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创:金山之光</p> <p class="ql-block">日期:2024年3月30日</p> <p class="ql-block">照片:源于书面或网络</p> <p class="ql-block">台湾学者齐邦媛,85岁写出《巨流河》,用她平缓的语句,娓娓道来从东北的巨流河到台湾的哑口,那大半个世纪中国发生大事记,伴随着她家庭和个人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她从1924年出生于东北铁岭写起,祖父母是满汉家庭结合 ,家有2000多亩土地和20名长工。</p> <p class="ql-block">父亲齐世英曾留学日本,德国,因支持郭松龄对东北的改革,反对军阀张作霖的统治,在巨流河战役中失败,6岁时和父母为躲避追杀逃往北京。</p> <p class="ql-block">接着抗战中,父亲齐世英是领导东北地下抗日组织的高官,随着日军侵略步伐的逼近,她小小的年纪跟随着父母从北京、南京、武汉,然后到湖南、桂林、跋涉进入四川,重庆,在此完成中学学业,接着又从上海渡过海峡来到台湾。</p> <p class="ql-block">在那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时代,血淋淋的战刀如何切断人们的安居乐业,让我们看到逃难中人们悲惨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日军的轰炸,逼近的炮火让南京民众纷纷逃离,黑暗的江上,不知有多少人从拥挤的轮渡上落入江水,又有多少人爬上火车顶上过山洞时被刷下来,呼儿唤女凄厉的哭喊声常常在她脑海中震荡。</p> <p class="ql-block">从东北逃难的一位遗孤张大飞是她儿时的好友。张大飞父亲是沈阳警察局长,因暗中帮助抗日分子,被日本人在广场上,全身浇上油漆烧死。</p> <p class="ql-block">年轻的张大飞参加了空军,报国效力,为父报仇。</p> <p class="ql-block">日军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山河破碎。人们不断地逃难,从南京逃往芜湖、长沙、武汉、云南、桂林、贵州、四川、从南京到重庆,千里跋涉,学生们有车坐车,无车徒步走,让人感受到险山峻岭和人用卑微的双足攀爬时的艰辛。</p> <p class="ql-block">途径湖南湘潭的湘乡,千名小学生挤身于一个大祠堂,几百人围坐河边的几堆篝火,孩子们的思乡之情,唱起了《松花江上》,顿时哭声弥漫,歌声凄楚。</p> <p class="ql-block">颠沛流离有说不尽的苦,但无论什么时候,户内户外,能容十几个人之处,就是老师上课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学校永远带着足够的教课书和基本教学器具随行,让小小的齐邦缓感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希望和信心。</p> <p class="ql-block">重庆郊外的南开中学,这所由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创办,为这些漂泊的孩子留下了课桌,也留下了振作民族之心精神的延续。</p> <p class="ql-block">全校师生的读书声伴着日军的轰炸声,她们读《诗经》,做数学,学文史理知识。她们吃不好,穿不好,白天跑警报,晚上臭虫咬。</p> <p class="ql-block">艰辛的生活,刻苦的学习。她坐在孤悬嘉陵江边山石上读书,踏着雨中青石板的小路寻一处避雨茶亭,读着好友张大飞的来信。</p> <p class="ql-block">他在云南与日军空中交战,他到美国参加培训加入飞虎队,他正飞行在西藏高原驼峰航线,把美援飞机从印度开往重庆,他参加了台儿庄大战,击毁了多少架敌机,河南信阳空战他牺牲了。在战火延烧的岁月,百万将士为国献躯,为她们守护着这一片学习的净土。</p> <p class="ql-block">中学毕业考入了迁至重庆乐山的武汉大学,文化的开放和包容,让学生时代的齐邦缓接受了坚实而丰富多彩的教育。</p> <p class="ql-block">她阅读了大量的欧美文学作品,也读过高尔基《母亲》,萧洛霍夫《静静的顿河》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俄罗斯作品。学生们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热烈的辩论,传唱《东方红》和《喀秋莎》,有向往延安的,更有响应“十万青年十万军”征召,从军抗日。</p> <p class="ql-block">朱光潜先生是著名的美学家,在重庆乐山武汉大学任教,因为赏识齐邦缓的才华,亲自促她从哲学系转到英文系。</p> <p class="ql-block">1947年,还是武大学生的齐邦媛跟妹妹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朱光潜的英文课是学生们的最爱。看到这位名师读着雪莱的诗歌,留下至情的眼泪。诗歌中那种狂野的的精神,浪漫的气息,生命的灵感,那种宏伟感人的力量,穿透着虽然悲苦却能尽情表达情绪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数百名经历八年抗战,大多数靠国家公费生存,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大学生,站在文庙广场看贴在石柱上的毛笔布告;美军出动1800架重型轰炸机轰炸日本东京,市区成为火海。读到这样复仇的消息,学生们内心湧出复杂的欣喜。</p> <p class="ql-block">“中国不亡,有我”的自信精神激励着中国广大民众,坚持下去,终于获得了抗战胜利。</p> <p class="ql-block">大学毕业后的齐邦媛,过不惯风沙干燥天气的北京,也不愿意融入上海纸醉金迷的社会圈子,1947年她选择了台大助教职位,从而渡过海峡,由此乡愁伴随几十年。</p> <p class="ql-block">随着溃败的军队,她父母和家人也辗转逃难到台岛。父亲齐世英后因对老蒋的一些政策不满,被开除党籍,从一个不折不扣的台面人物,过早的结束事业。</p> <p class="ql-block">初来台岛,凋敝的民生,艰苦的生活(父亲丢官,房子越住越小),戒严法的恐怖。</p> <p class="ql-block">而朝鲜战争的爆发,使得台岛运输量大增,铁路的重要性也大幅提高,她和作为铁路工程师的丈夫,一同奔走在不断的建设铁路的城市中,从台北到台中,也见证了台岛经济的快速发展。</p> <p class="ql-block">1995年,抗战胜利五十年,齐邦媛赴山东威海参加会议。站在渤海湾畔北望应是辽东半岛,再往北就通往她的故乡铁岭。然而,齐邦缓是以台湾学者身份参加会议,不久就要回台。她不禁感慨:“五十年在台湾,仍是个‘外省人’,“怅惘千秋一洒泪”,杜甫的泪化作齐邦媛的泪。</p> <p class="ql-block">读《巨流河》沉浸在那段真实的历史中,久久不能平复,在时代的巨流河里,多少人像河里的沙子一般,没有掀起一丝波澜。一个平凡的奇女子,见证了纵贯百年、横跨两岸的大时代的变迁,历史在书中离自己那么近,那么真实。</p> <p class="ql-block">正如作者在书的后记中所说“天地悠悠,不久我也将化成灰尽,留下这本书,为来自“巨流河”的两代人作个见证”。</p> <p class="ql-block">百岁老人齐邦媛辞世了,但她留给我们的《巨流河》一定会在中华民族的心中永远流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