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镇偏头关长城的陆路关口一一红门口

耕者

<p class="ql-block">明代九镇山西镇下辖偏头关,有两处通关“口”,一为水路关口,指偏头关的关河口,一为陆路关口,指红门口。</p><p class="ql-block">偏头关是明长城的外三关之一,山西镇的军事机关就在今天的偏关县驻扎了110年。可见此关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红门口位于山西省偏关县水泉镇,隔墙二里即出了关外便为内蒙古清水河县北堡乡川岇村。</p><p class="ql-block">水泉明代建水泉堡,红门口为水泉堡城外的一个关口。传说宋朝杨家女将穆桂英曾镇守。</p><p class="ql-block">红门口关南至八柳树堡20里,距偏关70里,西至草垛山20里,东到老营堡40里。堡前有季节河叫水泉河,可通关河。水泉堡便坐落于河道边,地势显平缓,自古为关里关外重要通道,也是北来入侵者的通道。明长城东西横跨水泉河,锁扣红门口,成为明代防御北方游牧的雄关险阻。</p><p class="ql-block">水泉建堡于明代宣德九年(1434),由总兵李谦负责督建,始为土筑堡也不大,驻兵达到五百人以上。堡内设施配置齐备,防御等级逐年增扩,万历三年开始对堡城包砖并扩建,隆庆年间设水泉马市即红门口马市,到崇祯八年全堡官兵有2500多名,镇守官有游击将军下辖的中军、千总、把总、坐堡官、防守官等。据史料记载,在水泉堡任过游击将军和守备的守将大都是偏关人。</p> <p class="ql-block">作为山西镇一处重要关口,《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对红门口有如此记载:“本堡逼邻虏巢,为偏关肩背,山坡平漫,虏马易驰,未款前大举,零窃岁无虚日,石州之变,虏正由此”。这零碎的抢掠岁无虚日,说明水泉红门地位防务的紧要,同时也给此地带来麻烦。《破虏记》载,正德丙子(1516)10月10日,俺答2万余兵经水泉入犯兴县、岚县、岢岚等地,抢掳人畜,损失惨重。嘉靖年间明蒙冲突加剧,俺答遣使与明协商纳贡称臣,但均遭嘉靖帝拒绝。俺答不计后果向明朝发动进攻,给明朝稳定的社会造成极大影响。《三关志》载,水泉、老营、青糜子沟一带故多屯田,草场先年耕牧,得利人有,盖藏军政弗修,寇警时至,遂乃归罪田畜,禁民勿耕,是谓惩噎而废食也。</p><p class="ql-block">这则记载很使人伤感,水泉、老营、青糜子沟有人耕种土地,俺答路过时屡有抢掠,可明朝的地方官员竞然怪罪于当地百姓的耕种放牧,认为是百姓们种粮食才将俺答兵诱惑而来。为了不被抢掠,干脆不让百姓耕种,“因噎废食”。</p><p class="ql-block">由此联想,这类官员历朝历代都有。</p> <p class="ql-block">隆庆四年(1570)宣大的一些官员抓住俺答祖孙家庭矛盾之机,运筹帷幄促成了明蒙史上著名的“隆庆和议”,开启了明蒙和睦相处、民族交融的和平之旅。</p><p class="ql-block">为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局面,明朝舍得投资,在红门口外建了一座与蒙经商的互市马场,这个互马市便是今天位于内蒙古清水河县的川岇村。马市开建于隆庆五年4月,当年10月就建成了。起初也是一个小堡子,市场设在堡内。堡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00米,围墙高度10米,墙宽3米,外墙包砌砖石,基础为条石,上部砌砖,白灰勾缝,坚固异常。《三镇图说》“款后建市场于红门隘口外,设闸口三处,以通虏酋出入。内设闸口一处,以定华夷界线”。对市口作了简单描述。</p><p class="ql-block">所谓闸口三处,就是在红门口建了三个大门,正中门最大,为通商道,两边门略小,为进入市场的牲畜及商品通道。还在市场地下约10米深处建环形地下通道。</p> <p class="ql-block">红门口马市每年互市一月,为有官市与民市。</p><p class="ql-block">通过互市促进了蒙汉人民的经济交流,更是加强了地方政权与中央政府的联系。《三镇图说》载,“每遇开市,群夷毕集,我亦厚为之备,该道副总兵、参将咸在焉。顾抚赏渐增额外,而市本反缩于额内。犬羊无厌,漏卮当塞。操纵樽节,所当加之意焉”。</p><p class="ql-block">可以看出,红门口马市开后,双方的贸易及其他交流是快速发展的。长城边境蒙汉人民和谐共生,一派兴旺。</p><p class="ql-block">隆庆五年第一次开市,仅半月官市贸易成交银2万6千多两,马匹2941匹,民市贸易仅牲畜一项高达4000多匹。</p><p class="ql-block">在整个明朝后期,不管边防形势安定还是吃紧,但红门口马市一直能正常贸易。</p><p class="ql-block">清朝建立直至民国初,这座繁荣了二百余年的边境口岸逐渐萧条,直至消失于舞台背后。</p>