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儒家文化 感受古人智慧——记固堤街道中心学校七年级五班研学之旅

Lisa

3月29日,阳光洒在每一个充满期待的面庞上,我们——固堤街道中心学校七年级五班的师生们怀揣着激动的心情,跳出课本,亲身体验历史的魅力,感受古人的智慧,踏上了前往曲阜的研学之旅。 一早,我们师生进行了开营仪式,并授旗。 一路上我们看沿途风景,唱喜欢的歌。 服务区到了,我们也能做好有序去卫生间,时刻把安全记心尖。 不知不觉就到了目的地,我们排队就餐。 午餐后,我们前往尼山圣境。尼山,据传是孔子出生地。民间一直流传着孔子“凤生、虎养、鹰打扇”的美丽传说。 进入大学堂,登阶大学之道,一步一阶,感悟学问由浅入深,遁入仲尼之门;正身静坐,手读论语,在一笔一划中领悟圣人哲思;听七十二贤廊传来的雅乐之声,在中国传统器乐的袅袅乐音中追寻内心的平静。在情境式研学中,端正学习态度,尊师重道,传承文化,明礼生活。 我们瞻仰了72米高的金色孔子铜像,这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孔子像。你知道为何是72米高吗?因为孔子有72贤弟子啊。 浏览完尼山圣境,我们去有序进餐啦。 晚上,我校师生一同换上了汉服,进行拜师礼。<br><br> 【束脩礼】<br><br>身着汉服,一拜至圣先师、二递拜师帖、三献束脩之礼、四师者。<br> 【回礼】<br>五行拜师之礼、六启蒙开笔、七敬茶感恩、八诵读《大道之行也》。<br>  学习儒家传统礼仪,探索古代学校的礼仪制度。 <p class="ql-block">  你知道何为韦编吗?用熟牛皮绳编连竹简叫“韦编”。相传孔子到了晚年,喜欢读《周易》,又因《周易》文字艰涩,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来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这就是韦编三绝成语的由来。我们是既动手感受了编竹简的不易,又增长了知识啊。</p> 第二天一早,我们来到了万仞宫墙南,观开城仪式。表演者通过古老、朴拙乐舞语言,展现孔子学问的博大精深并感受孔学风貌。将我们引入求索孔子文化精髓的神圣意境之中。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庄严肃穆的孔庙。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也是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我们在孔庙里参观了大成殿、明德堂等重要建筑,了解了孔子的思想和儒家文化。在这里,我们深感孔子的智慧和人格魅力,也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p><p class="ql-block"> 我们特别幸运地遇到了丘成桐带领的清华大学求真学院的师生们,还观看了一段六佾舞。</p> 最后,我们来到了孔府。孔府是孔子的后代子孙居住的地方,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封建贵族家庭博物馆。我们在孔府里参观了孔府的各个院落,了解了孔子家族的生活和历史。在这里,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孔子家族的独特魅力,也对我们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午餐时间到了,开启我们美味的午餐吧。 <p class="ql-block">  午饭过后,我们乘车返回学校。看,我们回到教室每人还说了说研学感受,老师给我们发了研学结业证书。</p><p class="ql-block">  此次曲阜之行,我们深入了解了孔子的思想和文化,也感受到了古人的聪明智慧。我们将把这次研学的经验和感受带回到学校,用实际行动去传承和发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