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步入不惑之年

wjk尔康

<p class="ql-block">  人真是一种奇怪的物类。在中年之前,是没有太多历史感的。而一旦步入不惑之年,便会开始追问一些形而上的问题,比如人生“三大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也是我对寻根问祖的原因。当然,寻根问祖离不开带文字记载的什么类似的东西,比如先辈的笔记本、金单簿、家谱、族谱这些书籍,可能这就是我对这些书籍感兴趣的原因吧。</p><p class="ql-block"> 追根溯源,也许是人作为社会动物基于本能的顽固记忆——就像那些执着的鲑鱼,虽然1岁左右就会离开家乡,顺着河流游向茫茫大海。但它们最终要历经千辛万苦洄游到故乡(在自己出生的溪流中产卵繁殖下一代)。</p><p class="ql-block"> 拿着族谱我一页一页的翻过,经由文字“拜见”各位先祖……从我阿公廿二世明开公开始往上翻阅,我太公廿一世文智公,我高祖公廿世德恩公,再往上十九世元通公,再往上……沿着时光隧道上溯,仿佛看到了先祖们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从字里行间,我读出不少信息——有些人子嗣众多,有些人香火难续(只能靠领养或抚养);男尊女卑是事实上的通例,男方有名有字,女方则一般略为杨氏、曾氏、刘氏、伍氏、宋氏、周氏……</p><p class="ql-block"> 我还发现,或许是由于教育的相对匮乏导致语词的枯竭,其结果便是同名的不少。</p><p class="ql-block"> 这本族谱其实是一本梗概式的民间语文,写就了仁邑顺和乡各地名秘史:一个男人,生卒于何年何月何时,妻子是谁,生了几个孩子,去世后葬于何处,它都如实地记录。</p><p class="ql-block"> 觉得有些遗憾的是,这族谱无法透露出更多的信息,如各位先人之相貌、高矮与胖瘦,人与人、家与家之间的贫富、较量,以及和谐或紧张关系。翻着翻着,我头脑里浮现出一个意象——这世系表仿佛一棵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我们依然活着的后人,就是枝丫上充满生机的和合之物;而那些已经离世的先人,则随着时光的流逝,好比落叶渐渐融入土地,以其精神、品德与家风继续滋养着这棵大树。</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没有家谱的记载,人们大多只能往上追溯两至三代人的名字,极少能追溯到第四代人(高祖父)。至于祖辈们如何艰难创业,为家族、社会,甚至为国家做了哪些事情,更是难以了解,很多人甚至不了解自己爷爷的生平。再过几代,自己也会被后人遗忘。</p><p class="ql-block">人真正死亡,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人记得你……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而遗忘才是。老一辈讲过,一本好的族谱应包含“三脉一风”。“三脉”指血脉、地脉和文脉——血脉是指家族世系血脉连绵(及姓氏源流),地脉是指家族所在地的人文地理及家族迁徙,文脉是指优秀的诗词等文学作品;“一风”指的是家风,具体表现为族谱中的家规、族规等,也包括风俗人情。当然,有些族谱在“风”这部分,还包含人物事迹甚至传记等。</p><p class="ql-block"> 如果对照这个标准的话,我认为,这本续修族谱相对来说内容偏于简单。或许,修谱有既定的规范与通例,更多的是留给后人去想象,或者经由家庭内部的口耳相传得以补充。</p><p class="ql-block"> 这族谱的排行里,明确设定了我是“世”字辈,之后的排行是“昌”字辈,再往后是忠良传代远………遵照这个规矩,我儿子姓名中间一个字应为“昌”字。可时代变了,从八零后开始,按字辈取名的规矩已慢慢被打破,估计再过一二代,这个传统会被彻底遗忘吧。</p><p class="ql-block"> 读族谱,让人发现人生短暂、个人渺小,让人看见源有头、流有去。这个承前启后、携带家族基因、有待动态刷新的“移动硬盘”,需要在一代一代的接续递增中,不断延伸出更多的生命密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