一步考证其历史渊源。</p> <p class="ql-block">经过仔细检查,每栋房屋的主梁上无任何文字信息,外墙砖体也无任何的铭文。在阴暗的棚子中,尽管发现一块用作门板的旧匾,可惜字迹早已剥落,无法辩认内容,也不知是否属于该园的旧物。在无任何文字依据的情况下,仅凭一些说词,考证无法进行下去。</p> <p class="ql-block">“涉趣园”一直存在由县城熊氏营建或购置两种说法,且又有熊氏一直在此世居。如今因无法满足生活要求,故房屋常年空置,废旧的家什和残件散落各处,花圃被瓦棚占据,“趣”味已不存。“涉趣园”主体建筑建在凤凰台(俗称北门垴。古人认为这里是祥地,明成化十八年(1483年)迁儒学于凤凰台下),为城内的最高点。上栋为歇山重檐,面阔三间,四沿为倘廊。远远望去,楼阁宛如鹤立鸡群,突出于所有的屋面。想当初屋主人登上楼阁,全城的市井烟火尽收眼底。凭栏远眺,酌酒吟诗,挥毫濡墨,尤为惬意。这种建筑样式大多出现在清乾嘉时期,当时县域经济空前繁荣,人们有能力去营造用来满足自己精神享受的居所。目前县城还有一栋类似的清中期建筑,它就是在南门河对岸的江陵别墅,也由熊氏营建,故又称熊家花园。</p> <p class="ql-block">图为涉趣园主体建筑中的上栋。</p> <p class="ql-block">笔者正询问一位“涉趣园”的原住熊氏居民时,一旁的妇女提到阁楼的壁上留有字画。由于楼阁的木板年久失修,故很少有人上去。这位妇女又说:“没事,不会有危险,我经常上去放杂物。”在她的鼓动下,大家搬来了一副木梯子。</p> <p class="ql-block">笔者登上了楼阁,顿觉豁然开朗,两端倘廊灰壁上的八幅水墨画俨然在目。尽管壁面斑驳,但内容仍可辩识,主要描绘的是“四君子”之类的瓶插或盆栽植物,画面文气扑面、内容祥意盎然、笔墨苍劲饱满。更让人惊喜的其中两幅中还跋有文字。其中一副跋:“戊午夏月中浣日,仿效卿笔意。竹修房兄先生雅属。富滨。”另一副跋:“竹修仁兄大人。”经一同登上阁楼的熊氏居民介绍,只知道“竹修”是他们的高祖,却对其生平一无所知。尽管如此,笔者还是感到破解“涉趣园”历史的大门终于透出一丝光亮。</p> <p class="ql-block">图为楼阁房间。</p> <p class="ql-block">图为于楼阁敞廊远眺。</p> <p class="ql-block">图为楼阁壁画。</p> <p class="ql-block">由于方志没有记载,在寻找熊竹修的生平信息时感到茫然,首先求助于对熊氏谱牒较为熟悉的朋友,在无果的情况下,继而到会翁祠的“熊氏宗亲会”查阅《熊氏族谱》。熊氏是在南宋时期自河南开封迁居到新昌(1914年改称宜丰)石塘庄,后又迁居至盐步镇(今新昌镇)。自元末明初时期的熊友诚开始,逐渐发展为县治著名的“熊、胡、蔡、漆”四大家族之一,分为“伯、仲、叔、季”四房。非常幸运,当翻开2018年续修的《伯房谱》时,就发现有熊竹修的简介。原来“竹修”是其字,名熊茂林,号笑山,谱名熊曙世,清同治四年(1865年),获中乙丑科殿试二甲八十九名进士。</p> <p class="ql-block">图为同治《新昌县志》记载。</p> <p class="ql-block">再进一步查找更为详细的信息时,发现世系图中尽管有熊茂林,但在人丁谱中却没有其任何的文字记载,可见续修的《伯房谱》并不完整。于是求助于参与续修《伯房谱》并撰写《熊茂林简介》的胡仁平老师。据胡仁平老师解释,由于旧谱中熊茂林的世系不全,谱局成员怕到起争议,故决定不列入续修的《伯房谱》。同时,胡仁平老师日常重视收集宜丰历代登科人物的信息,故特地把旧谱有关熊茂林祖辈儿孙的内容摘抄在笔记中。通过胡仁平老师提供的笔记图片,笔者才得于进一步探寻“涉趣园”历史,否则话就只能中道而止。</p> <p class="ql-block">熊茂林于清道光二年(1822年)生于书香世家,其曾祖父熊寿益、生祖父熊健景、父亲熊福源都是国学生。熊健景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二,因四弟熊书景弱冠去世时没有子嗣,故熊健景将侧室胡氏生子熊福源过继给熊书景为嗣。熊书景的遗孀也姓胡氏,来自书香之家,知书达理,终生守节。在她的呵护和培育下,熊福源也成为了国学生。熊福源名德南,字日宣,号名三,生有三子,熊茂林为其次子。</p> <p class="ql-block">在艰难的科举路上,熊茂林的先辈均止步于国学生,而熊茂林则锲而不舍地苦读攀登。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二十七岁的熊茂林选为拔贡,尽管获赴京深造的机会,但十年间无任何斩获。结合熊茂林生平,从“涉趣园”发现的“戊午夏月”文字分析,“戊午”当是清咸丰八年(1858年),即在这年的农历五月中旬,三十六岁的他曾邀请一些“伯房”内的族人在“涉趣园”雅集。此时的熊茂林正在准备次年的乡试,楼阁壁画应是本房族人为祝福他而作。这次熊茂林果然中举,七年后又获殿试进士,成为“伯房”的三位进士之一。历任山东济阳、嘉祥知县,后加同知衔和山东乡试同考官,最终为家族赢得了的声誉。其继祖父熊书景和父熊福源均在清同治四年(1865年)诰封奉政大夫,其母胡氏诰封为宜人。清光绪五年(1879年),胡氏又诰封为恭人。熊茂林自己则诰授朝议大夫,正妻漆氏诰赠恭人。</p> <p class="ql-block">图为同治《新昌县志》记载。</p> <p class="ql-block">熊茂林在四十三岁前致力于科举,应无暇顾及家业,那么“涉趣园”究竟何人所建?建于何时?又是什么功能的建筑?或许可从熊茂林世系和相关文献中寻找答案。</p> <p class="ql-block">其曾祖父熊寿益有“另立当祠于北门觉轩翁祠左,曾孙茂林捐助黄心坪田租六十石,供公祭祀”记载,其中“当祠”是专门用于祭祀某人的场所。<span style="font-size: 18px;">粗读这段文字,似乎存在熊寿益为其先辈立祠的可能,</span>考“觉轩翁祠”,由熊吉梦(号觉轩)所建,位于佑圣观前,即考棚附近。佑圣观是宜丰城北一处有名的道观,大约在今县卫健委南侧附近,观前路名由此而来。按记载,“当祠”位于“觉轩翁祠”的左边,按坐北朝南向,即是东边,与目前“涉趣园”的位置相似。熊吉梦生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熊寿益殁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熊寿益殁时,熊吉梦还不到四十岁,古代五十岁以上人才称为“翁”,说明此时“觉轩翁祠”还未建造。故可推断,“当祠”应是熊寿益后裔所建,而非熊寿益本人。同时,在这块不大的区域内,熊寿益后裔同时营建两处建筑的可能性极低,“当祠”应是“涉趣园”,也是“涉趣园”最初的名称。</p> <p class="ql-block">“涉趣园”的主体建筑由两栋房屋组成,并列在同一中轴线上,左右对称结构,具有典型的赣派建筑特征。其中上栋明间是前大厅后享堂,次间是厢房。下栋明间用长窗门封闭,次间也是厢房,与围墙之间的空隙则是粮仓。上下栋之间为倘开式天井,其开阔的面积犹如宗祠的天井。天井一侧则是数间空间较小的房屋,目测无法摆放餐桌或木床,应是课读用的斋舍。</p> <p class="ql-block">图为主体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上述布局特点有明显的倾向性,既具备祭祀和读书等功能,又能容下四户家庭起居。熊福源有三个儿子,该布局符合其家庭人口结构和书香世家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熊福源因是继子身份,继父在弱冠就去世,民间视为“短命”,为继父建“当祠”有违情理,而为生父建“当祠”则有悖伦理。因此,熊福源为其祖父建“当祠”,则属于合情合理之事。旧谱中记载,熊福源曾捐资入大宗祠附祭和支撑熊茂林数十年的苦读和赶考费用,便可佐证熊福源的家境富有,有能力建造“当祠”。因此,“当祠”乃是由熊福源营建,建造时间应在清道光年间。“当祠”选择建在北门的学宫与考棚之间,享堂面向东南方的崇文塔。崇文塔是风水法器,主全县文运,是古代文人心目中的圣物,熊福源建祠目的显然为了“纳文运祥瑞,祐子孙仕第”。</p> <p class="ql-block">图为“当祠”位置和朝向崇文塔示意。</p> <p class="ql-block">“当祠”演变为“涉趣园”,中间存在不断地改造过程,目前看到的建筑规模和功能显然与最初的“当祠”相去甚远,没有了那份庄严感,更多的是追求文人雅趣,附属建筑在这个基础上衍生而来。附属建筑分为前后两段,进入大门便是前段,由两栋房屋并排组成,结构完全相同,又是典型的赣派建筑布局,中间为露天通道,进深如巷。两栋房屋内各有一檐廊和三间房,六间房屋空间狭小,只够摆放一张桌椅,应都是斋舍,并且斋舍之间又有侧门相通,既互不干扰,又便于塾师往来授课。后段中间为倘廊,穿过圆形门与主体建筑连通。倘廊的一侧有八棱形的门,可达石块砌成的露天水池,具有采光作用,小池两侧各有一间小房。据说池中用于养殖观赏鱼,文雅之气点缀其中。</p> <p class="ql-block">图为与主体建筑群连接的倘廊。</p> <p class="ql-block">附属建筑前后段之间设有三个门洞,即露天通道门洞和斋舍廊道各有一小门洞,成为整个“涉趣园”的第二道门。当门洞关闭,斋舍人员无法进入主体建筑,这样就与主人的生活区域完全隔开,既安全,又更显庭院深邃。从这种结构分析,“涉趣园”又带有学馆的特征。如果用于自家课读,这第二道门的设计则显得没有必要。</p> <p class="ql-block">图为从涉趣园大门处观第二道门。</p> <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涉趣园”开始的营建目的是为了祭祖,兼带课读和日常起居生活。这种营建传统在宜丰由来已久,如五代时期,张玉就建留张书院,用于祭祀祖先和子孙课读。又如在各地的大宗祠,也常常设有课读之所,用于族内学子的启蒙教育。随着课读功能的突显,再加上刻意追求文人雅趣,才冠以“涉趣”名。在《新昌县志》和《盐乘》的学校记载中没有“涉趣园”,这种缺载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民间学馆只能在谱牒中寻找到它们。</p> <p class="ql-block">熊茂林生活在清王朝没落动荡的时期,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他才十八岁。中举之前,宜丰被石达开军队占据。中举次年,李秀成军队又屠宜丰县城。获得进士后,整个国家已处于满目苍夷和积重难返的境地。生活在这个内忧外患、惊魂未定的时期,熊茂林仍坚持苦读并考中举人和进士,不得不说他具有坚强的毅力。熊茂林生有三子六女,其中次子过继给了堂兄,故“涉趣园”已很难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五十岁后,在宜丰县城南门独力建造了新的府邸,称笑山翁祠,又称进士第(今已不存)。在谱载中,熊茂林捐田租六十石给“当祠”,用于祭其曾祖父熊寿益;捐田租三十石和竹山给熊氏大宗祠,迎养祖父入宗祠附祭;捐田租三十六石给熊氏大宗祠,迎父入大宗祠附祭;捐资用于续修《伯房谱》。可知熊茂林在那个国弱民穷的年代里,不仅家境殷实,而且乐于捐输。</p> <p class="ql-block">熊茂林殁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享年六十八岁,入熊氏大宗祠附祭。上高桐山人、扬州知府陈卿云为其撰墓志铭。</p> <p class="ql-block">自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后,学堂代替学馆,“涉趣园”的命运不得而知。据世居在此的居民反映,在民国时期,这里曾驻扎了国民党某团部。土改之后,各姓杂居在此,随意搭建。而对于它的历史和曾经的主人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就被人们所遗忘,只剩下门额上“涉趣园”三字让人遐想,感叹曾经的辉煌终归烟消云散,沧海桑田,不外如是。</p> <p class="ql-block"> 甲辰年二月廿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