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接上篇《绚丽多姿的文农旅业态》)</span></p> <p class="ql-block"> 武建国 杨福义</p> <p class="ql-block"><b> 三、别具一格的西冯城村村史馆</b></p> <p class="ql-block"> 我们政协委员一行由忻州市忻府区政协副主席李文海、主任李晟罡、文史委主任魏振国引领,驱车来到西冯村村委会,适逢乡村大集,商贩摊位稠密,商品琳琅满目,车马辐辏、人头攒动、熙来攘往,叫卖声不绝于耳,一派安定祥和、市场繁荣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一进村委会大门就看到了门西侧一座坐西朝东,门楣上悬挂着“西冯城村村史馆”的馆舍,乡、村干部早已在此迎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忻府区九原街道西冯城村村委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西冯城村喧嚣繁华的集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忻府区九原街道西冯城村鸟瞰</span></p> <p class="ql-block"> <b> (一)生平首访村史馆</b></p><p class="ql-block"> 一位精神矍铄、乐观开朗名叫岳玉根的退休老干部用浓浓的忻州话开始了他的讲解,深情而自豪地讲述着西冯城史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 西冯城村位于忻州城西偏北部,距城15公里。东至东冯城,南至上社村,西至东呼延,北至嘉禾村。现在全村有681户,1600口人,辖区面积7462亩。村中70%人口为岳姓,据考证,是从阳曲县南白村迁来的,民族英雄岳飞第五子岳霆之后。</p><p class="ql-block"> 据说,这里曾经是一座古城,名为冯城,冯城二字在陀罗山山顶文殊洞石碑碑记上有记载,后演变为村落,经云中河逐年冲刷,使村庄分割开来,河东叫东冯城,河西叫西冯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忻府区九原街道西冯城村村委会标识</span></p> <p class="ql-block"> 村史馆是2022年开始筹建的。彼时,忻府区委派遣纪检委进驻西冯城村,就把该村确定为忻府区建设新时代农村文明教育基地。为了践行“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党史教育十六字方针,以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标任务,决定深度挖掘创立一座村史馆,通过创新形式载体,更好地发挥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作用,让承载和反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红色资源火起来、红色人物亮起来、红色基因传下来,让西冯城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学思践悟中接受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精神洗礼。忻州市直机关退休老干部岳玉根被推荐为村史馆主编,承担村史馆的文字撰写、版面设计和统筹布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察右前旗政协委员考察团部分成员与忻府区政协和街道、村委会领导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老党员、义务网宣员岳玉根为建设村史馆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博闻强识、著书立说,有着极高的文学造诣。退休后,回归田园风光,自喻“乡巴佬”,撰写了《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等大量文章。他的事迹和文章被收录在忻府区关工委出版的《乡巴佬心系下一代》一书中,作为青少年学习资料,下发到忻府区所属各中小学。《忻州晚报》《山西广播电视报》《山西工人报》以及《忻州电视台》曾对他作了专题报道。2012年他被评为忻府区十佳关注青少年老干部,忻府区十佳退休老干部;2014年被评为忻州市最美家庭。是年进入“忻府好人”候选名单,荣登“忻府人物”榜;2015年他撰写的楹联入选《山西楹联志》,被授予山西省古今楹联人物称号;2016年5月山西省老干部局特邀他为网宣员,是年参加山西省老干部局“耆年力量”网上宣讲,被评为忻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忻州市十佳网宣员。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忻州市区直机关退休老党员、网宣员岳玉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退休老党员岳玉根为考察团讲解村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退休老党员岳玉根在展陈大厅讲解村史</span></p> <p class="ql-block"> 他坚守初心,践行使命,起早贪黑,不计名利,夜以继日地加班加点,几易其稿,圆满完成十几个版块的文字撰写和统筹布局工作。他的真诚付出和无悔担当,受到忻府区党政部门、驻村纪检委领导、九原街道及村两委班子的交口称赞。</p><p class="ql-block"> 2022年6月26日,忻州市忻府区九原街道办事处西冯城村村史馆开馆迎宾,这是忻府区有史以来第一座人文历史积淀厚重的村史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西冯城村管网改造暨村史馆开馆仪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西冯城村村史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继承传统文化 留住乡愁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西冯城村村史馆《前言》</span></p> <p class="ql-block"> 村史馆通过“留住乡愁”“村庄概况”“发展进程”“功臣乡贤”“商海弄潮”“孝老爱亲”“展望未来”等板块及大量实物,展示了该村的前世今生,彰显了该村文明教育基地的时代主题和思想内涵。</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谁走进西冯城村村史馆时,眼前顿时豁然一亮,诸多图片、文字、实物,将村名来历、历史沿革、古迹传闻、发展进程、村风民俗及功臣学者等板块作了生动鲜明的展示和诠释。观看一张张图片,如同穿越西冯城村1700年的浩瀚历史;读一行行文字,如同经历西冯城村1700年的沧桑岁月;看一件件老物件,如同感受西冯城村先民的人生过往和当地的风土人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村史馆展陈内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村史馆展陈内容</span></p> <p class="ql-block"> 人们讲过去风云际会的故事,忆前辈先贤的懿德嘉行,缅怀老一辈人民功臣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讴歌新一代革命军人继往开来的思想境界。乡贤志士成为人们心中的崇拜偶像,孝子贤媳成为人们学习的标杆楷模。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村史文化研学基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西冯城村村史馆内一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名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历任村长(主任)名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战争岁月里革命英烈谱</span></p> <p class="ql-block"> 在村史馆里,我们发现了一个独特现象,就是岳飞后裔岳汉三所著的《岳氏族谱》着实吸人眼球,俨然构成了一道靓丽的人文景观。</p><p class="ql-block"> 岳门五大宗支上千分支百万后裔,900年来,为岳谱使命担当者代不乏人,为让后裔知其世系所序,教诲后人弘扬岳氏门风,他们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心血倾注在《岳氏族谱》。 忻府区西冯城村的岳汉三就是其中这样的一个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退休老党员、文化学者岳汉三生前编撰的著作</span></p> <p class="ql-block"> 忻府区西冯城村是忻府区岳姓族人溯源较早且居住比较集中的村庄,忻州好多村庄的岳姓族人是由西冯城村迁徙繁衍下来的。而令人遗憾的是西冯城村岳姓繁衍生息500余年,却没有一本完整的族谱记载。编撰一本《岳氏族谱》成为西冯城村乃至忻州岳氏族人的多年夙愿。德高望重的退休老干部岳汉三退休后决计要了却岳氏族人夙愿,完成这桩浩大工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退休老党员、文化学者岳汉三</span></p> <p class="ql-block"> 岳汉三集搜集资料、编撰族谱、执笔主编为一身,对于一位古稀老人来说,如果没有一颗赤诚之心,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完成这么一桩历时之久、范围之广、任务之重、情况之杂、编辑之细的工作是难以想象的。岳氏家族从始主岳崇善开始繁衍至今,历时500年之久,跨越明、清、中华民国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个朝代,涉及内蒙古、忻州、原平、阳曲等地几十个村庄。在浩瀚无垠的史海里寻觅历史踪迹,无异于大海捞针。搜集资料是个浩大的工程,整理资料是个精细的工作,撰写文稿更是个殚精竭虑的苦行僧,尽管如此,岳汉三老人痴心不改,负重前行,呕心沥血,持之以恒,怎能不不让人肃然起敬!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退休老党员、文化学者岳汉三编撰的《岳氏族谱》(《岳氏承启谱》)</span></p> <p class="ql-block"> 资料收集完整后,数百页资料需要按照其每一个支系整理排序,找到支系与支系之间的连带延续关系。他通常一干就通宵达旦,像年轻人那样玩命地拼搏,不惜透支着瘦削的身体。他就是这样,青灯黄卷,案牍劳形,编撰而成了《岳氏族谱》。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岳汉三2005年摄于忻州古城</span></p> <p class="ql-block"> 《岳氏族谱》的问世,不仅对岳氏家族是一个不可估量的贡献,而且更是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姓氏文化的杰出贡献。岳飞是南宋的抗金英雄,他满门忠烈,精忠报国、功勋盖世、传芳千古。 岳汉三所编撰的《岳氏族谱》,是岳门五大宗支上千分支谱系之一,岳汉三是其百万后裔之一,是900年来为岳谱使命担当者之一,岳汉三填补了岳飞之子岳霆后裔谱系的历史空白,功莫大焉。如果岳武穆上天有灵的话,他必会含笑于九泉!为自己的子嗣后裔开枝散叶、生生不息,为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弘扬光大岳氏家族“精忠报国”的精神谱系,建功立业而感到由衷的欣慰!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岳汉三编撰的《西冯城村史》</span></p> <p class="ql-block"> 与岳汉三《岳氏族谱》同样耀眼辉煌的一大亮点,就是他撰写而成的《西冯城村史》。 </p><p class="ql-block"> 《岳氏族谱》完稿出版后,岳汉三又马不停蹄投入《西冯城村村志》编撰工作中,他像编写《岳氏族谱》那样忘我的投入和付出,溯源、挖掘、搜集、整理,历时三年,古稀老人完成了《西冯城村村志》编撰工作,洋洋洒洒数十万字的初稿,反复修改到最终定版。期间不知老人耗费了多少心血,自不必说。 </p> <p class="ql-block"> 全书用了14章、15万字,忠实记录了从晋朝到立村时的先人足迹,从立村之始到现今村子的发展历程,对包括农业生产、文化教育、人口状况、革命历史、文物古迹、传统习俗等等在内的各方面的历史原貌进行了再现,是一部内容完备、涉猎广泛、人文积淀厚重的西冯城村史。 </p> <p class="ql-block"> 今天,岳汉三虽然驾鹤西去,但他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岳氏族谱》和《西冯城村村志》,留下了翔实、系统、全面的忻府区岳氏族谱史料,留下了西冯城村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对西冯城村的贡献是巨大的,影响是深远的!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村史馆《后记》</span></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他写《岳氏族谱》是为了溯源、延续和传承一个家族的历史命脉和精神财富的话,那么说他写《西冯城村史》则是对西冯城村自西晋开村以来绵延千年、生生不息的村落生活与社会变迁的忠实记录和集体记忆,是一个功德无量、惠及子孙的巨大贡献,是对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地理学、历史学等多种学科研究的标本和参照。《西冯城村史》既是对人文积淀逾千年的古村落的原貌再现,又是对化作生命永恒的先人的最好告慰。</p><p class="ql-block"> 作为全体村民精神家园的村史馆,不仅是一个古老村落承载历史与文化,追慕先贤功德业绩的人文史,而且是一部教育子孙后代重德、务实、自强,弘扬家国情怀的思想启示录!</p> <p class="ql-block"> <b>(二)反思与启迪</b></p><p class="ql-block"> 参观考察了忻府区西冯城村村史馆,我们收获满满、感受颇深,印象也极为深刻。</p><p class="ql-block"> 我们察右前旗在历史上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分界线,多个民族在漫长的岁月里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独特厚重的地域文明和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 然而,截至目前我旗尚无一个村史馆,一个乡镇史馆。据悉,整个乌兰察布市所辖十一个旗县市区除了丰镇市的隆盛庄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外,除了集宁区哈伊尔村、元山子乡及兴和县店子镇朱家营村史馆之外,村史馆几乎均为空白,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丰镇市隆盛庄镇东明代空心敌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丰镇市隆盛庄镇民俗文化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隆盛庄镇古色古香四合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隆盛庄镇六月廿四庙会</span></p>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乡村振兴涉及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领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激发内生活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提升内生发展能力。</p><p class="ql-block"> 在诸多领域同步推进的过程中,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从广义上来说,乡村振兴就是文化振兴,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在中国农村社会的多维度、多元化的积淀呈现。而文化振兴的基本特征之一便是每个乡镇应该拥有一个或多个反映村落历史沿革、自然风貌、人文内涵和民俗风情的村史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村史馆是外界观照和认识一个村落前世今生的文化窗口,是实物化了的百科全书式的地域文化载体。要知道,一个原生态的村史馆,反映的是一个村落从形成到发展,从历史到未来的一脉相承的文化根脉,是乡村振兴离不开的源头活水和文化积淀,是“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制订的有力依据和现实参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丰镇市元山子乡申家库联刘耀忠故里(丰镇地区第一支抗日游击队诞生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刘耀宗生平介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刘耀宗红色纪念馆</span></p> <p class="ql-block"> 村史馆建设,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民生的文化工程。 如何将我旗乡镇辖境内建成一个或多个忠实记录村落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民俗等诸多方面的村史馆,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应确立如下发展思路:</p><p class="ql-block"> 1.科学规划、深度挖掘,广泛征集,精心整理,夯实村史馆建设的基础性工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丰镇市元山子乡大庄科胡一新故里(八路军雁北6支队政委,1939年作战负伤,1940年病逝于延安医院。2014年9月,胡一新被民政部评为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span></p> <p class="ql-block"> 各乡镇要站在历史文化的战略高度,切实增强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引导村两委班子重视村史馆建设,凸显其党建引领、夯实德治、文明教化、涵育民风、凝聚乡愁的社会功能,切实体现村史馆的乡土性、自生性、实效性和独特性。这就需要乡镇党委、政府科学规划、深度挖掘村落历史资源,广泛征集具有农牧文化厚重底蕴的老物件,精心整理各类报表簿册等“老黄历”,夯实村史馆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避免出现千馆一面的同质性现象,切忌打造华而不实、流于庸俗的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集宁区白海子镇哈伊尔抗战纪念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位于白海子镇孙宪村的哈伊尔抗战纪念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哈伊尔(双脑包)远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哈伊尔抗战纪念馆内展陈一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义务讲解员讲述哈伊尔的抗战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 2.推进实施乡镇文化振兴战略,汇聚村级各方面的人才,增强人才内聚功能</p><p class="ql-block"> 针对乡镇、村落人才大量流失的现状,乡镇党委和政府切实发挥统的功能,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乡愁乡情为纽带,对外积极联络迁入地的打工经商原村民关注家乡的发展,对内发挥居住地的老党员、老干部、退役军人和幸福院院民的作用,特别是吸纳一批土生土长、有文化、德高望重、热心公益事业的乡贤和草根人士,参与到村史馆的选址谋划、展陈布局、文稿撰写、老物件征集、资金筹措等方面,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出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兴和县店子镇朱家营村史馆前听老党员讲述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 3.突出彰显村史馆的教育功能和德育价值,以馆立心、以馆培元、以馆弘业、以馆铸魂</p><p class="ql-block"> 各乡镇要高度重视乡土文化,厚植故土情怀,激发广大村民热爱家乡接地气、真诚为村办实事的精神动力,真正把村史馆建成一个追慕先贤、凝聚人心、文明教化、留住乡愁的文化载体,建成一个开展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精神家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兴和县店子镇朱家营大南山革命根据地文化礼堂</span></p> <p class="ql-block"> 在展陈内容上,除了挖掘村落的历史沿革、山川风物、物产地蕴、乡贤志士、能工巧匠、民情习俗等元素之外,还要挖掘并突出具有“德治”治理功能,反映村民利益诉求的民间自治法律性质的乡规民约,以及乡贤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禁赌会、乡风评议会、乡贤议事会等契约性、民间性的组织架构;还有记录氏族的来源与变迁和家庭血脉关系的族谱;还有口口相传的民间谚语、耕读文化、家风家训、孝道礼仪、二人台戏曲、故事传说等内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兴和县店子镇朱家营大南山革命根据地讲解员深情讲述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 通过对村史馆的建设,就是让广大村民特别是年轻一代村民拥有“根”的感觉,在思想观念上有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更重要的是,我们追寻村落立村沿革,深挖百年、千年文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留住乡愁,打造引领示范、道德教化、扬善抑恶的思想坐标。</p><p class="ql-block"> 4.重视对农牧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将村史馆建成农耕文明或草原文明大观园</p><p class="ql-block"> 村史馆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农耕文明或草原文明的大观园,承载了农牧业生产方式的原生态,以及这些生产方式的历史演进,是农牧业社会的缩影。虽然说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生产力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生产方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机械化现代化已成为农业生产方式的常态和表征。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已退位为农业文化遗产,一种时代印记。我们应加强对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并诉诸文字记载。还要对非遗文化项目建档立卡,做好传承保护工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5.将村史馆建设融入文旅农旅业态,彰显适用性、实践性、图谱性的指导作用</p><p class="ql-block"> 通过对村史馆的特色化个性化的建设,可以吸引更多文旅企业、农业企业等下乡投资兴业,引导农民深度参与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以文旅深度融合优化红色旅游产业结构,充分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找准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之间的最佳连接点,形成集学习、参观、旅游等功能于一体,具有革命传统体验、红色精神传承、绿色休闲观光等功能的红色旅游产品,全力推进乡镇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无疑具有适用性、实践性、图谱性的指导作用。</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未完 接下篇)</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