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时,真正读懂一本书,需要时间的沉淀,需要现实的历练,更需要切实地践行。而我读懂绘本《安的种子》的过程,便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安的种子》是一本隐喻性很强的绘本故事。它以雅致隽逸的绘图,简洁明了的文字描述了三个小和尚本、静、安用各自方式培育心爱的千年莲花种子的故事。情节简单却寓意深长,具有常读常新、历久弥新的思想魅力。</p><p class="ql-block"> 初读这本书是十年前,当时孩子将入小学,班主任推荐亲子共读这本书。那时,孩子、我和老公边读边讨论,用对话体记录亲子共读时的讨论内容。孩子虽只六岁,但在图文并茂的阅读中,我们由表及里,前后勾连,由果溯因,思维碰撞,相互启发,渐成共识:</p><p class="ql-block"> 一是本和静播种失败的原因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相似在本和静都珍爱千年莲花的种子,想第一个种出莲花。不同在本急功近利且不得其法,他找来锄头急急地在寒冬腊月中把莲花种子种在了雪地里,本的种子没有发芽,他愤怒地扔掉锄头放弃了。静虽得其法却呵护过度、适得其反。他查找种莲花的书籍,找来金花盆、名贵药水和花土,小心地种下种子,放在最温暖的房间里。种子发芽了,静把它当宝贝,用金罩子罩住它,结果静的小幼芽因得不到阳光和氧气,没过几天枯死了。</p><p class="ql-block"> 二是安播种成功主要源于平常心和遵循莲花萌芽规律。面对莲花种子,安想的是,我有一颗种子了;安做的是,把种子装进小布袋里,挂在胸前,用体温呵护它。安泰然地做着分内事:扫地、做斋饭、挑水、散步,春天到了,安在池塘一角种下莲花种子,不久,安的种子发芽了,长绿叶了,盛夏清晨温阳下,古老的千年莲花轻轻地盛开了。相较于本和静,安并不急于 “第一个把它种出来”,怀揣莲种、从冬到夏、选对时节、选准地方、从容播种,静待花开。</p><p class="ql-block"> 三是老和尚让三个小和尚种莲花的目的在点化、促参悟。小和尚们在种莲花的行动探索中,去学习、历练、反思、总结;悟人生禅机、明处世哲理;培养了责任感,习得了方法论。</p><p class="ql-block"> 十年前的初读,为人父母的我们读出的,是在培养孩子这颗珍贵的千年莲花种子时,要去躁进、去宠溺、去不得其法,要了解孩子、因材施教、以行促思、久久为功、静待花开。初入学堂的孩子读出的,是在播种梦想的路上,要怀揣梦想,做好当下该做的事,遵循客观规律,不急不躁。</p><p class="ql-block">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知易行难,行胜于言。</p><p class="ql-block"> 回首陪伴孩子成长的关键十年,我们常生喟叹。内卷泛滥的现实,剧场效应的作怪,曾几何时,我们也如文中的本,罔顾孩子的发展速率,“别人家的孩子能做得到的,自家的孩子也得做得到”,于是苛责孩子抢跑致胜。曾几何时,我们也如文中的静,博览育儿经验,培养孩子考进最好的学校,进最牛的班级,找最厉害的教培机构,为孩子成长挖空心思。曾几何时,我们也以爱为名,牺牲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剥夺了孩子的玩乐时间,把孩子拉回琴凳钢琴考级,把孩子桎梏家门刷题订错……不是我们忘了《安的种子》中谆谆告诫,只因我们绝大多数人往往容易被现实裹挟,躬身入“卷”,沉浸于精神内耗难以自拔。</p><p class="ql-block"> 前几天,和孩子偶然聊起《安的种子》,我们探究文中人物命名的深意,联系生活交流故事现实意义。十年后重温故事,我们思绪翻飞!</p><p class="ql-block"> 古莲种子是初心、是梦想、是信仰。繁忙内卷的现实,容易使人退化为“空心人”—— 丢失了“种子”,这才是让许多人痛苦的根源。因为我们根本就不明白,我们自己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已经忘了自己的初心和本意了。保有初心,不同的人方可各用其法去实践成长。</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朋友,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征途上,如果你有幸拥有一颗“千年莲花的种子”,别着急,忌躁进,勿蛮干,不要因爱妄为、舍本逐末;既要眼望星辰,更要尊重实际,为可为之事,相信人生花开自有时。</p><p class="ql-block"> 育儿的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进程中,务本、静定、安然。每个孩子都独一无二。静下心来好好观察、了解、尊重孩子的特点,找准孩子的发展路径,让自家孩子成长为自家孩子最好的样子,笃定从容不妄动,静心守护不折腾。谨记四时有序,花开有时,认清根本,静待花开,安之若素,方能莲叶何田田,菡萏幽香袅。</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师者,在引领学生成长的道路上,需学学老和尚的睿智,少说教重体验,不越俎促自悟;需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多元评价激发所长;需学习增强因材施教、以学定教的专业本领;需在唯分数论、唯升学论肆虐的当下,多想想 “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些根本性的问题,才能具有教育教学的战略定力,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教育强国注入力量……</p><p class="ql-block"> 重读《安的种子》,在阅读中正心诚意,润己泽人;在阅读中嗅菡萏幽香,悟花开有时。</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