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衙邂逅元好问

北京老姜

<p class="ql-block">  内乡县衙始建于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 重建于清代, 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封建社会县级官署衙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内乡县衙对面的游客服务中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雨后的衙前广场环境整洁,空气清新。</p> <p class="ql-block">  内乡县衙在明清易代时毁于兵燹。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知县张凤翼旧址复建,康熙年间知县马万里、高以永先后两度重修,基本恢复明代衙署布局,嘉庆、道光年间仍有修缮。 咸丰七年(1857年) ,县衙遭捻军焚毁。其后35年,历12任知县借察院办公,直到章炳焘出任,重建了内乡县衙。县衙依《明史》和《清会典》所载建筑规制布局,按照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衙后邸、监狱居南规制建设。<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有大小院落18进,房舍260余间,有天下第一衙之称。</span></p> <p class="ql-block">  1968年之前,旧衙门一直被用作内乡县最高行政机关,其后为部分职能部门使用。 1985年,成为全国最早的官署博物馆——内乡县清代县衙博物馆。1996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于1997年修建了寅宾馆、后花园等。2000年4月底,修建了县丞衙、主薄衙、仪门、戒石坊、三班院、衙神、狱神、土地祠、吏舍等建筑,重铺条石甬道,重建了照壁。</p> <p class="ql-block">  死牢的牢门低于普通人身高,死囚须低头才能通过。</p> <p class="ql-block">  沒想到在探访内乡县衙的过程中,竟在这里邂逅了金元时期著名的文学大家元好问的行踪。</p><p class="ql-block"> 穿过县衙大堂,走进二堂后面清幽静谧的夫子院,一块“金代内乡县令元好问展览”的牌匾使人眼前一亮。走进展厅,正面是元好问的半身塑像和背景墙上诗人所写的诗篇,金哀宗正大四年(1227年)元好问任职内乡县令,当时北方战乱不断,元军所向披靡,金军节节败退,天下百姓生灵涂炭,元好问此时赴任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他在内乡主政五年,勤政廉洁,<span style="font-size: 18px;">深受百姓爱戴和敬仰。</span>“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是其为官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  元好问是金朝人,“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千古名句,就是他16岁写的《摸鱼儿·雁丘词》的开头三句。那年他赶考经过汾河岸边时,有一位张网捕雁的农夫告诉他,早上捕捉到两只大雁,一只杀掉了,另一只从网中逃脱,但不肯飞远,只在死雁上空盘旋,悲鸣哀叫良久,后撞地而死。元好问买下这两只死雁,埋在汾河岸边,称之为雁丘。此事就是这首词的背景。</p> <p class="ql-block">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是金元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因此元好问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p><p class="ql-block"> 元好问是金朝的官,在他任内乡知县时,东南是偏安一隅的南宋,西北是忽必烈的大元,还有西夏,连年战争不断。当地方官的首要任务就是为朝廷向老百姓征收粮草,筹备军饷。元好问在内乡主政五年,为官廉洁奉公,体恤百姓,重视农业生产。他在《偶记内乡》一诗中写道:“桑条沾润麦沟青,轧轧耕车闹晓晴。老眼不随花柳转,一犁春事最关情。元好问卸任时,内乡百姓攀辕卧辙,争相挽留,舍不得他离去。</p> <p class="ql-block">  正大八年(1231年)元好问调任南阳县令,期间兢兢业业,颇有政声。后赴京,先后任尚书省令史、左司都事、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后,四十四岁的元好问被蒙古兵俘虏,结束了十年的宦海浮沉,自天兴二年(1233年)四月被押赴聊城羁管软禁,到元太宗窝阔台十年(1238年)八月49岁结束囚徒生活,与家人辗转于山东聊城、冠氏之间,晚年回到故乡。忧国忧民的元好问除三次上书耶律楚材、两次觐见忽必烈,为保护中原人才、弘扬传统文化、振兴文化教育事业而奔走外,还潜心编纂著述,以一己之力修补金史,为后世留下了两部金史著作《中州集》和《壬辰杂编》,以诗存史、以文存史,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史资料。</p> <p class="ql-block">  元好问涉猎广泛,除诗文、从政之外,还精于历算、医药、书画鉴赏、书法、佛道哲理等学问,他的朋友遍及当时的三教九流,既有名公巨卿、藩王权臣,也有一般的画师、隐士、医师、僧道、士人、农民等,其有姓名可考者即达500余人。</p><p class="ql-block"> 元好问学问精深,著述宏富,为官清正,在金元文坛首屈一指,即使至明清时期,堪与其相伯仲者也难得一二。被他的学生、师友及后人尊称为“一代宗工”、“一代宗匠”。迄今流传下来的据信是他的作品的有:诗1380余首,词380余首,散曲6首,散文250余篇,小说《续夷坚志》4卷202篇,《中州集》10 卷,《唐诗鼓吹》10卷。另有已经散佚的著作多种:《锦机》、《东坡诗雅》、《杜诗学》、《诗文自警》、《壬辰杂编》、《金朝君臣言行录》、《南冠录》、《集验方》、《故物谱》等,可谓著作等身。</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85年,在河南省内乡县菊潭公园出土了一通石碑,碑首刻三院禁约四个大字,故称《三院禁约碑》。1994年4月,按碑文中标明的位置,重立于内乡县衙门首之左,碑高2.96米,宽0.91米,圆首,碑首刻三院禁约四个大字,字体为楷书,计27行,满行76字。</span>此碑对研究明代驿站管理有重要的价值(由于碑身加装的玻璃罩反光,所以从照片上看不清碑文)。</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三院禁约碑》立碑的起因是,</span>明代内乡县境内驿铺10余处,屡遭上宪或屡受冒充上差的敲诈勒索之苦,加重了地方和百姓负担。时任内乡知县易三才冒着丢官罢职的风险,为民请命,获准各级上宪,本奏朝廷,发下圣旨,严禁前站勒索,违旨按国法处置,并撰文刻石,立于县衙大门前东侧和各驿站前,以儆效尤。可以算是那个时代底层官员体恤百姓,敢于抵抗来自上级或假上峰之名勒索、盘剥的成功案例。碑文主要从禁滥用应付,禁前站勒索,禁矿、税差使牌外横索及饩廪通议成规四个方面加强对过往官员和驿铺进行管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衙署的后花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