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凯里市,简称“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辖县级市、首府,位于贵州省东部,地处云贵高原向中部丘陵过渡地段的苗岭山麓,清水江畔,地势西南高,北东低,属中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总面积1569.69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1983年8月19日,凯里撤县市。凯里市是贵州省主要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凯里”系苗语音译,意为“木佬人的田”,苗语称木佬人为“凯”,田为“里”,“凯里”即“木佬人的田那个地方”。</p> <p class="ql-block">凯里素有“芦笙故乡”“东方斗牛之乡”美称,有少数民族风情、苗族飞歌、侗族大歌,挑花、刺绣、银饰等民族工艺。有“天造山水”美誉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下司古镇。</p> <p class="ql-block">国际芦笙节</p><p class="ql-block">凯里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以芦笙表演为代表。由政府和民间共同于每年举行国际芦笙节。很多国外友人及省内外游客皆前往一睹芦笙节所体现的贵州民族风采,使其成为一年一度的隆重盛会。</p> <p class="ql-block">凯里有"中国百节之乡"之称,有世界上最长最宽的风雨桥和世界上最大的苗寨。凯里融合了现代化的浪潮与传统的苗侗文化,将现代化与传统化融合,促凯里市成为一座优秀旅游城市,凯里周边及市内的著名景点有西江千户苗寨、杉木河、云台山、剑河温泉、苗侗风情园、下司古镇、舟溪生态园、南花苗寨、黔阳第一山、平良古峡等。</p> <p class="ql-block">抢花炮</p><p class="ql-block">“抢花炮”是壮族、侗族广泛开展的传统体育项目,在贵州、湖南、广西一带比较流行。每年春节或者其他重大节庆,黎平、从江等地的侗族群众便会穿上节日的盛装,按照传统习惯,以村寨为单位进行抢花炮比赛。</p><p class="ql-block">比赛场上,队员们用传递、掩护、假动作、奔跑等方法,把用红绿布缠绕的花炮放进对方花篮内。花炮分为头炮、二炮、三炮。据侗族老人传说,抢得头炮象征“吉祥如意”,抢得二炮象征“风调雨顺”,抢得三炮象征“五谷丰登”。“抢花炮”具有强烈的对抗性,攻防转换快,既要有个人突破,又要有整体的配合。因此被誉为“东方橄榄球”。</p> <p class="ql-block">斗牛斗鸟斗鸡</p><p class="ql-block">盛行在黔东南的苗族侗族斗牛,斗鸟,斗鸡活动,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形成独具魅力的东方斗宠文化。凯里是中国的斗宠中心。在开幕式上,观众能够欣赏到融传统文化的古朴、神秘和现代流行文化为一体的文艺盛会,既有浓郁民族地域特色的歌舞、服饰表演,还有当代歌坛的歌星精彩演出,以及杂技表演。</p> <p class="ql-block">凯里市被誉为“苗岭明珠”、“芦笙的故乡”、“东方斗牛之乡”,民族传统节日多达135个有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异彩纷呈的苗族服饰,苗族飞歌、芦笙奔放悠扬,更有精彩的斗牛、斗鸟、斗鸡的民族民间竞技活动;苗家酸汤鱼。凯里郊区鸭塘街道(凯开线)即可品味苗家菜。</p> <p class="ql-block">酸汤鱼:用淘米水在坛子里发酵后,用火煮开,加少量辣、姜、盐、西红柿等,将活鱼取出苦胆后放进火锅煮熟,味道鲜美、可口、健胃,是当今南方北方人都赞赏的苗族名菜之一,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凯里红酸汤”正式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9年在评选全国特色火锅底料时,凯里红酸汤被中国食品协会认定为贵州特色,与内蒙古的涮羊肉火锅底料和重庆火锅底料被列为全国三大特色火锅底料。</p><p class="ql-block">鸡稀饭:将鸡打整干净后,用清水煮半熟时,放半斤或一斤米与鸡同炖,熟后取鸡切成块粘辣吃特别香。鸡稀饭特别可口,是苗族名菜之一。</p> <p class="ql-block">腌菜:腌菜制作,将青菜洗净晒干,切细,用糯米饭和少量盐拌匀,放于坛子内加盖,数月开盖味鲜可口,将腌菜与螺、鱼肉等同煮,味道更鲜。</p><p class="ql-block">狗肉汤锅:将狗杀死后,用稻草包裹着狗烧掉毛,剖开狗腹取出、肠杂清洗干净,与狗肉一起放铁锅里煮熟,放佐料。狗肉味鲜皮脆,汤特别香,是接待宾朋的名菜之一。</p><p class="ql-block">螺丝鱼:将田螺与鲤鱼一起煮,按照酸汤做法一样烹调,也是苗族的一道名菜。</p> <p class="ql-block">郭氏牛肉干:历史悠久,主要以鲜黄牛肉配以米酒、蜜糖和20多种品味不同中药精制而成,具有甜、咸、麻、辣等品味,纯香开胃健胃。旧州郭氏牛肉干曾定为航空食品,远销省内外。</p><p class="ql-block">黄平豆腐干:历史悠久,清朝时就很有名气。用本地黄豆为原料制成豆腐,然后再经过浸泡、烘烤而成。曾有“蟹黄脂白软嫩香,酒市呼朋细品尝”的诗句赞美。</p><p class="ql-block">米酒:用大米或稻谷酿制,酒精度一般只有20度左右,平时自家酿成后装入坛内,节日宾客来至,用于接待佳宾贵客。</p><p class="ql-block">茶叶:黄平产茶历史悠久。明清两代,浪洞云雾茶、旧州回龙寺茶、马场茶叶,曾作为贡品。现东坡的飞云茶也名扬省内外。</p> <p class="ql-block">随处可见的风雨桥</p> <p class="ql-block">最具民族特色的雷山县体育场</p> <p class="ql-block">雷山县国家森林公园</p> <p class="ql-block">朗德苗寨:郎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坐落在苗岭主峰雷公山麓的丹江河畔,距黔东南州府凯里市27公里,距雷山县城17公里。公元1855-1872年,清咸丰同治苗民反清,抗暴失败后,因这里是义军将领杨大六的大本营,清军征战了18年才将其平定。</p> <p class="ql-block">从朗德下寨的景区大门进人朗德下寨上寨, 你可以自愿选乘坐观光车或者步行到达朗德 上寨深人集子家深入寨子参业,里面有博物 馆、芦笙场、杨大六故居等,里面有博物 馆,寨里有很多苗家乐可以提供住宿,价格 便宜。相比西江于户苗寨,相比西江千户苗 塞,这里更加清净。至今全赛有118,至今 全寨有118户,500多18F全部是苗族同胞, 以陈、吴二姓为主。郎德上寨依山傍水,背 南面北四面群山环抱,茂林修竹衬托着古色 古香的品脚楼,婉蜒的山路掩映在绿林青蔓 中。悦耳动听的苗族飞歌不时在旷野山间回 荡。寨前一条弯弯的河流宛如蛇龙悠然长 卧,南面有松杉繁茂的"护寨山,北面有杨 大六桥一"风雨桥"横跨于河上,过桥可攀 登养牛,还可观赏杨大六当年反清抗暴时筑 起的碉堡和战壕。寨内品脚楼鳞次比吊脚楼 上装有"美人靠"供来客休息。美人靠平时 又是姑娘们刺绣的好地方,具有独特的苗寨 风格。村上的小路全以鹅卵石铺设,整整齐 净。美子中火有一大生场,她面是用妈那石 以古武姆故面了一道太阳光芒和飞赛的骏 马,也面是用鹅卵石以仿古代铜鼓面十二道 太阳光芒和飞奔的骏马南上方还设有杨大六 文物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各位:如果你出生在山区,是不是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这里是保持得最好的山区苗寨建筑,一下你就找得到家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突然身后传来吆喝马的铃声,山间铃响马邦来是真的那么一回事。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