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甲辰春的旅行,第一个目的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的最后一座——九华山。3月26日,我从成都飞到了合肥。</p><p class="ql-block">查天气预报,近日有雨。3月27日,百里奔袭九华,当日往返合肥。28日果然下雨,于是合肥市区游,首先去了安徽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安徽博物院是安徽省唯一一家集自然、历史、社教为一体的省级综合类博物馆,成立于1956年。博物馆的展馆面积达到1.6万平方米,拥有15个展厅,馆藏文物超过21.8万件,其中包括商周青铜器、汉代画像石、宋元金银器、文房四宝、徽州雕刻等重点藏品。</p> <p class="ql-block">安徽博物院分为新馆和老馆,我自然去了新馆。新馆体现了“五方相连、四水归堂”的徽派建筑风格。设有常设展览《安徽文明史陈列》,专题陈列《徽州古建筑》《安徽文房四宝》和《江淮撷珍》等。该博物馆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因为喜欢书法,所以重点参观了文房四宝馆。文房四宝是中国独有的书画用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早在南唐时,“文房四宝”便是特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p><p class="ql-block">自宋朝以后“文房四宝”则特指宣笔(安徽宣城)、徽墨(安徽黄山市)、宣纸(安徽宣城泾县)、歙砚(安徽徽州歙县)外,加上了洮砚(甘肃卓尼县)、端砚(广东肇庆)。元代以后,湖笔(浙江湖州)渐兴,列入名笔。</p> <p class="ql-block">安徽博物院馆藏的史前文物中、先秦青铜器非常的具有地方特色。其中有四件正是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第一件:云纹铜五柱器,西周,1959年屯溪弈棋机场1号墓出土</p><p class="ql-block">屯溪弈棋周墓出土的“五柱器”是一件网红文物,被网友戏称为“西周路由器”。很多人都见过它,却不知道它是安徽博物院馆藏。在考古学家眼里,它也是一件神秘的青铜器。这种造型的青铜器在别处没有见过,文献中也没有著录,因而对于它的种类、用途都存在很多争议。有争议的还有它的年代,虽然被戏称为“西周路由器”,但近些年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学者断定屯溪墓群的年代应该在春秋至战国时期。</p> <p class="ql-block">第二件:吴王光鉴,春秋</p><p class="ql-block">1955年寿县西门内蔡侯墓出土。器高35厘米,口径59厘米,腹深35厘米。出土时是一对,另外一件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鉴,水器,大者能当澡盆。这件铜鉴沿口对置两个兽头作器耳,腹部纹饰纤细繁褥,整体既端庄又秀丽。这件铜鉴的珍贵之处在于它的内壁有8列52字铭文。根据铭文可知这件鉴由吴王光命人铸造,因此定名为“吴王光鉴”。安徽寿县蔡侯墓,墓主人为蔡昭侯。蔡侯墓入选了50年代全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出土青铜器有480余件,显现出较强的楚文化风格。墓中出土的这件莲瓣盖铜方壶,盖饰镂空八瓣莲花形,颈部一对兽耳,圈足四角各有一兽足,造型精美,是难得一见的春秋铜器珍品。</p> <p class="ql-block">第三件:莲瓣盖铜方壶,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p><p class="ql-block">根据史料记载,蔡侯曾因为一件皮衣而得罪了楚国的子常,后被楚昭王软禁在楚国三年。归国后原本依附于楚的蔡国决心与楚国决裂转而亲吴。古时候最好的外交手段莫过于联姻。联系吴王光鉴的铭文可知这对铜鉴是吴王光给女儿叔姬寺吁的陪嫁之物。叔姬嫁的人就是蔡昭侯。铭文大意是:五月的一个吉日,吴王光选用上等铜、铅、锡,为叔姬寺吁铸造了宗庙祭祀用的铜鉴,但愿叔姬能虔诚敬奉祖先,子子孙孙都不要忘记啊。</p> <p class="ql-block">第四件:吴王光剑。春秋,1974年庐江县汤池岗村出土。</p><p class="ql-block">剑长54厘米,是所出吴王光剑中最长的一柄。春秋群雄争霸,充满了刀光剑影,吴越擅治无出其右。这柄铜剑在出土时剑身毫无锈蚀,剑光凛冽,保存基本完好。剑身近剑格处有铭文二十六字:大意是:这是吴王光给自己铸造的剑,所到之处,占地无数,战功赫赫。证明了这是吴王光的用剑。</p> <p class="ql-block">第五件:楚大鼎,战国晚期</p><p class="ql-block">铸客大鼎也称作是楚大鼎。1933年寿县李三孤堆出土。此墓在1933年、1938年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盗掘,大部分被盗文物散失于世界各地。楚大鼎就是在1933年被盗出土的,是其中最大也最重的一件。楚大鼎通高113厘米,口径93厘米,重400公斤。仅次于著名的后母戊鼎,但由于楚大鼎是圆鼎,因而实际上它的体积比后母戊大方鼎还要大,居全国之首。楚大鼎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三个兽形蹄足,显得格外的雄壮有力。楚大鼎的腹外壁、足膝部均有“安邦”二字,口沿处有“铸客为……”等12字铭文,因此名“铸客大鼎”。之所以又叫楚大鼎,是因为这座墓葬的主人是楚幽王。公元前241年,楚国将都城东迁至寿春,也就是今之寿县。寿县的朱家集附近就是楚王及贵族的集中葬地。李三孤堆楚幽王墓是迄今为止唯一可确认的楚国国王墓。因而,楚大鼎当是楚国镇国之器,也是安徽博物院当之无愧的镇院之宝之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