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之【剑峰篇1】

风雨兼程

<p class="ql-block"> 讲述身边的趣闻轶事 </p><p class="ql-block"> 逗漏自己的糗事笑料</p><p class="ql-block"> 忆往事 说政事 讲故事 聊糗事</p><p class="ql-block"> 老季讲故亊之剑峰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导语】 </p><p class="ql-block"> 本篇短文系作者胡建峰先生自述文稿,由编辑收纳汇编。故事从不同时期,不同视角,反映了主人公半个多世纪的生活和工作经历。为保证故事的原生态真实性,以原稿形式奉献读者。</p> <p class="ql-block"> 翻开人生之书 </p><p class="ql-block"> 讲述昨天故事</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p><p class="ql-block"> 一部长篇言情小说中的主人公,每一章节,都向读者描述着扣人心弦而传奇地故事细节;</p><p class="ql-block"> 一部电视连续剧中的男一号,每一续集,均给观众演示着不为人知而曲折地戏剧场景!</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昂望枝头绿叶欢,</p><p class="ql-block"> 心静如水浮云间。</p><p class="ql-block"> 买菜做饭下厨房,</p><p class="ql-block"> 品茶思旧写几篇。</p><p class="ql-block"> 不为获得他人赏,</p><p class="ql-block"> 只是防痴聊解闲。</p><p class="ql-block"> 发到手机随它去,</p><p class="ql-block"> 往事随风化云烟。</p><p class="ql-block"> 作 者</p><p class="ql-block"> 胡建峰</p><p class="ql-block"> 2023.04.20.</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贵人</span></p><p class="ql-block">一个人在几十年的工作历程中,总会有几个关键的节点,在这些重要时期,你如遇到贵人,就可能改变你一生。</p><p class="ql-block">我的亲身体会就刻骨铭心。我就是在方俊茂局长的帮助下,终于有了今天这个不错的结果。</p><p class="ql-block">一九九一年,时任县人劳局长的方俊茂,调县外贸局任局长。当时我是补花厂副厂长,我与方局长在他调来前不认识,外贸有不少人和方局长过去很熟,对方局的到来,我没有任何想法,因为我这个人的脾气不好,和原来局领导都不是很睦。</p><p class="ql-block">我想自己干好工作,不想升职的事,对局领导不巴结不奉承,踏实把厂里的事干好。</p><p class="ql-block">一九九二年,国际市场变化,外贸出口市场萎缩,县外贸补花厂,挑花厂,工艺抽纱厂,三个厂子管理人多,企业效益不好,局里决定合并,成立一个厂。当时经营困难,三个厂子厂长多,我根本没有想当厂长。但后来方局长找我谈话,让我担任合并后的厂长。</p><p class="ql-block">方局启用我,在局领导班子是有争论的,有人认为我不好驾驭。但方局力主用我担任了厂长。</p><p class="ql-block">后来,国际市场变好,在大家的努力下,补花厂效益好转,连续三年被县政府评为利税大户,也有了我三年都能出席三干会领奖。</p><p class="ql-block">一九九三年,方局告诉我,县里出台新政策,优秀企业家可以转干,他利用他在人劳局工作的关系,帮我跑沧州人事局,准备相关材料,最后费了很大心血,我终于从一个企业工人,成为了正式国家干部。</p><p class="ql-block">一九九六年,我被任命为外贸局副局长,后来又调开发区工作,和政协工作,如今已经正式退休三年。每当回忆往昔岁月,就想如果没有当年方局,我不可能有今天的光景。</p><p class="ql-block">知足常乐,人生只有懂得感恩,才能做一个有良知的人。人生中的贵人是不能忘记的。</p> <p class="ql-block"> 悼肖姨</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在县外贸公司的大院里,不断能听到喊肖姨的声音。肖姨在公司政工组管人事,我七六年上班报道,就是肖姨给办的手续。</p><p class="ql-block"> 当时公司年轻人很多,见面喊肖姨,成了年轻人见到肖姨的第一句话。当时伙房的魏师傅和肖姨年龄相仿,但他也是喊肖姨。</p><p class="ql-block"> 肖姨名字叫肖荣华,个子不高,面镜很善,见面先笑后说话,让人见到她有亲切感。当年我一个十六岁的孩子,第一次离开家到县城上班,对社会很莫生恐惧,是肖姨的关心,给我的心灵送来了暖意。</p><p class="ql-block"> 我是报名养兔子来上班的,后来调到包装车间,再后来当仓库保管员,都是肖姨办理的。</p><p class="ql-block"> 记得在我参加工作第二年春节,我在单位值班不能回家,肖姨把我叫到她家吃的饺子,十七岁的我回来激动的掉泪了。</p><p class="ql-block"> 后来肖姨退休了,我开始还能每年去给她老人家拜年,但随着工作不断变动,很多年没去看望她老人家了。</p><p class="ql-block"> 十几天前在吴桥的一个酒场上,听别人说地税局刘国平母亲去逝了,我马上明白是肖姨去逝了,得知第二天南街祠堂出殡。</p><p class="ql-block"> 回家后也没有听到外贸有人通知,第二天我自己去了南街参加了送别仪式。</p><p class="ql-block"> 肖姨去逝,外贸没有领导和同事参加悼念,我深感心底的悲凉,外贸是没有了,但人情应还在呀。一切随风去了,辉煌的外贸已是昨日烟云。</p> <p class="ql-block">看火车</p><p class="ql-block">我们村朱庄离连镇有三十多华里,老辈人坐火车,最近的车站就是连镇火车站。</p><p class="ql-block">腊月二十六赶花花街,是我们附近很多村的习惯。六八年的腊月二十六,大爷爷说领我去赶花花街,我听了非常高兴。</p><p class="ql-block">因为我父亲过继给他二叔,大爷爷其实是我的亲爷爷。二十六早六点,大奶奶给我和大伯家的二哥三弟,做了一锅热面条,我们吃饱了就出门了。</p><p class="ql-block">走出村外后,爷爷说今天我领你们去看火车。听到看火车,我们三个小孩乐坏了。我八岁了从没看到过火车,只听大人们讲:火车象个很长根长的铁长虫,冒黑烟叫起来嘈死人,跑的可快了。</p><p class="ql-block">心里高兴走路特有劲,过了南徐王村就是一个大洼地,在路上碰到一个人,问我们干啥去?我说去看火车,那人说:今天你来的不是时候,火车可能只会趴着跑了,如果别的时候来,可以看到火车站起来跑。我听了忙问,火车能站起来吗?那人说能呀,看我们人,爬着走慢,站着走就快,火车如果着急了也会站起来跑!我听了非常惊奇。爷爷在一旁只是笑,也没有解释。</p><p class="ql-block">这个火车站起来跑的笑话,成了我刻骨铭心的记忆,我也用这个笑话骗过小孩。</p><p class="ql-block">经过几个小时的奔跑,终于看到了火车趴着在铁轨上跑,也没有碰到火车着急站起来。回来时,没有了兴奋的动力,走的慢累的腰酸腿疼,每个人脚上都磨起了水泡。</p><p class="ql-block">五十多年过去了,每当想起第一次看火车,就想起火车着急站起来跑的笑话。</p> <p class="ql-block"> 蜻 蜓 戏 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时挨揍二三事</p><p class="ql-block">一件:套知了</p><p class="ql-block">我小的时候最爱逮树上的知了。有一次,我和东邻建章哥,南邻铁生哥一起逮知了。建章说有人用马尾巴做成扣,绑到杆子上套知了。于是,我们三个也准备套知了。</p><p class="ql-block">建章从家拿了一个长杆,生产队没有马,我们就用驴尾代替。建章让我去拔草喂驴,他负责牵住驴,铁生负责拽驴尾巴。我让驴吃草,建章给驴挠痒痒,铁生就去拽,猛然间,驴踢起后腿,铁生双手捂脸鲜血直流。</p><p class="ql-block">我和建章忙去喊家长,万幸,铁生让驴踢到了额头,没有伤到眼睛。我到家被家长很很的揍了一顿。</p><p class="ql-block">至今,铁生的额头还有一道月牙疤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件:堵烟筒</p><p class="ql-block">我小时和建章玩经常打架,由于我比他小两岁,每次都是我吃亏。</p><p class="ql-block">有一次,我又被他打了,心里很不好受,回到我家院子里,抬头看到他家烟筒冒烟,知道是她奶奶在做饭。我马上找梯子爬上房顶,因为我们两家房挨着,我跑到他家房顶,用砖把他家烟筒堵了。</p><p class="ql-block">她奶奶被呛的出来,看到是我堵的烟筒,就找到了我家,我又被家长揍了一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件:偷桃子</p><p class="ql-block">我们邻村后郭村有片桃园,我们小孩们都想去偷桃吃。</p><p class="ql-block">有一次我们几个小孩,在夏天大中午跑到桃园附近,看到守园子的老头睡午觉,就轻轻的进去偷桃子,刚摘了几个,老头醒了,我们几个慌忙逃跑。</p><p class="ql-block">我一头钻进玉米地,鞋子也跑丢了,脸也划破了。</p><p class="ql-block">下午到家,家长知道我去偷桃子了把我又很很的揍了一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今年六十四了,每当想起这些事情,就不自觉的摸屁股。调皮捣蛋的少年时代,是我这辈子永远到回忆。</p> <p class="ql-block">五十前的清明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九七三年清明节,我在后郭中学读书,学校组织清明节去城关烈士陵园扫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年我十三岁,刚学会骑自行车,自家没车子,借了邻居大爷家的自行车,让母亲烙了两个发面饼,和同学们去城关扫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郭到城关二十里左右,六点出发,骑到铁城八点半多了,我们不顾身体劳累,马上列队向烈士墓,敬献花篮默哀鞠躬。请参加解放铁城战斗的马连长,讲当年解放铁城的战斗经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铁城是吴桥县城所在地,城墙坚固。八路军多次进攻失败。还牺牲了很多战士,就是埋在这里的烈士。后来八路军在西城墙外,挖了一条几十米的地道埋炸药,炸踏了城墙才攻打成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年同学们听了马连长的报告,纷纷表示长大后参军卫国,也要向英雄们一样不怕牺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间过的真快,转眼五十年过去了,我也没有参军,当英雄成了无法实现在梦想。但是每到清明节,为烈士扫墓听英雄报告的情景,总浮现在眼前,七三年的清明节成了永远到怀念。</p> <p class="ql-block">四个“老鼠”登礼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九七三年全国正开展批林批孔运动。我读书的后郭中学,为配合运动宣传,组成了学校文艺宣传队,郭春林老师负责,我和李合,邱景江,邱景斌都是文宣队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郭老师编排了表演唱,“四个老汉批林孔”,由我们四个扮演四个老汉。四个人身穿老头服,头戴白毛巾,腰扎黑布腰带,嘴上粘上了两撇黑胡子,手举鞭子,很是神气。</p><p class="ql-block">说来凑巧,我们四人都是六零年出生,都属老鼠,同学们就戏称四老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的表演在公社得到了领导好评,公社决定让我们代表范屯公社去县里,参加全县文艺汇演,到桑园新华礼堂演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华礼堂,是解放初期吴桥,景县,故城,三县合一建设的大礼堂,当时在华北地区都很有名气。能到新华礼堂演出,激动的我们好几天都没有睡好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我们在郭老师带领下,登上新华礼堂表演节目,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汇演结束,我们的节目得到了会议主办单位颁发的奖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郭中学文宣队,在范屯公社红极一时。四个老汉批林孔演了无数场。我们四个属老鼠的学生,也被称呼了很久的四老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十多年后,我把当年的文宣队照片,送给已在邯郸工作的李合,激动的李合热泪盈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年清明节前,李合回吴桥老家,我们和郭春林老师聚会,又谈起了当年四个“老鼠”,登台新华礼堂演出的事,七十岁的老师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时光可以流失,珍藏在心里的往事,将永远铭记在心间。</p><p class="ql-block">新华礼堂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原地已建成了信发商厦,批林批孔已经成了历史的一页,当年十三岁的少年,我们也已经早已退休,四个“老鼠”登礼堂成了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火烧工商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五年我在沟铺中学读高中,那年我才十五岁,在学校住校,学校在沟铺村西章卫河西侧,河东就是山东省大曹村。</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每到春天家家没粮食吃,都赶集到黑市买粮食,那个年代,河北比山东严格,我们附近村的,都到大曹赶集。</p><p class="ql-block">星期回家,母亲把从姥姥家拿的五元钱给我,让我在大曹集买点山芋干,以补家里的口粮。</p><p class="ql-block">记得那是农历三月初八,大曹逢三八大集,我和老师请了假,到大曹集买粮食。</p><p class="ql-block">那个时候,买卖粮食违法,工商所碰到就没收。那天,我在大集上刚买了半袋子山芋干,工商所的人就围上来了,不分三七二十一把口袋抢走,还把我推到在地。</p><p class="ql-block">回到学校,晚上我越想越气,五元钱在我家是救命钱,半袋山芋干是一家人度春慌的口粮。我拿了些废纸,带上火柴,称天黑趴过干枯的河床,夜色中我来到工商所院外,用火柴点燃废纸,塞进了工商所木头门下,烧着了工商所大门。</p><p class="ql-block">后来,大曹公安和沟铺公安破了案,因为我年龄小没惩罚我。,但学校还是给了我处份。</p> <p class="ql-block">在开发区的日子</p><p class="ql-block">我是零六年八月调开发区管委会工作的,一三年四月离开的,在开发区工作了六年半多的时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开发区是零三年再次启动的。零六年开发区化工厂,因污染问题和张粗腿村发生纠纷,大批村民冲进厂子把设备及办公品都砸了。刚启动的开发区处于动荡之中。县委政府为了加强管委会力量,派县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副县级干部陈学军,任管委会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调我到开发区担任正科级副主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区内企业不到十家,因化工厂事件,管委会处于风口浪尖,社会都关注开发区的情况。我在管委会负责机关人事,企业服务,环境治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为了提高管委会的服务职能,在机关实行接电话,首接责任制。当年管委会内设:办公室,招商部,服务部,建设部,农工部。企业有困难打电话,接电话人推脱不是自己负责,不能给企业明确答复。我提出:不管哪个部门的事,谁接的电话,谁就得去办理,这个事需要找哪个领导,自己去找,但不能推给企业。这样实行后,企业反应很满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开发区都是调进的年轻同志,为了提高员工素质,我实行周一例会,周五总结学习制。每个部门,每个人,周一讲本周需干嘛,到周五汇报工作的结果,结合实际总结经验教训,开展业务知识学习。全体同志,开展记工作日志制度,每周五收起来,星期六星期天,我都认真查看每个人的记录,有的地方提出修改。这样执行后,机关的工作作风和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锻炼培养了年轻同志的工作态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为了提高年轻人素质,开展每个人讲解开发情况活动,即锻炼了青年人演讲能力,又使同志们都掌握开发区发展情况。和沧州报社结合,每个部门,每个人结合实际工作写稿件,投沧州报社,谁的稿子发表了,给于奖励。这样做提高了开发区知名度,同志们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开发区六年多的岁月,回忆起来我觉得很知足,因为开发区这些年成长出了,一大批领导干部,为吴桥的发展正做出应有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牛在天上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零六年我调开发区管委会工作后,因为一把手是县领导兼任,开发区在各种会议的表态发言,上级领导来视查时的讲解汇报,都有我具体负责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沧州市每年底,都要举办各县市项目观摩大会。零九年底,市领导提出,当年没有投资超亿元项目建设的县市,就没有资格参加会议,当年吴桥没有实际超亿元项目,为了争取到参会资格,县领导要求把一个新入区的机电项目,进行包装整理,改成两次投资超亿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取得参会资格后,市及各县领导来吴桥开发区观摩,项目讲解向领导汇报由我负责。十二月底天气非常寒冷,站在项目工地的现场,我讲解完项目,并回答了有关领导的问询后,身上衣服里的衬衣都湿透了,因为说假话心虚害怕漏馅。事后吴桥参会的同志讽刺我:老胡真能吹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县里每年初,都要召开三级干部大会,总结上年工作,布暑安排新一年任务。有一年三干会,我正在台上代表开发区表态发言,突然兜里手机震动,来了信息。回到坐位后,我看到一个和我关系不错的局长,给我发来的信息:吴桥的天为什么黑,因为牛在天上飞,为什么牛在天上飞,开发区老胡真能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提振人们的招商引资信心,鼓舞各乡镇招商引资的干劲,开发区的表态,数字就有很大的夸大虚构。这件事后,在小范围就传开了笑谈:牛在天上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实事求是是我们倡导的原则,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为形势所迫,不得不讲假话、大话、空话。回忆起来这些事情,心里非常的难受,觉得自己很可怜、可悲、可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愿今后能真正坚持实事求是,不搞形式主义,不能再出现“牛在天上飞”的笑话。</p> <p class="ql-block">一双尼龙丝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九八一年,我和姜长虹经过两年多的恋爱,终于定亲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和姜长虹的第一次认识说话,是在七七年,那时我在大包装组工作,每天上午都要到小包装组,接收前一天成品台布的纸包,拉到大包装组,装大包装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的小包组,在生产车间的最里面,我每天得走过印刷生产区,走到小包装搬纸包,有一天,因为搬包磨檫,我上衣的扣子掉了,发现后,我在来回的路上寻找,这时,一个高个子,面貌俊俏的女子来到我面前,只见她右手拿着印台布的刷子,左手拿着一个扣子,她问这是你的扣子吗?我忙说是是是,还红了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年后,我和她都调到了台布业务组,我是仓库管理员,她是成本量算员,我们办公还坐对桌,业务组老同志多,新人只有我们两个,打扫卫生、打开水等杂活,我们两抢着干,天长日久就产生了感情,我们偷偷的恋爱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个时候在单位不能谈恋爱,为此我被领导谈话,并调到了其它班组工作。</p><p class="ql-block">八一年姜长虹的母亲得了食道癌,她老人家,愿意看到我们定亲,所以我们两个终于正式定亲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定亲的那天,我们两个骑自行车,顺路到大曹照像馆,照了定亲照。定亲得有定亲信物,姜长虹知道我家穷,我们就在大曹供销社,给她买了一双尼龙丝袜子,作为定亲信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脚踏那双尼龙丝袜,我们走过了艰难困苦的岁月,历经坎坷终于过上了美好幸福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南开麦当劳分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中午,我们南开实验小学,接孩子的奶奶、姥姥姥爷们聚会了。</p><p class="ql-block">疫情三年来,随着孩子们长大,我们这些人,已经两年多没有见面了。上周,年龄较大的陈姐,说五月份后回内蒙老家,看大家方便时聚聚,才有了今天我们近十人的聚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来自天南海北,为了孩子的共同目标,相聚在天津,大家的相聚心情非常激动,六十多岁的人们,仿佛都很年轻,互相敬酒情谊浓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家居住在不同的小区,每天都是为了接孩子,在下午相聚在南开麦当劳分店。因为这个店坐落在学校旁边,夏天有空调制冷,冬天有暖气取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光的风,吹白了大家的双鬓;日月的雨,润泽了大家的情缘。接孩子的岁月虽然过去,不能忘记的是南开麦当劳分店。</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吃螃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四年,我在外贸局业务组工作,为了发展台布外加工能力,局里成立了外工生产组,我被调到外工组上班。</p><p class="ql-block">八四年春天,我和技术员吕占菊大姐,到黄骅齐口村办培训班,利用家庭女鱼民的空闲,组织做绣花培训。齐口村当时是大队组织的,我就住在村里,吕姐爱人在大港油田,她去油田住宿。</p><p class="ql-block">有一天中午,老村长蒸了一大盆螃蟹,让我们尝海鲜,他说这时的螃蟹正是有蟹黄的季节,最香最鲜最好吃。我是第一次吃螃蟹,看到一个个大如盘子的螃蟹,非常的心动,拿起螃蟹就吃起来,掀开盖子,掰成两半,就往嘴里咬,老村长见了忙说:“胡同志,螃蟹周边的虚子不能吃,那是螃蟹存粪便的地方”。我听了很尴尬,吕姐就玩笑说,小胡吃螃蟹粑粑了。</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吃螃蟹,成了埋在我心里的结。春节期间,吕姐看到我时,还和我开玩笑,问我会吃螃蟹了吗?</p><p class="ql-block">人生有很多第一次,有时第一次可能出丑,可能碰壁,但只有有了第一次的初试,才能有今后天成功。现在头上鬓白,走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光,但人生还会有新的第一次,不怕失败,只要坚持就能成功。</p> <p class="ql-block">红白理事总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吴桥把喜事操办者,白事操办者统称总裁。天津叫大聊,石家庄叫总理。总之就是红白事的主要操办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在吴桥县城里,也是众多总裁中的一员。回想我当总裁的开始,那还是一九八七年,那年我是外贸系统的一名副厂长。外贸当时职中近千人,职中家庭就有红白事需办理,所以外贸工会就组织了一次班人,专门为职中服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我从小爱参与集体活动,人热心又敢说爱说,工会领导和同志们就推荐我当红白事总裁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年的外贸实力很大,各种汽车十几辆,男女青壮年有的是,办起事来,要人有人,要车有车,总裁很有存的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当总裁开始就下定决心,当总裁是领导和同事的信任,无论当官当兵家的事,一律真心、城心、实心去办理。自己办这些事很多,但到了事主家,可能就是这辈子唯一的大事,所以,自己来不得半点马虎和粗心,把事情办理的完美是铁的目标。我当总裁事必躬亲,从开始到结束,从小细节到大仪程,每一个环节,我都要认真检查落实,开始前我都做到心中有数。在商量办事的规格时,我坚持从简办理,新老结合绝不搞大操大办,烟酒标准,酒菜酒席标准,都要一切随大流,绝不能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特别是这些年,党政干部家的事,我严格按照纪委的规定去落实。几十年了,几百件红白事,每有一件因大操大办而受纪委处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十多年的总裁经历,从开始的外贸到今天的县城部分单位,我当总裁的次数是越来越多,外贸系统有的我当年的结婚总裁,现在都给他们的子女结婚当总裁了,两代人的总裁,心里很有自豪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承受能力下降了,当总裁两三天下来,腰酸背痛很辛苦,但我心里很高兴,因为自己退休了,没有工作机会了,同志们看得起自己,给我一个找回当年工作时的感觉,很开心很自豪,辛苦着快乐着,能为大家服务永远快乐!</p> <p class="ql-block">醉酒笑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这个人从不吸烟,就是爱喝个小酒。年轻时仗着身体好,没少和别人拼酒,喝醉酒的时候也有不少次。但真正刻骨铭心的大醉有两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次是2003年夏天,在沧州喝醉的。当时我在外贸任副局长,主管企业破产,职中安置,信访稳定。企业破产必须走程序,但企业的土地资产都在中行抵押,根本没办法进行,为了解决问题,我从2001年就开始和沧州中行资产处置处谈判,三年终于达成协议,吴桥外贸拿一百二十万赎回土地房产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签合同那天,县主管外贸的县长和市行主管行长,外贸谷局长和沧州中行资产处赵处长,我们中午在沧州望海楼吃饭,席间赵处说,老胡为这个事跑了三年,今中午你再喝三杯酒,给你们减三十万。我已喝了不少,借着酒劲问行长,真能减吗?行长说中行处置不良资产,不在乎这三十万,你喝就减。我马上连干三杯。事后我醉了,但三十万真的给减了。后来谷局长批评我,要钱不要命,喝坏了谁负责。想起来也后怕,但也觉得值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次是2010年,当时开发区管委会在武装部办公,部里来了新政委,为了加强感情,我们为他接风,席间政委军人作风,豪爽痛快,喝的很尽兴,他说吴桥他有个战友,谈起来是我弟弟,马上政委又开始我喝起来,酒逢知己千杯少,但是酒喝多了照样醉。第二天,就业局领导来培训企业职工,中午吃饭不喝酒,但谈到喝酒我条件反射马上外出吐酒,大家都笑话我,老胡不喝说酒就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难得几回醉,谁喝醉了谁受罪。我喝酒六量不行,但不会耍滑,喝醉酒就是常事了,老了回想起来也觉得很可笑。</p> <p class="ql-block">夜宵刀削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八年的冬天,洗烫车间每天都有夜班。洗台布的肥皂、洗衣粉、草酸、淀粉,都在下午四点后就领到车间,晚上仓库管理员就没有夜班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记得那是腊月的一天深夜,洗烫车间主任梅增玉,把我从热被窝叫了起来,烫平机帆布撕开了,需从仓库取新帆布,我只好起来到仓库发给了车间。当时已将近零晨一点了,天寒体冷混身发抖。梅哥说,伙房夜班饭刚开完,赵迎海师傅还没休息,咱们去煮个热面条吧,也暖和一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晚的伙房根本没面条,司务长锁起来了,赵师傅说完做刀削面吧,于是,我和梅哥就吃的刀削面。七十年代单位没什么细粮,天天只吃窝头,见到热乎的刀削面,我就放开肚子吃了起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夜里我被肚子疼的睡不着了,吃的饱,马上睡,肚子里的面消化不了。第二天胃口一至疼,但也不敢和别人说,就落下了胃口疼的毛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年前去西安旅游,别人都说刀削面好吃,但我始终没敢吃,因为刀削面在我的心底有阴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次吃撑了终身怕刀削面了。</p> <p class="ql-block">话说吴桥外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吴桥外贸的前身,是县供销社土产公司副业组。七三年在县城东,沿新华路北王庄的坑洼地新建场址。成立县供销社外贸公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三年外贸公司升级为吴桥县外贸局,由沧州地区外贸直管,人财物全部系统管理。二零零一年,由于国家外贸政策变革,外贸划归地方管理,零二年县招商局,政府开放办,开发区管委会合并到一起,成立县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局。二零零五年商业局,物资局也合并过来,成立了县商务局。后来随着机构改革商务局并入发改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年外贸综合办公楼,是县城东部最宏伟的建筑。外贸有抽纱公司,工业品公司,工艺品公司,农产品公司,特艺品公司,补花厂,挑花厂,机绣厂,地毯厂,草编厂,宫面厂,景泰蓝厂,棉短绒厂,五金垫厂。还有投资合营的桑园化工厂,曹洼药棉厂,南徐王玻璃品厂。局及下属单位员工一千人还多,女职中占大多数,上下班时统一服装的外贸职工,是县城最靓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外贸有自己的汽车队,宾馆饭店招待所,有自己的供水水塔,发电机组,外贸就是一个小社会,能到外贸上班都有自豪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长河淹没了吴桥外贸的昨天,吴桥外贸只是县志里的存在。我写下此文,献给五十岁以上的老同志,以勾起他们美好的回忆;献给年轻的同志们,让他们知道吴桥有个曾经辉煌的外贸;献给自己,纪念自己成长的摇篮,没有吴桥外贸,就没有今天的我自己。</p> <p class="ql-block">麦秆合粘工艺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吴桥外贸的出口麦秆合粘工艺品,是局业务科长周文田,亲自开发的出口产品。是用麦秆染色后,剪开烫平,冲成各色鱼鳞状麦秆片,用汝胶粘到纸浆制成的胎上。纸浆是用印刷厂的白废纸泡成,胎模是铝模做成,形状当时主要是十二生肖动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麦秆合粘工艺品通过天津外贸出口,在国际市场很畅销。外贸订单不断,外贸就在县城和铁城镇举办培训班,培养了大批城镇家庭居民,农村的大批妇女群众。当年领合粘加工活,成了居民的业余收入。铁城西关大队和城西梁村,因为制作动物纸浆胎和粘工艺品,很多家庭增加了不少的收入。为解决失业待业,帮农民发家致富,麦秆合粘工艺品做出了很大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县城六十岁左右的女同志,有很多人当年都加工过合粘工艺品。城西梁村的铝铸模具可能都卖了废品。但麦秆合粘工艺品,是吴桥外贸自己创新的出口产品,它将永远尘封在历史长河里,但也是我们老外贸人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香港参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九六年春季,河北省政府在香港招商经贸洽谈会,各市布置出口产品展台参会,沧州市外贸安排吴桥台布和河间草编,联合组成一个展台。我有幸成了代表成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六年香港还没有回归,去香港必须办理出国护照。我参加了市国家安全局举办的,出国人员安全知识培训班,由省外办统一办理的护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洽谈会只有五天,沧州团星期天早晨,从天津机场直接飞香港,下午布展,星期一正式开幕。周五闭馆撤展,周六返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吴桥补花在香港有三个主要代理商。隆和泰公司陈老板;贸安公司的纪老板;秀都公司的周老板。在参会前我邀请了他们参会。开幕后,各位老板到沧州展位参观,并和我们签了订货合同,受到了市委吴振华书记和马路高局长的接见,就今后到沧州开展业务进行了洽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会议期间,省领导陪同香港航空公司王贵祥老总到各展位参观,当到了沧州展位,见到了有吴桥补花的海报,王总问吴桥有人来吗?我马上说我就是吴桥的,王总马上用吴桥话问我,家是吴桥哪里的?我说是范屯朱庄的,王总高兴的说我是何庄堤下王的。他安排他的秘书在展位等他,他随省领导继续参观。过了一会儿,王总来到摊位和我详谈,问了家乡的具体情况,并安排宴请了沧州团的同志们,席间王总说多年没回吴桥,虽然父母不在了,但时刻思念家乡,我邀请他方便时回家,他爽快答应了。第二年,吴桥招开经贸洽谈会,邀请王总参加了会议,愿了他回家的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交通部蛇口招商局赵沪湘老总,老家是李思梦村人,他应省领导邀请参会,到沧州展位见到吴桥产品,也非常高兴,并和市领导洽谈了化工产品出口事情,和我了解了吴桥的外贸出口情况,答应今后到吴桥考察投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香港洽谈会只有短短的五天,但它使我开拓了眼界,结识了朋友,是人生成长历程中,最难忘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吴桥宫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吴桥宫面是经省粮油进出口公司出口的,畅销东南亚和日韩等国家,是吴桥外贸的主要出口产品之一。如今又成了吴桥特色礼品,很受广大消费者的好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吴桥历史上是不是就有宫面,我没有考查过,但吴桥外贸开始生产宫面,我有机会参加了全过程。当年,外贸局开发新产品,都有局业务科统一管理,我是局业务内勤,整理掌握各个新产品情况,就是我的本职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开发宫面产品,我们参加了省粮油进出口公司在藁城办的培训班,参加培训有我带队,从深县请了两位郭师傅,又从梁集油房李召了个小邢,从沟铺周窑召了小周,我们五个人到藁城,参加了一个月的宫面生产培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用香港产“单车”牌面粉,参一定比例的盐和香油和面,醒面,盘条,醒条,挂条抻面,谅面,切条,包装。我当时整理了,宫面生产工序守则,回吴桥开始了宫面加工生产,后来建立了外贸宫面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小麦加工的水平提高,面粉由进口变成了国产面。吴桥建起了好几家宫面生产厂,各个品牌,各种包装都有,吴桥的宾馆商店,都有吴桥宫面销售,宫面,已成了吴桥人的家常便饭,成了吴桥人走亲访友,赠送客人的礼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补花台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补花台布,是吴桥外贸补花厂的主要产品。补花是北京抽纱公司的专利产品,吴桥补花厂是北京抽纱的生产基地,联营厂。</p><p class="ql-block">补花台布的底布有纯棉、涤良、棉麻交织。花卉图案是凤尾纱,拨成花瓣、花叶图形,用绣花线补上,补绣分纤补、锁补。(纤补每英寸17——19针,锁补每英寸21——23针)。花卉的梗有巩针和绺梗,叶子是套叶,花蕊有拉丝和疙瘩,同时还有十字绣、平绣、擂丝、棉花苞等工艺。规格分方台布:34、54、72、90英寸的正方形;长方有54✘72、72✘90、72✘108、72✘126、72✘144、96✘110英寸的长方形台布,还有各尺寸的椭圆形台布。后来又创新了围裙,门帘,盘垫等其它规格的台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吴桥补花台布,是自己的设计人员画稿,成本量算后制作样品,让北京口岸外销员推销。每年的春秋两届广州出口产品交易会,是台布外销合同的主要来源。外商确认样品后,下达产品订单,厂里安排生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产工序:设计推套放稿,把样品花型安照合同画处各个规格画稿;制版印刷和裁剪,配套绣花线和凤尾纱;发放各外贸站交群众加工生产;绣成台布经验收后,送洗烫车间加工;成品台布小包装、大包装;经市商检局检验发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在外贸工作时,当过包装工人、原材料保管员、外加工组长、收发站长、洗烫车间代班长、车间主任,生产副厂长、厂长。补花厂破产了,补花台布失传了,但我的补花台布心结,永远埋藏在我的心底,是我这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p> <p class="ql-block">仿古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仿古绣工艺品出口,是北京工艺品的传统产品,吴桥生产仿古绣,是八四年外贸局业务科长周文田和吕玉良从北京引过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开发仿古绣产品,先后请了设计师王师傅,绣人头的李师傅,做绣工的李师傅杜师傅。现在只有女杜师傅在吴桥找对象结婚,正式落户吴桥,其它师傅早就回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办好仿古绣培训班,在赵辛公社付管站薛站长的支持下,外贸在北董村开办了仿古绣培训班,由吕玉良负责。仿古绣底布是裤缎,绣用真丝绒线。吴桥设计的杂技百子图,很受国际市场的青睐。广交会订单猛增。为了适应发展需要,成立了特艺品公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外贸形势与政策的变化,仿古绣出口下滑,后来特艺品又生产礼品仿古绣,寿星图,八仙图,松鹤图等仿古绣产品,成为吴桥地方土特产的代表,很受客人的欢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仿古绣产品曾经有过辉煌,但吴桥人了解和记住它人越来越少,我作为当时的局业务内勤,有义务把我所了解的仿古绣情况记录下来,献给吴桥外贸老同志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勾针·梭子·百带丽</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补花台布是传统的出口工艺,八十年代,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我们创新了:挑补结合,挑补结合镶拼勾针花边,镶拼梭子花边,镶拼百带丽花边。新工艺产品,很受外商欢迎,外销订单纷纷而来,为了完成合同,我们在吴桥办了多个培训班,吴桥人没有这三种工艺生产的技术,但远水解不了近渴,还是不能适应生产需要。为扩大生产力,决定到胶东半岛,这些工艺的发源地办加工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我是收发站副站长,领导就让我带队去山东开发外加工业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勾针工艺,我们是从黄县请的师傅,我就到黄县南峦铺吴师傅老家,黄县人人会勾针,开办加工点很顺利,勾针花片做完后发吴桥,但是有的是勾针拼接台布,我们就把吴桥手工做好的台布,用汽车拉到黄县拼接,为了确保台布不污染,我动员工人集中拼接,防止到户家产生污染。勾针合同在黄县同志的帮助下,按时完成了任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梭子花,我们到李师傅老家,蓬莱县徐集镇加工。徐集离县城十多里路程,我租了个大金鹿自行车,每天往返县城和徐集。蓬莱丘陵地带,爬坡登不动,累的臭死,下坡车轮飞转,要不是金鹿车抱闸,我早就摔倒山沟里去了。蓬莱是旅游景点,但我忙着工作,也没能认真欣赏,想来也后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百带丽外加工任务最大,我先后在昌邑县南逄镇,高密县的柴沟镇,平度县的古笕镇,开办了三个外加工点。三地呈三角形,距离几百里,我到三个点发放图纸,检查进度,需要坐火车、汽车,还要骑自行车,非常辛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过近一年的努力,我在山东把勾针、梭子、百带丽加工任务按时完成。我也调到洗烫车间当主任,就再也没有去几个加工点。山东人聪明实在,心灵手巧,为人厚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岁月催人老,时间不等人。我今年和爱人商量,趁我们身体健康,到胶东半岛,我当年放外工的地方,看看能找到当年的老朋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勾针、梭子、百带丽都是中华民族的工艺精髓,虽然吴桥不是发源地,但在吴桥生产了好多年,但在吴桥已经失传了。但我相信,胶东半岛它们的发源地,一定在传承发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艺术不能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草编厂</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草编厂是外贸公司的下属厂,它不公司大院,它坐落于桑园南街,在原公安局看守所南邻,有二十多间房子,一个小院,东西都是街道的小学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草编厂主要生产:麦秆编织品,玉米包编织品,芦竹编织品。品种有篮子,大筐,靠垫,蒲楼等。主要是供天津工艺品进出口,当年是吴桥农民的挣钱主要来源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厂里有料场,从胶东半岛采购的玉米宝皮,有从山西采购的麦挺,有从江苏采购的芦竹,在料场堆成十几个大垛。厂里有染房,根据合同需要染不同颜色的麦挺,玉米包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为了发展,外贸在全县收购麦挺和玉米包皮,当时学校勤工俭学就帮外贸收麦挺和玉米包皮。外贸从江苏高邮引进芦竹种植,至今在有的村还有零星的芦竹生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后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加工费低廉的手工活,在吴桥已没有了存在的土壤。草编台布当年的炕头工厂消失了,千家万户为外贸干加工增收入的时代没有了,但是,外贸的加工费确实帮了那个时代农民,为无数个家庭解决了临时困难。不忘过去才能有更好的未来,把记忆埋在心底。</p> <p class="ql-block">建外贸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三年县外贸局成立后,根据外贸基层工作任务大的特点,地区外贸和县委政府,同意吴桥在所属二十个公社建立公社外贸站,人财物全部由县外贸局负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来各公社的外贸加工管理,由各公社付管站负责,这次建站,有的付管站人员留在了公社,有的需调入外贸,办公地址,需外贸局租赁公社或供销社的房子,办公用品必须重新配置。为了加强这项工作,局里成立了领导小组,组长是从县招待所长位置调来的副局长韩庆荣,副组长局基层管理科长陈洪奎,办事员是我和一名司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县二十个公社情况都不相同,每天我们跑两个公社。到了公社局长科长给公社领导谈情况,我就要认真做好记录,每天晚上回来后,我把每个公社的详细情况分别用文字和图表,报两个领导审阅。最后把全县的情况统一整理汇总,报各位局长和局办公室和财务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没有在办公室当过秘书,但在业务科当过内勤,这次的建立外贸站小组,我完成了一次秘书工作的体验,也是我人生成长历程的一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各公社外贸站随着乡镇改革,也变成了各乡外贸站,最后随着外贸局的去消而消失了,外贸站原来的同志都已经退休了。今天回忆此事是为了纪念当时“八所七站”之一的外贸站,感谢那些在基层为外贸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p> <p class="ql-block">广交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近几天,新闻上多次报道广交会的消息,三年疫情后,第一次广交会无论是参会企业和商品,外商来宾人数,成交订单数量,都创历史新高。看了新闻,使我回忆起三十年前,自己参加广交会的情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我在外贸补花厂任厂长,每年的广交会是必须参加的。那时企业没有自主出口权,通过北京公司参展参会。每次广交会提前十天,公司举办样品选定会,各厂把新创新的产品样品,送公司让外销员评选,选上的样品才能参加广交会参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广交会是外贸订单的主要平台,是工厂和外商直接见面的唯一机会。每次广交会厂长和设计人员必须参加,洽谈中花稿需改动,设计人员能掌握了解,价格浮动和合同交期,厂长要明确决定。外贸产品质量是生命,安期交货是生存的根本,广交会订了合同,马上按安排技术推套放稿,成品核算,采购原辅材料,裁剪印刷,发放外加工,洗烫整理,包装发运,每个环节都要落实到位,倒排工期定出具体时间。只有按时按质完成合同,提高企业信誉,才能有新的订单,企业才能生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去广州,只有德州站坐车,卧铺一票难求,多数坐着到广州,几十小时的旅程,腿肿胀酸痛。广交会期间,广州住宿餐饮价格飞涨,我们找在部队的老乡住后勤部招待所,找武警老乡购买入场券,没有老乡的帮助,我们真是无法参加广交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广交会已经超百届,如今依然生机勃勃,而我当年参会的人。早已退休。参加广交会的记忆如昨夜星辰,已消失在遥远的银海。</p> <p class="ql-block">商都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四年由县政协原副主席李文涛牵线,内蒙古自治区商都县企业局,来吴桥接洽外加工业务。吴桥县外贸的台布外加工,手工地毯的外加工,就落户商都办理外加工业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九九七年国际市场发生变化,国家外贸政策调整,台布和地毯外销合同鋭减,已经无法再有外加工任务。经局领导研究,决定停止和商都的合作。但当时商都为培训投入了大量资金,台布和地毯加工还有尾单需处理,派我带两个厂有关人去商都。</p><p class="ql-block">虽然和商都协作两三年,但我还没去过商都,因为是撤销合作的谈判,心里未免忐忑不安。车过张家口,爬上坝上高原,汽车明显有点马丽不足,这恰好符合我当时的心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了商都县,县企业李局长热情接待了我。当我把此行的目的,和我们的实际困难,李局长体现了内蒙人的豪爽和大气,对我们的决定表示坚定配合。接下来,在具体的交接中,李局长冒着零下二十多度的寒冷,顶着刺人的白毛风,和我们到每一个加工点做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交接清尾比想象的顺利,五天我们圆满完成任务。回来的路上,不知道是心情舒畅,还是汽车加满了油,开起来马力足,一路顺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几十年过去了,我心里总怀念商都县的李局长,总想在方便时再去商都看望他们。</p> <p class="ql-block">温州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三年春天,北京抽纱公司,在温州召开供货生产厂年会,副局长魏德珍带领机绣厂宁书成和我,参加了这次会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是正月初八出发,在吴桥我们被隆重深厚的过年气氛包围,每天都是参加各种酒场。街上的门市关门,多数饭店也没营业,工厂都放年假。到了温州,看到的是急步而行的人流,市场人来人往,外地来购货的人大包小包,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到了北京外加工厂,生产热火朝天,各工序井井有条。映入眼帘的是南北具大的差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会议期间,公司请温州市副秘书长到会,介绍温州经济发展情况。至今我深深记得:温州没有资源可以依靠,温州人思想解放,敢想敢干,敢闯敢试。你们討论姓什么,我们討论怎么能转到钱。温州的扭扣、打火机、雨伞成为温州经济的支柱,占世界百分之八十的市场份额,箱包、制鞋、服装占国内市场的百分之八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温州改革开放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号称:家家有工厂,人人是老板。温州人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打拼,温州商人的身影遍布世界各地。温州人资金雄厚,炒房炒煤撼动国内经济大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十年后回忆当年看温州,才体会到我们同温州的经济发展,已不是三十年的发展差距。解放思想不是口号,落实行动才是根本。</p><p class="ql-block">自己工作时没有深刻认识,今天沉下心思索,我们的落后是思想不解放造成的,温州人发展经济的“四敢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p> <p class="ql-block">职工之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五年,县委宣传部、县工会为了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开展精神文明教育。号召各单位编写职工之歌,全县组织演唱会。</p><p class="ql-block">当年我是外贸团总支书记,领导让我写歌词,我写了《外贸职工之歌》的歌词,请县文化馆吴玉泉老师作曲。由抽纱公司组织了八十名青年女职工演唱,请办公室高振勤主任指挥。经过排练《外贸职工之歌》,终于到新华礼堂参加了汇演。</p><p class="ql-block">宽阔的新华礼堂主席台上,外贸女职工,上身穿白涤良短袖,下身穿黑色凤尾纱裙,端庄靓丽,分上下两排站好,高主任指挥,吴玉泉老师手风琴伴奏,随着音乐响起,嘹亮的歌声在高主任优美大方的指挥中,回荡在宏伟的大礼堂每个角落。振耳掌声响起来,观众被眼前的美色迷住了,被嘹亮的歌声沉醉了。最后《外贸职工之歌》,受到了主办方的颁奖。</p><p class="ql-block">“我们是外贸职工,我们的工作多么光荣。产品出口销四海,出口创汇当先锋。﹉”,当年的歌词我也只记住了开头。为歌词谱曲的吴玉泉老师早已逝世,指挥者高振勤主任年已七十,参加演唱的女职工,都早已经退休,在当奶奶姥姥照顾着下一代。时光一去不复返,歌声只能在回忆的脑海里想起。</p><p class="ql-block">春节期间我和高主任谈起了,她在新华礼堂指挥时的倩影,她也很激动。老年大学的演员也有当年的外贸职工,看到了她们的表演,使我又想起当年的《外贸职工之歌》。如有可能,找到歌词和歌曲,让我们白发苍苍的外贸职工们,再激情演唱一次《外贸职工之歌》。有歌声纪念我们在外贸的青春岁月。</p> <p class="ql-block">青锋农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急需外汇,国家对外贸企业政策优惠,外销订单猛增,为了确保合同按时完成,吴桥外贸在周边县开办很多培训班,以扩大外加工能力。局汽车班何书林师傅,他是从青锋农场调过来的,他介绍青锋农场有大量女职工闲着,有利于办外加工点,所以,我们就在青锋农场开办了外加工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锋农场在海兴县东部的滩涂地上,是省农垦局的国营农场。从海兴县城到浮赵乡是柏油马路,从浮赵到农场的十几里就是普通乡村路,交通非常不方便。我当年管外工,经常去青锋加工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到青锋农场就住在何师傅他姐姐家,因为是老家的人,大姐每天给我做调样的好吃的,印象最深的是鸡蛋耸。把家养的鸡蛋打成汁,调上盐,把油烧开,将蛋汁倒在漏勺里,漏下的蛋汁,在油锅形成垛垛蛋耸,吃起来香咸可口,回味无穷。至今有时做梦吃蛋耸,醒了口水湿了枕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姐夫是机耕队师傅,汽车、拖拉机、播种机都会开,人很热情,我如住下就和大姐夫住一起,早上起来,他领我到农田遛弯,一望无际的高粱地,如翠绿的原野托起朵朵红火炬;连片的葵花地,在朝阳的照耀下,金光闪闪,步入地里就像置身于金色的海洋。大姐夫高诉我,农场种地安条子计算,每条子地是六十亩,可见农场田地的宽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次单位让我马上回吴桥,但是海兴大雨把公路都冲毁了,没有班车,大姐夫开着拖拉机头,把送到浮赵汽车站,泥泞的土路车在打滑,大姐夫冒雨送我,让我终生难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善良疼人的大姐,诚实热情的大姐夫都因病去世了。青锋农场的日子,是我人生中的点滴,但美丽的青锋农场,和蔼可亲的大姐姐夫,将使我永远记住心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忆如一坛陈酒,在胸中发哮酿造,件件往事如滴滴美酒,散发的清香久久回荡。时光可以逝去,美好的回忆将永远珍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听何哥说如今的青锋农场交通便利,职工告别了低矮的平房,沿海经济大开发,青锋农场已展开腾飞的翅膀,再见了八十年代的青锋,再到青锋将是一个繁荣昌盛幸福快乐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扣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扣村是南大港农场一个分场场部所在地。扣村是有几千口人,还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机绣厂,厂里有五十多台缝纫机和绣工。</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外贸有一个几十万的大合同,全部需要机绣扣绳花边,吴桥本县生产力不够,经地区外贸介绍,吴桥到扣村搞外加工生产。我也就有了到扣村的机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扣绳花边,需要把手工做成的台布,拉到扣村加工。为了确保按时按质完成任务,我就住到了扣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扣村绣花厂的厂长姓王,是一名五十多岁的老村干部。我就住在他家,五天的外加工时间,我就在他家吃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扣村的南面就是宽阔的南排河,早上起来后,王厂长带我到河堤看捕河虾。在宽阔的河床里,有很多用芦荟扎成的围挡,但围挡都弯弯曲曲,没有一道是直的。我问王厂长这是为什么?王厂长告诉我,那是专门捕河虾的迷糊阵。我随着王厂长走到一个迷糊阵旁,用抄子逮到了很多活蹦乱跳的河虾。个个河虾晶莹剔透,两个小黑点眼睛滴溜转,几支虾须上下舞动。我看到半盆跳动的河虾,心里非常激动,那个场景至今不能忘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在扣村的五天,王厂长的媳妇每天给我做河虾吃。吃着王嫂烙的大饼,品着刚炸出锅的河虾,吃到嘴里比山珍海味还香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天,在我四十多年的工龄里,只占了万分之几,但是这五天的记忆。确深深的印到我的心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次投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那是一九七八年的十二月份,公司例行年底仓库盘点,公司会计谢连英参加我们仓库盘点,我当时是仓库管理员。</p><p class="ql-block">在一天的早上,谢会计来到讲了早起发生的事。早上六点左右,谢会计在睡梦中,听到墙外有人呼喊,谢会计撩开后窗帘发现,一名老大爷掉到了两米多的坑塘里,正坚难得往上爬,但因为天冷地滑,怎么也上不来,谢会计见状,马上起床穿衣服,不顾孩子的哭啼,冒着刺骨的寒风,把老人扶上来,并送到了他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谢会计的爱人在铁路工作,她住铁路家属院,当年在104国道东,搬运公司门口南,有一个两米多深的坑塘,谢会计就住在坑塘东沿上。当天夜里谢会计爱人上夜班,才有了谢会计救老人的事情。当时天寒水冻,老人滑下去,虽然不能淹着,但长时间上不来,也会冻坏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到了晚上就把这件事,写了一篇稿子《雷锋式好青年谢连英》,送到了当时的县广播站,经当时的编辑王朝闻修改,采用并播出了,播音员是张国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十多年过去了,谢会计已经七十多岁了,王朝闻主任也退休了,张国栋后来调外贸我们是同事,如今我们都已经退休了。昨天和王主任有机会见面,国栋也从沧州回来参加朋友婚礼,夜里睡不着,想起了这件陈封的往事,就写下来作为往事纪念吧。</p> <p class="ql-block">赶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午同学郭爱民给我打电话,说到他回老家后郭村赶集了,我笑答桑园的大集不比后郭大,他说就是不一样,走在家乡街道上,看各个摊位的东西,都有亲切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起赶集引起了我的回忆,我村和爱民老家后郭村只有三华里,是邻村。我读初中就是在后郭村上的学,后郭是我们附近最大的一个村,农历逢一六大集,家乡各村的人都去后郭赶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集,有的地方叫赶山,有的叫赶会,总之就是农村里物资交流的一个场所。农村大集里商品,大多数是农民自家种植的瓜果蔬菜和其它农作物,也有心灵手巧的人手工做的鞋垫,小孩子穿的兜兜、老虎鞋、枕头、帽子,图案很有传统文化的特色,有十二生肖图案,有花鸟图案,都非常比真,很是惹人喜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小时候赶集最大的爱好就是吃包子,因为大集上卖包子的吆喝声最响亮,新打屉的包子香味太馋人。能在大集上吃个包子就知足了,根本不敢想吃饱,因为兜钱不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革时期农村的大集进行了管理,农历逢几赶集没有了,只是五天才能赶一个社会主义大集,农民自己种的菜和果品也不能出售。割资本主义尾巴,连农民卖鸡蛋也不行。想起那个神经病年代,每天饿着肚子跳忠心舞,身上除了一颗红心,骨廋如柴连肉都没有了,还高举胳膊喊口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的农村大集市场,各种商品琳琅满目,特别是家电产品应有尽有,小五金、小家庭用具品种齐全,我们平时买东西,需到不同的商店,而只要我们去赶集,什么样的摊位,什么样的商品,都能一路走好全逛齐,真是非常方便,物美价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集上卖的菜有时还带着露水,卖的豆腐还冒着热气,卖的猪肉还有猪身上的体温,新鲜,能面对面去挑检,还能打价还价,有一种融入感,自己不是来赶集,而是一次最好的体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天津大城市只有大商场,气派豪华,但没有亲切感,我在天津从不愿逛商场,但是来到吴桥,我最爱赶大集。不是为了买什么去赶集,而是到大集上发现什么东西值得买,每个大集没目的的去,都是自行车满载而归。买的不是物,买的是家乡情,因为根在农村。</p> <p class="ql-block">捉爬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蝉蛹俗名:爬爬。二十年前,我在饭店里吃了油炸蝉蛹,口感味道都很好,听介绍营养价值还非常高。我对吃蝉蛹有了爱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年,我住在中华新村外贸家属院,从我家出来,往南走几百米就是县城南边的东西走向的引水渠,渠的南岸有一条白杨树林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零一零年左右的一个夏天,入伏已后我开始捉爬爬。我为了捉爬爬,特意买了两个新手电,动员我爱人和我一起去捉爬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后寺减速机厂南的河岸,到田庄村东南的水利局闸口,当年泰山道没开通,东西数里的河岸杨树林,就成了我捉爬爬的战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入夜后的杨树林,各种飞虫迎着手电光,披头打脸的飞到身边,树上的飞禽受到惊吓,哀鸣着飞奔,脚下杂草丛生,青蛙,蛇,刺猬不时从腿边穿过,每棵树从根底照到树梢,每个黑点都不能放过。手拿装有食盐水的瓶子,把捉到的爬爬放进水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次,我们正走到段庄村后的树林里,天上突然雷电火闪,我们赶紧往回走,但是每人都淋了个落汤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开始捉爬爬的人少,好的时候一晚上能捉近百个,后来捉的人太多,每晚上也就几十个的收获。把捉到的爬爬放到食盐水里沁泡,把爬爬肚里的藏东西吐出来,放到热油里炸熟,形状金黄,吃到嘴里喷香,真是一道下酒的好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己劳动的果实,享用起来分外的香甜。自从吃了自己捉的爬爬,再去饭店吃罐头的蝉蛹,觉得就是不好吃了。我认为罐头的蝉蛹,是人工养殖的,不如自己捉的纯野生的营养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两天前,我和爱人去引水渠边散步,发现引水整修,河堤上的杨树都没有了,看到二十年前的夜战场地,如今已是麦田成片,时光如穿梭,转眼二十年过去了,夜里捉爬爬的事,在我这一辈子再也不会出现了。</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畅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早四点半,我走出小区大门,来到了钱塘江路上。东边的天空已布满了霞光,六月初的天色,五点前就升起了朝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时,钱塘江路的西端,传来了列车通过的声响,举目望去,一列客车正奔驰着穿过县城驶向德州方向。我不由自主朝铁路方向走去,请晨的路上是那么的寂静宽广。抬头见教堂塔顶上大十字在阳光下闪烁金光;侧耳听路北的树林里百鸟争鸣歌唱,我如在梦中徘徊,参生了无尽的畅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条路三十年前叫货场路,因为它的尽头,就是桑园车站南货场。桑园货运业务兴隆,邻县宁津、乐陵、景县都在吴桥建有货物转运场,铁路来货在吴桥下站,给吴桥带来了运输业的兴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货场南边是桑园镇水泥厂,紧挨货场是县生产资料公司庞大的仓库区,还有地区棉麻仓库几百亩地的货场,物资局建材公司,燃料公司,钢材公司,木材公司,各公司的仓储建满了垛位和仓房。桑园镇办企业运输公司有数十种近百车辆。不足十米的水泥路面的货场路,每天人声鼎沸。车辆繁忙,热火朝天,尘土飞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满脸汗水的装卸工,西装革履的业务员,头戴大盖帽的运管,手举红旗的调度,人人都在兴奋中繁忙。吴桥的货场路,是仅次于新华街的人流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铁路货运去消了,各大公司破产了,新建了数个居民小区,高楼耸立马路两旁。货场路已成为历史,钱塘江路带来了今天的辉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点后,文苑广场就迎来晨练的居民,有练太极的,有打羽毛球的,有练武术的,有跳健身操的,更多人是沿着广场走步闲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点半后,新兴路小学门口,就是车的集合人的海洋,送孩子的部队浩浩荡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今天的这些人的脑海里,谁还有货场路的印象?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三十年的历程,吴桥已不是过去破乱的目样,展现在眼前的是新兴城镇的宏伟漂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要牢记,过去不能忘,只有比较才能有感悟,吴桥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有根本的提高,发展下去,吴桥的明天更加辉煌。</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接触县领导</p><p class="ql-block">一九七七年,县委决定召开全县财贸工作大会,成立了以主管财贸的副书记张荟林为组长的筹备小组,县供销社王桥令是小组成员。会议在新华礼堂召开,会期五天,为做好大会后勤工作,王主任从外贸公司找了四个服务员,三个女的,我一个男的。</p><p class="ql-block">后勤组负责人是县粮食局人事科长韩书元,他安排我的任务是,大会到主席台第一排给领导倒水,坐谈会给县领导倒水。</p><p class="ql-block">我记得当时大会坐第一排的领导有:县委书记王文秀,副书记革委会主任刘亚德,武装部陈部长、于政委,县委副书记赵森林,县委副书记张荟林。</p><p class="ql-block">至今我的脑海里还记得王文秀书记,那带着沧州口音的讲话声:我们吴桥县,二十三万人民﹉。</p><p class="ql-block">二零零八年我和政府邢蒲忠县长去沧州开会,会后邢县长去看望王文秀书记,我也有幸陪同前去,看到了王文秀书记风度已旧,精神饱满。期间我提起我还牢记她的讲话,并学她的口音说了一遍,惹得王书记开怀大笑。</p><p class="ql-block">在大会服务期间,我给张荟林书记倒水的机会多,因为他主持整个会议。有一次休息时,张书记问我哪个单位的?叫什么名字?我都认真做了回答,我也不知道领导是不是记得了。但是,多年后我到沧州商业局批洗台布的肥皂指标,当时主管局长就是张书记,我拿着申请报告找到张局长,他听我说起当年开会的事,非常高兴不但批了报告,还把我送到业务科,说要照顾好吴桥的事情,使我很受感动。一名县处级领导,对待我这样一个小临时工,一点架子没有,还非常热情亲切。</p><p class="ql-block">自己从一个农村走出来的小临时工,因工作的机会有幸和县领导有了接触,但领导的风范和气质深深的感动了我。领导官大但更没架子,对待小人物更亲切。</p><p class="ql-block">我后来因为工作的关系,也接触到过省部级领导,但有了第一次接触县领导的基础,自己表现的很从容淡定。</p><p class="ql-block">人生中事处都有可学习的知识,事事都可以给空白的头脑增加知识。征途路漫漫,虚心皆学问。年老了闪现在脑海里的都是可以回味的故事,再回首往事觉得有些小事更值得我们去牢记。</p> <p class="ql-block">再看看今天的农民:</p><p class="ql-block">开着小车电话打,</p><p class="ql-block">吹着空调喝着茶。</p><p class="ql-block">雇来机器来收割,</p><p class="ql-block">地头麦子售买家。</p><p class="ql-block">播种施肥浇大田,</p><p class="ql-block">全部操作机械化。</p><p class="ql-block">现代农业新农民,</p><p class="ql-block">科学种田成果大。</p> <p class="ql-block">文苑广场夜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居住的小区是永和文苑小区,小区坐落在钱塘江路南,西邻天主教堂,东邻新兴路小学。小区门口距钱塘江路建有一个居民休闲广场,给小区和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活动场所。在吴桥县城带广场的小区,除百度风景小区外,永和文苑是第二个,这也给永和文苑小区的住房,提高了很大的知名度,永和文苑二手房的价格,始终在吴桥房产市场名列前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入夏以来,文苑广场每到夜晚,人潮拥挤,非常热闹。广场被出门的公路分为东西两部份。东广场有两份跳广场舞的队伍,一个教授儿童旱地轮滑场地。</p><p class="ql-block">东广场没有健身器材,但更有利于较多人群的活动。广场舞队伍,有一个队伍跳普通的舞蹈,人员也以年龄比较大的为主,而另一个队伍的人员比较整齐,虽然都是退休人员,但年龄比另一个队伍相对年轻,跳舞人员的着装也比较统一,跳的舞姿也很新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广场上,城管局安装了十几种健身器材,每当夜幕来临,各种器材上都有人锻炼,广场中心是一群跳扇子的妇女,西边是一群跳现代健身舞的年轻人,广场一角有一个儿童跳跳床,有卖儿童玩具的小摊。西广场还有络绎不绝的人群沿边散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广场靠公路的树荫下,有一个唱卡拉的歌摊,还有买烤肠烤串的流动三轮车。每周还有几天,有跳交谊舞的爱好者,在优美的舞曲里相拥而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骄阳烈日下,深居室内的人们,好容易等到夕阳西下夜幕来临,被绿树笼罩下的文苑广场,成了人们防暑消夏的最佳场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吴桥的城建发展很快,把普通的小城建设的很有生机,环境也非常优美,真正使人民群众体验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感。永和文苑广场就是吴桥县城的一角,在这里可以让人感受到吴桥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p> <p class="ql-block"> 大楼时钟</p><p class="ql-block">吴桥百货大楼顶的时钟,是吴桥县城地标性建筑物。外地人来吴桥,如问起方位来都以大楼时钟作为参照物。</p><p class="ql-block">具原百货大楼高经理讲,百货大楼时钟塔楼,建于一九八八年。三十多年来,时钟历经风雨,见证了吴桥县城的发展变化。当初安装的是烟台钟表厂生产的“北极星”牌机械座钟。时钟由百货大楼管理,维修保养是一项重要工作,因为时钟饱经风霜,自然环境对钟表机芯损害极大,需要请表厂师傅来定期维护。后来改装成了电子时钟。</p><p class="ql-block">二零零二年商业经营困难,百货大楼已没能力承担时钟的维修保养,百货大楼时钟停止了运转。</p><p class="ql-block">每日在县城上空回荡的报时声没有了,塔塔运转的时钟停摆了。这在县城人们的心里影响很大,给县城人们造成一种失落感。</p><p class="ql-block">出生于九十年代的人们,从小就是伴随着大搂时钟报时音乐长大,大楼时钟已植根于这代人的心里。人们对时钟有一种亲切依恋感,手上虽然有手表,但行走在街上总是抬头看时钟。清晨报时钟声,把人们从梦中叫醒;夜晚报时钟声,伴人们进入梦乡。时钟带动了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看时钟成了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p><p class="ql-block">二零零五年,商业系统纳入商务局,我当时是副局长,分管商业系统,为了百货大楼时钟的事,我多次参加县政府协调会。在县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议,百货大楼的时钟,是吴桥县城的地标性建筑物,不能因为企业停产而停摆,政府应想法让大楼时钟运转起来,体现吴桥的生命力。按照政府安排,我带人到大楼时钟塔楼进行调查,并拿出解决问题的意见报政府,最后在县政府的安排下,电费,维修保养,管理都有了落实,停摆已久的时钟又重新运转了起来。</p><p class="ql-block">后来因我退休离开了吴桥,对大楼时钟的关注就少了,几年前我回来发现,时钟面貌换然一新,液晶屏面,石英灯光,非常美好壮观,昼夜都能看到指针的位置,但没有了报时音乐。</p><p class="ql-block">大楼时钟,矗立于县城三十多年。春风吹拂过它的面;烈日嗮过它的身;秋天的霞光辉映着它的巍峨;寒雪为它穿上厚厚的棉衣。</p><p class="ql-block">大楼的时钟,它在吴桥县城人们的心里扎根,它的运转体现了生命的传续,那久远的报时声将在我们心中回荡,在生命的长河里激起美丽的涟漪。</p> <p class="ql-block">珍惜的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几天看《读者》杂志,在一篇文章里写到:国外有一个动物园,有两个河马池,每个池子配备一个饲养员。有一个池子的饲养员,把河马饲料足足的投放到池子里,河马随时随地都可以吃到饲料。而另一个河马池的饲养员,把饲料拿到池外,等河马饿的鸣叫时,才把饲料投到池子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过一段时间的比较,投放饲料充足的河马,成长非常慢,也没有足够的精神。而另一个采取饥饿喂食的河马,长的体长膘肥,河马和游人互动频频,很受游客喜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人们观察研究得到的结论是:同样的饲料,河马随时就可以吃到,来得太容易,已经没有口味感和吸引力,产生了厌食,吃的东西少,时间长了就不成长也没有精神,反之,另一个池子的河马,在饥饿难耐时,得到的饲料吃起来非常香甜,对每次投放的饲料非常珍惜,都要一点不拉的吃净,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两个河马池,不同的饲养方法,两个池子的河马发生了不同的变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动物园里的猴子,你如果把饲料放到明处,猴子吃起来就不主动,但要把饲料放到树洞里,碎石子下,猴子们闻到饲料的味道,就会想法设法把饲料找出来,这时猴子们都争着拼抢食物,吃得非常香甜美味。因为猴子经过费力的劳动得到的食物,感到非常的珍惜,吃起来就用心吃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动物们都知道珍惜食物,对得来不易的食物非常珍惜,同一种食物平时都懒得吃了,但经历了艰难的寻找和等待后,吃起来就有了不同的感觉,身体的成长就有了不同的结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到书上的故事,也使我有了同样的体会。记得七十年代刚参加工作,单位上是百分之二十的细粮,每次等到伙房蒸馒头,每次都是吃的狼吞虎咽,那时的饅头有一种无以论比得香甜,而如今天天吃饅头,就是有炒菜也不愿意吃,总觉得没食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记得我当年在局业务当内勤,外单位来客人,那时不去饭店,就在伙房炒几个菜,在办公室里接待,每次等客人们走后,我把每一个空酒瓶,都再三的摇控,有时能凑到两三口酒,自己偷偷的喝了,美得心里舒服急了。而现在有酒场,先看看是不是名酒,就是超百元一斤的酒,喝着也没有了过去的香醇味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代变了,人的思想也变了,社会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对吃喝已没有了珍惜思想,对今天的幸福生活已经不满足了。没有了为生活打拼的努力,信手得来的一切觉得没有了珍惜感,这是思想的变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几十年的经济发展,社会平安和谐繁荣昌盛,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多数人的心态就变修了,不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一切,事事不顺心,事事不如意,意志衰退不思进取,这是非常可怕的。我们必须向动物学习珍惜,只有珍惜眼前得来的不易,生活才能有幸福感有意义。</p> <p class="ql-block">放学啦!</p><p class="ql-block">来自呉桥在河北农业学大学习的现代农民。</p> <p class="ql-block">牵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在《读者》杂志上,看到了李汉荣写的文章《放牛》,文中作者回忆了,他七岁的时候,在老家放牛的一段经历。我读了文中的放牛情节文字,很受感动,不由使我也回想起,自己八岁那年牵牛的经历。</p><p class="ql-block">一九六八年,正是文化大革命开展的最热烈的年代,那年我八岁,在本村小学读书。黄鼠狼专咬病鸭子,那年我们非常不幸的家庭,又摊上了大祸,家里的顶梁柱:爷爷,被邻居大娘传染了肺结核,不能去生产队干活了。</p><p class="ql-block">六六年我父亲去逝,家里只有爷爷,奶奶,母亲,我和弟弟。一家人只有爷爷能挣整老力的工分,母亲挣妇女老力公工分,裹着小脚的奶奶,只能到生产队干力所能及的活,挣个半个老力的工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年的大秋假,我没有像往年一样去姥姥家,我自己主动到生产队挣工分。我记得当时的生产队长李书起,嫌我是小孩,不愿给我派活,但考虑到照顾我的家庭,就安排我给耕地的牵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耕地都是牛拉梨,有个头小的牛,一个拉不动梨,就套两头牛拉一张梨,但是到了地头,拐弯时两个牛走不到一起,就必须有个人在前面牵牛。</p><p class="ql-block">我至今还记得,我当年牵的两个牛,靠里面的是一个黑眼圈的黄牛,外面是一头黑白花的牛,我就把里面的牛叫“黑眼”,外面的牛叫“小花”。</p><p class="ql-block">牵牛先学驾驭牛的语言,往外走叫:“喔”,往里走叫:“驾驭”,走起来叫:“哒哒”,停住叫:“驭”。</p><p class="ql-block">开始牵牛,不入门,让牛把脚踩的红肿生疼,但几天的适应,我最后能熟练的牵牛耕地了,还受到了掌梨爷爷的认可。那年一个月的大秋假期,我牵牛劳动,为家庭挣到了一生中的第一次工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牛🐮喷出的白沫,在我的身上蹭的都是,鞋子上踩满老牛拉的粪便。现在我还能回味起那种刺鼻的腥臭味。可是当年我很适应那种味道的碜透,成了生活里的陪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十多年过去了,本来这些往事已尘封在心底深处,但读了《放牛》这篇文章,又使我回忆起了艰辛的童年。幸福是美好的,是快乐的,不幸是刻骨铭心的,是难已忘怀。</p><p class="ql-block">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人的一生要懂得知足,要懂得珍惜。牛拉梨耕地已成为历史,牵牛耕地的故事,今后可以当做故事讲给后辈的人。</p> <p class="ql-block"> 旅游</p><p class="ql-block"> 2023.09.16.</p><p class="ql-block">新疆克拉玛依是一片大沙漠,过去多少年人迹罕至。自从发现了石油,才使世人了解这个雅丹地貌奇观。这里是阿尔卑斯山脉的一个缺口,从西北刮来的风沙,从这里吹向辽阔的准葛尔盆地,历年的风吹雨打,把这里雕刻出了人间奇景。</p><p class="ql-block">有了油田的开采,政府投资在这里建设了一个新旅游景点——世界魔鬼城。为了扩大影响,景区吸引众多摄影团队来此地取景,特别是《卧虎藏龙》影片,获得奥斯卡奖,世界各地都知道了中国新疆,有个雅丹地貌的魔鬼城自然风景,使魔鬼城成了新疆地标性的旅游必到之地。</p><p class="ql-block">如今,每天来此参观旅游的客人多达十几万人,宽阔的停车场上,一排排旅游大巴整齐划一,不知道的就像是举办大巴车展销。景区周围建起了几十个宾馆饭店,新疆大盘鸡,羊肉抓饭,清炖牛肉,烤全羊,烤肉串,丸子汤,冷水鱼。各种新疆特色的美食,让游客大饱口福。西瓜,哈密瓜,葡萄,蓝莓,翻茄等各类鲜果,五彩斑斓惹人嘴馋,大枣,瓜子,干果仁,葡萄干等零食香甜可口。白玉,奇石,根雕,石刻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吸引众人目光。</p><p class="ql-block">旅游的兴起,繁荣了当地经济,富裕了广大牧民。克拉玛依依靠石油化工和旅游,成为新疆最富裕的城市。旅游振兴经济,在新疆克拉玛依魔鬼城是最好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谨以此篇:</p><p class="ql-block"> 献给热爱生活,爱岗敬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而搬砖除泥,添砖加瓦,乃至风雨兼程,历尽艰辛磨砺,而努力奋斗的人们,留作纪念!</p><p class="ql-block">借此机会:</p><p class="ql-block"> 向曾经在作者编者工作和生活中,给予理解.信仼.支持和帮助的人们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