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根据参战老兵回忆文章整理,介绍我老部队战友在149师参加对越反击战中英勇顽强,流血牺牲完成作战任务的英雄事迹。</p> <p class="ql-block">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前夕,第50军第149师调动到昆明军区,归属第13军指挥,番号未变。</p><p class="ql-block"> 本来第149师是作为西线的战役预备队,但是在24日却开赴越南龙金、坝洒一带加入了战斗。</p><p class="ql-block"> 3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第149师成为云南方向损失最大的一个师。</p><p class="ql-block"> 第149师战史悠长,战功赫赫,为什么会损失惨重?</p><p class="ql-block"> 我军第50军第149师的鼻祖,是晋冀鲁豫军区第7纵队第20旅。1947年改为刘邓大军的华野第1纵队20旅,彼时杨勇任纵队司令员,吴忠任旅长。</p><p class="ql-block"> 1948年1月,杨勇让吴忠在漯河一带同胡琏的整编11师周旋。因为之前在章缝集战斗中双方曾经交过手,吴忠同胡琏直接就干上了。</p><p class="ql-block"> 胡琏堪称是国民党军队精锐中的精锐,何况一个旅打一个师,吴忠惨败,气得杨勇怒斥吴忠:“你这个旅长怎么当的?”</p><p class="ql-block"> 后来20旅在1949年改编为第18军第52师,期间参与了宛东战役、淮海战役等。</p><p class="ql-block"> 1950年,52师在昌都战役中从北线兵分三路进攻昌都,一战成名,吴忠为自己找回了场子。</p><p class="ql-block"> 在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神秘的藏字419部队就是第18军第52师。他们以伤亡300多人的代价,歼灭印军两个旅,两个旅长,一个被活捉,另一个被击毙。</p><p class="ql-block"> 尤为神奇的是,藏字419部队没有丢失一颗子弹,没有丢失一枪一炮,不仅没有一名将士成为战俘,而且也没有失踪一名。</p><p class="ql-block"> 1969年,第18军第52师调动到成都军区,归属第50军管,番号变更为第149师。</p><p class="ql-block"> 而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役中,就是这样一支英雄的部队,成为云南方向对越反击10个参战陆军师中伤亡最大的部队。</p><p class="ql-block"> 第149师在沙巴血战中,非战斗减员6人,抢救无效死亡27人,在战斗中牺牲396人,受伤906人,总计1335人,总参战人数为11928人。</p><p class="ql-block"><b>导致如此重大牺牲的主要原因有:</b></p><p class="ql-block"> <b>首先是临时扩编协调性不足。</b>1979年1月6日,还在成都军区的第149师进行扩编,人员来自原各大野战部队和地方部队。</p><p class="ql-block"> 2月26日,在原有第149师师直、炮兵团和445、446、447团的基础上,配属昆明军区独立坦克团3营。以及炮4师第18团和第32师95团,有一点杂牌军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b>其次是奔赴战场前十分疲惫。</b>从2月18日开始,相关部队分别从乐山、凉山4个车站开拔昆明,然后摩托化从昆明赶往战区。</p><p class="ql-block"> 最初计划是第149师在马关给第14军打增援,后来改为配合第13军作战,直到24日,第149师才风尘仆仆地赶到战场。</p><p class="ql-block"> <b>第三个原因是,交接时发生了误判,对指挥员正确决策造成一定影响。</b>2月28日,奉命令第149师接管第13军第39师第117团拿下的阵地4号桥。</p><p class="ql-block"> 446团到达接管阵地时, 第117团也告诉第149师446团该阵地就是4号桥,而446团对照地图坐标、实地勘察认为这是3号桥,赓即向师部确认后,果然接管的是3号桥。也就是说446团此前任务是接管兄弟部队阵地,现已变更为前出攻占越军4号桥阵地。由于交接误判,为446团指挥员占领4号桥阵地留下了思想麻痹的隐患。</p><p class="ql-block"> <b>第四个、第五个原因,我们结合战斗回顾进行说明。</b></p><p class="ql-block"><b>四号桥战斗</b></p><p class="ql-block"> 2月28日下午,军部命令第149师,在3天时间内攻占沙巴地区。</p> <p class="ql-block"> 149师接到命令后,兵分三路,右路军为第447团(战前驻凉山甘洛,我老部队四川省军区独立五团200余名战友调入补充该团),控制黄连山垭口一带,清剿越军逃窜和阻击越军增援。</p><p class="ql-block"> 中路军为第445团(战前驻眉山),从沙巴西面直取。左路军为以第446团(战前驻乐山犍为,我老部队四川省军区独立六团200名战友调入补充该团)为主的,其余第149师部队和配属部队,突破4号桥,正面同越军316A师作战。</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第446团的麻烦一个接着一个,交接时友军的误判已经在上面说明,后面的麻烦才是主要的。</p><p class="ql-block"> 第446团接到任务的当天夜晚,第2营打前锋,炮连跟在后面,再后面是团指挥团队,最后由第1营和第3营断后。</p><p class="ql-block"> 先头部队第2营从10号公路往4号桥挺进,师部知道后,立即命令他们从10号公路两边的山地进入4号桥。</p><p class="ql-block"> 当第2营转入从山地前进时,天上的雨越下越大,部队行进十分困难。</p><p class="ql-block"> 如果继续从山地前往4号桥,一是无法按照计划第二天抵达目的地的要求,二是可能会造成非必要的战斗减员。</p><p class="ql-block"> 曹从连团长又让大家转回10号公路,走大路前往,即使是走在公路上,路面也很滑,加上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大家只好摸索着前进。</p><p class="ql-block"> 3月1日大约凌晨2点,当先头部队第2营第5连的第1排行进到距离4号桥背面还有100米左右时,感觉到公路附近似乎有人在活动。</p><p class="ql-block"> 战士马上喝问:“口令?”</p><p class="ql-block"> 附近果然有人,只见3个黑影立即窜入了树林,随后向我方部队开火,枪声一响,越军的3枚信号弹升上了天空。</p><p class="ql-block"> 第5连副连长伍良培意识到可能遇上了越军的伏击,命令大家火速隐蔽。</p><p class="ql-block"> 此时另外三个方向也升起了信号弹,10号公路一公里左右范围内,被照亮得就像白天一样,越军的枪炮向我军猛烈打击。</p><p class="ql-block"> 跟在第5连第1排后面的是第5连的主力,领队的是446团副团长柯致祥,他发现情况不妙后,也命令部队火速隐蔽。</p><p class="ql-block"> 团副政委马文科带领第4连紧跟第5连主力,信号灯亮起的时候,他命令部队立即占领有利地形。</p><p class="ql-block"> 最后面是第6连,由连长唐宜富带领,他看到前面的信号灯亮起来了,而且有激烈的枪炮声,意识到前面的部队被越军包了饺子。</p><p class="ql-block"> 唐宜富命令部队,除了武器弹药外,其它的物品全部扔掉火速前进。</p><p class="ql-block"> 但是,越军不仅安排了兵力阻击第6连,还把前面的部队全部打散了,通讯几乎完全中断。</p><p class="ql-block"> 而且营长江礼锡被打伤不知去向,营副教导员黄坤尧被炸晕滚到了山沟里。</p><p class="ql-block"> 柯志祥副团长当机立断,让副营长朱少成代理营长指挥作战,命令第1连轮番火力掩护后继部队往4号桥方向聚拢。</p><p class="ql-block"> 大约在4点半左右,师部一直联系不上第2营,担心他们被越军全歼,就让第446团的通讯参谋柳玉成,带领一个通讯班到10号公路寻找。</p><p class="ql-block"> 此时一名幸存的通讯兵闯进了团部指挥所,他上气不接下气地告诉团长曹从连,第2营被越军包饺子了。</p><p class="ql-block"> 曹从连问他地点,敌我战斗情况,他却什么也答不上来,曹从连十分生气。</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第50军副军长刘广桐,以及第149师师长康虎振已经来到了团指挥所。</p><p class="ql-block"> 第149师可是第50军的心头肉,刘广桐是指派过来加强指挥的,听到第2营被包饺子了,冲着曹从连大吼:“半个小时拿下4号桥!”</p><p class="ql-block"> 曹从连、柳玉成此时正好也遇到了黄坤尧,立即把第2营的详细情况向师部作了汇报。曹从连听罢,立即带领迫击炮连、高机连和第1营(<b>我老部队四川省军区独立六团一连林亿宽烈士为该营3连副班长</b>)、第3营的将士火速增援第2营,刘广桐和康虎振也一同前往。</p><p class="ql-block"> 当曹从连赶到4号桥两军交战地时,越军正同我军第2营打得难解难分。</p><p class="ql-block"> 他果断命令第1营第1连穿插到越军后面的一块高地,其余部队集中火力攻击越军侧面分散越军打击第2营的火力。</p><p class="ql-block"> 越军看到我军的增援部队来了,立即拉出坦克部队来作战,曹从连也命令我军坦克部队上前同越军坦克部队硬杠。</p><p class="ql-block"> 当我军坦克部队迎头而上时,曹从连看到自己的儿子曹辉,在一辆坦克上引导坦克前进。那一刻曹从连是自豪的,也是激动的,俗话说,打架亲兄弟上阵父子兵。</p><p class="ql-block"> 然而,就在此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p><p class="ql-block"> 曹辉是一名火箭筒手,作战十分勇猛,因为颇具他父亲的风范,大家都戏称他为小曹从连。</p><p class="ql-block"> 正当曹辉专注引导我军坦克时,越军的机枪猛烈地扫向了他和他的战友,他们不幸中弹,血流如注的身体无力地滚下了坦克。</p><p class="ql-block"> 曹从连见状下意识地扑了过去,警卫员立即将他扑倒在地,才避免了悲剧发生。躺在地上的曹从连泪如泉涌,他推开警卫员,也立即意识到这是在战场,他猛地站了起来,把目光转向了其他战士。</p><p class="ql-block"> 曹从连冷静了下来,此时此刻的任何冲动都无济于事,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好好指挥战斗,歼灭敌军为儿子报仇。</p><p class="ql-block"> 大约5点左右,团政治处组织股长曹吉成,在伤员中找到了第2营营长江礼锡。他让医务人员快速地为江礼锡处理伤口,处理完毕后,江礼锡在柳玉成的协助下再次指挥第2营作战。</p><p class="ql-block"> 战斗进行到中午12点左右,守卫在4号桥的越军步兵316A师,被歼灭153人,其余的越军全部逃往巴沙。</p><p class="ql-block"> 第149师在这次战斗中,牺牲了70多人,有100多人受伤,虽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这样的代价也不算小。</p><p class="ql-block"> 从上面对战斗经过的复原中,我们可以看出,第446团当时犯了轻敌的错误。</p><p class="ql-block"> 原本应该在第2营第1排前面,让侦察部队先行侦察,但是,第446团没有,战后总结中,第149师也特别提到了这一点。这就是第149师伤亡过大的第四个原因。</p><p class="ql-block"><b>黄连山垭口战斗</b></p><p class="ql-block"> 4号桥战斗是激烈的,第447团在黄连山垭口的战斗却是惨烈的。</p><p class="ql-block"> 1979年3月1日和2日,第447团攻打了两次黄连山垭口,没有取得任何效果,第149师连续催促。</p><p class="ql-block"> 2日晚上,派驻该团的师部领导王文钦和吕大居,同团长王庆才、政委杜会友召开了军事会议,研究出一套作战方案。</p><p class="ql-block"> 方案以第1营为先头部队,偷袭穿过黄连山垭口,控制公路,防止巴沙败军逃窜。</p><p class="ql-block"> 第2营为主攻部队,紧跟在第1营后面,第1营突破后,第2营正面迎战,先拿下新寨,再猛攻沙巴。</p><p class="ql-block"> 第3营为后备部队,跟在第2营后面作为正面作战的增援,同时负担阻击越军增援的任务。</p><p class="ql-block"> 各个营再根据总的作战方案,制定自己具体的作战计划。</p><p class="ql-block"> 第1营的具体作战计划是,以第2连为尖刀连,由副连长陈兰旭带队,第1连为主攻连,由连长郑家才和指导员严真道带队。</p><p class="ql-block"> 第1连后面是由一个工兵班、一个重机枪排和3个炮排组成的火力组,火力组后面是第3连,负责接收第1连打下的阵地。</p><p class="ql-block"> 凌晨两点一刻,陈兰旭让第6班组成尖刀班走在最前面,他带着火力一组跟在后面防止发生意外。</p><p class="ql-block"> 一个小时后,尖刀班已经摸到黄连山垭口前10来米左右,被越军316A师发现,用炮火猛烈打击尖刀班,6名战士当场牺牲。</p><p class="ql-block"> 偷袭失败,只好转入正面强攻,陈兰旭命令第5班顶上第6班尖刀班的位置,第4班为其打掩护。</p><p class="ql-block"> 郑家才命令部队抢占有利地形,掩护第2连攻入黄连山垭口。</p><p class="ql-block"> 越军见我方炮火猛烈,打出了照明弹和燃烧弹,第2排完全暴露在越军的枪口下面,步谈机随后被打坏。</p><p class="ql-block"> 打了大约15分钟后,郑家才发现联系不上第2排,立即来到了第2排的位置。</p><p class="ql-block"> 他发现第2排的火力完全被越军压制了,请求营火力组支持,营火力组打了3发炮弹后,发现距离太远,没有作用,就停止了轰击。</p><p class="ql-block"> 郑家才只好带领第1排和第3排火力掩护,陈兰旭趁机带领第2排攻入了黄连山垭口。</p><p class="ql-block"> 随后,8名战士壮烈牺牲,第6班班长久陈左脚踝以下被炸断,仍然带领战士作战。</p><p class="ql-block"> 郑家才为保护李龙川,右肩被打了一个血洞,比鸡蛋还大,后背有10多处负伤。</p><p class="ql-block"> 郑家才实在无法挺住,晕倒了过去,陈兰旭赶过来时,陈学明正在给郑家才包扎伤口。</p><p class="ql-block"> 陈学明以为郑家才已经牺,牲了,向陈兰旭报告,陈兰旭爆喝:“战友们,为连长报仇!”</p><p class="ql-block"> 冲在最前面的陈兰旭,右臂被子弹打断了静脉血管,流血如注,但是他不能退下。连长已经牺牲了,作为副连长,即使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也要把黄连山垭口拿下。</p><p class="ql-block"> 事实上,郑家才没有牺牲,他只是被炸晕了,当陈学明准备把他背回后方时,他醒过来了。</p><p class="ql-block"> 郑家才盯着陈学明:“阵地拿下了?”</p><p class="ql-block"> 陈学明摇了摇头,郑家才吼道:“那你守着我干什么?”</p><p class="ql-block"> 说完,腾地一声站了起来,身子摇晃了几下就倒下了,陈学明立即过去扶他。</p><p class="ql-block"> 郑家才推开了陈学明的手,咬紧牙关,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走,攻占黄连山垭口去!”</p><p class="ql-block"> 战斗进行到5点40左右,我军才扭转局面,不断地占领有利地形,一个个高地落入我军手中。</p><p class="ql-block"> 7时30分,面对多处阵地的失守,越军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的疯狂反扑。</p><p class="ql-block"> 第2连连部人员和炊事班人员,都加入到了战斗中,负责主攻的第1连(<b>我老部队四川省军区独立五团四连张忠祥、二连张学跃二位烈士为该连战士</b>),在第3连的掩护下,打腿了敌军7次反扑,伤亡十分惨重。</p><p class="ql-block"> 当敌军的子弹打穿陈秩民副政委的脸颊时,王庆才团长十分愤怒,脱掉衣服,光着膀子,操起一把冲锋枪就冲出去了。</p><p class="ql-block"> 幸好警卫员反应特别迅速,把王庆才扑倒在地,王文钦副师长也爆喝:“带好你的团去!”</p><p class="ql-block"> 经过7个小时的惨烈战斗,第447团终于拿下了黄连山垭口,但是牺牲却是巨大的。</p><p class="ql-block"> 第2连138名将士中,有66人负伤,40人壮烈牺牲,火力小组19人受伤,9人为国捐躯。</p><p class="ql-block"> 越军316A师是由粟裕亲自带领出来的部队,战斗力十分强悍。一共在沙巴地区驻扎了沙巴独立第6营、第98团、第148团和第174团的炮兵部队和7个步兵营,一共9千多人。</p><p class="ql-block"> 我军第149师投入战斗的人数为1万5千人左右,看起来有一定优势。</p><p class="ql-block"> 但是,在4号桥战斗和黄连山垭口战斗中,基本上都打成了一打一,作为进攻的一方,我军能够取胜,事实上是创造了奇迹。</p><p class="ql-block"> 这也就是第149师在越战中牺牲如此之大的第五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没有绝对优势的兵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