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晌

轻风

<p class="ql-block">  华夏文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民间的活动随着时间、地理位置形成了许多风俗习惯,有庆丰收的、祭天地的、家里添丁、寒暑易节等等,有些已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有的太过小众,只能靠民间力量慢慢传承了。在中国北方地区,宝宝出生12天有一个传统习俗,通常被称为“十二晌”或“小满月”。这一天被视为宝宝出生后度过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产妇因生产而打开的骨缝已经合上,意味着已经过了月子里最重要的一关。 </p> <p class="ql-block">  这一天亲戚朋友一起庆祝,为宝宝准备新衣服,产妇则要吃饺子和面,象征着欢迎新生命的到来。这次活动大都是直系亲属参加,其它亲戚和朋友等过满月时再请。我童年时期,记得老家的亲戚有了孩子也过“十二晌”,北方过去黍多麦少,只给产妇包饺子吃,其余客人都以吃炸油糕为主。后来随着改革开放,“十二晌”村里人过得多,城里人大多是过满月,城里人多是上班族,受时间限制,村里人时间能自由支配,不过,听说现在村里人也不过“十二晌”了。</p> <p class="ql-block">  “十二晌”家里无论如何都是要摆几桌宴席的,尤其是头胎,几乎家家户户都庆贺新生命的到来。一般是女人参加,男人很少,除了大伯叔叔,只有舅舅参加,舅舅是当之无愧的主宾。大部分是女眷,除了奶奶、姥姥还有姑姑、姨姨、婶婶、妗妗、姐姐、妹妹等,姥姥、姨姨、姐妹所有娘家人都是本次活动的主角。还有一些人参加此活动的人,就是孩子妈妈、奶奶、姥姥的特要好的朋友。现在孩子也够孤独的,第一代独生子女有姑姑、姨姨、叔叔、舅舅,第二代独生子女一下子全没有了,现在不觉得,再过几十年后,人的社会关系太简单,也是一件憾事。</p> <p class="ql-block">  “十二晌”这天,亲戚们都要随礼,主要有鸡蛋、白面、糖、衣服或布料等。早饭之后,人们都提着篮子,里边放着鸡蛋,过去鸡蛋是非常珍贵的,大部分人们都拿100颗,也就五六斤左右,能凑这么多鸡蛋也不是一件易事,有时实在弄不到这么多鸡蛋,就和主家说一声,先送一些,过几天再送,篮子上边再盖一张红字,以表喜庆。白面用袋子装,口子用红色绳子系着,后来有了挂面,面粉就退出这个舞台了,人们就带10斤挂面。</p> <p class="ql-block">  孩子的姨姨、姑姑还要亲自给孩子做衣服,姑姑做袄,姨姨做裤,妗妗做鞋,都是为了讨个吉利。其它亲戚多数是送些布料,家庭经济条件好的,送绸缎,条件一般的送花色棉布,布料放在篮子里红纸的上边。除此之外,还送红糖,至少送一斤,也有送二斤或三斤的。过去红糖也是稀缺之物,红糖用黄色的毛边纸包着,外边再用红纸盖一下用绳子打个节提着。</p><p class="ql-block"> 客人在上午10点多陆续到,都要先敲门,等主人家应了之后才能进家。听到“客人来了”的声音,主人家必须把新生儿抱起来,然后客人再进门,说是怕把孩子“踩着”,估计是因孩子小,怕受到惊扰而已。</p> <p class="ql-block">  今天早晨阳光灿烂,是书珩出生的第十二天。早晨六点半从家出发,我和阿姨、小常驾车去上海国际儿童医学中心接孩子。一路上,玉兰绽放,白的紫的,分外妖娆,樱花和海棠正当花季,俏也争春,路两边的樱花洁白如雪,海棠花迎风峭立,远处满眼的油菜花,金黄金黄的,在阳光的照射下,那么耀眼,一路上花姿明媚,楚楚有致,繁华似锦。</p> <p class="ql-block">  书珩出生第三天,因病理性黄疸住进了上海国际儿童医学中心,这几天一直在那里治疗,听说是照射蓝光,可能是过滤了紫外线的光,便于排泄胆红素。新生儿“十孩儿九黄”,过去都是回家慢慢退。现在条件优越,出生率低,家家户户的新生儿都金贵的不得了。再加上医学发达,不用孩子等待自愈,凭借医疗设备的帮助,黄疸很快就消失了。小书珩经医院治疗观察,一切正常今天回家,体重长了200多克,快八斤了。办完手续又等孩子吃了奶,洗了澡,换上自己家的衣服,护士就给推出来,让家长验孩子,手环和脚环等逐项核对无误后,阿姨用小包被把孩子包起来。医生很负责任的,叮嘱的特别详细,医嘱之后,我们抱着孩子离开医院,回到月子中心已是十一点半了。</p> <p class="ql-block">  仪式感总是要有的,尽管是简单了些,但总是记得这一天。整整一个下午我在家包了饺子,做了海参香菇馅、白菜大葱馅两种,煮好后赶紧开车送到月子中心。也请阿姨吃了饺子,庆贺这个新加入我们家庭的小成员,祝福他的妈妈早日康复,愿他们母子健康平安,一生顺风顺水。</p> <p class="ql-block">  现代生活匆匆太匆匆,尤其是大城市,传统风俗在新生代中逐渐淡漠了,不是大的节假日,国家也没有法定假期,知道的人微乎其微。传统的“十二晌”基本没人过,年轻人知道的更是寥寥无几了。</p><p class="ql-block"> 其实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就是由这些厚重的民族风俗,无数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一点一滴慢慢沉淀,不断积累,不断传承,发扬光大,才使得我们的文明亘古漫长,熠熠闪光。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是野蛮的民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