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两幢历史建筑的个人记忆

老兮头 9074603

上海-如今的金门大酒店(局部) 上海南京西路108号大楼的历史照片 <p class="ql-block">  电视剧《繁花》火了,前往剧中那些老建筑“观光”或猎奇的本地人或外地客多了,听说甚至还成了一些旅行社的观光项目。乘老婆令我去第一食品商店购买年货之机,学赵本山到铁岭“旅旅游”,也顺便走到黄河路落了个俗套。我的目标当然不是黄河路和那几家饭店、餐厅或“排骨年糕”,而是为那好奇的人群和人群的好奇。</p><p class="ql-block"> 所以,突然人头攒动起来的旧面孔黄河路,没让我存储新的信息,只下载了一个本地人因过马路时被挤,朝着举手机拍照的人群大喊的那一声抗议:“神经命(病)啊?!”。</p><p class="ql-block"> 倒是路过原来的华侨饭店,见“突然”改名金门大酒店,暗暗一惊。我久离上海43年,回迁10多年很少去南京路,并不知这个事变。于是,我上前用沪语问一位老门童:“师傅,华侨饭店什么时候改的金门饭店?”</p><p class="ql-block"> “啊?你要住店?”满脸堆笑的外来师傅显然没听懂我的话。</p><p class="ql-block"> 我回家后即上网查金门大酒店履历,结果只拼凑到这些:华安大厦,1926年建成。整体是新古典主义(意大利复古典雅)风格,也受文艺复兴和装饰艺术影响。至于履历,只有:华安合群人寿保险公司(1926年建成始)→金门大酒店(1940年12月始)→华侨饭店(1958年改名),金门大酒店(1992年恢复)至今。 </p><p class="ql-block">  我只知道“新古典主义”意即“古希腊和罗马建筑的复兴”。古希腊的标志性建筑是帕特农神庙,三角墙顶与高大华美的立柱是主要艺术元素,罗马建筑的特点是拱券、拱顶形成的拱形空间和拱门拱窗,这些自然可以在“金门”找到。至于“意大利复古典雅”风格,就不懂什么意思了。再掺入建筑领域的文艺复兴艺术,我更是一头雾水。我一直觉得南京西路108号这幢大楼的突出之美,在于它立柱后头直接通向二楼的双侧石砌楼梯、楼道。这很像匈牙利布达佩斯的渔人堡观景平台,或圆明园“夏苑”的生肖殿、大水法宫、谐趣园楼道的简约版(从横店影视城1:1的复原建筑看)。比那些名建筑的前台更令我情有独钟的是“金门”这个部位收缩进风雨廊里的那种半开放形态,它勾起了我记忆深处的儿时片段。</p><p class="ql-block"> 那时,这栋楼既不是华侨饭店,也不是金门大酒店,而是我爸爸工作单位:华东纺织管理局,属纺织工业部,是管理全国纺织工业(那时中国的纺织工业主要在华东地区)的机构。1949年政权更迭以前,国民政府在抗战胜利以后接收了日本在华的全部棉、毛、麻、绢的纺织、针织、印染及纺织机械等工厂,组建了“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简称“中纺公司”,职责也是管理全国纺织工业),而且办公地点也是这里。</p><p class="ql-block"> 我查遍南京西路108号大楼的历史,都没这两段履历。</p> 上海金门大酒店全景 记得很小的时候(未到上幼儿园年龄),随爸爸参加过他们星期天组织的春游(现在时髦说法是莫名其妙的“团建”),当时,只见局机关干部三三两两地从楼里出来,在门口等候大客车。门口的人越聚越多。待一位抱我逗乐的叔叔把我放下后,仍耐不住寂寞,立即登上了那个精致的楼道,与另外三两个孩子一起,上上下下地笑着、闹着,跑个不停。后来,我一见华侨饭店的那个高耸的塔楼上那拱形金顶,就会想起是爸爸曾经上班的地方。至于那幢大楼的历史信息,是后来逐渐获得的。<br>  1958年,根据国家机构的变动,在华东纺织管理局的基础上,组建了上海市人民政府(那时学苏联,称上海市人民委员会,简称“市人委”,直至文革中改名“上海市革命委员会”)所属的“上海市纺织工业局”,办公地点搬迁到中山东一路24号(即外滩24号)。在建筑文化艺术上,外滩24号楼,是“一颗镶嵌在黄浦江畔外滩皇冠上的珍宝”。<br> 上海中山东一路24号(即外滩24号)-如今的上海市工商银行大楼(夜景) 外滩24号大楼,原由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出资、公和洋行设计、科尔公司施工,1924年建成。该建筑整体上也属新古典主义风格,但精心地融入了日本建筑元素。由于正金银行曾在金融界积极配合侵华,抗战胜利后该楼作为“敌资”被国民政府没收,成为“中央银行”办公场所,1949年以后曾一度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在华东地区机构的办公场所。1958年,上海管理1/4产业工人的最大的一个工业局——上海市纺织工业局入驻此楼。爸爸从此也改在这个楼里上班,直至文革结束后调离。<br> 我对外滩24号大楼远比对南京西路108号大楼要熟悉得多。<br> 那时候,爸爸每逢星期日值班,因无人看管(妈妈星期六休息)从幼儿园回来的我们姐弟,便将我们一起带上2路有轨电车,到金陵东路站下车(够高度的孩子也得买6分一张的车票),领我们步行走到开放式的黄浦公园,让我们在里头玩耍。临走时爸爸下令:中午听见海关大楼12点报时的钟声,立即到门口集合。然后他会来领我们去局机关食堂吃午饭。<br> 饭后,爸爸让我们在大楼左侧的电梯间(银行期间归体力劳动者使用,正面大厅里的三部电梯爸爸不准我们踏进)疯上一阵。那时,我们会乘那电梯重复上下,开电梯的师傅喜欢孩子,也配合我们胡闹。约两点钟爸爸又会从5楼下来,安排我们在1楼的图书馆(应当叫图书室?)的几个长沙发上睡觉。我记得躺在沙发上能看到楼内几根高大的立柱。我至今也搞不清图书馆位置在1楼哪个部分。<br> 午觉醒来,我们按照爸爸预先的要求,就在图书馆坐等。约5点钟,他就会来领我们回家。这样的值班日,重复了有三两年,大约持续到姐姐上小学2年级、我上1年级,“跟班”去外滩24号的活动才告结束。<br> 上海-外滩24号大楼的白天照片(选自网络) 我是长子,跟父母的时间较长,另外长大到10来岁后,爸爸因带我去南京东路办事(例如去吴良材眼镜公司配近视镜,验光、定制和取镜就去了两次),或观看局里发票的电影、戏剧,会让我下课以后自己乘电车到局里找他。有几次,因恰逢饭点,就先带我去食堂吃饭,然后再出去办事。局机关食堂很大,一进去饭菜香气扑鼻诱人。那饭菜真好吃,鱼、肉、各种蔬菜都有,米饭、馒头、包子齐全,都用饭票、菜票购买。馒头如果不是新蒸的,就会油炸出售,那香喷喷的滋味,我现在还能记住。<br><div>  那时候规矩严,机关干部吃饭全部自己掏腰包,化粮票买饭票、菜票,与我上班时在省政府食堂就餐的机制不同。局机关干部到下属单位办事,也没有4菜一汤招待,全是自己排队买饭,买多少吃多少。那时,爸爸去全市所属单位或工厂食堂吃饭,唯一的特权就是所持的局机关食堂的饭菜票可全系统通用。</div><div> 就这功能,曾使我这1959年就开吃居民食堂的孩子感到十分羡慕。</div><div> 我仍清楚地记得去局机关礼堂看歌剧《江姐》的情形。<br>那次我赶到外滩24号楼大厅,已快下午5点了,爸爸已经等在那里。他先领我去院子里的食堂吃饭,买的几盘菜和汤里有鱼有肉,特别是那走油肉,味道美极了。因我常说那里的油炸馒头好吃,所以爸爸没给我买米饭,吃的照例是两个炸成棕黄色的馒头。<br> 当时,不仅空政文工团歌舞剧一团演出的原版歌剧《江姐》,一般单位无缘观看,即使是南京军区空军文工团演出的歌剧《江姐》,我也只能在收音机里听听。所以,在纺织工业局礼堂演出的是华东纺织工学院(后来的中国纺织大学、现在的东华大学前身)师生的“汇报演出版”。<br> 那时的大学也真有人才。我觉得演出非常精彩,至少,我这个考进过区少年宫声乐培训班的“千里挑一”(全校1000多小学生中选拔出十来个孩子去考,结果只考上我一个),完全分不出“纺院”演出与“空政”、“南空”演出水平(以收音机播出的效果为根据)的差别(毕竟毛孩子)。我和爸爸的座位比较靠前,可以看清演员的容貌和表情,演员的演出,身、心、神完全入戏,剧情如同他们在亲身经历。所以,演出效果极好,掌声阵阵,有时经久不息。我在现场,被感动得激情万丈,热血沸腾。我甚至觉得饰江姐的演员长得比海报上“空政”江姐更美、更漂亮(“空政”江姐比“纺院”江姐年纪明显大多了)。<br></div><div><br></div> 上海外滩24号大楼的爱奥尼式巨柱 现在,不知记忆中的那个礼堂还在不在?也许改建成别的功能性场所了?<br>  如今,外滩24号楼的“主人”换成了上海市工商银行,大楼乃至后院配套建筑重新回归了市场看重的金融机构的身份,计划经济时代政府的工业管理机关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也是历史的一种进步吧。<br> <br>  2024年2月12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