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于博物馆中:走进成都温江博物馆

长亭短亭

<p class="ql-block">温江区博物馆:该博物馆设在温江文庙大成殿内,收藏文物3652\件,以温江历史文化为主轴,通过四个单元(古蜀遗踪、秦汉乐土、唐宋盛世、明清风化),展出温江地区多年来考古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商周、秦汉、唐宋及明清等历史时期文物及馆藏精品金石书画作品250余件。温江地区位于成都平原中部,有多条河流穿过,气侯湿润,植物茂密。考古揭示,在7000年这里就有人类在生活。博物馆展出这里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石斧、石铖等。据《华阳国志》等书记载,这里是古蜀国的都邑所在地,考古发现了距今3000多年前的城墙遗址,保留有蚕丛、柏雚及鱼凫等王陵,当地仍流传着有关于鱼凫王的故事。展品中有许多商代、周代的青铜礼器、酒器及食器,包括鼎、尊、鬲、觚、豆等中原地区常见器物及具有蜀地风格的青铜器罍、铜鼓等。青铜器到了汉代已不再盛行,举而代之的是广泛使用陶器,汉代常见的墓室随葬品,如陶马、陶猪、陶灶、陶仓、陶碗、陶壶、陶釜等文物展出众多,这些陶器的样式与中原地区出土的器物差异不大,说明蜀地与中原地区交流的畅通。当然也展出了二件秦岭南地区常见的摇钱树这类器物。汉代成都地区流行的葬俗是画像石、画像砖,这些画像砖绘有神兽、宴饮、房屋建筑、劳动场景等,反映了当时成都地区百姓的生活样态。特别一提的是该馆收藏了一件高1.4米、宽0.6米的东汉画像石墓门,这件墓门正面雕刻一只朱雀,站在门铺首上,昂首眺望,神态栩栩如生,反映了汉代人们崇拜神鸟的事实,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也表明东汉蜀地流行画像石这种葬俗。唐代的铜镜以做工精致,图案丰富,艺术水准高而驰名,在展室可以细细品味。该馆金石书画藏品丰富,精品荟萃,如《唐人写经》、《清海防图》、黄君璧、谢无量及张大千等名家书画作品。温江地区自古以来,百姓勤劳纯朴,人杰地灵,历史上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宋代大诗人陆游,理学家朱熹都曾到过此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