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欧洲的后花园:摩洛哥(下)

勇民

<p class="ql-block">菲斯,是北非史上第一个伊斯兰城市,也是摩洛哥一千多年来宗教、文化与艺术的中心。是世界上现存最大规模的中世纪风格的城市之一,依旧保存着浓郁的中世纪风采。于1981年评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布日卢蓝门,城门上饰有最具菲斯特色的蓝色花纹,在被烈日镀上一层金黄色之后得以与城内的老建筑融为一体。穿过这道门,就如穿越了八百年的时空,一步跨进了中世纪的阿拉伯世界。</p> <p class="ql-block">布日卢蓝门的背面,被称为“伊斯兰绿”的翡翠蓝。</p> <p class="ql-block">菲斯古城占地250公顷,由伊德利斯二世兴建于公元808年,是摩洛哥的第一座皇城,17公里长的城墙基本完好。作为中世纪城市的经典,菲斯不仅是摩洛哥的宗教圣地与文化交流中心,也是阿拉伯民族的精神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全盛时期古城内有近800座清真寺,现在仍有近400座,还有数不清的普通民宅、商铺作坊和华美庭院。据说菲斯现人口50多万,有60%还挤住在老城。</p> <p class="ql-block">斋月期间,商户开门都较晚,我们进老城区时几乎空无一人。</p> <p class="ql-block">踏入古城,面临的就是错综复杂的九千多条小巷,而且宽窄不一,曲曲弯弯,有些还是死胡同,甚至古城里的居民都有可能会迷路。所以我们的中文陪同始终提醒大家千万不要掉队,走丢了就很难找回正确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老城内的卡拉维因大学建于公元862年,被喻为世界上第一所大学,其所属图书馆早在中世纪即已负盛名,收藏有带彩色画面的古兰经以及大量手抄本和其他古籍,被誉为“学术首都”。1956年摩洛哥独立后,该校成为独立的伊斯兰大学。我们的运气不好,斋月期间大学没有开放,只在门外看了看大学的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没有任何机动车,只能够用骡马和小驴拉东西。</p> <p class="ql-block">在狭小而又喧嚣的街道旁,进入一座不起眼的大门,使人想像不到眼前豁然开朗,原来这里是著名的阿布伊南神学院。</p> <p class="ql-block">伊斯兰国家中,最精美的建筑除了清真寺就是神学院。阿布伊南神学院建成于14世纪,这所学院既是文化教学场所,又被赋予宣扬伊斯兰教教义的重任。</p> <p class="ql-block">整座建筑装饰十分精致,屋檐墙壁上的石刻雕花和木头雕刻美丽繁复。如今它依然是菲斯唯一的一座拥有宣礼塔的神学院。</p> <p class="ql-block">在当地导游的带领下,继续穿过弯弯绕绕的小巷,寻找另一个景点。在这个杂乱无章的地方感受一下迷路般的溜达也是一种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有些小巷上方或两侧还有一排排木桩或铁架加固,撑着左右两面墙,简直像行走于危楼之间。</p> <p class="ql-block">很多窄小幽深的巷子只能一个身子通过。</p> <p class="ql-block">像一千零一夜一样,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巷子什么样子,有什么秘密,充满了神密感。</p> <p class="ql-block">几乎每转过一个街角,你都能与一处公共喷泉不期而遇。阿尔摩拉维德王朝和穆瓦希德王朝(11 世纪至13 世纪)在这里修建了规模巨大的水务工程。老城区有超过60 处的公共喷泉,而尼加文喷泉则是其中最美丽的一座。</p> <p class="ql-block">巷子里有这样华丽、气派、精致的大门大院。</p> <p class="ql-block">当然也有这样寒酸、贫穷的小门。庞大的古城充满着人间烟火,每一处都透露着古老的气息,脏乱和精致并存。</p> <p class="ql-block">临近中午,各个小铺陆续开门了。老城的功能分区明显,像一个超级大的集市,菜市场、手工制品、日用品、衣服鞋子、陶瓷……什么都有。</p> <p class="ql-block">导游说摩洛哥每年出口一亿双皮拖鞋,占了全世界的百分之七十。</p> <p class="ql-block">一千零一夜故事里的阿拉神灯是这样的吗?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盘子是摩洛哥最具特色的纪念品。</p> <p class="ql-block">老城里有很多各种手工作坊。</p> <p class="ql-block">这是另一个景点:伊德里斯陵墓。但这里非穆斯林不能入内。</p> <p class="ql-block">老城里的慈祥老人。</p> <p class="ql-block">这个人背着几只鸡,是要去卖吗?挺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古城里面最出名的大概就是皮革染坊了。拐过一个又一个窄小的角落,空气中逐渐充满一阵酸臭腐败的气味,也就知道目的地不远了。</p> <p class="ql-block">上百个染缸依次排开,工人们正在爬出爬进地工作。染坊工厂的环境污秽恶劣,腐臭味来自装有多种动物粪便的石灰池混合物——用来分离溶解各种动物皮上的油脂和蛋白质,待皮质变软清洗后,就可以放入染缸进行染色。</p> <p class="ql-block">登观景台前还会有人派发薄荷叶,可以放在鼻子下以减轻刺鼻的臭味(其实还是可以忍受的)。</p> <p class="ql-block">纯天然染料,纯手工制作,依靠人力反复揉搓踩踏,使皮料充分染色再清洗晾干,这种原始的制作工艺沿用至今,看着感觉很壮观。</p> <p class="ql-block">大染缸旁的三层楼里有各种皮革制品,推销人还会说几句中文。</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巷道中弥漫着历史的芬芳,城墙间的石板路铺陈着神秘的故事,而市场上五光十色的商品仿佛是古老传统的生命力延续。</p> <p class="ql-block">离开古城菲斯,我们前往摩洛哥第四个古都梅内克斯。午饭后向北行进35公里,远远即可望见一处气势恢宏的古罗马城池矗立在一块高地之上。这便是摩洛哥保存最为完好的沃吕比利斯古城遗址。</p> <p class="ql-block">满目疮痍的残垣断壁掩盖不了沃吕比利斯曾经的金碧辉煌。沃吕比利斯被称为“法老的宫殿”,因为这座城市是三千年前埃及法老朱巴二世兴建的。公元40年,沃吕比利斯被罗马人占领。公元3世纪,又被柏柏尔人统治,后来又被阿拉伯人征服。1755年,沃吕比利斯在大地震中毁灭。</p> <p class="ql-block">沃吕比利斯的凯旋门建于公元217年,恐怕这是世界上遗留下来的最早的凯旋门了。古罗马人在北非地区打败迦太基人,并在迦太基人的城市建立了自己的定居点,即沃吕比利斯。因为这里土地肥沃,便逐渐发展成为古罗马帝国在非洲的中心行政城市之一,负责生产并向古罗马帝国输送粮食。</p> <p class="ql-block">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这里却丝毫未受影响,当地的人们继续延续着拉丁语和罗马时代的生活方式,直到公元785年,阿拉伯先知的后人穆莱·伊德里斯来到了沃吕比利斯,并在公元788年创建了摩洛哥史上第一个伊斯兰王国——伊德里斯王朝,并将都城定在沃吕比利斯。</p> <p class="ql-block">凯旋门前的中心广场与“巴西利卡”的一边相连。“巴西利卡”是一种柱廊形式的建筑,是法庭开庭的地方,也是举行商业会议的场所。虽然整体的房屋已经坍塌,但气势仍在、风韵犹存。</p> <p class="ql-block">古城遗址右侧是宫殿遗址和祭祀神殿,仅剩的几根高大的石圆柱,柱顶和基台雕琢着精美的饰纹,堪称罗马建筑和雕塑艺术的典范之作。1997年,沃吕比利斯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p> <p class="ql-block">尽管占地47公顷的古城早已坍塌颓败,但是高大的城墙、雄伟的凯旋门、整齐的街道、精美的石柱、各种民宅、作坊、妓院、宮殿、浴池、法院、剧院和市场等古建筑星罗棋布,依稀可辨古城当年的繁华鼎盛,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古城里的许多房子,都与意大利庞贝古城遗址相似。此外,沃吕比利斯还发现许多青铜像,其中包括乌西亚的半身像、梳洗中的维纳斯像、穿草鞋的维纳斯像等。这些都被运到首都拉巴特的博物馆中收藏了。</p> <p class="ql-block">你能想像到这是一个贵族的豪宅吗?有长长的走廊,数不清的房间,中间是个带喷水池的大厅。</p> <p class="ql-block">看看这个大厅残存的石柱,就不难想像当年它是多少辉煌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古老的浴池,半圆形是为了磨擦背部方便。导游说,男人坐在四周,女人在中间用橄榄叶为男人擦背。</p> <p class="ql-block">遗址里还有不少一千多年前铺设的大面积马赛克。在风吹、日晒、雨淋、建筑物坍塌的毁损下,仍然保持着色彩鲜艳,图案清晰,真是令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47公顷的遗址太大了,我们走了一个多小时也才看了一小部分。我们参观时只见到一些欧洲人,却不见一个同胞。如果来摩洛哥却不来这样辉煌的古罗马遗址,真是太遗憾了。</p> <p class="ql-block">离开沃吕比利斯遗址,车行三个多小时,晚上八点终于来到渴望已久的舍夫沙万蓝白小镇。</p><p class="ql-block">舍夫沙万建在山坡上,周围山谷连绵起伏,蓝色的小镇就像一颗蓝宝石一样镶嵌在这里,异常的光彩夺目,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p> <p class="ql-block">我们下榻的酒店,离小镇的广场只有几步之遥,要在这里住两个晚上。</p> <p class="ql-block">舍夫沙万夫建城于1471年。在西班牙语里是“角”的意思;在柏柏尔语里,它是“山羊角”;而在阿拉伯语里则是“瞭望群峰之巅”的意思。</p><p class="ql-block">这是小镇的一个大门,当地的居民主要从这里出入,而游客们却是从广场进入。</p> <p class="ql-block">据说全球有三大著名的蓝城,它们是希腊的圣托里尼、摩洛哥的舍夫沙万和印度的焦特普尔。它们都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最著名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舍夫沙万是一座闪耀着蓝色光芒的城市,漫步在狭窄的巷道中,被蓝色的墙壁环绕,仿佛置身于梦幻的童话世界。而在伊斯兰文化中,蓝色据说是幸福和乐观的颜色。</p><p class="ql-block">无论最初将小镇粉刷成蓝色的原因是什么,但在现在看来,蓝色让舍夫沙万显得与众不同,蓝色小城已经成了小镇的一个符号和标志,成为吸引游客到来的核心原因。</p> <p class="ql-block">这里所有的建筑,包括宅门、阶梯和墙壁统统被涂绘成最灿烂的蓝色。这里的蓝是各种各样深浅不一、色调不一的蓝色,普鲁士蓝、湖蓝、天蓝、酞菁蓝、深蓝、浅蓝、群青、粉蓝……各种蓝色汇聚一堂,简直就是蓝色大观园。</p> <p class="ql-block">除了蓝色的外表以外,不少人家的门口或墙壁,都会摆上一些绿色盆栽,而五颜六色的花盆成为其中最夺目的点缀,再配上蓝色的基调,就像一幅经过精心设计的画作,十分漂亮。</p> <p class="ql-block">千姿百态的房门也是舍夫沙万的一大亮点,这里家家户户的房门几乎都不重样,虽然它们都被涂抹成了深浅不一的蓝色。</p> <p class="ql-block">清晨,独自探秘小镇深处的小巷。</p> <p class="ql-block">上午店铺很少开门,中午过后渐渐热闹起来。各种小店都开门迎客了。</p> <p class="ql-block">两个小姑娘也在推售她们的小手串。</p> <p class="ql-block">舍夫沙万还是猫的王国,巷子中随处可见形态各异的可爱猫咪,它们悠闲地生活在这片蓝色领地,似乎无处不在。</p> <p class="ql-block">小镇中心广场是人们聚会的场所,是一个充满精致小咖啡馆和特色餐馆的旅游服务中心。</p> <p class="ql-block">这是建于15世纪的城堡和清真寺。黄色的墙与厚重的石墙,与蓝色基调的小镇形成强烈的对比。</p> <p class="ql-block">离开舍夫沙万,向西北前行,大约是离地中海不远了,沿路一片绿色盎然,终于看到了波涛澎湃的大西洋,来到了欧非大陆的交汇点:丹吉尔。</p> <p class="ql-block">丹吉尔有着丰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腓尼基时代。这里是世界交通的重要节点,三千年来,各个时代的力量在这里争夺,各种文明在这里交织,东进地中海和西出大西洋的船只都在这里喧嚣。</p> <p class="ql-block">丹吉尔新城中有众多欧式建筑,高楼大厦,宾馆。而旧城区则充满了古老的魅力,曲径通幽、密集的房屋、纷繁的街巷。</p><p class="ql-block">这是进入老城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老城的白房子配上天空和大海的蓝色,显得非常干净清爽。</p> <p class="ql-block">这是十四世记摩洛哥著名的旅行家伊本·白图泰, 1304年出生于丹吉尔,是中世纪阿拉伯世界最有影响、最负盛名的旅行家。他在将近29年、行程10万余公里的漫长旅行生涯中游历了欧、亚、非三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还来过中国。</p> <p class="ql-block">这是他在老城里的陵墓。</p> <p class="ql-block">步行登上黄色的古城堡,可以在城墙边俯瞰整个海港以及直布罗陀海峡,天气晴朗时,能清晰看到对岸的西班牙。但我们遇到了阴天,没有看到。</p> <p class="ql-block">慕名而去的非洲之洞和非洲地图还真有那么点形似。</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200迪拉姆钞票图案原景地的卡斯巴大灯塔,自然也是网红打卡地。其扼守大西洋、地中海咽喉的直布罗陀海峡。可以想象,在海洋里远航数月的船员们当看到这个灯塔时,会是多么的激动和兴奋。</p> <p class="ql-block">地标指明左边是大西洋,右边是地中海。</p> <p class="ql-block">从丹吉尔至卡萨布兰卡的途中,参观艾西拉艺术小镇。</p> <p class="ql-block">受地中海文化的影响,小镇也是用深深浅浅不同色调的蓝色粉刷出来的,很象另一个蓝白小镇。</p> <p class="ql-block">但这个小镇的特色却是涂鸦艺术。1978年当地的艺术家邀请多位国际艺术大师在小镇墙壁上绘制壁画,这些作品吸引了众多游客,从而使艾西拉逐渐成为艺术圣地,每年8月都会有艺术家来到这里更新画作。</p> <p class="ql-block">这张画上写满了摩洛哥的地名。</p> <p class="ql-block">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全国最大的港口城市、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被誉为“摩洛哥之肺”。</p> <p class="ql-block">到了卡萨布兰卡,最不能错过的就是哈桑二世清真寺。这是世界上第三大清真寺,排名仅在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和麦地那清真寺之后,可以同时容纳十万人祈祷。</p> <p class="ql-block">据说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曾做了个梦,梦中得到神的谕旨,说真主的宝座应该立在海上。于是耗资五亿美金聘请了一位法国建筑师在大西洋滨海一傍, 在海岸岩峰上修筑了非洲最大的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的广场非常开阔,漂亮。</p> <p class="ql-block">进入金碧辉煌的大厅,里面能容下三万人祈祷。这是摩洛哥唯一能让非穆斯林进入的清真寺,果然庄严肃穆,气势非凡。</p> <p class="ql-block">地下室也非常奢华而不乏优雅。大大小小的每个莲花喷泉,都是由白玉石砌成。</p> <p class="ql-block">三分之一的占地面积通过填海而来,面朝大西洋一望无际的无敌海景,以此纪念从海上而来的摩洛哥阿拉伯祖先。</p> <p class="ql-block">在卡萨布兰卡还有一处不容错过的景点便是里克咖啡馆。</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有那么多城镇,那么多酒馆,她却偏偏走进了我这一间。”——这是奥斯卡最佳影片《卡萨布兰卡》的经典台词。卡萨布兰卡,因为这部家喻户晓的乱世爱情电影,让无数影迷为之魂牵梦萦。</p> <p class="ql-block">我们把在摩洛哥最后一次的晚餐,安排在了这个著名的咖啡馆。</p> <p class="ql-block">弧形拱门,摩洛哥式的圆柱,手工雕刻的木质屏风,天花板上的石膏饰片与黄铜水晶灯,餐桌上的串珠台灯,角落里的绿植,以及投射在墙壁上的阴影,一切都参照电影进行复制过。</p> <p class="ql-block">耳边流淌着琴师现场弹奏的电影主题曲,而中场休息的时候,吧台也会不断循环播放这部经典老片,营造属于四十年代的绝代风华。</p> <p class="ql-block">不必追究这里到底是不是拍摄电影的真实场景,那些音乐,那些似曾相识的场景,都在告诉你,这就是里克咖啡馆!</p> <p class="ql-block">北非明珠突尼斯,欧洲的后花园摩洛哥,这是两个充满了历史故事的国家,是被上帝打翻的调色盘,如此五彩斑斓,绚丽多姿。 我们的旅行结束了,深感收获满满,不虚此行!</p><p class="ql-block">此美篇中采用了团友的美照,在此一并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